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 21、凡客、Esprit……這堆快時尚網紅鼻祖做錯了什麼?

2020-12-15 贏商網

  Forever 21也要中國大撤退了?陰雨綿綿四月,這成了中國快時尚圈最大的瓜。

  前有New Look,後有Forever 21,屬於它們的中國軌跡,都帶著濃濃的灰色調。可這只是過去十多年中國快時尚的部分縮影。「失意者」對面,優衣庫、ZARA、H&M這些大咖們,依舊風生水起。

  其中,優衣庫最燦爛,柳井正忙著慶祝重奪日本首富之喜。

  無疑,多輪洗牌後,「馬太效應」還在快時尚行業繼續發酵,且越來越強。「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2019上半財年,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大中華地區收入、利潤保持雙位數增長,內地市場更是保持20%的增長率。

  ZARA、H&M雖然業績增速放緩,但發展勢頭和規模效應依然很強。截至2018財年,H&M在中國內地153個城市共擁有465家門店;ZARA母公司旗下品牌矩陣門店共580家。

來源|企業財報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而同樣漂洋過海的美國快時尚Forever 21已經吹響「退堂」號角。在它之前,離開的還有New Look、Topshop等等。

  此外,曾經的一批快時尚追隨者,也在市場風雲變幻中「搖搖欲墜」,包括承載了一代回憶的凡客、Esprit等等。

  對它們來說,從消費者的談資中消失,早已是至暗時刻。可是,當雪山崩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晚到者」Forever 21、New Look

錯判市場,渠道布局受挫

  4月29日,美式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中國官網、京東、天貓旗艦店將暫停運營,目前其全國各地門店正進行瘋狂清倉大搶購。

  這一系列動作,在外界看來,或是Forever 21「中國大撤退」的前兆。而事實上,其在南京的2家門店已確定5月和6月關門。

來源|Forever 21中國官網

  自1984年創立,Forever 21借著低價、上新快、物流等優勢,快速打開了美國市場,並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時尚服飾連鎖品牌之一。

  但在中國,Forever 21卻一直踏錯節拍,不管是開實體店,還是做電商。

  2008年,Forever 21首進中國,趕了個早。可首店落地點選在了江蘇常熟,這不是快時尚的潮流地。相比之下,優衣庫、ZARA、H&M打響中國第一槍,都是從魔都上海開始的。

  後來的事實證明,脫離一線城市的策略是個錯誤,常熟店撐了一年,最終關閉。此後,Forever 21沉澱了兩年,再次回歸是2011年,先於ZARA、TOPSHOP、H&M開出了中國官網和天貓旗艦店。

  隔年,其重啟實體店擴張計劃,戰略來了個大轉變:開大店、聚焦大城市核心商圈。

  很快,香港銅鑼灣京華中心6層旗艦店風光開業,首年月租金高達1100萬港元。不久後,北京APM購物中心店(2500平米)、上海南京東路旗艦店(8000平米)也先後入市。

  可它面對的事實是:中國快時尚市場,已被優衣庫、ZARA、H&M等頭部選手牢牢握住命脈,一線不是想進就能進的地兒。Forever 21內地第三店直到2013年9月才在深圳出現,此後不得不轉戰武漢、杭州等二線城市,步伐緩慢。

來源|公開資料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據商業地產頭條不完全統計,進駐中國以來,Forever 21每年新增門店僅保持在個位數,明顯落後於同期品牌。

  相較開店的「慢」,Forever 21關店速度顯然「快」。過去兩年,其陸續關掉香港、天津、杭州、北京、重慶、西安、臺灣等地門店,到現在只剩官網店鋪列表中的11家門店。

  實體店遇挫,Forever 21的電商強項這些年亦漸漸勢弱。據商業地產頭條觀察,Forever 21天貓官方旗艦店經營7年,粉絲數僅僅491萬(入駐天貓一年的H&M為765萬),京東旗艦店就更少了,為14.7萬。

  增粉困難外,Forever 21曾經的殺手鐧——低價,擱在線上毫無競爭力。客單價10元-300元左右商品,天貓店最高銷量不到一千,這與其「質量一般」的品牌標籤不無關係。

