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媽靠30年老卡車發家!每天去中國轉一圈,一年淨賺十來萬

2020-12-14 小藍的百貨鋪

蒙古大媽靠30年老卡車發家!每天去中國轉一圈,一年淨賺十來萬

國內工業起步晚,在早些年的時候,汽車方面,是引入合資政策後,借鑑德國的經驗逐漸做起來的,近年來才從借鑑逐漸轉向自主研發,卡車方面更多學的是前蘇聯,如今可以說青出於藍。早些年的卡車樣式也很古樸,不過在國內已經很少見了,在於我國毗鄰的蒙古國,卡車方面也多用蘇聯樣式的卡車,而且他們那裡發展更為落後,不少老舊的車子依然在服役。

在這其中一位蒙古大媽的車子就格外搶眼,一來開卡車跑運輸的大多是男性司機,夫妻車上的女人一般是跟車,自己並不開車,大媽可謂巾幗不讓鬚眉,是個女中豪傑。二來她的這臺卡車也是在太舊了,以至於很難不注意到它,這是一臺吉爾130系列的卡車額,重量達到6噸,據一些老司機介紹,它的使用壽命起碼也得有30多年了,在我國早已過了報廢的年紀。

不過在蒙古國車輛管理較為寬鬆,辦理一些簡單手續,仍然還是可以開的。這款車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因為良好的保養,品質上還說得過去。大媽跑的運輸屬於跨國運輸,靠這一臺卡車往返中蒙兩國,早年的話跑運輸的比較少,一年可以掙20多萬,如今競爭壓力大了,拉的貨也少,每天去中國轉一圈,一年就只能淨賺十來萬,不過這也不算很少了。

大媽能靠30年老卡車發家,也是在令人敬佩,是女孩子們的好榜樣,當然不會是說女孩子應該是開卡車,只是說應該學會大媽這種專注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學得這些在哪個行業都不難有好的發展。再說回這一臺車上,老司機指定充滿回憶,年親人可能不知道,這類舊式卡車都是用搖把發動的,一不小心就會閃著腰,一般年輕人估計也有心無力。

這臺車的造型也很古樸,與如今的卡車相比,更有一種卡通的味道,好像動畫片裡的託馬斯小火車,老司機看了充滿辛酸與一絲溫暖的回憶,小孩子見了估計又會當成一種新奇的玩具,這種反差也很耐人尋味。隨著歷史的發展,很多東西都要跟這些車子一樣變成歷史,逐漸被人忘記,偶爾能想起也是溫暖的,也希望我們這一代人的故事,在將來不至於像小數點後的數字一樣被忽略不計。

