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煮」毛子還是不是好毛子:從俄軍特種部隊西化究竟是被西化...

2020-12-22 瞭望新視界

近來,敘利亞戰事越發焦灼,俄羅斯大規模投入兵力進軍敘利亞並藉此展示其號稱「北極熊」的強悍軍事實力,而隨著俄羅斯在敘利亞軍事行動的展開,一直以來被俄羅斯所隱藏的特種部隊也漸漸浮出水面。然而,與人們曾經認為的俄羅斯特種部隊形象不同,近期曝光的俄羅斯特種部隊不再是「衣著髒亂形容邋遢拎著一把纏膠帶破AK」,他們一改往日風格玩起了如美軍等西方特種部隊一般的「皿煮範」。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俄羅斯特種部隊不為人知的「西化」進程。

自上世紀以來,人們對於俄羅斯特種部隊的印象一直都是「海魂衫,電焊盔,伏特加」,似乎只有身上擁有這三樣東西的士兵才是俄軍的精銳,而如果一個士兵衣衫不整武器破舊纏著膠帶,甚至還留著鬍子,那他一定來自於俄軍王牌部隊;而如果一個士兵衣衫整潔裝備精良,那麼此人必然還是新兵蛋子。然而,隨著近幾年俄羅斯多支特種部隊的圖片及視頻曝光,人們發現俄羅斯特種部隊拋棄了曾經的粗狂風格玩起了西方特種部隊招牌的「皿煮風格」,其武器裝備也一改原來的傻大黑粗,各種戰術掛件應有盡有,甚至於有網友戲稱,如果現在講俄羅斯特種部隊與西方特種部隊放到一起,那麼絕對難以分清雙方所屬,更有人稱俄羅斯特種部隊是被西方傳來的「皿煮」思想洗腦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麼?

說到西化的俄羅斯特種部隊,不得不提的就是俄羅斯軍方於2013組建的新銳特種部隊SSO。相比較阿爾法、信號旗、格魯烏等老牌俄羅斯知名特種部隊,SSO並不為外人所知,但該部隊在俄軍內部卻是聲名顯赫,因為它是一支完全仿照西方特種部隊組建的全「西化」特種部隊。作為俄軍「西化」的試點單位,SSO最初亮相於2015年俄羅斯內務部特種部隊大比武並迅速嶄露頭角,其與其他特種部隊頗為不同的裝備和作戰風格迅速吸引了各路人馬的眼球。但如果探其戰績,我們會發現該部隊不止裝備亮眼,其戰鬥能力也同樣不容小覷。2014年,俄羅斯武力收復克裡米亞,多支俄羅斯特種部隊進入克裡米亞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而精準的摧毀了克裡米亞各處軍事要塞,而SSO部隊就是俄軍滲透克裡米亞的多支特種部隊中的一員。而在如今的敘利亞戰場上,SSO部隊更是仿照曾經美軍的路數在敘利亞幹起了培訓當地軍隊、暗殺敵方高價值目標、引導戰機轟炸等「髒活」。不得不承認,SSO部隊雖然是俄軍中的「異類」,但其實戰效果確實頗為不錯。

除了SSO部隊外,俄軍其他特種部隊的西化進程也並不落後。在最新曝出的俄軍特種部隊訓練照片及視頻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包括阿爾法,信號旗等老牌特種部隊都已經開始了相當全面的西化工作,甚至連武器裝備也開始拋棄俄軍制式武器轉而購買西方國家性能更加優良的武器裝備,曾經的海軍衫、電焊盔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西方特種部隊常見的Multicam全地形迷彩蛙皮作戰服和FAST(Future Assult ShellTechnology,未來攻擊防護殼技術)盔。