  當然,Forever 21在中國不是個例,「同病相憐」的還有New Look。不同的是,後者來得更晚,還是個「急性子」。

  2014財年,New Look稅前虧損5500萬英鎊,中國成了扭虧的關鍵市場。但New LooK採取了簡單、激進擴張策略闖入,並在2016年提出「三年新增500店」計劃。

  實際結果是,2016年至2018年,New Look分別只開了35家、53家、3家,與計劃相差甚遠。因為「好位置」所剩無幾,例如北京門店沒有一家位於三環以內商圈,廣州也是同樣的情況,正佳廣場、太古匯等全部缺席。

  這對其品牌形象傳播十分不利。於是乎,入場晚、擴張急、找錯地,最終導致New Look慘烈折戟,100多家門店一夕關閉。

「90後的回憶」凡客

自我膨脹,戰略大躍進

  無論Forever 21還是New Look,作為外來者,「本土化」是它們中國徵途中避不開的一道坎。可對於那些曾經比肩優衣庫、ZARA的國產快時尚品牌們來說,它們的「消失」更值得反思。

  活在90後回憶中的凡客,無疑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凡客創立於2007年,參照網絡直銷服裝品牌PPG模式,主打物美價廉基本款。當時,B2C電商剛起步,凡客早早地配備了全場包郵、24小時客服、30天退換貨等服務,並通過那個年代的「網紅」——韓寒和王珞丹——代言「凡客體」,口碑、營銷雙豐收。

  短短三年,凡客營收突破20億,同比增長300%,位列電商行業第四位。這期間,凡客同樣受到了資本青睞,共獲得六輪融資,總額高達4.22億美元,投資方包括IDG、聯創策源、軟銀賽富、啟明創投、老虎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嘉裡集團和淡馬錫等。

來源|凡客官網

  突然,凡客「膨脹」了。2011年,兩大目標出爐:營收達到100億(5倍增長)、去納斯達克上市。危機在其急速的腳步中開始顯現:

  為增加銷售額,不斷加大SKU。一度加至20萬個,從原本的服裝、配飾,擴大到了家居、家電、數碼、百貨等多個品類。

  然而,缺少有效庫存管理和促銷推廣,凡客產品質量下降,大量庫存難以消化,截至2011年9月底高達14.45億。在這之前(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凡客的淨虧損達到了4.86億。

  為保證服務品質,不斷增加人力預算。巔峰期員工超過1.3萬,「光總裁級的領導就有三四十位」。

  最後,凡客沒能上市,反而導致了不可挽回的失敗。創始人陳年曾在2012年的採訪中透露,大規模擴大SKU,是凡客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

  無奈之下,凡客忙於清理庫存,裁員至百人,公司也從豪華辦公樓搬到偏僻的亦莊。

  2014年,凡客試圖用一件399元的襯衫「重新開始」,同時精簡SKU,減少品類。可是,不管在質量還是性價比,都已經敵不過淘寶、優衣庫等對手。後來,凡客還推出了定價較高的男士高級西裝私人訂製業務,與曾經文藝青年身上29元的T恤天壤之別,嚇跑了一批忠實粉絲。

  現在,凡客還活著,是一個讓很多人錯愕的事實。畢竟,它之於90後是回憶,而之於00後是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ZARA迷妹」Esprit

批發之困,供應鏈跟不上

  如果說凡客死於膨脹,那佔據著70/80後青春時代的Esprit則囿於批發之痛。

  它曾經是中國百貨商場的標配,是國內第一批具有「中產」意義的時尚代名詞。

  Esprit背景光鮮,由美國戶外潮牌創始人道格拉斯·湯普金斯創立於舊金山。1972年開始,藉由香港女星林青霞的老公邢李源之手,逐漸爆紅亞洲,並於1992年進軍內地(比優衣庫早10年)。

  1993年,Esprit亞洲業務資產香港上市,4年後收購Esprit歐洲業務,公司更名為思捷環球。長達數十年,Esprit因缺乏競爭者,賺得盤滿缽滿。1997年到2007年,股價增長超百倍,巔峰時期市值超過1000億港元,門店遍布全世界40多個國家。

