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鈞窯瓷器市場行情,鑑定特徵,宋代鈞窯瓷器值多少錢?

2020-12-22 還盼洞若觀火

北宋的鈞窯瓷,胎體略厚,緻密,色灰,先素燒後施釉,釉面很厚,以月白、天青、天藍色為基本色調,釉中的銅分子經高溫還原氣氛,呈現紫紅顏色。因為釉面較厚,煅燒時釉面翻滾,釉中含金屬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卻時釉面上下收縮溫度不一致,往往留下不規則的細線狀流動痕跡,被後人稱為「蚯蚓走泥紋」。宋代鈞窯瓷大多都有「蚯蚓走泥紋」,這是鑑定時比較重要的依據。

宋鈞窯主要器型有:花盆、盆託、盤、碗、洗、爐、尊等。宋鈞窯以釉色美取勝,因此除了堆凸乳釘、弦紋以外,一般沒有其他紋飾。宋鈞窯瓷底足有釉,圈足多麻醬色。鈞窯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數字銘文,並非所有鈞窯瓷器都有此銘文,這主要見於尊、盤、盆、奩和洗之上,其銘文在燒制以前刻上,一號最大,十號最小。此外,鈞窯瓷器還刻有宮殿使用銘文及乾隆御製詩的,多為清代宮廷工匠所刻。其銘文有「養心殿」、「長春書屋」、「重華宮」、「靜憩軒用」、「瀛臺」、「涵元殿用」、「明窗用」、「漱芳齋用」、「虛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宮」、「凝暉堂用」等。字體工整,刻工精美。

北宋/金 鈞窯天藍釉紫斑小碗

釉色品種:

宋代鈞窯瓷器的釉具有釉層凝厚,釉質乳濁,釉層紋理深沉,釉面流動的特點,厚瑩的釉層泛出寶石般柔美的光澤。由於銅的粒子對光波有選擇性的反射、吸收作用,燒成後再淡青釉中出現驚人的紅彩效果,有的像成熟的秋海棠,在玻璃釉中紅得濃豔欲滴;有的紅得發紫,像盛開的玫瑰。天青釉上的紅斑,宛如藍天飄動的彩雲,而整體通紅的釉面則像令人心醉的晚霞,使釉面出現千變萬化的效果,不少釉層有蚯蚓走泥紋現象。

釉色:宋代鈞窯的釉色主要有:白月釉,其釉色以藍為基調而淡,釉面有明顯的棕眼。天藍釉,具有釉層豐滿,晶瑩透徹的特徵。宋代官鈞施天藍釉器物較多,而釉的變化亦較多。天青釉,為藍色乳光釉的一種,較天藍釉色淡,而又較月白釉色深。除單色釉外,鈞窯還首創了利用釉的不同呈色機制,變幻出不同的色彩進行裝飾的窯變釉作品,燦如晚霞般的釉面與天青等色釉相互映襯分外絢麗,打破了單一青釉的格局。這種巧妙利用銅的還原理論而呈現的玫瑰紫釉色,青藍交融,變幻萬千,使原本就古樸高雅的器物更加卓爾不群。玫瑰紫釉,為紫中有藍,藍中有紫的釉色。民鈞器物中的玫瑰紫釉器物精品,亦具有很高的觀賞性。雖然胎質、器型不及官鈞精細、典雅,但釉色卻別開生面。丁香紫,釉色較玫瑰紫略為深沉,亦為鈞窯窯變釉的一種。葡萄紫釉,其釉色中紫的成分較多,較丁香紫明亮,且較少紫藍相間的大色斑。海棠紅,為鈞窯窯變釉最為豔麗的顏色。

宋 鈞窯月白釉鼓釘三足洗

釉的特徵:鈞瓷以釉色見長,器表沒有任何人為裝飾,但由於釉的活動方向和流紋長短不同,在釉面上形成「淚痕紋」、「兔絲紋」,特別是釉層在乾燥時或燒成初期發生乾裂,後來在高溫階段又被黏度較低的部分流入而填補裂縫所形成的「蚯蚓走泥紋」為典型。這本是一種缺陷,反而為人們所愛,所謂「有蚯蚓走泥者尤好」。官鈞為多次施釉,雖釉層較厚,但釉面平靜肥膩,並時有流淌現象。官鈞釉層有曲折的線紋,用手撫之則有感覺,此為官鈞的顯著特徵——蚯蚓走泥紋,而民鈞絕無這種現象。再者,官鈞的窯變更為豐富漂亮,而民鈞則少了一些紅、紫的成分,但色調的反差較官鈞要大。

