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殺牛二:該官家做的事,你楊志不能做

2021-01-08 老秦翻書

1.

12月16日下午,鹹陽陳陽寨高速收費站前,白衣男10秒內K.O.兩個黑衣男。第二天視頻廣泛傳播,隨後警方的通報也出來了,結合視頻和警方通報,事情經過基本上可以看清楚:

黑衣男開車時搶道(警方通報),兩方在入口處停車後,黑衣男過來拉開白衣男車門(視頻可見),先是對白衣男卡脖子(視頻可見),又是推搡白衣男女友(警方通報)……這才有後來白衣男十秒放倒倆黑衣男的事情。

孰是孰非,明眼人一目了然。

事情最後的結果:白衣男賠償醫藥費並道歉。

2.

這就和我們樸素的道德觀不大一樣了。

一個有足夠實力的人,面對多於自己的囂張對手,保持著冷靜和克制,直到對方動手傷害自己的女友,這才果斷出手,瞬間讓對方失去戰鬥力,並且沒有繼續打擊(警方通報稱經醫院檢查,倆黑衣男身體無礙)。

事實上,如果不是白衣男有好身手,從倆黑衣男熟練的拉開對方車門這個動作來看,事情的結果大概率會是這樣:兩名黑衣男搶道別車,拉開車門,將白衣男情侶兩人痛打一頓,隨後揚長而去。

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激濁揚清?我理解就是白衣男的行為。

但是白衣男賠償醫藥費並道歉的處理結果,無疑是給旁觀者這樣一個信號:被欺負的時候不能還手,否則要向欺負你的人道歉,要給欺負你的人賠償醫藥費。

3.

潑皮無賴之所以橫行並且盛行,很大程度上和官家的導向有關。

話說九百年前的開封城,有一個叫做牛二的著名潑皮無賴。

打遍街、罵遍巷、搶切糕、抓餡餅、打悶棍、套白狼的牛二,平日裡在街上憑著撒潑、行兇、碰瓷,訛人錢財為生。

牛二所到之處,眾百姓都四下亂竄,紛紛躲開。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人叫罵、個個喊打的潑皮無賴,卻可以在京城裡憑著碰瓷的手段滋潤的活著。

毫無疑問,被他欺辱過的人、撞鬧過的店主家,自然也是告過官的,只是「開封府也治他不下」。

在「破家縣令、滅門知府」的時代,牛二這樣橫行無忌,不論官家是不想治他,不願治他還是不能治他,不敢治他,總之官家「治他不下」這一事實,可以看作是官家對他搞搶奪、訛詐這些事情的一種認可。

汴梁城不是一天建起來的,他在京城能這麼豪橫,可以想像以前是如何訛詐別人的:碰見目標路人甲,他大概會使慣用的「你來剁我一刀」的法子訛走對方;碰見目標路人乙,他也可能躺在地上任你打上一頓,之後反咬一口,告到官家,讓對方賠償他的醫藥費,他就是指著這個錢謀生的。

對了,官家可能還要讓動手打牛二的人進行深刻的反省,並對自己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進行道歉。

只可惜最後牛二碰到了一個他不該碰的人。

楊志做的,只不過是官家一直該做卻沒有做的事情。

4.

同時面對「牛二」們肆無忌憚的侵害與官家和稀泥的態度,平民只好一邊以「穿新鞋不能踩狗屎」的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面對這個現實,一邊用明君夢、清官夢、俠客夢麻醉自己的精神。

鹹陽高速口PK的視頻和白衣男道歉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後,我看到評論大多是說白衣男不用道歉,而且不乏讚揚之聲。

他做的,不過是我們大多數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

依舊是熟悉的俠客夢。

在講究名分的世界裡,該官家做的事情,私人做了,就不行,僭越是大罪。

所以雖然百姓請願、衙役同情,但楊志也必須受到相應的處罰。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罰給別人看。

5.

