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是中國五大名窯之一,鈞窯瓷器如何鑑定真假,收藏價值有多高

2020-12-13 收藏無界限

鈞窯陶瓷是宋代是皇家的御用珍品,鈞瓷的出現改變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從此使中國陶瓷進入了萬紫千紅的世界,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鈞窯的主要產品是銅紅釉瓷器。釉呈乳濁狀,色彩豐富,主要品種有天青、月白、海棠紅和玫瑰紫四種。鈞窯瓷作為一代名瓷,歷代均有製作,尤其是現代,仿宋代鈞窯更為嚴重,使得鈞窯的辨偽變得十分困難。

北宋鈞窯一般滿施釉,釉色肥厚,玉質感強。器身周圍棕眼很多,在放大鏡下看,能看見氣泡疏朗。因釉厚,故有淌釉痕跡。底足露胎呈褐色,色純而重。而仿品和真品釉色不同,釉色薄,缺乏溫潤感,反光較強。

淌釉明顯,腹部上端濃重的積釉是頸部淌下來的。器身沒有棕眼,放大鏡下,很少見到大氣泡。底足露胎與真品呈深褐色狀完全不同,塗了泥土色,這些都是典型的仿品特徵。

鈞窯瓷器之所以名貴,就在於它的釉色,官鈞和民鈞主要區別也在於釉色的把控,這釉色的不同就通過鈞窯瓷器工藝和窯工技術來決定了,官鈞釉色變化流暢自然,鈞官窯釉色為典型的窯變釉,往往在天青色或紫紅色背景上密布著淡藍至藍白色的窯變流紋,顏色的變化非常生動美妙。

鈞官窯瓷器釉色鈞窯利用鐵、銅呈色的不同特點,燒出藍中帶紅、紫斑或純天青、純月白等多種釉色,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而不透明的效果。釉面多有蚯蚓走泥紋。民鈞窯瓷器釉色則多為天青、天藍、月白、豆綠,釉面變化比較少,不見蚯蚓走泥紋,很少有通體呈紫紅色的。

鈞瓷真品釉面上的塊狀窯變斑為紫紅色;仿品的窯變斑不是偏淺就是過深。仿品的胎色較之真品稍淺,同時由於古代胎泥淘練的工序繁複,所以胎質細膩緻密,而現代鈞瓷的胎泥淘練較為簡單,胎質斷面有時有雜質或產生孔隙。

根據筆者多年來對鈞瓷生產的觀察發現,現代仿鈞瓷器大部分都達不到宋鈞製作工整、釉色玉潤晶瑩的工藝效果,大多仿品只是比較接近於金、元時期的鈞瓷風格,但胎、釉與金、元時期相比又顯得較單薄。

總之,鈞瓷真偽的辨別並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夠徹底掌握的學問,它需要日積月累地不斷學習、觀察和揣摩,更需要經常了解現代鈞瓷的發展狀況及仿鈞生產工藝變化的新動向。

鈞窯瓷極其珍貴,鈞瓷燒制技藝在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鈞釉是世界上唯一的高溫窯變釉,以自然窯變、五彩斑斕獨步瓷林,被世界陶瓷專家譽為最美的釉色。

瓷器掛紅,價值連城」說的就是鈞瓷,也就是說只要瓷器上自然燒出紅斑來的鈞瓷就價值及大,更不用說通體紅釉、紫釉、綠釉等名貴釉色的品種了,如果上面再燒出自然形成的「蚯蚓走泥紋」和自然景觀圖案的鈞瓷器物來的話,則更是價值倍增。

