或許是因為我們華夏自古是泱泱大國,所以我們國家處處顯得格局大。而我們很多國人對此更是趨之若鶩,什麼東西都要講究一個大。就拿房子來說,院子肯定要大,廁所也要大,客廳還是要大。
甚至於他們還不滿足於此,還要在院子裡保留一塊大大的空地。因為要栽樹栽花。而說到這栽樹,裡面確實有大學問的。就比如說我們俗語有一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何講究?
先讓我們來談一談竹子,要知道中國古代人對竹子可是相當推崇的。一般形容一個人是君子的話,都是用竹子來形容的。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都為竹子代言。就比如說鄭板橋就是其中的代表所謂「任爾東西南北風,千磨萬擊還堅勁」既然竹子如此備受推崇,那麼又為何不在自家門前栽種竹子呢?
其實之所以不在自家門前栽種竹子,完全是和竹子的生長習性有關。竹子作為繁衍植物,它的生長速度相當快。
如果誰在自家門前種了竹子,幾個月不到自家門口就變成了一大片竹林,這樣太陽光就照不到了,整個房子就會變得陰暗無比。而人類長期居住在這樣的環境,對身體是有害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古人才放棄在自己門前栽種竹子的。
至於為什麼不在屋後面種植樹木,其實道理和竹子是一樣的。樹木的生長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而且樹木的枝節比起竹子要更加粗壯,隨著樹枝的瘋狂蔓延,很有可能會破壞房子的屋頂,至於樹木的根部發展的迅速,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會威脅到房子的地基從而影響房子的安全性。要是哪一天狂風暴雨一起來轟炸的時候,因為這些樹木的原因危險係數又上漲了好幾個度。
不得不說,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最富有智慧的一群人,雖然他們沒有像現代這樣發達的科技但是他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積累了無數寶貴的經驗。
甚至於就這樣兩句看似平凡無比的話其中蘊含的道理不經過實踐我們又怎會明白呢?話又說回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還是要辯證地看待。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做到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門前栽樹或者栽竹子,不為死板的教條主義所禁錮。如此,我們才能比古人更勝一籌!
往期精彩文章
百年前,清朝丟掉了海參崴,它為何沒能像香港、澳門那樣回歸?
5年過去了,那個因辭職信火爆網絡的離職女教師,如今過得怎樣?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何深意?令古人如此忌諱
這本書嚴禁出國,日韓兩國寧願走私也要拿到,裡面到底寫了啥?
100年前魯迅花3675塊大洋,買了一座32間房的四合院,如今值多少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小說俗語大辭典》
《中華語海》
題/古人講:「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尋歷史真相-宥乾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