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光照明—建築物和樓體的照明方式,對於建(構)築物來說,目前普遍使用的照明方式有泛光照明、輪廓照明和內透照明,其中泛光照明和輪廓照明也適用於城市景觀其它元素的照明。
泛光照明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城市夜景照明方式,是使用投光器照射建築物的立面,使其亮度大於周圍環境的亮度的照明方式。城市中的許多大型公共建築、古建築、紀念碑及雕塑等,在夜間都有賴於泛光照明,呈現出絢麗的城市夜景。與此有關的一些技術性工作由專門的電氣工程師來完成。對城市規劃設計師而言,雖然不必做過多深究,但應對泛光照明 技術所能達到的各種效果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在規劃設計時才能有的放矢。
泛光照明與輪廓照明不同,後者只能顯示出建築物的輪廓,前者則要求顯示出建築物的立面,特別是它的細部。一般來說,它首先應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總體效果:
1)通過照射在建築物立面上的燈光的明暗變化產生立體感;
2)通過照射在建築物立面上的燈光的位置不同產生層次效果;
3)突出照射建築物的主要細部,使人們看清細部材料的顏色、質感和紋理;
4)突出建築物本身,周圍環境的亮度要小,使建築物與周圍環境取得明暗對比的效果。
泛光照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投光器控制,與投光器的布置場所、投光器與建築物的距離、受照面的表面狀態、建築物的形態、行人的觀看方向等因素有關。
陽光下,主光源在建築物上面,建築物表面呈現出自然、柔和的現象。當泛光燈裝在地面上時,光的反射方向與太陽光相反,對著天空,建築物顯得呆板、不夠生動。無論建築物表面的反射特性如何,因缺少天空的漫射和入射光方向的逆轉,泛光照明很難複製出建築物與白天同樣的景觀效果。我們可以強調建築物晝夜的差別,而不是單純地縮小它們之間的差別,要設法有效地利用陰影和可以利用的顏色。
SDN本著「為幫助千萬城市和景區科學完成夜遊亮化系統工作,持續贏領夜間經濟發展,快速實現人民智慧科技、安全健康、美麗歡悅的夜遊生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