相關焦點

  • 蒙古大媽駕駛33年車齡的卡車,每天到中國這個城市,一天淨賺500
    蒙古大媽駕駛33年車齡的卡車,每天到中國這個城市,一天淨賺500 2018-08-15 08:48 來源: 汽車新資訊號 蒙古大媽駕駛33年車齡的卡車,每天出入中國這個城市,
  • 深山老兩口5年還18萬欠款,大媽每天抱著兒子遺像哭
    66歲的何素蓮大媽手捧兒子的遺像,淚流滿面。家徒四壁的老兩口每天省吃儉用,拼命幹活掙錢,他們用5年的時間還了18萬外債,現在他和老伴每天就想著能多攢點錢早點把債還完。1996年,何大媽15歲的小兒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從此一家人踏上治病的艱難路。直到2013年兒子病情惡化醫治無效最終離開人世。夫妻倆花了整整17年給孩子看病,心力憔悴,期間他們借遍親戚朋友,前後欠下近30萬元外債。
  • 宿遷小夥只賣一種炒飯 每天300份一年淨賺200萬
    泰州第一家,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張記海鮮炒飯的掌門人張海霆就是這麼自信。這位宿遷小夥子,2014年在泰州獨創了張記海鮮炒飯。三年不到的時間,張記海鮮炒飯火遍泰州,轟動全國,不僅每年僅靠門市就淨賺近200萬,還在全國多個地方有了加盟店鋪13家。一年淨賺200萬每天5點鐘,風雨無阻,明珠小區南大門,張記海鮮炒飯準時出攤。早已等待的人小小地騷動起來,依次拿起撲克牌做的叫號牌,開始等待炒飯。
  • 開卡車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老司機為何都會冒險去超載?
    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看到那些能開大貨車的那會覺得他們的工資真的很高,畢竟那個時候自己連輛單車都買不起,他們就可以開載重幾十噸的卡車了。那麼現在這些大卡車司機還掙不掙錢,一年可以掙多少呢?開卡車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老司機為何都會冒險去超載?
  • 一年掙80萬 你願意去澳大利亞開卡車嗎
    ▎一、薪資待遇:國內年薪10萬,澳洲年薪80萬2019年北京發布了《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2》,報告顯示中國卡車司機每日平均工作時間在8.2小時,司機平均年收入在7.8萬元左右,調查結果十分真實的反映了國內卡車司機收入狀況,不過不同的車種,司機的收入也各有差異。
  • 第三季度每天淨賺7661萬!河南首富躋身2020年胡潤百富榜前十
    56歲的馬雲財富增長1250億,以4000億元第四次成為中國首富,他也是歷年來第一位四次榮登首富寶座的企業家。 胡潤在胡潤研究院發表的研報表示:「這一年是歷史上財富創造最快的一年,中國上榜企業家的總財富超過了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德國一年的GDP。」其中,製造業仍然是上榜企業家最多的行業,佔比23.8%。
  • 300畝的魚塘,22條跑道,他一年賺了500萬
    與家人分居兩地不是長久之計,2012年,陶鑫將濟南的生意託付給弟弟,想回家鄉找點兒事做。跟別人打工沒啥意思,陶鑫尋思著,還是應當創業,去闖闖。恰巧,第一回闖就讓他嘗到了甜頭。陶鑫看準了老家生態大米的市場,流轉了300畝水稻田,靠著老鼠、蛇來生態治蟲,一年銷售額100多萬,算下來淨賺60多萬元。&nbsp大米讓陶鑫賺到農業上的第一桶金。
  • 從囤年貨看出中國大媽的理財觀
    要問中國大媽購買力有多猛,恐怕全世界都知曉。從前幾年聞名世界的「黃金大劫案」開始,中國大媽這幾個字,就成了中國的神獸,名揚海外。這些大媽徵服世界,絕不是單獨靠雄厚的財力,靠的是人多勢眾的能力。就囤年貨這件事,中國大媽的購買實力養活了多少當地商超。
  • 薛仁貴:窮困潦倒了30年,最後靠著玩命換來三世富貴!
    在掉塊板磚就能砸死十個好漢的隋唐亂世,大隋公務員的腦袋好像只是暫存在自己肩膀上。薛老爹保住了腦袋,卻沒保住飯碗,因為集團重組改名為大唐了。這位前朝舊臣被開除後,帶著四歲的薛仁貴回家種地去了。這一年,20歲的李世民剛被封為秦王。
  • 一年淨賺5600億,淨利潤全球第二,股價全球第一,90%人買不起
    從我國上榜企業來說,整體盈利水平有待提升,還不及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利潤,一半以上的利潤由數十家銀行來支撐,其他企業的盈利水平較低。 每年的《財富》世界500強也會發布全球最賺錢企業、最虧錢企業排行榜。2020年《財富》最賺錢50強企業中,沙特阿美以882億美元的淨利潤高居全球第一,折合人民幣6000多億,是目前全球最賺錢的企業。
