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事,其中還有很多俗語是告誡後代在不同年齡要做的事情,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50不蓋房: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人到了50歲以後,就不要再去考慮蓋房子這件事情了。我們常常說「五十知天命」,意思是人在50歲的年紀,雖然明明知道有很多理想還沒實現,但是由於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就不要再一味的追求結果。俗語「50不蓋房」所說的道理和「五十知天命」的意思很類似。眾所周知,蓋房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積蓄,也需要付出很多心血,人到了五十歲後,對很多事情已經力不從心,所以就不要再勉強自己再蓋一座房子,用準備蓋房子的積蓄用來養老比較好。
60不種樹: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人在60歲以後就不要再種樹。我們常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意思是一棵樹從種下到成材,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在以前由於醫療水平較差,人們的壽命普遍不長,所以才會有「六十知天命」的說法,在以前60歲以上的老人很少見。因為樹的生長速度實在是太慢,對於60歲的老人來說,幾乎不會等到樹成材的那一天,所以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就不要再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放在種樹上。
70不做衣:這句俗語的意思是,70歲的老人就不要再置辦新衣服。在過去由於人們的生活很差,所以一年到頭只有在過年時才會給小孩子做新衣服穿,大人們則是能省就省,能不做新衣服就不做新衣服,因為過去的面料實在是太貴。在過去有「人到七十古來稀」的說法,意思是70歲以上的老人很少見,對於年事已經很高的老人來說,穿什麼衣服就已經不重要,所以為了給子女節省開支,就不會再花多餘的錢來置辦新衣服,因為就算做了新衣服,可能也穿不了幾年就駕鶴西遊。
綜上所述,這句「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俗語其實是根據以前人們的平均壽命來總結出來的,儘管現在人們的壽命和以前相比長了很多,但是這句俗語更是告誡後代在合適的年齡要做合適的事情,所以這句俗語依然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