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

2020-12-20 歷史芷天

文/無極

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

中國的老百姓之所以都那麼相信農俗是有道理的,首先來說農俗是先輩留下的大智慧,其次如果農俗這麼多年沒有應驗也沒人會傻傻地去相信。

說到農俗,人們很多時候想到的其實是一些談家長裡短的俗語,就是討論夫妻關係、父子關係、人生前途之類的。其實還有一個大塊,大家都在用,卻並不常常提及,那就是農諺。

這農諺有的是和農業相關的,說是天氣預報也不為過。

今天就有一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講給大伙兒聽,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希望對於農民朋友們今後的農事安排有所幫助。這一九、二九、三九、四九說的都是冬至後的相對應的第幾個九天。很有意思的是,現在大家都看公曆,對農曆實在是不怎麼了解。

所以說,即使知道這句話的意思,要真正地具體地確定哪一天冷哪一天熱,哪一天是一九之一還是二九之一,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三九、四九的冷小編也算是見識過了,零下十幾二十度不算低,零下三四十度才真的是要凍死老狗。

當然,南方和北方是大不相同,在南方要在冰上走,恐怕是十年八年都沒辦法做到了。畢竟,它的溫度就是一直在零上的。

小編老家在南方,知道南方冬天也不過一件厚點的外套,不需要暖氣就可以舒舒服服過冬。但是,想來北方卻是不可能的了,怎麼著,也得要裝備齊整,才敢在冰天雪地裡去逛一逛了。

一九、二九相比三九、四九還不算太冷,但是手在外面感到凍得慌會不由自主的揣在兜裡而如果是三九、四九這種最冷的時候的話,別說出手了,那並就不帶話的,凍得厲害的地方,湖面的冰都可以達到半米厚了。

所以說,雖然小編把這句俗語說成是農諺,其實它對於我們生活方式的調整也是一種指示。這說起來,農俗的魅力不就在這些地方嗎?我們根據這些俗語,就可以判斷是不是要把衣服加厚了,或者準備一些吃食什麼的,或者要提前把該辦的事情給辦好,免得到時候,沒辦法出門,或者只能凍成傻子地出門辦事。

這麼一說,這俗語還挺貼心,它讓我們有先見之明,讓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中國的俗語也算得上是博大精深了,真的要是有人把中國的俗語一句一句全部集合起來,把解析寫好,有故事的加故事,也是很厚的一本書了。