三百多年前,英國的洛克在《政府論》裡提出這樣的觀點:

人類生來自由,但是因為自然狀態下,自由的人們會因為彼此爭奪導致相互傷害。

為了避免混亂,建立秩序,人們將自己的某些權力進行了一種讓渡,比方說使用暴力的權利,比方說復仇的權利。

但是當被授權的組織不能履行職責的時候,人們當然應該收回自己的權利。

6.

最後。

慣例,2020年11月份我的書單:

魯迅的《且介亭雜文末編》《中國小說史略》。

美國的納撒尼爾·霍桑的《希臘神話故事集》。

英國的阿加莎的《人性記錄》《無人生還》。

英國馬特·海格的《時光邊緣的男人》。

美國的德博拉.G.費爾德的《女人的一個世紀:從選舉權到避孕藥》。

關中老秦,左手進化論,右手金剛經;時而謠言粉碎機,時而命理研習師;昨夜思量千條路,今朝依舊賣豆腐(個人公號:老秦翻書,ID:xiandushuhui)

相關焦點

  • 面對潑皮牛二,青面獸楊志要不要砍下那一刀?
    當然本著「一個人總有好的一面」的洗白套路,我們姑且認為開封府給牛二頒發過「見義勇為」證書。眾人都躲,楊志哪裡懂得,沒躲。於是,牛二要買刀。可能覺得楊志老實,牛二晃點楊志,「三千貫」生生砍成「三十文」。牛二這樣的陣勢見得多了,當然順杆爬,立刻衝過來要揍楊志。嘴裡還大叫道,「你說我打你,便打殺值什麼?」揍你怎麼了,就是揍死你也沒人管!說罷還亮了亮身上的小豬佩奇紋身給周圍人看。楊志衝眾人喊話:大家做個見證,我好好賣刀,這貨硬搶,還要打我,這可不是我的錯。
  • 《水滸傳》解說——楊志賣刀誤殺牛二
    本來楊志的前途一片大好,結果卻碰上花石綱這麼一個倒黴差事,當初殿帥府派了十個軍官去太湖邊押運石頭,其他的九個軍官都順順利利回來了,只有楊志翻了船,空手而歸的他被殿帥府趕了出來。之後他不得不流落東京。在書中楊志的故事一共有三回書,一萬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賣刀,得官,失陷生辰綱。
  • 楊志與沒毛大蟲牛二
    列為看官:請看水滸傳裡牛二的出場。楊志帶著寶刀,插了草標兒,馬行街內賣刀不著,轉到熙熙攘攘的天漢州橋去賣,只見兩面的人都跑到河下巷內去躲!眾人亂竄,「快躲了,大蟲來也。」一個「躲」字,境界全出,況且來的是一條「大蟲」!
  • 想起楊志賣刀中的牛二,你看像不像
    牛二是"楊志賣刀」中的一個潑皮無賴,我們來簡要回顧一下《水滸》中這一段情節:楊志因身無分文,於是在東京汴梁街頭要賣掉祖傳的寶刀。卻在這兒遇到了牛二。牛二何許人也?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滿城人見那廝來都躲了。卻說牛二問楊志:「你的鳥刀有甚好處,叫做寶刀!」
  • 在《水滸傳》中,楊志因為做了這件事,註定有福有悲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楊志的不幸比林衝還要慘。林衝莫名其妙「有錢」了。林衝死後,無論是朝廷中的「八十萬御史大夫」,還是林衝之火,王倫,晁蓋之死於梁山,林衝都起到了推波助瀾,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楊志到處挨打。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楊智的不幸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楊智做了這樣的事情。
  • 牛二,你為何不做一個體制內的潑皮?
    「雜皮」,或者你叫流氓無賴,無所謂,這總也是個古老的職業。《水滸》裡,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我們稱之為潑皮!沒有潑皮,如何襯得英雄?話說楊志因生辰綱丟了差事,但又不甘心落草為寇,於是流落開封城,盤纏用盡。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在資本主義萌芽的宋朝,商品經濟很發達了。楊志原本把祖傳寶刀拿到集市上公開拍賣,也是各得其所的好事。
