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燦江
鈞窯瓷器是中國北方地區宋金元時期一類十分重要的瓷器產品,同時,又是當今中國陶瓷研究中疑問較多的一窯口。我國主要瓷窯斷代的依據大多是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鈞窯瓷器在宋元文獻中沒有記載,這與宋代著名汝、官、哥、定窯均留下了諸多文獻記錄有較大反差,這也是多數古陶瓷研究者否定作為陳設瓷的官鈞瓷器宋代說的最重要依據。
天藍釉、月白釉及藍釉紅斑是金元時期民間鈞窯瓷器的主要釉色。下面我們逐一列舉:
1、金代天藍釉鈞瓷碗
2、金代鈞窯天青釉彩
3、金代鈞窯月白釉瓷花口瓶
4、金代鈞窯月白釉單柄洗
5、鈞窯月白釉花瓣洗
6、金代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7、元代鈞窯天藍釉碗
但整體來看,金代鈞窯瓷器造型多為碗、盤、罐、瓶、碟、缸、枕、洗、爐等民間生活用器,端莊典雅,釉色瑩潤,紅彩窯變彩斑自然流暢,器表多施滿釉,底足有施釉和無釉兩種情況,部分圈足有刷薄汁護胎釉現象。
8、代鈞窯月白釉彩斑缸
元代鈞窯瓷器造型與金代相比,品種相對較少,多為碗、盤、缸、罐、瓶爐等,大件器較多。釉層厚薄不均,釉流下垂處聚釉處達到了「垂若蠟淚」的程度,釉面多有氣泡和棕眼,施釉多不到底。元代鈞瓷也有少量精品,特別是在器物表面所採用的堆雕、鏤空等裝飾技法在金代鈞瓷中少見,
9、元代鈞窯天蘭荷葉口大瓶
1972年北京市新街口豁口後桃園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鈞窯貼花獸面紋連座雙耳花口瓶應是元代鈞窯瓷器精品之作。由於各地胎土不同,所燒鈞瓷呈色也存在一定差異。如浙江金華鐵店窯燒制的鈞瓷用黑或紫色胎土,所用乳濁釉瓷器與北方同時期的乳濁釉瓷器有明顯的區別,鐵店鈞瓷的釉色大量的是天青和蘭紫色乳光釉,沒有帶銅紅斑彩的,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作者簡介:郭燦江,男,河南博物院藏品管理部副主任、文博研究館員,主要從事院藏瓷器等文物的管理和研究,尤其是河南出土漢代建築明器和河南出土瓷器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