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肚、炒肝兒、炸灌腸,為啥北京人都愛吃下水?

2020-12-21 超載雞

本期導讀

北京之所以聞名於世,不只因為它的歷史政治地位

京幫菜也讓眾多饕客流連忘返

本月的「一城一味」,小槑(méi)哥將帶你領略博採眾長的北京美食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爆肚、炒肝兒、炸灌腸

下水,也就是動物內臟,很多人連聽著都覺得難受,就更別說吃了。

可北京人偏偏就有一雙巧手,能把這世界上最難處理的食材做得滋味十足,甚至讓人念念不忘。

爆肚、炒肝、滷煮、燉吊子、雜碎湯、炸灌腸……這些都是北京人的得意之作。今天咱們就挑其中幾種,和大家一起領略這些「下水」的魅力。

炒肝兒

單從外表看,這炒肝和胡辣湯到是有幾分相像,但這兩者的味道和口感卻有天差地別。胡辣湯鮮香麻辣,食材豐富;而炒肝則蒜香濃鬱,口感鮮處理乾淨的腸子切段,豬肝切薄片兒,放入以老抽、料酒、鹽、桂皮、大料、蔥姜、小茴香等多種調味料製成的滷湯中滷製。

在滷湯中加入水澱粉,攪拌均勻成糊狀。再倒入大量蒜粒,熬出蒜香,這炒肝就算齊活兒啦。

炒肝濃鬱的湯汁混著蒜粒,肝嫩腸肥,香而不膩,濃稠潤口,著實是讓人上癮的味道。一碗炒肝兒就一份豬肉大蔥的包子,在北京,這可是最受歡迎的早餐搭配之一了。

爆肚兒

肚,其實就是胃。北京爆肚兒,爆的就是牛肚和羊肚。爆肚最常見的是這五種:牛百葉、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

很亂是不是,別急,看完這張圖你就知道你平時吃的到底是啥了:

爆肚,最常見的就是水爆。顧名思義,就是將肚放入滾水中汆燙。

燙的時間不宜過長,有七上八下之說,燙久了就老了。爆肚,吃的就是個嫩勁兒。

爆肚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水爆、油爆、湯爆和芫爆。

水爆:

要求水旺火旺,根據部位不同,在滾水之中汆燙時間也有區別,撈出後蘸料食用;

油爆:

用水燙過肚後再用油爆炒;

湯爆:

先用水焯過肚片,再燒制牛肉高湯衝泡肚片;

芫爆 [yán]:

烹製時要加入芫荽(香菜)而得名,常誤寫為鹽爆。

這爆肚到這才成功了一半,尤為重要的另一半,其實就是蘸醬。

以芝麻醬為主料,配上韭菜花、腐乳、醋、蝦油、蒜汁、蔥和香菜,攪和均勻,這就是一碗地道的爆肚蘸醬了。

剛涮好的爆肚,蘸醬碗裡一過,沾著濃鬱的芝麻醬汁,旋即入口,極鮮、極嫩、極彈,噴香爽脆,餘味無窮,難怪北京人愛極了這一口兒了。

炸灌腸

可能會有吃貨朋友吐槽:你介是蝦扯蛋,炸灌腸哪是下水了?

其實,最初的灌腸就是用豬大腸灌制的。後來灌腸的製作工藝發生了變化,就演變成了現在這種形態。

現在的炸灌腸,多是以紅薯澱粉或是綠豆粉為主料,加水揉成長條後上鍋蒸熟。

晾涼後,切成一邊厚一邊薄的片(這樣的灌腸口感層次分明,薄的地方酥脆,厚的地方軟嫩),再入鍋煎炸遂成。這炸灌腸的油最好用豬油,味道更醇,香氣更濃。

炸好的灌腸,蘸上用蒜粒和鹽水調和成的蒜汁,用牙籤扎著,一口一個,噴香蹦脆,帶著解膩又提味兒的蒜汁兒,吃起來盪氣迴腸,越嚼越香。

怎麼樣,有「下水」恐懼症的你,看完之後有沒有對它們有所改觀呢?

