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金元時期民間鈞窯瓷器的主要釉色,深度品鑑!

2021-01-12 收藏之旅

文:郭燦江

鈞窯瓷器是中國北方地區宋金元時期一類十分重要的瓷器產品,同時,又是當今中國陶瓷研究中疑問較多的一窯口。我國主要瓷窯斷代的依據大多是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鈞窯瓷器在宋元文獻中沒有記載,這與宋代著名汝、官、哥、定窯均留下了諸多文獻記錄有較大反差,這也是多數古陶瓷研究者否定作為陳設瓷的官鈞瓷器宋代說的最重要依據。

天藍釉、月白釉及藍釉紅斑是金元時期民間鈞窯瓷器的主要釉色。下面我們逐一列舉:

1、金代天藍釉鈞瓷碗

金代天蘭釉鈞瓷碗

2、金代鈞窯天青釉彩

金代鈞窯天青釉彩

3、金代鈞窯月白釉瓷花口瓶

金代鈞窯月白釉瓷花口瓶

4、金代鈞窯月白釉單柄洗

金代鈞窯月白釉單柄洗

5、鈞窯月白釉花瓣洗

鈞窯月白釉花瓣洗

6、金代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金代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7、元代鈞窯天藍釉碗

元代鈞窯天藍釉碗

但整體來看,金代鈞窯瓷器造型多為碗、盤、罐、瓶、碟、缸、枕、洗、爐等民間生活用器,端莊典雅,釉色瑩潤,紅彩窯變彩斑自然流暢,器表多施滿釉,底足有施釉和無釉兩種情況,部分圈足有刷薄汁護胎釉現象。

8、代鈞窯月白釉彩斑缸

代鈞窯月白釉彩斑缸

元代鈞窯瓷器造型與金代相比,品種相對較少,多為碗、盤、缸、罐、瓶爐等,大件器較多。釉層厚薄不均,釉流下垂處聚釉處達到了「垂若蠟淚」的程度,釉面多有氣泡和棕眼,施釉多不到底。元代鈞瓷也有少量精品,特別是在器物表面所採用的堆雕、鏤空等裝飾技法在金代鈞瓷中少見,

9、元代鈞窯天蘭荷葉口大瓶

元代鈞窯天蘭荷葉口大瓶

1972年北京市新街口豁口後桃園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鈞窯貼花獸面紋連座雙耳花口瓶應是元代鈞窯瓷器精品之作。由於各地胎土不同,所燒鈞瓷呈色也存在一定差異。如浙江金華鐵店窯燒制的鈞瓷用黑或紫色胎土,所用乳濁釉瓷器與北方同時期的乳濁釉瓷器有明顯的區別,鐵店鈞瓷的釉色大量的是天青和蘭紫色乳光釉,沒有帶銅紅斑彩的,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作者簡介:郭燦江,男,河南博物院藏品管理部副主任、文博研究館員,主要從事院藏瓷器等文物的管理和研究,尤其是河南出土漢代建築明器和河南出土瓷器等方面的研究。)