元鈞的釉層:元鈞的釉層施得很厚,從流釉和胎壁顯露的胎釉交接處可看到釉是反覆多次施的,故光亮度一般均比較好,普遍有乳濁現象。由於釉層厚,流釉、積釉現象很普遍,在器物下腹,釉層的邊緣呈垂珠狀,釉面有蛋白石的光澤,普遍有粗大明顯的棕眼,在積釉的地方有大小不等的氣泡,有的產品氣泡還破裂。鈞窯的底釉為青釉,所以元鈞釉色很複雜,有灰青釉、天青釉、天藍釉、乳(月)白釉、灰褐釉。有的有紫紅斑、褐紅斑、灰黑斑,這些斑紋和釉層流動浸潤,有的像天空片片彩雲,有的像流動的巖漿,與粗獷厚重的胎體、凝厚的釉層很協調地配合,產生一種趣味天成的渾厚凝重效果。

宋代 鈞窯天青紫斑葵口碗

胎體特徵:宋代官鈞的胎是一種淺灰胎,很緻密。從胎體觀察,鈞瓷的原料選擇很嚴,因為從露胎的表面到胎心沒有雜質,沒有顆粒不均勻的現象,也沒有沙子。原料的加工相當精細嚴格,在放大鏡下看到的是細密、均勻,沒有斷裂和大小不均很到家,成型燒出的器物緻密程度通體一致,沒有任何鼓泡、變形現象,也有紫口鐵足的特點。民鈞的胎質相差較大,有的叩之可有金屬聲,有的則是聲音發糠,但總的傾向是胎質粗松。官鈞在施釉上一般及底足,較少露胎,而民鈞則露胎較多。

元鈞瓷的胎體粗厚,堅硬結實,與宋代為宮廷生產的用品灰青胎鈞瓷完全不同,胎色發黃髮白,顆粒粗,小孔及裂隙易覺察。

鈞窯瓷器由於在宋代是皇宮的專用瓷,數量和造型受到宮廷的嚴格控制,而鈞窯的渾然天成的藝術價值也是人們所青睞的,所以在拍賣市場上一直受到藏家的厚愛,價格呈現了穩中有升的趨勢。近些年來,鈞窯拍賣價格最高的是2001年美國Mr..Falk收藏拍賣專場,一件宋代鈞窯天藍釉紫斑大碗以100萬美金成交.。另外,由於鈞窯瓷器的傳世品較少,真品在明代以後就非常難得,因此一批藝術價值較高的仿鈞窯瓷也被市場看好,如清代唐英所仿爐鈞釉花口筆洗市場價格在100萬左右。據專家分析,由於在國際市場上美金、股票和房地產都進入了不穩定期,歐美一些國家的投資者把目光投向了藝術品市場,尤其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而在瓷器方面,一些歐美的收藏家也把目光從明清瓷器轉向了老窯瓷器,而鈞窯瓷也正是許多收藏家追逐的重點。因此,鈞窯瓷還有相當大的升值空間。