當然,聽過不如吃過,相信如果你願意嘗試一下這些特殊的小吃,你也會愛上他們哦~

● End ●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我是小槑哥,帶你發現藏著的中國」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地方美食就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這些老北京小吃,連北京人都不一定全吃過!
    大臉美少女;北京吃貨團北京這座城很大,好吃的很多似乎全世界的美食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但我愛吃的始終還是炒肝、滷煮、炸灌腸……作為一個生長在北京二十多年的吃貨美少女我想和你們分享我吃了二十多年卻依舊心心念念的北京小吃豆 ;汁爭議最大的
  • 論吃下水,我只服北京人!
    說起老北京的小吃,那可是多種多樣,最出名的莫過於滷煮火燒和炒肝。機智的網友會發現這幾個小吃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下水為主材料做成了。下水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都是要被扔掉的材料,怎麼到了北京卻變成了可口的小吃呢?
  • 北京人都不想提及的街頭美食,外地人直喊上當,這究竟是什麼美食
    北京知名的美食也不少有非常出名的北京炸醬麵、北京烤鴨這一類全國聞名的美食。當然來到北京的時候大家不妨可以去北京胡同裡逛一逛,興許能夠發現到一些地道的北京小吃呢,北京小吃相信你吃過之後絕對不會忘記有著悠久歷史的豆汁兒、爆肚、炒肝這些味道獨特、口感新奇的小吃,只要你嘗上一口絕對不會讓你忘記北京這座城市。
  • 你知道《鬢邊不是海棠紅》裡提到的炸灌腸的故事嗎
    炸灌腸諸多資料顯示,炸灌腸是滿人的一道菜系。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炸灌腸是滿人炸鹿尾的變種,準確的說是由炸鹿尾演變過來的。其次,北京最早的「灌腸」鋪是後門橋頭路東的「福興居」。而位於隆福寺東口的「豐年灌腸」小店是我最喜愛的灌腸店。這是一家國營小店,店裡只售賣一種食品,就是「炸灌腸」。早些年,隆福寺是北京城最有名的逛街必去點之一。整條街全長只有632米,卻集結了上百家時尚小店和四五家影城。以東四工人文化宮電影院為首的影院一條街,是當時北京人看電影的首選。
  • 老北京炒肝店生意火爆,滷煮火燒很正宗,焦圈豆汁炸灌腸早餐必吃
    炒肝是北京地區的特色美食,這炒肝聽名字是炒的,但其實不是,它大致和胡辣湯是差不多的,最後都是用澱粉勾芡的!炒肝是北京人經常吃的一種早餐,一般北京人就喜歡早上來碗炒肝配兩個大肉包子,這樣一上午的精氣神就全部被提起來了!
  • 北京地標建築,奧體公園炒肝兒還是老味道,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
    都市的回憶,在人們匆匆的腳步下,在林立的高樓上,也在一縷讓人魂牽夢縈的味道裡。新與舊的交替,從來不會有明確的橫斷面,新北京裡有老北京的笑聲,而老北京也因為新時代的腳步顯得更加迷人。曾經,一提起北京,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故宮、天壇、頤和園。而現在提起北京,首先浮現在我們腦海的則是鳥巢、水立方!
  • 北京鼓樓腳下姚記炒肝店 不大的門面接待海內外賓客
    北京鼓樓腳下有一家飯店,姚記炒肝店,很有名。這家店招牌上一句廣告語,要想吃炒肝,鼓樓一拐彎。下面寫的是主營項目,包子炒肝,滷煮火燒,還有其它的小吃。姚記炒肝店並不像慶豐包子那樣遍地開花,姚記炒肝店更穩紮穩打。姚記炒肝店現在主營的有豬肉大蔥包子,豆汁,驢打滾兒,炸焦圈,黑加侖,老北京炸醬麵,肉餅,炸春卷,糖卷果,炸灌腸,炸咯吱,還有麻豆腐等等,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最早是個北京市民的早餐鋪,後來什剎海旅遊旺了,遊客來品嘗的很多。
  • 北京各大小吃體驗記:除了炒肝和包子還有啥?_遊俠網 Ali213.net
    下面是一篇來自和邪社就是他去帝都另一篇遊記,以一個首次品嘗北京小吃的人的觀點,來點評下帝都小吃。說起來,很少有哪個城市的小吃像帝都那樣繁多那樣有名,同時也很少有哪個城市的小吃像北京小吃那樣爭議如此巨大,褒貶如此天上地下。北京小吃有什麼?
  • 北京炙子烤肉,烤香菜洋蔥醃製的牛羊肉,夾在芝麻火燒裡很好吃
    作為北京人,喝不了豆汁兒,吃不了滷煮。但是我愛吃炸醬麵,炒肝,爆肚兒,芥末墩兒,喜歡吃各種麻醬口味兒的東西。年輕人喝不了豆汁兒的多,歲數大的喜歡喝豆汁兒。吃涮羊肉不能去東來順兒。四川人表示北京菜在我們眼裡就是黑暗料理,我媽的噩夢,旅遊後回來她嫌棄了好久,我重慶的同學在網上認識了身為北京人的老公,後來人家從北京搬到重慶定居了,他都吐槽說北京菜難吃,還是四川重慶的東西好吃。我同學也最怕去北京,表示到了北京完全不想去外面吃飯,都是在北京她老公家裡自己做飯,她說最不能容忍鹹,還有放那麼多醬。
  • 別看不上北京人鍾愛的這幾樣重口味,看看愛新覺羅家怎麼評價的?