來源|思捷環球財報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2008年金融危機之下,大批快時尚品牌進入中國,Esprit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2009財年,Esprit結束長達15年雙位數高速增長,創始人全部退出。這一年,思捷環球市值已落後於H&M、Inditex、迅銷、GAP等集團。

  此後,Esprit決定向快時尚「低頭」,偷師ZARA自救。此前,Esprit是一家標準的輕資產公司,倚重的是批發業務,這是傳統服裝企業曾經崛起的關鍵。

  可成也批發,敗也批發。過度該種模式,必然忽視供應鏈的建設,也就無法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更無力及時推出順應消費潮流的產品。

  對比之下,以ZARA為代表的快時尚,制勝關鍵在於SPA模式——從企劃、生產、物流到零售垂直一體化,其核心在於簡化供應鏈環節,實現快速周轉。

來源|思捷環球財報

  於是乎,2012年,思捷環球高價引入來自Inditex集團的馬浩思以及三名高管,開始垂直化改革:削減供應商、減少款式、部分產品從設計到上架時間縮小至2-3個月、優化庫存等。

  這些措施也算對症下藥,但與ZARA依舊無法相提並論。雪上加霜的是,為了清理庫存,Esprit進行了肆無忌憚地打折促銷,嚴重損害品牌形象。

  有分析認為,Esprit與快時尚存在本質的區別,這種區別來自集團的基因,其冗長的供應鏈問題和龐大的庫存,不是簡單的變革就能解決的。

  去年,馬浩思及ZARA系高管相繼離職,宣告Esprit轉型失敗。隨後,Esprit高喊「我們不是快時尚」,可戲劇的是,New Look原執行長接了馬浩思的班。

  現在,Esprit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多變的新一代消費者。思捷環球最新財報顯示,在截至2018年底的六個月內,其收入仍然下降14.4%,淨虧損擴大至17.73億港元。

