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世人心中成功者的代表,但是他能夠受人尊崇,並不僅僅是他身份尊貴,也不是他建立了偉大的功業,而是他深諳治家之道,留下了很多治家箴言。
後世的很多大家族,都把曾國藩說過的話當成家訓,告誡家族子弟嚴格奉行,所以讓自己的家族能夠欣欣向榮,呈現興旺之兆。
「子孫懶惰,家風驕奢,家未有不敗者。」這就是曾國藩留下一句治家箴言。一個家庭想要興盛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但是只要有一個不肖子孫,做出了敗家的行為,就可能讓導致家庭的衰敗。
所以治家的關鍵,就在於防止衰敗的發生。子孫懶惰,家風驕奢,就是曾國藩認為一個家庭開始走黴運的二個特徵,你若發現一個,也要重視了。
一、子孫懶惰
網上有一句勸人向學上進的流行語,這樣說:「你背不下來的書,總有人能背會。你做不出來的題,總有人能做對。你推到明天的事情,總有人今天就完成。所以,對不起,你想上的學校,別人就替你上了。你想過的生活,別人也替你過了。」這句話聽起來非常殘酷,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懶惰的人將一事無成,勤奮的人才能改變人生,邁向成功,過上令人羨慕的生活。
勤奮只是一件小事,想要做到並不難,難就難在能不能堅持。有的人在人生失意的時候,很容易被別人嘲諷,感到自己受了屈辱,於是發憤圖強,開始努力拼搏。但是這股心勁只是一時衝動,一旦人生遇到了一些挫折,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自己就會重新意志消沉,放棄了繼續努力。如果人生這樣做,當然無法取得成就。
《朱子家訓》的開篇第一句就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這是朱用純對家族子弟的告誡。為什麼他要特別強調子孫早點起床做事,這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就是要讓子孫養成勤奮的好習慣。一個人如果很懶惰,就算家中有萬貫家財,也會因為他不思進取而漸漸敗光。但是一個人就算家境不好,只要自己肯勤學努力,就能早日成才,讓自己取得成就,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好的轉變。
曾國藩說過:「人勤則健,家勤則興,又勤又儉,永不貧賤。」一個家庭只要子孫有勤勞的好習慣,家中有勤儉的家風,這個家庭就會走上坡路,這才是家庭交好運的祥兆。一個人永遠不要覺得比別人多偷了一會兒懶,少做了一點事,所以就沾沾自喜。這其實是影響了自己成才,也拉開了別人與自己的差距。家庭中如果都是這種懶惰的子孫,家庭不僅無法興旺,還會越來越衰敗,這就是走黴運的徵兆,一定要重視了。
二、家風驕奢
一個家庭有懶惰的子孫,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對家庭的福氣危害最大的,其實家風驕奢。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些人的家中,雖然子孫很懶惰,但是他們最多是不思進取,喜歡坐享其成,寧願一事無成,也不願付出努力。他們無法成功,是他們缺乏志向,沒有野心,只要能夠不餓肚子,就什麼都不去做。
這種懶惰的人,雖然無法振興家業,但是也很少會給家庭帶來其它的禍患。如果一個家庭中有驕奢的家風,家族中的子孫不用努力就能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他們可以不用努力,就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這樣的人除了很難成才之外。他們還會因為追求奢侈,每天吃喝玩樂,而變得欲望越來越貪婪,變得永遠不知道滿足。
這種富貴人家的子孫,很容易養成肆意揮霍錢財的習慣,這本身就是一種敗家的行為。一個家庭就算能夠日進鬥金,只要欲望不知足,就有無數種辦法可以揮霍乾淨。甚至有的人還會因為追求刺激,沾染上賭博的惡習,這才是敗家的無底洞。一個家庭如果有人走上這條路,就是家庭走黴運的開始,會越來越衰敗。
「興家兩字,曰勤曰儉。」這是明代呂坤留給世人的勸世良言。一個家庭想要扭轉黴運,讓家庭走向興旺,一定要培養子孫勤儉的好習慣。勤是為了興家,儉是為了保家。子孫如果做不到勤儉,留給他們萬貫家財也是禍患。子孫如果能勤能儉,就算家中一無所有,他們也能早晚興家顯貴。
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忠告,都是他總結自己成功經驗,所說的肺腑之言,也是他治家的高明智慧,值得我們借鑑。俗話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學習古人的智慧,可以讓我們取其所長;印證自己的對錯,可以讓我們補己之短。只有自己不斷進取,早日成才,才能給家庭帶來好運氣。如果你都能做到,早晚時來運轉,就要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