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三九,農諺「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2021-01-08 小馬話三農

前天是小寒節氣,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我國很多地區的氣溫降到了近幾年來的最低值。小寒節氣是冬至後的第一個節氣,從小寒節氣後氣溫會越來越低,到三九時達到最低,明天就到了全年最冷的三九天,在農村有「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的意思是,當到了三九時河水還沒被凍住的話,那麼在第二年時,冰雹天氣會很多。

三九是數九寒冬的第三個九天,數九寒冬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三九是從冬至後的第19天到27天的時間,今年冬至的時間是2020年12月21日,所以今年三九是從1月8日開始,到1月16日結束。冬至節氣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所以冬至是地球接受陽光照耀時間最短的時候,但是冬至卻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這是因為冬至後雖然白天光照的時間有所增加,但是地球表面的散發的熱量大於吸收的熱量,到三九時,地面吸收的的熱量和散發的熱量相持平,三九便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在農村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相信很多人都會讀數九童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從這首數九童謠中我們可以知道,到了三九四九時氣溫已經降到最低點,就連流淌的河水也會被凍住,人們都可以在冰面上行走。雖然三九天為全年最冷的時刻,但是並不是每年的冬天天氣都會寒冷,在有些年份天氣比較反常時,整個冬季的氣溫會很高,即便是到了全年最冷的三九天,由於氣溫太高河水也不會凍住,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三九不封河」。

那麼為何在三九天時河水沒有被凍住的話,第二年的冰雹天氣會很多呢?冰雹天氣的形成,是因為空氣中的水在遇到強冷空氣後凝結成核並形成較大的冰團。之所以在農村會有「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的說法,三九不封河的原因是因為冬季冷空氣活躍不頻繁、氣溫較高造成,當冬季氣溫過高時,第二年氣溫回升後,冷空氣活躍的會很頻繁,到了夏天就會出現冰雹天氣,所以便有了「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的說法。

明天就到了三九天,從昨天開始,在冷空氣的影響下,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強降溫天氣,雖然還沒到三九,我們這裡的河水早已經結冰,根據「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的說法,明年的天氣會很正常,出現冰雹天氣的可能性很低。冰雹的發生,對農業影響最為嚴重,雖然明年出現冰雹天氣的概率很低,但是農民朋友還是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以免冰雹發生對農業產生影響。