雖然現在還沒有這樣一本書,但是小編希望大家還是可以多多了解一些俗語,對於自己的生活可以有所幫助,傳給後代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好的傳承。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現在已經進入了12月上旬,離「一九」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而冬至的頭一天便是「一九」的節氣。所以在「一九不出手」到來之前,我們用農村俗語來預測一下,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冷呢?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李子來回答。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這話是什麼意思?
  •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是什麼意思?現在適用嗎?
    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按照傳統的習俗我們從冬至這一天就要開始數九了,所謂數九就是計算寒天與春天日期的方法,從冬至開始第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是二九,以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等過完第九個九天的時候,就意味著春天到了。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到底說的什麼意思
    中國農曆中「九」是習慣用的民間節氣,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傳較為廣泛。「冬九九」又被稱為「數九」,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為一個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即為「出九」,其中三九、四九為全年最寒冷的季節。
  • 明日進入三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門叫狗」是啥意思?
    在農村有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數九歌在民間又被稱作消寒歌,也就是隨著數九天不斷的增加,寒天也就不斷的過去,迎來的將是春暖花開。但從數九歌裡大家明白,三九四九才是最冷的天氣,江河湖海已經結冰走人。
  • 俗語「三九四九冰上走」,那麼今年春節是幾九,會不會很冷呢?
    作為一個生活在南京的愛雪人士,也是因為南京不下雪這件事,心裡感到一陣陣抑鬱。不過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南京每年都會下幾場雪,所以也就耐著性子慢慢的等一段時間,相信會有下雪的時候的。雖然南京沒有下雪,今天也要分享一句有關節氣的俗語,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就是:「三九四九冰上走」。
  • 今日三九,俗語:「一九二九難出手,三九四九隔門叫狗」啥意思?
    前天的小寒一直被認為是全年中最冷的一個節氣,因為一般小寒節氣中就有三九和四九的存在,而這三九天和死九天則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老話常講「三九四九冰上走」,指的就是這兩個數九天裡,氣溫達到最低,就連湧動的河流都會靜止下來被冰封。
  • 農村老話講,「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年最冷是在什麼時候?
    農村老話講,「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年最冷是在什麼時候?小的時候大家都會背「數九歌」,小編小的時候就背過,「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這是村裡的老人們教的,雖然小時候不知道什麼意思,但記憶深刻。在以前天氣預報不像現在這樣準確,農民朋友就靠著一些節氣來耕作,很多人看天就能大體知道未來幾天的天氣如何。那麼今年在哪天開始數九呢?一般來說,數九從冬至開始,2018年的冬至在12月22號,也就是從22號開始數,之後每九天為一個單位,一直數到九九。等到五九六九開始,氣溫就逐漸的上升了,不過我們國家的面積比較大,各地的情況也有所差異,所以老話講的「三九四九冰上走」,也不是指所有的地區。
  • 農村老話:「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咋有這說法,真那麼冷?
    農村老話:「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咋有這說法,真那麼冷?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是要過年了,這不,明天就是冬至,大家肯定會知道這天是要吃餃子的,民間有這樣的習慣,據說吃餃子是為了保護耳朵不被凍,當然這種說法怎麼來的,就不得而知了!
  • 農村俗語「三九四九冰上走」什麼意思?為什麼三九最冷?
    大家知道的農村俗語裡,不少都是關於節氣的,之所以會有這麼多與節氣相關的俗語,是因為在古代,大多時候,農村人都會根據節氣來耕種收穫。我們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上,也會有著名的「二十四節氣歌「,直到今日,我們依舊能背誦下來。節氣,已經逐漸成為我們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被認為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俗語:三九四九冰上走,幾九最冷呢?老祖宗都總結好了
    俗語:三九四九冰上走,幾九最冷呢?老祖宗都總結好了冬季給人的感覺總是天寒地凍、冷風刺骨。從冬至時起,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直到驚蟄前後,萬籟俱寂的大地才開始重新散發生機。以黃河中下遊流域為例,流傳的歌謠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不僅簡練直白的概括了冬至開始後的氣溫變化,還使人們讀起來十分押韻、朗朗上口。其中三九四九冰上走,意思就是在這期間河流結冰很厚,人們可以在上面行走。
  •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數九是從啥時候開始?答案來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花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相信很多人對這首數九歌都不陌生,因為一到了冬天,人們都會從這首數九歌中來推測未來還會冷多久。從數九歌中可以看出,剛開始數九時天氣並不會太冷,等到三九四九的時候才到了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這是因為雖然在冬至這一天得到太陽的輻射變小後氣溫會突然降低,因為地球表面有水分和大氣,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儲存大氣中的熱度,當大氣中的熱度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降低時,氣溫才會真正的降下來。那麼在三九四九十八天中,哪一天最冷呢?
  • 數九歌裡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在今年是啥時候?冷嗎?答案來了
    在東北有這樣一首數九歌,用來指導農民的春耕生產,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農民只能根據祖輩傳下來的數九歌,決定種地的日期。「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農民就是以此歌決定生產。
  • 三九四九冰上走
    ▲隨著教會大學的開辦,西方冰上體育運動也陸續傳入北京,成為當時時髦的運動。圖為1929年燕京大學的學生在打冰球。不過,北京人冬天有冬天的樂和事。有道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天,恰逢「三九」第一天,我們就帶您重溫一下老北京人「冰上走」的樂事。看過《甄嬛傳》的觀眾一定記得,安陵容失寵後苦練滑冰。在皇宮中一年一度的「冰嬉大典」上,她以一場豔驚四座的「冰嬉之舞」,重新贏得了皇帝的寵愛。作為一個來自東北的民族,「冰嬉」的確是滿清的「國俗」。
  • 明天三九,農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門叫狗」,這話啥意思
    今天是2021年1月7日,農曆的十一月二十四,明天就到了三九天了,對於在小寒剛過的這幾天,我國的天氣又迎來了「大變臉」,我國各地的溫度出現了大幅度的降溫,可以說這次的寒潮也是繼跨年寒潮後又一次較大範圍的寒潮來襲,最近我們北方地區的溫度也是比較寒冷,畢竟這天氣到了三九天了,三九天也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候,所以此時的天氣也是應了那句「該冷就冷,才有年景
  • 三九到來,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明年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數九天的每個時段都有著不同的天氣變化,因為南北跨度比較大,所以咱們今天就拿北方的數九天來說,一九二九的時候正是冬至時段,這個時候的氣溫只是低溫,但沒有達到天寒地凍的地步,所以那時候有句老話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但到了三九四九就不一樣了,三九四九是大寒和小寒節氣,一年中最冷的兩個節氣,所以這個時候的氣溫必定會達到一個新高度,拿北方來說,三九四九的時候一般氣溫會達到-25°C左右,越往北越冷。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記錄寒冷冬天到溫暖春天的一種記錄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按照這個方法向後延續,一直到九九結束。
  • 「三九四九冰上走」農村朋友注意了可不要這麼幹!
    中國這麼悠久的歷史中,農民在裡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可以看見至今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中很大一部分是農民的經驗總結,所以一般有時候這些話還是對生活有很大的幫助的,尤其是你沒這樣做,吃了虧之後想想古時候傳下來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時過境遷,這麼久的時間過去了,很多事物都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變化
  • 冬至將至,俗語「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啥意思?
    冬至時節到來,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喜歡,而南方多地農村有祭祀祈福習俗。冬至的到來也說明著我國冬季又進了一步,而從冬至開始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時節了。什麼是數九?俗語「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又是啥意思?數九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而數九就是指從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
  • 農村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所以農村有個諺語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個諺語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勞動經驗的總結,那麼這個諺語所反映的情況是否準確呢?這句話有什麼科學依據嗎?今天小剛哥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句耳熟能詳的諺語的科學依據。
  • 明日三九,農諺「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前天是小寒節氣,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我國很多地區的氣溫降到了近幾年來的最低值。小寒節氣是冬至後的第一個節氣,從小寒節氣後氣溫會越來越低,到三九時達到最低,明天就到了全年最冷的三九天,在農村有「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