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緣起『農村瘦子的故事』
農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流傳下通俗易懂的俗語,它們帶著一點點玄幻的色彩,其中有趣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學會很多人生道理。
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的理解。
02"十個瘦子九個貧"的原因
「士農工商」反應了古代各個階層的社會地位。也可以說明古代「農民」的基數應該是很大的,畢竟是農耕大國。
那麼為什麼會說"十個瘦子九個貧"呢?1、古人雖然是以農耕為主,但是其生產力低下、產量也很低。成熟後的糧食還需要上繳給地主,門閥等,自己所剩不多。
平時大量的勞動、沒有足夠的糧食可吃飽、一日三餐油水很少,消耗過大營養根本跟不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民肯定是很瘦。
而地主老財,坐收糧食,不愁吃喝,還有下人伺候著基本沒啥大的運動量。 所以看上去都是大腹便便。
故,古代能從胖瘦上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家庭情況。瘦子是因為吃不起飯才餓瘦的,所以家裡肯定貧窮了。
小編認為:在當時的環境下,「十個瘦子九個貧」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2、也有可能是因病而成瘦子使之變窮。
「瘦」字,偏旁是「疒」 ,說明在古人的意識裡「瘦」就是一種病。所以除了營養不良,疾病也是導致體型消瘦的原因之一。
網上曾有人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首先,無論在任何年代,花錢治病天經地義,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治病,那麼對於吃上面就肯定會相應的差上一些。
其次,人一旦生病就不能正常去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這樣的家庭肯定是貧窮的,不工作就是金山銀山也會被挖空呀!
最後,生病了還需家人來照顧,家人不能去賺錢,還要照顧病人,更是雪上加霜。
綜上所述:一個人一旦染上病就可能會變成「瘦子」,也就意味著家庭也會變的「貧困」。
3、還有一個原因,古代以胖為美。尤其是唐朝的時候,獨得恩寵的楊貴妃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富貴女子個個爭相效仿。
「豐腴」是富貴的代名詞。反之,瘦子就是「貧窮」的代名詞了。
03一個不貧有精神
相書《金鎖賦》:「瘦自瘦兮寒自寒,瘦寒之人不一般。」
萬事萬物都不是決定的,肯定也有瘦子不是貧窮的例子在。所以古人總結出的這句「一個不貧有精神」。
為什麼這麼說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參考:
1、如果一個富人,在能夠大吃大喝的情況下,還能夠自我控制,那麼其意志力肯定是很堅定的,這樣的人看上去肯定是兩眼炯炯有神的。
2、還要一些人,光吃飯不長肉,只長壞心眼。想著算計被人,這樣的事情做多了,精神消耗過大,使人胖不起來,但是這樣的人看上去確很有精神。
在農村,對於這樣有心機之人統一稱為:「尖嘴猴腮但精神頭十足」。
3、大家都有過自己的武俠夢。而華夏一直都有流傳「武功」。那些練武功的人通過「煉精化氣」將平時吃的都煉化成「氣」,所以看上去不胖,但是他們的雙目都十分有神,因為他們精氣神足足的。
4、還有就是吃不胖的基因
如:道光皇帝,享盡榮華富貴,吃遍天下美食,但是他就是很瘦的一個皇帝。但是他的精神卻是極好的,畢竟還有很多朝政要處理,還有後宮佳麗三千要雨露均沾。
如:馬雲、任正非、黃石,他們都是一等一的富人,但是他們都不胖,而且看上去非常精神。
04結束語
也許古人是想通過這句俗語來反應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的悲慘世界吧。
這句俗語儘管已經不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了,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你認為呢?
#學習打卡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