北宋 鈞窯紫斑盌

相關焦點

  • 深入了解鈞窯瓷器與定窯瓷器
    鈞窯瓷器和定窯瓷器都屬於宋代五代名窯瓷器。鈞窯瓷器窯變無雙,定窯瓷器花紋精美。紫色百合香帶您深入了解宋代五代名窯之-鈞窯瓷器與定窯瓷器。一、鈞窯瓷器鈞窯是宋代北方最大的瓷窯之一,也是著名的青瓷窯。鈞窯瓷器從北宋時期開始燒造,燒造的器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供給皇室使用。鈞窯的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鈞窯瓷器精美大方,一般都製作非常規整。
  • 宋代民窯瓷器值多少錢?宋代民窖瓷器近期成交記錄
    宋元時,民窯生長較快,僅景德鎮的民窯就增添到三百座之多。  宋代民窯瓷器17年市場行情好嗎?那裡可以出手,宋代民窯瓷器成交記錄  民窯的產物稱客貨,威風凜凜威風凜凜與官窯迥異,除去一些限制生產的花紋和器型,可以說民窯瓷器的造型和紋飾題材更富厚自由。明代景德鎮擁有為數眾多的民窯,是我國陶瓷窯的主體,其製品粗細,並不比官窯遜色幾多。較量著名的有磁州窯、崔公窯、周公窯、壺公窯、小南窯等。
  • 鈞窯瓷器鑑定方法和技巧
    支釘墊燒,唐五代極流行,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避免底足粘沙不美觀;宋代汝窯將其發展到極致,那芝麻狀小支釘3、5、7數的呈現在汝窯瓷器底足下面,非常精美;鈞窯也不例外,高檔的瓷器比如盤、鼓釘洗等,早期的略大而園,後期變小。金代有繼承,但相對較少了。
  • 鈞窯是中國五大名窯之一,鈞窯瓷器如何鑑定真假,收藏價值有多高
    鈞窯陶瓷是宋代是皇家的御用珍品,鈞瓷的出現改變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從此使中國陶瓷進入了萬紫千紅的世界,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鈞窯的主要產品是銅紅釉瓷器。鈞窯瓷作為一代名瓷,歷代均有製作,尤其是現代,仿宋代鈞窯更為嚴重,使得鈞窯的辨偽變得十分困難。北宋鈞窯一般滿施釉,釉色肥厚,玉質感強。器身周圍棕眼很多,在放大鏡下看,能看見氣泡疏朗。因釉厚,故有淌釉痕跡。底足露胎呈褐色,色純而重。而仿品和真品釉色不同,釉色薄,缺乏溫潤感,反光較強。
  • 2015春拍觀察---鈞窯市場分析報告
    由於宋代真品非常難得,因此一批藝術價值較高的仿鈞窯瓷也被市場看好,比如乾隆時期的仿宋代鈞窯作品就很受市場歡迎。在2011年的嘉德秋季拍賣會中,一件清乾隆仿鈞窯變釉獸耳尊以494.5萬元人民幣成交,這還僅僅是乾隆時期的鈞窯作品,宋代的鈞窯瓷器在拍場上的表現更是令人驚嘆。
  • 宋元鈞窯瓷器要怎麼鑑定識別真假
    官鈞窯瓷具有較高的藝術韻味,它把瓷器特有的自然美、藝術美、造型美、釉色美融為一體。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有免費的知識!如果你是王健林、馬雲這樣的富豪,你喜歡上了古董可以找小翟這樣的經紀人即可。如果你不是,又痴迷古董,那建議你蕞好親自學習鑑定知識。很多理論網上都有。有人說:「藝術品的死穴是贗品」!但如果沒有贗品的古玩還有什麼玩頭?
  • 中國瓷器曜變的紫霞——鈞窯(3):鈞窯窯址分布在哪裡?
    ~點讚收藏 轉發評論來源:程彥林繼《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之後,本應該接著寫定窯或南宋官窯或哥窯的,因有朋友建議寫鈞窯,好吧,這次就寫寫中國「宋代五大名窯」中,疑問最多、爭議最多、也可能名不副其實的鈞窯吧。
  • 宋代官窯瓷器的十一個特徵
    以及「官窯」應具備哪些特徵?瓷器專家李柄輝老師《宋代官窯瓷器》一書,結合自己的觀點,總結了十一條特徵以供各位參考:6官窯瓷器燒成,須嚴格挑選,精良者送進宮中,對落選者加以處理,以防流散。(自宋代始至明清的官窯體系,一直有這個特點。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將次品打碎後集中掩埋,殘片不能流出。
  • 收藏:金元時期民間鈞窯瓷器的主要釉色,深度品鑑!
    文:郭燦江鈞窯瓷器是中國北方地區宋金元時期一類十分重要的瓷器產品,同時,又是當今中國陶瓷研究中疑問較多的一窯口。我國主要瓷窯斷代的依據大多是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鈞窯瓷器在宋元文獻中沒有記載,這與宋代著名汝、官、哥、定窯均留下了諸多文獻記錄有較大反差,這也是多數古陶瓷研究者否定作為陳設瓷的官鈞瓷器宋代說的最重要依據。天藍釉、月白釉及藍釉紅斑是金元時期民間鈞窯瓷器的主要釉色。下面我們逐一列舉:1、金代天藍釉鈞瓷碗
  • 最美瓷器,萬彩鈞窯另詳解五大名窯——那些美麗的瓷器
    漢唐藝苑精美鈞瓷欣賞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漢族傳統制瓷技術中的珍品,被稱為國之珍寶。以共同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時出現多種複雜的色彩,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可謂紫中藏青、青中透紅、紅中寓白、白裡泛藍、藍中有綠,各種色彩交織在一起,變化萬千。富於變化,是藝術審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鈞瓷也不例外。  厚:厚有兩種含義,一種是釉質厚實,乳濁度高,不露底;二是指釉層較厚,不淺薄。厚是鈞釉的基本的特徵,釉厚更利於鈞瓷的窯變。