或許有朋友會說俄羅斯軍方是被西方特種部隊的「皿煮」思想洗腦了,這些看上去好看的裝備實際上都是紙老虎,我大天朝是不屑於學習這些雜碎的,但事實上,我軍才是最大的「美粉」。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我軍建立了真正的意義上的特種部隊(和外軍意義上的特種部隊仍有差距,但至少算得上是具有一定現代意義的特種部隊),而後,我軍特種部隊在發展的同時一直沒有停止與外軍特種部隊交流學習的腳步,而在近幾年,我軍更是開始了大幅度裝備西化的進程,越來越多裝備西式裝備的我軍特種部隊(如雪豹,獵鷹等幾個武警特戰隊)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有民間裝備廠商(如潤澤金松等)為軍警設計製造的新式裝備也開始走向我們的視線。裝備和武器西化不是學習西方的一切,只要是合理的,那麼無論其出處為何處都是可取的,只要能夠提升戰鬥力,學習西方特種部隊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再結合我軍先進獨特的部分,我們終將超越曾經的「老師」。無論是俄羅斯特種部隊還是我軍特種部隊,二者的西化其實更應該被稱之為合理化,只要是合理的,是為己方而存在的,是能夠切實提升戰鬥力的,那麼看上去「皿煮」一點又有何妨?