  • 機槍大媽老卡車 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彩排陣容被軍迷吐槽
    參加彩排的兩款武裝卡車非常搶眼,採用了鮮豔的荒漠迷彩,與俄軍的綠色迷彩完全不同。兩輛卡車都採用烏拉爾6×6軍用卡車底盤改裝而成,車廂用鋼板進行加高加固。配備的武器也有區別,前面為一挺德什卡12.7mm高射機槍,後面為雙聯23mm高炮。可以看到發動機艙外側增加了裝甲鋼板,前部的水箱格柵和風擋玻璃都配備了百葉窗。
  • 雲南紅河部分縣現抽水販水者 2噸水淨賺150元
    大約30分鐘後,一車水就裝滿了,秦豐華給了楊巧10元錢。楊巧有一臺柴油機,她從事這種抽水生意也有兩個月了。抽小河裡的水是不掏錢的,想要多少就抽多少,拉水的卡車很多,所以,楊巧的收入相當可觀。這條小河邊有好幾臺柴油機,一位同樣做這種抽水生意的老頭說,他一天能收入300元。
  • 十輪卡車的故事_卡車之家
    ,而如今的人們對它的認知則更多是來自老電影或者軍事電影文化,並隨著老一輩人的稱呼統一叫做「十輪卡車」,就由小編來為您講講它的獨特意義。」,但也是有具體的區分在二戰剛剛爆發的時候美國就是以扮演同盟國「兵工廠」的身份,將大量製造出來的武器裝備輸送給反法西斯陣營的英國、蘇聯和中國,在中國這些卡車後來又經歷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西部開發並直至七十年代。
  • 每天喝4升水的青州「老司機」,一年行程能繞地球一圈多!
    「早上出發前,先打掃車輛衛生,一是公司公共用車,坐車的人多,打掃乾淨比較好;二是去到客戶那裡,人家一看開著髒兮兮的車來的,對公司形象不好。」王愛鑫一邊說,一邊用大毛刷子擦著車身。記者從王愛鑫手機上的派車單裡看到,今天上午要先送A去開發區某企業,再送B、C去東高,最後送D去朱良鎮。
  • 73歲爺爺石家莊賣小吃一年淨賺十幾萬!10元一盒5年不漲價,還收了十...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石家莊擺攤的一位老大爺。他每天出攤賣自己秘制的豆腐乾,麻辣、香辣、甜不辣、孜然、五香、麻辣燙味……每天總有絡繹不絕的顧客光顧他的攤位。10元一盒5年不漲價,一小時賣了20盒石家莊橋西區休門街與槐北路交口處,小麵館、羊雜湯店、豆腐腦店,幾家小店挨挨擠擠冒著熱氣;核桃、山藥、胡蘿蔔,店前幾個小攤主齊聲吆喝。幾個攤主中,夾著一個「小老頭」,他所賣的也與別人不同——四川麻辣豆腐乾。
  • 為什麼說蒙古親王吳克善是靠著女人「發家」的?
    在清朝初期,位於統治地位的後金人數並不多,所以為了能夠擊敗明朝軍隊,統一全國,後金想到了同為遊牧民族的蒙古,他們擁有40萬銳不可當的鐵騎。為了能夠拉攏這位蒙古「兄弟」,清朝統治者便積極使用政治聯姻的方法,來達到儘快結盟的目的。
  • 老牛與中國卡車二 吉斯150之跨國聯姻篇_卡車之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蘇聯提供了十幾萬輛軍用卡車。1941年,美國斯蒂貝克公司開始生產Studebaker-US6 2.5噸十輪卡車,從1942年開始,美國根據《租借法案》,開始為蘇聯提供大量軍用車輛,其中大部分是斯蒂貝克2.5噸十輪卡車。
  • 一年賣出40萬隻!在肇慶有10年歷史的品牌老店,靠一隻鴨圈粉無數!
    一年賣出40萬隻!在肇慶有10年歷史的品牌老店,靠一隻鴨圈粉無數!這間品牌老店就是——山東老家,今年,已經是她來到肇慶的第十個年頭了。山東老家是一家以魯菜為主的店,融匯了各種南北風味,成立於1998年,現已在廣州、中山、深圳、東莞、肇慶、成都等地擁有十幾家分店。
  • 「中國大媽」簡史
    如今,中國大媽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名揚四海:早在2013年國際金價大跌時,中國大媽就果斷出手,大戰華爾街,瘋狂買金一戰成名,《華爾街日報》專創了英文單詞「dama」來形容「中國大媽」。中國大媽幾經變異,已經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物種:自私自利、霸道、自助餐吃垮國際郵輪、絲巾照滿天飛、樹上開滿大媽、丟人丟到國外………各種標籤被貼在中國大媽身上。
  • 中國大媽去韓國旅遊,想買30斤泡菜回國,卻被導遊極力阻止
    因為韓劇對中國女孩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無論是上學還是上班,周圍的少女都沉迷於韓劇。即使不太喜歡看,至少也不會反感。也有沉迷韓劇,積極了解韓國人生活習慣的少女。有觀光地,也去旅行。去旅行的女孩越來越多,國內其他人也被吸引,這時去韓國旅行的爺爺阿姨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過去幾年裡,韓國接待的一半遊客基本上都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