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旅行的意義不在其他,而在自己「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旅行的路上。」
蒙古國這個國家相信大家是比較熟悉的,這是一個典型的內陸沿海國家,蘊藏著很多的資源,這種條件是很多國家比較羨慕的,不過也是羨慕不來的。既然,外蒙古國的自然條件很好,礦產資源也相當豐富,例如像稀有金屬和石油等礦產資源,儲備充足,有人就曾質疑為何外蒙古不利用這些資源來振興國內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呢?
自古以來,在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就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形象,因此在蒙古國遭遇困難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中國,為什麼蒙古人民沒有選擇求助於中東各個石油大國呢?雖然說這些國家有著非常完整的石油產業鏈。如今蒙古國的人民遇到了困難,中國作為他們的鄰國,而且以前的關係還不一般,於是蒙古國選擇了向中國求助,並稱只有中國能幫他們。
不知這次蒙古國發生了啥?竟然有280萬民眾請求中國出手,表示只有中國才能幫忙。有句老話說的好:無事不登三寶殿。看來這次蒙古國是有事相求,而且態度十分的誠懇,其實該國只是希望我國能夠幫助他們進行石油的採集。蒙古國的土地確實不算很小,所以對於國內的勘探一直都很上心。功夫不負有心人,蒙古國確實找到了大量的石油資源,可奈於技術,所以就算找到了,卻也根本沒有採集的能力。
如此看來,蒙古人民對中國是有極大的信任的,這著實讓國人驕傲。第一,說明我國的實力確實很強大,第二,也證明我國與蒙古關係也十分的友好,不過是否要幫助他們,怎麼幫助,這就是需要長時間探討的一個問題了,各個國家已經預見資源短缺的問題,也在積極的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不可否認,資源短缺制約著國家的發展,也不可否認,要解決這個問題,是人類要走的一條很長的道路。
因為石油開採涉及到很多問題,所以馬上去學習的話會耽擱很多時間,因此外蒙政府計劃藉助他國的力量去發展自己的石油工業。於是在考慮了兩個鄰居以後他們進行了分析,俄羅斯雖然是油氣大國,但是本國的資源就很大,且國內需求並不大,如今,中國在石油方面的開採技術可謂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蒙古國能夠想到請中國出手幫助,或許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
現階段,儘管有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然而佔據主要消耗位置的還是石油,石油在發展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全世界都有目共睹。雖然有著石油的國家等於與財富直接掛鈎,但也必須考慮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銷路和運輸的問題。外蒙的地理位置是夾在中俄之間,而外蒙也非常清楚,俄羅斯本來就是產油大國,如果向俄羅斯求助開採和安排貿易,那無疑是需要付出重大代價的。
此外,從外蒙古國的事例中我們也明白了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可以說對於蒙古來說,必須想方設法開拓自己的道路,才是現階段最大的可能,所以這次面對蒙古國的這次請求,大家認為我們該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