相關焦點

  • 名窯風採:近年來鈞窯拍賣價格的TOP10!
    #在宋代五大名窯哥官汝定鈞之中有一大窯口極其特殊,其它四大窯口都是單色釉、裝飾技法也無非是開片、劃花、印花、刻花等,而它卻完全不一樣,它不是單色,而是萬千色彩;它不可預測,而是自然天成,不到出窯那刻世人不會知道它的色彩,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鈞窯。
  • 深入了解鈞窯瓷器與定窯瓷器
    鈞窯瓷器和定窯瓷器都屬於宋代五代名窯瓷器。鈞窯瓷器窯變無雙,定窯瓷器花紋精美。紫色百合香帶您深入了解宋代五代名窯之-鈞窯瓷器與定窯瓷器。一、鈞窯瓷器鈞窯是宋代北方最大的瓷窯之一,也是著名的青瓷窯。鈞窯瓷器從北宋時期開始燒造,燒造的器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供給皇室使用。鈞窯的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鈞窯瓷器精美大方,一般都製作非常規整。
  • 最美瓷器,萬彩鈞窯另詳解五大名窯——那些美麗的瓷器
    漢唐藝苑精美鈞瓷欣賞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  歷史車輪碾過的落寞苦樂能夠流雲萬裡、無法承託,而一件鈞瓷著作卻讓古往今來的許多人為之放筆縱歌,對厚土火窯連綿千秋表達尊敬與敬慕。    漢唐藝苑精美鈞瓷欣賞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漢族傳統制瓷技術中的珍品,被稱為國之珍寶。以共同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
  • 被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瓷器,產自宋代五大名窯的哪一個?
    瓷器在宋代登上了藝術的巔峰,在宋代產生了中國瓷器「五大名窯」之說,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被日本譽為國寶級別的「建窯」天目茶盞等瓷器頂峰藝術作品。五大名窯的出現代表著宋代瓷器設計、製造水平和工藝,已達到我國瓷器歷史的巔峰。
  •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溯源宋代五大名窯之鈞窯
    我們本章節是教大家認識「瓷」,瓷器精美,具有收藏價值,一件國寶級的瓷器動輒價值上億,它們代表著我國的文化底蘊,物有價而其精神無價!部分內容參考至範冬青女士所著《說瓷》,範冬青女士是古陶瓷研究領域著名專家之一。隨著喜愛收藏古董的人越來越多,收藏界也免不了魚龍混雜。
  • 宋元鈞窯瓷器要怎麼鑑定識別真假
    官鈞窯瓷具有較高的藝術韻味,它把瓷器特有的自然美、藝術美、造型美、釉色美融為一體。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有免費的知識!如果你是王健林、馬雲這樣的富豪,你喜歡上了古董可以找小翟這樣的經紀人即可。如果你不是,又痴迷古董,那建議你蕞好親自學習鑑定知識。很多理論網上都有。有人說:「藝術品的死穴是贗品」!但如果沒有贗品的古玩還有什麼玩頭?
  • 江蘇徐州驚現宋代五大名窯瓷器藏家
    人民網徐州5月15電 5月13日上午,被稱為稀世珍寶的"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在徐州臧氏家藏古代名瓷鑑賞會上公開亮相。據專家介紹,"宋代五大名窯"瓷器目前存量極少,而徐州市收藏家臧其萃先生,不僅"五大名窯"的瓷器全部擁有,而且多達65件。
  • 中國瓷器曜變的紫霞——鈞窯(3):鈞窯窯址分布在哪裡?
    關注百家號「品瓷中國」,學不一樣的陶瓷知識,了解最新陶瓷資訊! ~點讚收藏 轉發評論來源:程彥林繼《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之後,本應該接著寫定窯或南宋官窯或哥窯的,因有朋友建議寫鈞窯,好吧,這次就寫寫中國「宋代五大名窯」中,疑問最多、爭議最多、也可能名不副其實的鈞窯吧。
  • 定窯、鈞窯、哥窯、景德鎮窯……有關宋代名窯,這裡有清晰的解讀
    有關宋代名窯,我們或許聽過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建窯…許多名詞,如不了解其中內涵,聽多了,人也被繞暈了。名窯有兩個說法。一則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二則八大窯系:北有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南有景德鎮窯系、龍泉窯系、建窯系、越窯系。五大名窯之說,源於古文獻記載,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
  • 宋代鈞窯瓷器市場行情,鑑定特徵,宋代鈞窯瓷器值多少錢?
    宋代鈞窯瓷大多都有「蚯蚓走泥紋」,這是鑑定時比較重要的依據。宋鈞窯主要器型有:花盆、盆託、盤、碗、洗、爐、尊等。宋鈞窯以釉色美取勝,因此除了堆凸乳釘、弦紋以外,一般沒有其他紋飾。宋鈞窯瓷底足有釉,圈足多麻醬色。
  • 不同時期的鈞窯要如何辨別?關於鈞窯的特徵區分和真偽鑑定方法
    鈞窯一直是收藏界津津樂道的事情,說到鈞窯目前有很多爭論不休的問題,如「官鈞」創燒於何時?是北宋?還是金?金代說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北宋是否已經開始燒造「官鈞」呢?眾說紛紜。在2018年的嘉德秋季拍賣會上曾拍出一件價值4887萬鈞窯天青釉花盆,也驗證了近幾年鈞窯價值高漲。
  • 2015春拍觀察---鈞窯市場分析報告
