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極
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
中國的老百姓之所以都那麼相信農俗是有道理的,首先來說農俗是先輩留下的大智慧,其次如果農俗這麼多年沒有應驗也沒人會傻傻地去相信。
說到農俗,人們很多時候想到的其實是一些談家長裡短的俗語,就是討論夫妻關係、父子關係、人生前途之類的。其實還有一個大塊,大家都在用,卻並不常常提及,那就是農諺。
這農諺有的是和農業相關的,說是天氣預報也不為過。
今天就有一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講給大伙兒聽,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希望對於農民朋友們今後的農事安排有所幫助。這一九、二九、三九、四九說的都是冬至後的相對應的第幾個九天。很有意思的是,現在大家都看公曆,對農曆實在是不怎麼了解。
所以說,即使知道這句話的意思,要真正地具體地確定哪一天冷哪一天熱,哪一天是一九之一還是二九之一,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三九、四九的冷小編也算是見識過了,零下十幾二十度不算低,零下三四十度才真的是要凍死老狗。
當然,南方和北方是大不相同,在南方要在冰上走,恐怕是十年八年都沒辦法做到了。畢竟,它的溫度就是一直在零上的。
小編老家在南方,知道南方冬天也不過一件厚點的外套,不需要暖氣就可以舒舒服服過冬。但是,想來北方卻是不可能的了,怎麼著,也得要裝備齊整,才敢在冰天雪地裡去逛一逛了。
一九、二九相比三九、四九還不算太冷,但是手在外面感到凍得慌會不由自主的揣在兜裡。而如果是三九、四九這種最冷的時候的話,別說出手了,那並就不帶話的,凍得厲害的地方,湖面的冰都可以達到半米厚了。
所以說,雖然小編把這句俗語說成是農諺,其實它對於我們生活方式的調整也是一種指示。這說起來,農俗的魅力不就在這些地方嗎?我們根據這些俗語,就可以判斷是不是要把衣服加厚了,或者準備一些吃食什麼的,或者要提前把該辦的事情給辦好,免得到時候,沒辦法出門,或者只能凍成傻子地出門辦事。
這麼一說,這俗語還挺貼心,它讓我們有先見之明,讓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中國的俗語也算得上是博大精深了,真的要是有人把中國的俗語一句一句全部集合起來,把解析寫好,有故事的加故事,也是很厚的一本書了。
雖然現在還沒有這樣一本書,但是小編希望大家還是可以多多了解一些俗語,對於自己的生活可以有所幫助,傳給後代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