  • 《水滸傳》中楊志賣刀,面對僅僅是糾纏的牛二,為何要拔刀相向?
    眾所周知,楊志應該算是《水滸傳》出了名的倒黴先生。堂堂楊家將後人,武舉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官,本該前途一片大好。結果碰上花石綱這麼一個倒黴差事,翻了船,不得不流落東京。楊志懶得搭理他,結果牛二就上了揪著楊志不放,還要搶楊志的刀。我們且看看《水滸傳》原著牛二是怎麼撒潑無賴的:牛二道:「我要你這 口刀。」楊志道:「我不與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 楊志為何要殺死牛二?做人要有高情商
    因為楊志除了身上還有一把祖傳寶刀之外,就連住店吃飯的錢都沒了。這麼一來,楊志只能打這把祖傳寶刀的主意了,所以,這就有機會和東京街頭赫赫有名的潑皮牛二發生交集了。啥叫潑皮?就是專門在大街上撒潑打滾的流氓、二流子,你要說他是好人,那可就太抬舉他了,這種人專門欺負平民百姓,下手還特別狠,但他從來不搞出人命;你要說他是很壞,倒也比不上高衙內這種人,因為潑皮比不上高衙內有位高權重的人物做後臺。
  • 看清牛二的為人和楊志的遭遇,就能理解楊志為何補刀殺死牛二了
    在一些人眼中,牛二雖然是潑皮無賴,但是並沒有罪,他雖然對楊志糾纏,卻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打架鬥毆,根本就不該死,即便有罪也罪不至死。既然如此,楊志為何要殺他,而且還是補了兩刀,才殺死牛二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先了解一下當時的牛二和楊志。先說牛二。牛二是繼高俅之後,東京城裡的又一個潑皮無賴。
  • 楊志為什麼非要殺了潑皮牛二?你看牛二背後是誰的影子
    楊志命運的改變,始於失陷花石綱。原著道「洒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不想洒家時乖運蹇,押著那花石綱到黃河裡,遭風打翻了船,不能回京上任,逃去他處避難,如今赦了俺們的罪。
  • 牛二遇到楊志之前,怎麼敢在開封府如此囂張?
    牛二說:你吹牛逼的吧?就你這破刀也敢拿出來賣?還要三千貫?你咋證明你這是寶刀?楊志只想賣了刀去買碗麵條吃,實在是沒精神跟他廢話:我這刀砍鐵剁銅刀刃不捲;頭髮吹過去就斷;殺人不見血。牛二斜了斜眼睛:還敢吹?來給他拿幾個銅錢,薅一撮兒頭髮試試,要是沒你說的那麼好,看我不收拾你?
  • 楊志賣刀殺死了潑皮牛二,若是武松碰到了牛二又將如何?
    我覺得武功遇到潑皮牛二的話,武松會暴揍牛兒一頓,但是絕對不會殺了他。要說武松遇到牛二會怎樣,自然少不了楊志。武松和楊志都是武功高強的好漢,但是兩個人卻有本質上的區別。兩個人的出身不同,生活經歷不同,也導致了他們的性格大不相同,因此,在對待像牛二這樣的潑皮之時,自然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楊志出身名門之後,是楊家將的後人家道中落之後,楊志空有一身好武藝卻也不得不委曲求全,當了一名殿帥府制使,整日裡做一些雜務。和自己的先祖們相比,楊志是有些鬱郁不得志的。
  • 楊志步入北京,與眾人比武,後來升做提轄
    楊志在東京想用自己家傳的那把寶刀賣一些錢然後自己再找個地方生活,但是這件事卻被一個叫牛二的潑皮兒給破壞了,自己的刀不僅沒有賣出去還因為與那牛二打鬥一不小心將那牛二殺了,寶刀被沒收自己也被發配到北京大名府做充軍。
  • 談「水滸傳」中的牛二