    導語:鈞窯在河南省禹縣,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鈞瓷著稱於世,傳世不多,評價甚高,民間歷來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說法。
  • 五大名窯之-鈞窯
    官鈞窯被稱為是繼官汝窯之後不久建立起來官窯。主要的瓷器造型是盤,碗,瓶,罐,以及洗。釉色主有天青,天藍,月白另外天藍加紅斑是較經典。盤,洗主要的燒造工藝是支釘燒。像小圏足瓶,碗一般為墊餅燒,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圏足釉到底,足心有釉。因而這批瓷器質地優良,製作精工,跟後來的官窯很相似。
  • 近年鈞窯部分拍賣成交價
    宋代鈞瓷(鈞窯)位列五大名窯之首,被世人珍視,故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之說。鈞窯以燒造絢麗多姿的窯變釉瓷而聞名於世。其造型多樣,有尊、花盆、洗、爐、缽、盆等。鈞釉千變萬化,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宋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讚美。鈞釉種類繁多,有月白、玫瑰紫、海棠紅、天藍、天青等色之分,釉面常出現蚯蚓走泥紋的特徵。
  • 借央視國家寶藏熱播,談談我國的五大名窯及各自瓷器的特點
    五大名窯之說,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清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說:「吾華制瓷可分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由於柴窯至今未發現窯址,又無實物,因此通常將鈞窯列入,與汝、官、哥、定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汝窯位於河南少寶豐縣,北宋時屬汝州管轄。汝窯的燒造時間不長,僅從宋哲宗到宋徽宗時期,只有20餘年。
  • 是什麼造就了鈞窯窯變藝術的鬼斧神工?
    古時候,人們使用瓷器時,除了注重其實用功能,同時也有很高審美藝術追求。宋徽宗的神仙審美十分直接地推動了北宋瓷器的藝術發展。北宋晚期,徽宗十分喜愛鈞窯瑰麗絢爛的色彩,因此那一時期出現了不少鈞窯。鈞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能夠坐上這一寶座,同窯變有著很深的關係,窯變就是從鈞窯開始的。古人雖然沒有掌握現代的高科技,但他們對於生活也有自己的理解。窯變最開始可能是意外。根據多年研究人們得出,窯變指的是瓷器在燒制的過程中,因為窯內溫度的變化導致瓷胎表面釉色發生改變的不確定性的自然變化。
  • 中國五大名窯如何區分開?
    中國五大名窯是正式開創了燒制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事實上,在宋朝以前中國的燒制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種類,所以說,五大名窯的到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一、官窯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官窯主要燒制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
  • 牛家鈞窯追求傳統享美譽
    鈞瓷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被稱為國寶、瑰寶。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獨有的國寶瓷器,憑藉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神奇的窯變,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
  • 古瓷(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
    古瓷陶瓷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關陶瓷藝術的歷史甚至被認為可以等同於中國文化史。而以五大名窯為代表的宋瓷,歷來都是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最引人注目的藏項之一,也是全球各大博物館和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瑰寶,其市場價值不言而喻。
  • 宋五大名窯前世今生:哥窯並非宋代燒造(圖)
    在北京潘家園市場,瓷器一直深受消費者青睞。資料圖片近日,故宮宋代哥窯瓷器受損事件被曝光。哥窯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之一,存世量極少。中國素有「瓷國」之譽,英文China既指中國,又指「瓷器」。在漫長的中國陶瓷史上,古代工匠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瓷器傳奇,宋瓷便是其一。唐五代時,宮廷就有收藏陶瓷之好,宋朝統治者也不例外。最初,宋代朝廷先是指令幾個燒瓷質量較好的窯場如定窯等燒造貢瓷,後又專門設立汝窯、鈞窯等官辦瓷窯,專門燒造宮廷用瓷。令後世垂涎的宋瓷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