  Forever 21、New Look 同樣陷入如此困境中。不同於它們的掙扎與抗爭,優衣庫、ZARA們已經進入穩定「收割期」,且越戰越強。

  而成為了快時尚代名詞,才是屬於它們的終極勝利。就像說起快餐,腦海中就出現麥當勞、KFC;聊起咖啡,只會想起星巴克一樣。

相關焦點

  • 凡客揭密絲襪風情_時尚頻道_鳳凰網
    誕生於15世紀的襪子走過了漫長的手工製作年代,經過手工針織機、精細絲襪針織機的工藝發展,直至19世紀尼龍絲襪的出現顛覆了女性時尚的生活方式。生於18世紀80年代Chanel創辦人可可·香奈兒曾 在其自傳中說,她給自己下了條鐵的定律:不能不穿襪子、不戴帽子就出門。可見絲襪在當時女性時尚生活的重要程度。那時一雙玻璃絲襪要比一頓奢華的法國大餐 還要昂貴!
  • Forever 21即將退出中國,快時尚市場洗牌在即?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8日消息,曾經風頭強勁的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有偃旗息鼓的趨勢。據悉,目前該品牌在全國各地的分店都有甩貨清倉的現象,部分店面已經處於半歇業狀態。中新經緯客戶端從官方客服處獲得回應,稱Forever 21即將在全國範圍內撤店。
  • Forever 21也將退出日本市場,失去亞洲的快時尚何去何從?
    目前,「Forever 21」的日本店和電商渠道開始打折清倉。2009年春天,「Forever 21」在東京原宿開設門店,宣告正式進軍日本市場。2010年4月,該品牌在東京銀座開設亞洲首間旗艦店,之後逐漸在橫濱、福岡、大阪等日本其它城市擴張零售版圖。「Forever 21」進入日本市場的時間正值快時尚行業高歌猛進之際。
  • 陳年的「計劃經濟」:凡客庫存病是怎麼形成的
    對於庫存難題,凡客採取的網際網路快時尚的模式,能打破一年兩季的限制,但凡客本質上依然是一家服裝品牌公司,這決定了凡客同樣難以逃避庫存問題。凡客沒有消化的庫存,要麼是趕在春節前打折促銷掉,要麼是留著明年賣。凡客的衣服大都是三無經典款,衣服上除了領子,其他地方沒有什麼LOGO,第二年還可以接著賣。但問題是,留著明年再賣的衣服是否能有市場。
  • 凡客潰敗:陳年大搞一言堂、杯酒釋兵權指責不絕於耳
    掉下風口的凡客,回不去的100億文:風馬牛 來源:馮侖風馬牛2019 年,對於中國市場的快時尚品牌來說,宛如寒冬。當外來的和尚也念不好經的時候,很少有人能想到,中國也曾出現過兇猛擴張的快時尚品牌,比如創辦僅 4 年後就年入 20 億的凡客誠品( Vancl )。某種意義上來說,站在網際網路風口上的凡客,比優衣庫更先在中國市場打出『基本款』和『高性價比』的王牌。
  • 凡客混成淘寶店,樂蜂網、尚品網倒下,馬雲:未來電商將被取代
    最初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除了阿里和京東,還有噹噹、亞馬遜、凡客、唯品會、聚美優品、國美電商,甚至是一些如樂蜂網、麥考林的垂直電商平臺參與進來。隨著時間的發展,掉隊的越來越多,直到形成今日的局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掉隊的呢?核心原因在於創新不足。
  • 全民網紅的時代,你是否還記得當年的四大「網紅鼻祖」?
    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和智能機的全民普及,流量和熱度不再是明星們的專屬詞,而各大短視頻平臺的異軍突起,也讓更多的普通人為了成為網紅,前僕後繼,樂此不疲。在當今這個各種網紅滿天飛的年代,你是否還記得當初資訊尚欠發達,網紅文化還未成形的時候,已經火遍全網,人盡皆知的四大「網紅鼻祖」嗎?
  • Esprit5月底全面關店 快時尚服裝品牌迎退潮
    一些快時尚服裝品牌陷入停擺。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事實上從2月份開始,Esprit的中國門店、官網就通過1折銷售清庫存,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Esprit在中國市場迎來退出倒計時。而在海外疫情蔓延的情況下,一些服裝品牌門店宣布暫時關閉。
  • 曾經的非主流網紅鼻祖,如今轉行「賣保險」,令人唏噓不已!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到處都是他(她)們頭像,我們效仿他們的妝容、髮型、服飾,他們就是我們非主流時尚的引導者,想起來還有點羞恥呢!歲月不饒人啊……還記得曾經的網紅鼻祖,非主流男神徐浩鑫嗎?早已過氣的他,已經轉行賣起了保險,網紅男神變保險小哥,是不是很意外?
  • 網紅鼻祖沉珂曬牽手照?與富二代離婚後,新戀情對象是她的前任
    現在的網紅是聲名不太好的一個詞,但是當網紅鼻祖沉珂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被他的個性給吸引了。這位網紅鼻祖沉珂也有著非常不平凡的人生,大家應該都知道前段時間沉珂離婚了。現在沉珂曬出了一張牽手照,疑似公布了新的戀情,而這個人就是曾經沉珂的前任。