  •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鈞窯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託, 珍貴的宋代花盆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鈞窯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託,珍貴的宋代花盆託 中國宋代名瓷中的鈞窯瓷器,以其特有的豔麗色彩,受到使用者和收藏者的格外喜愛。鈞窯瓷器,據目前考古發現,開始燒造於唐代時期,後來到了宋代,鈞窯瓷器發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階段。這一時期的鈞窯瓷器與其他名窯一起成為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精品。
  • 宋代瓷器收藏知識
    宋代制瓷業是我國飛速發展的時期,瓷器品種豐富,產量較高,許多著名的窯口在宋代都達到了本窯口歷史的空前水平。無論皇家還是民間,瓷器都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豔的繁榮景象。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今天紫色百合香帶您走進宋代,品鑑宋代瓷器的卓越成就。
  • 定窯、鈞窯、哥窯、景德鎮窯……有關宋代名窯,這裡有清晰的解讀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宋代,是一個文化豐盛且美的時代,宋詞美、宋畫美、器具美,流傳至今的瓷器,價值連城,而總與某個名窯有關。有關宋代名窯,我們或許聽過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建窯…許多名詞,如不了解其中內涵,聽多了,人也被繞暈了。名窯有兩個說法。一則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
  • 淺析宋代官窯和民窯的瓷器特色
    引言我國古代的瓷器,本來都是民間即「民窯」生產的。到了宋代,官辦瓷窯即「官窯」開始出現了。從此,歷代宮廷使用的瓷器,都由官窯生產,民間使用的以及遠銷海外的瓷器,則由民窯生產。這一變化是怎樣發生的?我國宋代有哪些官窯和民窯?它們又各有什麼特色呢?
  • 故宮館藏宋代瓷器欣賞(六)
    這是一件帶有明確紀年的瓷器,為越窯瓷器的斷代提供了標準器。此執壺反映了北宋早期越窯執壺的特徵,如四瓣瓜稜形腹、壺流較短等,為研究越窯執壺的演變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此器造型端莊,色彩變化豐富,堪稱鈞窯瓷器中的精品。   禹縣是鈞窯的發源地。考古工作人員在河南禹縣的古鈞臺找到了宋代為宮廷燒制御用鈞窯瓷器的窯址。鈞窯花盆、盆託、出戟尊的外底一般刻有從「一」至「十」的數目字,數字越大器物越小,反之,數字越小器物越大。此花盆底刻「六」字,說明尺寸大小適中。
  • 江蘇徐州驚現宋代五大名窯瓷器藏家
    轉自搜狐  鈞窯、官窯、哥窯、定窯、汝窯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收得其中一窯之瓷,已屬難得,汝窯瓷器更被譽為"青瓷之首",片瓷即可價值連城。據趙青雲先生介紹,徐州這批"宋代五大名窯"瓷器,每件價值在1500萬元左右。臧家收藏這些稀世珍寶,存世千載,歷數十代,「居然保存這麼完好,簡直是一個奇蹟」。
  • 宋代官窯的影響延續到明朝,宣德御瓷局製造大批仿鈞窯瓷器
    宋代官窯對後世產生了較大影響。在明官窯的燒造活動中,出現了高度模仿北宋汝、鈞窯及南宋官窯的產品。目前發現了宣德官窯仿宋汝窯和鈞窯器,成化官窯仿南宋官窯青瓷。學者江建新在紫禁城雜誌發表的《談明御廠遺址出土的仿宋官窯瓷器及相關問題(上)》一文中,這樣考證這些瓷器。
  • 被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瓷器,產自宋代五大名窯的哪一個?
    乾隆皇帝詩中所述的就是中國瓷器藝術之美。其實,中國歷代都有瓷器的身影,只是學者普遍認為在宋代之前,瓷器都是偏向追求實用而並非追求極致藝術。直到中國經濟文化開始加速發展,瓷器工藝技術日臻完善,開始走向精益求精的道路,特別是由皇帝宋徽宗「帶頭」發展藝術的宋代,瓷器製造才真正成為了一門含有豐富藝術語言表達形式的特有藝術。
  • 溪窯筆記——鈞窯始祖李同雷
    他報了一個令我十分驚喜的價格,我還了一口價,他同意,就立即把錢轉了過去。我委婉的囑咐他瓷器易損,好好包裝。小孫滿口承諾者,「請放心一定包好。」 很快,第二天上午他便發來了郵寄的快遞單號,還有一句溫馨的「恭候佳音。」發貨的那兩天,我一邊查詢追蹤郵件的行程,一邊收集這隻茶盞的相關資料。
  • 宋代五大名窯精品瓷器系列,為何能價值連城
    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五個窯口產品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即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