相關焦點

  • 明天就到三九了,俗話說:「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啥意思?
    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三九和雹子到底有什麼關係呢?為何會有這種說法?    有句話叫做「該冷不冷,不成年景」,意思就是如果冬天天氣不冷的話,來年就是一個不好的年景。總的來說,所有反常的天氣都是不好的,比如冬季不冷,夏季飄雪等,都是不好的。
  • 農諺:「霜降打了霜,來年爛陳倉」啥意思?有道理麼?
    農諺說:「霜降打了霜,來年爛陳倉」,是一些地區的人們,根據霜降日能否見到霜,粗略的預測來年的收成。意思是說,霜降日能夠下霜,那麼來年農民就會五穀豐登,陳倉內裝滿糧食,多得都堆爛了。這不難看出,根據霜降日的是否下霜,來預判來年的收成,並沒有太大的準確性,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 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
    文/無極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中國的老百姓之所以都那麼相信農俗是有道理的,首先來說農俗是先輩留下的大智慧,其次如果農俗這麼多年沒有應驗也沒人會傻傻地去相信。說到農俗,人們很多時候想到的其實是一些談家長裡短的俗語,就是討論夫妻關係、父子關係、人生前途之類的。
  • 秋分將至,農諺「秋分有雨來年豐」啥意思?秋分下雨有啥說法嗎?
    摘要:秋分將至,農諺「秋分有雨來年豐」啥意思?秋分下雨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現在馬上就要進入到9月下旬了,而在下旬就要迎來這個月的最後一個節氣——秋分了。關於秋分節氣,在民間流傳著很多古人總結的農諺,「秋分有雨來年豐」是什麼意思呢?秋分下雨有啥說法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句農諺的意思很簡單,說的是在秋分節氣這天如果下雨了,那麼第二年就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糧食都會是大豐收。相反如果秋分節氣這天沒有下雨,那麼第二年的收成就不怎麼好。
  • 「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些農村老話,現在還準不準?
    在我國北方地區,有這樣的農村老話,說是「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今天白天,青海東部、甘肅南部、陝西關中等地出現小雪或雨夾雪,陝西寶雞局地中雪;河南一些地區也預報有雨夾雪,這樣的話,今天也算是在「小雪」節氣下了雪,那麼,明年一定會是豐收年嗎?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簡單說完臘月,我們切入正題,為何老話說:「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是啥意思?根據「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只要了解「見三白」,是說臘月多下幾場瑞雪,就明白這句話就是瑞雪兆豐年的意思了。如同有農諺所說:「收麥不收麥,臘月見三白」意思一樣。那麼,這些農諺俗話有道理麼?
  • 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啥意思?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
    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啥意思?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很多的老農民都表示在年尾降雪,這是預示著明年有好收成啊,因為在民間有著「瑞雪兆豐年」的農諺。那在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呢?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是什麼意思呢?這裡農夫就和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指出來。(1)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
  • 農村農諺:「四月十八,大落大荒」,什麼意思?老話還是有道理
    在這些農諺之中,大都是希望在小滿節氣來臨之前的這段時間,天氣晴朗氣溫較高,才能有好的收穫。農諺描述:四月十六雲推磨,十個壩子九個破,指的就是如果在四月十六這一天,如果出現了天空烏雲密布雷電翻滾,並且下起了雨,那麼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降雨會非常的多,這給即將收穫的小麥帶來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農諺還有四月十八,大落大荒,這句農諺的全話叫做:四月十八,大落大荒,小落小荒,不落不荒。
  • 農諺老話,「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說的是什麼意思
    那麼這句農諺老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聽聽老人們是怎麼說的吧。這句農諺老話具體的意思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數初伏,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每伏一般為10天,加起來共30天,也就是所謂的三伏天。
  • 又到霜降時,農諺「嚴霜出毒日,霧露是好天」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霜降節氣對於農事活動的安排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在此節氣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寒露種菜,霜降種麥。所以農民對於近期的天氣也是比較關注的,而在農村裡也有許多和霜降相關的農諺。
  • 農諺「一年雨水看冬至」什麼意思?可預測來年雨水的多少
    農諺「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可預測春節雨雪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迎來24節氣中的冬至了,這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在古代的時候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在過去都是靠天氣吃飯的,因此對於天氣都是十分關注的,尤其是24節氣更是可以預測往後的天氣,而在民間就有很多通過冬至日天氣的好壞、冬至節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往後的天氣。其中老農民常說的就是「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農諺是什麼意思呢?老農民說這句農諺可預測來年春節天氣好壞。
  • 農諺「小雪飛滿天,來歲是豐年」什麼意思?老農說能預測來年收成
    今天分享的主題:農諺「小雪飛滿天,來歲是豐年」什麼意思?老農說能預測來年收成 明日就迎來了24節氣中的小雪了,小雪是24節氣中的第20個,剩下的四個節氣過完2020年就表示結束了,同時進入小雪意味著氣溫會進一步下降,在南方地區雨水天氣會逐漸增加,而在北方地區,陸續會出現降雪天氣,但是雪量並不是很大,因此稱為小雪。
  • 農諺「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什麼意思?「頭九」下雪好處多
    農諺「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頭九」下雪好嗎?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老百姓種田耕地又是看天吃飯的,當年風調雨順,那糧食收成就好。反之如果天氣反常,那糧食的收成自然會受到影響。而在古代雖然沒有現在這樣的天氣預報,但是農民長期和天氣打交道,也是對其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了方便農民農事活動,古人把這些天氣規律也總結成為了農諺,然後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冬至節氣已過,數九寒天也到了,那你可聽過農諺「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知道其是什麼意思嗎?「頭九」下雪有哪些好處?(1)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
  • 老話說:「三九開了河,農夫賣老婆」,這句語藏有什麼意義嗎?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觀念中:夏有三伏;冬有三九。冬季三九中三九和四九是最冷的,所有人裹緊衣服抵擋寒冷,但是在農村,農民卻希望可以更冷些,因為冬季的寒冷都是來年豐收的必備條件。在農村更是好多地方連冰都沒有結,村裡的老人們都說,來年的莊稼不太好長,這是怎麼回事?「三九開了河,農夫賣老婆」通常情況下「三九」的時候河水是要結冰的,若是結冰不夠厚,或者沒有結冰,說明氣候有點反常,對于越冬的農作物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情,往往會導致來年歉收,沒有糧食的供給,溫飽都困難,弄不好真的要賣掉老婆。當然,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說明暖冬對農作物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 今日三九,農諺「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三九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是二九,第三個九天是三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共81天的時間。
  • 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就聽到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老人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也是很有道理的。那個時候,家裡小孩多,但是老人養老卻成了問題。慢慢地,老人就常說「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1、藝多養不了家在農村,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有出息,學一點手藝,將來好養活自己家庭。畢竟,以前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不是每個小孩都能上得起學。
  • 老話「半路夫妻硬如鐵,紮腳夫妻親如棉」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老話「半路夫妻硬如鐵,紮腳夫妻親如棉」啥意思,有道理嗎?那個時候人們的收入只有種地這一項,但是近幾年來,能賺錢的途徑也變多了,而且我們的國家也給了很多的支持。現在農村裡面變化的非常的好,房子都是很整齊的,而且都是綠樹,莊稼長得也不錯。
  • 農村老話「老婆長得醜,活到九十九」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老婆長得醜,活到九十九」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不夥伴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老人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其實這些老話都是一些普通的句子,但就是這些普通的句子,卻有著很豐富的人生道理。
  • 農村老話:「秋施金、冬施銀、來年施肥白費神」,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老話:「秋施金、冬施銀、來年施肥白費神」,啥意思?當進入到7月的時候,很多人都開始喊熱,就這麼喊著喊著,竟然就來到了8月。俗語都有說:「秋施金、冬施銀、來年施肥白費神」,從這句話的意思就可以知道,果園的地上地下管理都一樣重要,而且秋施基肥就最妥當。果樹的生長,需要充足的營養,這個是無可厚非的,那到底早施基肥有什麼好處?
  • 白露將近,農諺:「白露逢單,地下不幹」,啥意思?今年是單嗎
    導讀:白露將近,農諺:「白露逢單,地下不幹」,啥意思?今年是單嗎不知不覺時間飛快地流逝,馬上就要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白露,白露節氣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五個節氣。隨著氣溫的降低,蚊蟲也開始逐漸的變少,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寓意是白露以後蚊子就不會再叮咬人,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少。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的早晨野外植物之上會有白色秋露凝結。氣溫在早晨和晚上的時候有了更加明顯的改變,白晝也相應地變短,夜晚來臨的更加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