    牛二出場,書中是這樣寫的:街上的人都邊喊「快躲開,大蟲來了」邊跑入河下巷內去躲。牛二搶到楊志面前,手把寶刀扯將過來,邊問楊志此刀為何喚作寶刀。楊志道:」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捲;第二件,吹毛得過;第三件,殺人刀上沒血。「在試了砍銅錢和吹毛即斷後,見果然是寶刀,牛二便有了覬覦之心,於是露出潑皮耍渾的本性。牛二道:」怎麼殺人刀上沒血?「楊志道:」把人一刀砍了,並無血痕,只是個快。
  • 《水滸傳》:為人處事,寧做「軟弱」的林衝,莫當「剛強」的楊志
    楊志東京街頭賣刀,殺了不給錢就搶刀的潑皮牛二,屬於激憤殺人。表面上楊志被牛二糾纏,不得已出手殺人。其實以楊志的武功,對付一個流氓何至於用刀?楊志殺牛二純粹為了洩憤,卻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3)第三行大事。
  • 《水滸傳》中如果把楊志換成武松,牛二還會被殺死嗎?
    《水滸傳》中如果把楊志換成武松,牛二還會被殺死嗎?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想《水滸傳》中如果把楊志換成武松,應該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第一,武松長得魁偉健壯,相貌堂堂,這個樣子一看就沒人敢惹,牛二是潑皮,但他並不傻,這種人最擅長看人打卦,他才不會主動招惹武松;第二,假如牛二犯渾非要招惹武松,武松也不會下狠手殺死牛二,他會像對待蔣門神一般,把牛二暴揍一頓,再問他服不服;第三,假如牛二瘋了非要揪住武松不放,武松一怒之下殺了牛二,他也不會老老實實待在原地
  • 《水滸傳》的人生智慧:楊志為何要殺死牛二?做人要有高情商
    《水滸傳》裡的楊志和林衝有些類似,兩人都有一身驚人的武藝,都曾在官府裡任過職務,都是遇事格外膽小謹慎,都曾經因為殺人而飽受爭議——林衝火併王倫被許多讀者指責是忘恩負義之人,而楊志殺死潑皮牛二也被人認為是濫殺無辜。因為許多讀者認為潑皮牛二固然可惡,但他罪不至死,楊志對罪不至死的牛二痛下殺手,就是典型的濫殺無辜!
  • 有人說水滸楊志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就是殺死牛二,對此你怎麼看?
    楊志一生最渴望的就是光宗耀祖,恢復楊家將門的風光。他最為驕傲的時刻,應該是在大名府與急先鋒索超大戰,然後得到梁中書當眾褒獎。那時候,楊志得意洋洋,前途仿佛一片光明。遇到牛二,堪稱是楊志一生最落魄的時期。那時候,楊志挑了一擔金銀財寶來到京城,滿以為借著這些金銀,能夠恢復當年的官職,重新走上仕途。他本來也順風順水,不料遇上了惡人高俅,將他功名擼掉。楊志再度從雲端跌落凡塵。在沒錢交房租的情況下,楊志賣刀。楊志賣刀就如同秦瓊賣馬一般,最讓人悲催。
  • 丟失花石綱和生辰綱,楊志逃跑;為何殺牛二後,楊志選擇自首?
    第一次是押送花石綱,結果花石綱落入黃河中,楊志直接跑路了;等到皇帝大赦天下,楊志才敢出來求官,錢花光了,官沒做成,還因為湊盤纏殺了牛二;楊志自首後,被發配到大名府,受到梁中書重用,負責押送生辰綱,可惜生辰綱也沒送成,楊志徹底失去希望,這才選擇落草二龍山。
  • 《楊志殺牛二》:搏兔也用全力,「一斑」中見匠心
    假如有一根頭髮不斷,牛二照樣可以宣布不是寶刀。在驗證第三件好處時,牛抓住楊志「殺人刀上沒血」的話,玩弄了詭辯術,不以一般動物試刀,卻高叫道:「你把刀來剁一個人我看。」楊志要以狗試刀,牛二還振振有詞地反駁「你說殺人,不曾說殺狗!」如此手段確是比一般流氓潑皮高出一籌。三是以「殺人」的威脅行徑去刻畫牛二的蠻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