相關焦點

  • 毛子無奈的潛艇——別爾哥羅德號!
    德軍抓住這一機會,迅速發動反擊,若不是蘇軍近衛部隊增援及時趕到,蘇軍坦克集團軍將會面臨被圍殲的情況。但是,戰局已經有了大的方向,蘇軍雖然再次吃虧但是在人員和裝備的巨大數量優勢下又一次恢復進攻,德軍雖然繼續組織反擊但是很難再次達到之前的效果,蘇軍最終完成了收復。
  • 為什麼說穿海魂衫的都是毛子精銳?這個說法從何談起?
    其實這句話在之前還是很有事實依據的,但是放到現在就說的有點籠統了。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過去的海魂衫毛子和現在的海魂衫毛子。在阿富汗戰爭中協助格魯烏特種部隊最先攻入阿富汗的也是空降兵部隊。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俄國空降兵搶在北約之前迅速佔領了科索沃的斯利季奇機場。可以看出這些都是打頭陣的精銳部隊。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經典影片《第一滴血》系列中,蘭博在阿富汗對陣的俄軍特種兵,也都穿著海魂衫。
  • 星際爭霸:毛子是憨憨指揮官?玩家:原來毛子的白給這麼好用
    以前我一直以為毛子就是憨憨指揮官。兵死得那麼快,出了兵就要拉出去打。不然過一會就沒了,打防守地圖真的憋屈得很。導致我很長一段時間都忽略了毛子的存在。這周看到大家頭鐵拿泰凱斯打突變,我也去試了幾把。泰凱斯在這幾周的突變才是憨憨指揮官。上周的殺戮機器人,你就是要拿點白給的指揮官。
  • 為什麼要稱呼俄羅斯人為「毛子」?「二毛子」又是什麼意思?
    要說取外號,我們中國人絕對是一把好手,小時候給一起嬉笑打鬧的玩伴取外號,長大了給外國人去外號,這不,我們就一直稱呼俄羅斯為戰鬥民族、「毛子」,但是這些慢慢從各個地區傳開的外號,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究竟是什麼意思。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講的,就是「毛子」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
  • 淺談毛子的大陸軍主義
    承前毛子的大陸軍主義是在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歷史因素造就的。1,大航海時代,歐洲的探險家們揚帆遠航,前往海外找尋殖民地,通過資本原始積累開始自己的國家過渡到資本主義國家。此時的毛子在幹啥子呢?同眾多歐洲國家向海外擴張不一樣,毛子們向陸上擴張。看這版圖,也快繞地球一圈了,也可以稱得上是日不落帝國了吧。長期對陸地的擴張,決定了其戰略方向是在陸地而不是在海洋。
  • 西化、反西化還是現代化——太平天國、義和團與辛亥革命的比較
    於是「荊軻刺孔子」式的「西化」與「荊軻頌秦王」式的「反西化」輪番上演,前者既非真「激進」,後者更談不上「文化保守主義」,而真要「刺秦王」與「頌孔子」的人反倒難找了。顯然,在以上三種場合,「西化」與「反西化」其實都不是真問題。「文化」的「西化」與「制度」的現代化但這並不是說晚清以來就沒有過「西化」這種事。
  • 從排隊槍斃到挨個點名,沙皇毛子的近代步槍發展史
    但沙俄當年的製造水平還是比較差的,到拿破崙戰爭時期。自產火槍的質不好不說,量也跟不上,所以俄軍裡邊還是七七八八的有許多法國M1777、英國布朗貝斯之類不同口徑的火槍。沙俄尋思,反正自己也開發不出好東西,乾脆就抄吧...然後一款相對正兒八經的M1808就這麼出來了。
  • 為什麼有人會把俄羅斯人叫「毛子」?
    好吧,我看完度娘的解釋也是有點蒙逼的,什麼二分之一、三分之一,這是在做數學題?【從「羅剎」到「毛子」】「毛子」這個稱呼其實並不是近幾年才有的,早在清代就有類似的稱呼了。但到了清朝的盛世,清朝的國力上升,開始在東北能夠對抗哥薩克人的侵擾,並且在清俄《雅克薩條約》籤署後,兩國的關係又從緊張變成緩和。
  • 《山城棒棒軍2》劇組趕戲 毛子跳樓討薪(圖)
    對於記者的建議,毛子只有苦笑,「這組鏡頭多是特寫,哪能用替身喲,況且我們劇組根本就沒有武行演員,我只有豁出去了。」  毛子還是那麼憨現場遭遇賣保險  在排戲的過程中,對於一些大腕明星來說,劇組為他們所投的保險賠償金額至少也有7位數,有的甚至達到了千萬。而現在在全國都小有名氣的毛子趙亮要完成如此驚險的拍攝,劇組為他做了特別的保險了嗎?
  • 海魂衫和亂穿衣的才是俄軍精銳?簡看現代俄軍軍服
    【話說軍世】一直以來,網絡中有過這樣一句話「眾所周知,穿海魂衫的都是精銳毛子」,還有「亂穿衣的才是俄軍精銳」,其實此話不虛,但是也不全對。海魂衫=戰鬥力?不過實際上,現代俄軍中每個軍種幾乎都有自己特色的海魂衫,是前蘇聯士兵勇敢無畏精神的一種延續與象徵,而不同顏色搭配的海魂衫,也代表著不同的俄軍兵種。