    說起下水,估計有些人會躲之唯恐不及,而有些卻又趨之若鶩專好這一口。要說北京人的氣質裡帶著下水的味道,大概很多人會打我,可這是個不爭的事實,炒肝和滷煮、爆肚,可以說是動物下水的「逆襲」,被稱為「北京小吃老三樣」,當然,是重口味的。據說大眾點評網上註冊的北京爆肚店就有700多家,讓我們來看看北京人有多愛它們吧!
  • 春節遊北京,那些你不能錯過的地道北京味兒,豆汁兒焦圈兒炒肝兒
    02主席套餐,教你吃地道炒肝兒吃法曾在網絡上風靡一時的北京"慶豐包子鋪",因為主席的光顧名聲大噪,也成了來北京遊玩的美食打卡清單上不能錯過的我第一次吃炒肝兒覺得有點奇怪,後來才發現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我們從主席套餐的內容來分析一下:套餐包含二兩包子、一碗炒肝兒、一份芥菜。這個組合絕對不是單純的按照個人喜好選擇的,而是經典吃法。炒肝兒並不是名字聽起來的這樣,他不是炒的,而是芡汁濃稠的糊狀物,正確吃法是包子泡進炒肝兒,然後就這芥菜吃,千萬別專心的只吃炒肝兒。
  • 老北京人最愛的6道「窮人樂」,老北京人才能享受的地道滋味!
    滷煮火燒 滷煮火燒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輔之以炸豆腐片、滷汁,加蒜汁、醬豆腐汁、香菜等輔料,使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頗受人們的喜愛。羊雜碎 羊雜碎是回、漢民都愛吃。來碗羊雜碎,抓上一把春意昂然的香菜末兒,舀上一勺紅燦燦的辣椒油,喝到嘴了那真是相當的好吃。
  • 作為北京人,趕緊去嘗嘗咱北京小吃,解解饞吧!
    推薦:劉記炙子烤肉 地址: 虎坊橋臘竹胡同85號(地鐵虎坊橋站東南口出) 3、炸灌腸 推薦:老北京花市大爺灌腸 地址: 天雅珠寶城斜對面(天雅珠寶城)
  • 老北京的地道美食,滷煮,炒肝上榜,它是第一名,吃的時候很講究
    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但它同樣也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有很多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地道北京美食,但是很多人都認為北京人吃的東西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因為北京人是很愛吃的,也有各種各樣著名的小吃,但是有人說北京的小吃透露著市井生活,很多人都是吃不慣的,老北京的地道美食,滷煮炒肝上榜,它是第1名,吃的時候很講究。
  • 北京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北京菜又稱京幫菜,它是以北方菜為基礎,兼收各地風味後形成,北京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全國烹飪技術之大成,不斷地吸收各地飲食精華,吸收了漢滿等民族飲食精華的宮廷風味,其美食別具特色,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北京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 中國美食盤點:北京篇,來北京十大不得不吃美食,品嘗老北京美味
    導語:中國美食盤點:北京篇,來北京十大不得不吃美食,品嘗老北京美味北京是全國第八大特色美食之地,這兒的特色美食品種齊全,製作細緻、注重,有別具特色的豆汁兒、炒肝也是有合乎大家口感的北京涮羊肉、銅鍋火鍋這些,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北京特色美食。
  • 在北京,吃過這60樣東西,人生才算完整!
    今天,新新列出了一份在北京必吃的60樣東西 吃過這些,就人生無憾了!>9、三不沾 推薦:同和居、砂鍋居 有人說身為北京人就沒吃過三不沾
  • 北京小吃有哪些?蒸炸煎烙有百餘種,不愧是六朝古都!
    在烹製方式上有蒸、炸、煎、烙、爆、烤、涮、衝、煎、煨、熬等各種做法,共計約有百餘來種。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酸梅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具有代表性的吧!大家去北京千萬不要錯過喲!
  • 你們總說北京小吃粗糙,但其實一碗黏糊糊的炒肝就用了10多種配料
    老北京小吃的代表之一:炒肝,很多人都不陌生,老北京人都好這口。不過很多外地人都接受不了,像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對北京菜印象不好,什麼滷煮,炒肝,爆肚,豆汁兒等等,就連一碗全國聞名的炸醬麵,明明用了那麼多的炸醬,但是我吃著還是覺得這碗面沒啥味道。
  • 是時候為炒肝兒說句公道話了
    沒準兒當你發現一碗好炒肝兒時,你也會愛上它。很多人吐槽炒肝兒這名起的不好。▲ 各位朋友,北京人真的不這樣,街上看見這樣的,我們也躲著走第二個問題就比較難解決,炒肝兒的發明雖然坎坷,但畢竟從原料到工序都不算複雜,於是很多人開始學著賣炒肝兒,其中最出名的是天興居,還就開在會仙居斜對面。為了競爭,他們引入了現代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