  • 時尚網紅鼻祖Chiara Ferragni大牌包包疊成山,光香奈兒就三層
    義大利時尚網紅鼻祖Chiara Ferragni,擁有眾多的粉絲,曬自己穿搭與可愛兒子還有老公是她的日常。她應網友要求,再度公開她驚人的包款收藏,對照去年的名牌包數目,今年光是香奈兒(CHANEL)就堆成了山,每個隔層已不像去年還有收納空間,竟各疊了三層包,價值逾百萬那是肯定的。
  • 當年的「網紅鼻祖」們,現在在做什麼?
    提到網紅,你的腦海裡會想到誰?說起網紅,遙想當年,你還記得最早那批網紅「鼻祖們」嗎,話說他們現在都在幹什麼嗎?過得怎麼樣了?鳳姐鳳姐原名羅玉鳳,最開始爆紅在網絡上,她個子不高,長得不好,最早是一個普通的收銀員。但是通過被各種包裝,成為了第一代的年輕網紅。走紅的鳳姐,可謂是人生到達了巔峰,代言寫廣告還走出了國門。
  • 網紅鼻祖晚晚,書寫勵志人生!網友:真的是人生贏家!
    提到網紅,不得不提的就是晚晚了,晚晚可以稱得上是網紅鼻祖了吧,她應該算是最早一批火的網紅了,她不僅自己有著高顏值,她身上的藝術氣質也相當的出色,這些也是讓她社交平臺上備受追捧,被粉絲們所喜愛!和其他網紅比起來,晚晚的長相還是蠻有辨識度的,看上去超級溫柔的長相,是屬於比較耐看的類型,晚晚的身材也是超好的,腿很長,身材比列非常的好,晚晚的穿搭也是非常值得一說,有自己的風格,看上去非常顯溫柔的穿搭,也是受到很多網友們的喜歡!
  • 當年中國的5大網紅,小胖已經結婚,最後一個被稱為網紅鼻祖!
    當年中國的5大網紅,小胖已經結婚,最後一個被稱為網紅鼻祖!小胖,如今小胖已經結婚了,聽說媳婦還很漂亮!當年中國的5大網紅,小胖已經結婚,最後一個被稱為網紅鼻祖!鳳姐,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當年中國的5大網紅,小胖已經結婚,最後一個被稱為網紅鼻祖!
  • 美特斯邦威、森馬們本土時尚品牌式微,中國還有可能誕生ZARA式快...
    近來年,以ZARA,H&M和GAP等為代表的快時尚進口品牌已陸續進入中國市場,並迅速佔領了年輕人的心智。美特斯邦威、森馬在已經淪為三四線品牌。但十年前,美特斯邦威和森馬引領了中國的快速時尚潮流。像周杰倫曾代言「混出範」的美特斯邦威,還有韓庚代言「穿什麼就是什麼」的森馬。
  • 網紅鼻祖沉珂的昔日今朝
    今日沉珂又再次登上了熱搜榜,讓人意外的是,曝光的幾張與好友的生活照驚呆了90後一群人,從她身上似乎也看不到當初的非主流一姐的影子,回歸生活,為人妻為人母的樣子,也讓我們看出了歲月這把殺豬刀留下的痕跡。
  • 宗寧:映客陷入凡客魔咒,恐被小輩釜底抽薪
    在這一個個規律中,似乎也能找到事情發展的基本脈絡,比如一開始大家都做垂直來聚集用戶,慢慢垂直領域做成熟了,就要擴長品類做平臺。比如電商,做成了平臺的就成了京東,做不成平臺的就成了凡客。比如團購,做成平臺的就成了美團,做不成平臺的就成了拉手。類似的故事一再重複,只是到了直播領域,發展的就更快了,變化的周期也就更短了。
  • 學生自製凡客體撲克牌
    前有清華大學醫學部舒暢博士手繪圖製作複習筆記(本版8月8日報導),後有北京大學(微博)基礎醫學部90後學生用凡客體製作撲克牌。在每一次頂禮膜拜中,網友都不得不折服:「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學醫的孩子了……」  微生物撲克牌引發網友熱捧  近日,人人網發布了一條微博:「北大醫學部陳亞希自製微生物撲克,懂微生物的孩紙太有才了。」
  • 凡客的起落浮沉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PPG和凡客都是營銷高手,在廣告史上可以書寫下輝煌的一筆。但衡量一個公司看你用什麼標尺,如果用產品,PPG和凡客——呵呵。凡客的前輩PPG服裝界的戴爾,這是當時所有人對PPG的讚譽,這家成立於05年10月的網絡服裝直銷公司,以男裝為主打產品,通過電商和傳統零售結合,打造全新的線上品牌,以現代呼叫中心和無處不在的合作聯盟廣告風靡一時。07年曾斬獲年度最佳商業模式獎,就是這樣風光無二的明星企業,2010年忽然資金鍊斷裂、拖欠貨款、投資糾紛,一個年輕的服裝巨人轟然倒下。
  • 反思大躍進凡客自救:基本架構已調整完畢
    湯潯芳 北京報導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凡客就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方面,凡客的規模在持續猛漲。2011財年(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凡客的營收接近20億元,同比增長了300%。這是自其2008年以來持續的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