  • 最後一個慣匪——「於毛子」不是一般的毛賊
    果然是因為他和「於毛子」照了面,為免以後遭到告發,於興隨在他寫信後當天就殺害了胡老醫生。公安人員馬上開始了對「挺匪殘軍於毛子匪幫」的調查,敵偽檔案中他的材料其實不少。「於毛子」,本名於興隨,黑龍江慣匪。祖籍山東沂縣,說起來和《水滸傳》中那位黑旋風李逵算是同鄉。
  • 為什麼要稱呼俄羅斯人為毛子?
    答|百度派 @喵吉作為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對於「毛子」這個稱呼還是很熟悉的,這是東北人對鄰國戰鬥民族俄羅斯人的稱呼,多見於中老年人口中,偶爾也能從年輕人口中聽到,由此衍生出的稱呼還有「二毛子」、「老毛子
  • 秦暉:辛亥既不「西化」也不「反西化」
    「文革」時有人把義和團列入「歷史上勞動人民反孔鬥爭」之列,也不是空穴來風的。義和團「反西化」卻不尊儒,整一個「荊軻頌秦王」的活劇而已。於是,從「金田起義」到「庚子國難」,中國歷史經歷了兩個「大拐彎」。同樣以專制制度為基礎,太平天國要以基督教掃除孔孟之道,實現「中世紀式西化」,而義和團要以「各洞諸神仙」掃除基督教,實現「怪力亂神式本土化」。
  • 「毛子」又演棒棒 來看《山城棒棒軍》裡的演員現狀
    重報移動傳媒10月1日訊(記者 周鑫)20年前,一部名叫《山城棒棒軍》的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也讓不少觀眾認識了梅老坎、毛子、蠻牛、巴倒燙等經典角色。20年後,又一部棒棒題材的電視劇《棒棒的幸福生活》在重慶衛視熱播,主演正是當年的「毛子」趙亮。
  • 棒棒軍再戰江湖 毛子趙亮獨挑大梁(圖)
    十年後,以毛子趙亮為首的棒棒們再度聚首,完成了《山城棒棒軍2》。雖然棒棒又來了,但卻少了很多重慶味道,畢竟,續集裡已不再有土生土長的巴倒燙、胖妹、蠻牛等老棒棒的身影,對觀眾來說多少有些遺憾。 還是狗尾續貂?為此,記者提前為您進行了一番打探。  續集中的棒棒們,讓人看上去多少有些陌生,因為現在保留下來的只有毛子、梅老坎、孟小渝三個主要人物了。老版中如巴倒燙、胖妹等山城觀眾熱別喜愛的角色,一下就蒸發掉了,雖然故事中也新增加了一些角色,比如賈鐵樹(張德高飾)、廖殼子(王迅飾)、田寡婦(媛鳳飾)等,但這些扮演者都是成都演員,他們是否能演出山城棒棒的原汁原味來,一時半會真還說不準。
  • Dota2:歐服毛子玩家發帖討公道「我們毛子不全都是遊戲中的屑」
    俄羅斯人,甚至東歐人一直被我們稱為毛子,而他們在其他地方的人眼中也總是被歧視。遊戲中我們經常會聽說「毛子愛開掛」的說法,比如說筆者曾經很喜歡的一個遊戲——GTA5,戰局中經常會聽見老毛子們開語音大聲聊天,然後滿屏幕的爆炸掛,街上打成一片等等。
  • 講述丨我的大伯父——毛子水先生
    在西南聯大,毛子水任史學系教授。1945年8月抗戰勝利,毛子水重返北大,任史學系教授,二度兼任北大圖書館館長。1946年起,還兼任大公報《文史周刊》主編。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蔣介石著手制定與共產黨爭奪人才的「搶救大陸學人計劃」,胡適、毛子水等列入其中。1949年1月,毛子水攜女兒毛季訂與錢思亮一家飛抵南京,其間,毛子水專程回江山清漾老家,後去臺灣。
  • 草堂讀詩|故事:毛子《獨處》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毛子的詩歌《獨處》,再聽聽詩歌背後的故事。60後詩人毛子,湖北宜都人,作品散見於《詩刊》《詩探索》《人民文學》等雜誌。曾獲得《揚子江詩刊》2013年度詩人大獎,第七屆聞一多詩歌獎以及首屆屈原詩歌金獎等獎項。出版詩集《我的鄉愁和你們不同》。
  • PDD和茄子喝酒,看到俄國毛子拿酒走過來,PDD表情亮了!
    最近觀眾朋友們肯定都看了PDD的直播,PDD復播後人氣也是高居不下,PDD復播當天也讓我們見識到了他超級廣闊的人脈力量,各個圈子中PDD的好友紛紛過來送禮物,不管是英雄聯盟圈子還是吃雞圈子,再或者是主播圈子和現實生活中的朋友,都給PDD送上了禮物。
  • 毛子二戰時期傻大黑粗的代表,能用口徑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而隔壁史達林那邊雖然變態口徑不多,但是正兒八經的把大口徑當成終身理想去量產的好嗎?比如152mm,當然你覺得不夠的話,還有203mm拖拉機。是的,這玩意是今天的主角,它全稱叫做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彈炮,那個俄文換成羅馬音就是B,你也可以叫他B-4榴彈炮。其實就是把一門203mm榴彈炮扔在一個拖拉機底盤上。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