相關焦點

  • 深入了解鈞窯瓷器與定窯瓷器
    鈞窯瓷器和定窯瓷器都屬於宋代五代名窯瓷器。鈞窯瓷器窯變無雙,定窯瓷器花紋精美。紫色百合香帶您深入了解宋代五代名窯之-鈞窯瓷器與定窯瓷器。一、鈞窯瓷器鈞窯是宋代北方最大的瓷窯之一,也是著名的青瓷窯。鈞窯瓷器從北宋時期開始燒造,燒造的器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供給皇室使用。鈞窯的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鈞窯瓷器精美大方,一般都製作非常規整。
  • 鈞窯是中國五大名窯之一,鈞窯瓷器如何鑑定真假,收藏價值有多高
    鈞窯陶瓷是宋代是皇家的御用珍品,鈞瓷的出現改變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從此使中國陶瓷進入了萬紫千紅的世界,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鈞窯的主要產品是銅紅釉瓷器。釉呈乳濁狀,色彩豐富,主要品種有天青、月白、海棠紅和玫瑰紫四種。鈞窯瓷作為一代名瓷,歷代均有製作,尤其是現代,仿宋代鈞窯更為嚴重,使得鈞窯的辨偽變得十分困難。北宋鈞窯一般滿施釉,釉色肥厚,玉質感強。器身周圍棕眼很多,在放大鏡下看,能看見氣泡疏朗。因釉厚,故有淌釉痕跡。底足露胎呈褐色,色純而重。而仿品和真品釉色不同,釉色薄,缺乏溫潤感,反光較強。
  • 宋元是中國瓷器的繁榮時期
    宋元是中國瓷器的繁榮時期,瓷器品種繁多,釉色繽紛,除官窯外,民營瓷窯興起。根據產品工藝、釉色、造型與裝飾的特點及同異,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窯系。著名的瓷窯在北方地區有定窯、耀州窯、鈞窯、磁州窯,南方地區有景德鎮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德化窯等。
  • 宋元鈞窯瓷器要怎麼鑑定識別真假
    鈞窯發展的幾個階段 鈞窯主要指位於禹州市北關的宋代鈞官窯以及位於神垕鎮一帶的民窯鈞瓷。鈞瓷自產生至今,歷經千載,幾經興衰。據考古者對古鈞窯的發掘考證及文獻記載,鈞窯有四個不同的發展時期。第一期:宋代初期(960—1100年),鈞瓷的生產大部分在神垕一帶,釉色以天青、天藍為主,有少量的月白色以及帶紫紅斑色的。
  • 宋代鈞窯瓷器市場行情,鑑定特徵,宋代鈞窯瓷器值多少錢?
    宋鈞窯主要器型有:花盆、盆託、盤、碗、洗、爐、尊等。宋鈞窯以釉色美取勝,因此除了堆凸乳釘、弦紋以外,一般沒有其他紋飾。宋鈞窯瓷底足有釉,圈足多麻醬色。鈞窯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數字銘文,並非所有鈞窯瓷器都有此銘文,這主要見於尊、盤、盆、奩和洗之上,其銘文在燒制以前刻上,一號最大,十號最小。
  • 宋代瓷器收藏知識
    宋代制瓷業是我國飛速發展的時期,瓷器品種豐富,產量較高,許多著名的窯口在宋代都達到了本窯口歷史的空前水平。無論皇家還是民間,瓷器都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豔的繁榮景象。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今天紫色百合香帶您走進宋代,品鑑宋代瓷器的卓越成就。
  • 溪窯筆記——鈞窯始祖李同雷
    注重收藏研究中國歷史文化二十餘年,收藏研究新發現日軍侵華史料《森岡周治日記》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國家眾多媒體的廣泛關注,產生了積極重要影響。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的很多文章和研究成果被國家哲學與人文科學、CNKI學問網、知網、維普官方網站、百度文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等資料庫輯錄。
  • 不同時期的鈞窯要如何辨別?關於鈞窯的特徵區分和真偽鑑定方法
    鈞窯瓷器拍賣榜第1名 明初 鈞窯天青釉花盆成交價:RMB 48,875,000 鈞窯天青釉花盆 花盆尊式,撇口,束頸,鼓腹,圈足,厚胎厚釉
  • 解析封建王朝時期帝王與瓷器之間的淵源
    鈞窯瓷器造型多為花盆、洗、尊、盤等,其樣式多仿古代青銅器,造型規整,釉色莊重。故宮博物院所藏鈞窯出戟尊,釉色呈月白、灰藍、隨造型的轉折變幻,釉色亦有濃淡深淺的變化對比,富有節奏韻律之感,雖是單色釉,卻韻味無窮。又如故宮博物院所藏鈞窯三足洗,釉色呈豔麗的玫瑰紫色,其釉質乳濁性很強,間之以藍、灰等色流散於玫瑰紫色之中,豔而不俗,頗具莊重感。鈞窯瓷器造型與宋徽宗珍愛古董有關。
  • 瓷器的故事-宋代定窯瓷器全面收藏知識
    宋代定窯瓷器乃是瓷器之中的珍品。從宋代至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了解逐漸加深。一篇文章使您讀懂瓷器的故事,定窯瓷器的全面收藏知識大全與您一起品鑑。一、定窯瓷器-瓷器基本概說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位於今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東西燕川村及北鎮村一帶。宋代時期這裡名為定州,所以又稱之為「定窯」。定窯的白釉印花器遠近聞名,一度為皇家燒造御用瓷器,歷史非常悠久。
  • 「釉」惑:中國瓷器釉色大全
    粉青釉釉色青綠淡雅,釉面光澤柔和,達到類玉的效果,為青釉中最佳色調之一。屬石灰鹼釉的一種,以鐵的氧化物為主要呈色劑,還有少量的錳和鈦。黑釉主要呈色劑為氧化鐵及少量或微量的錳、鈷、銅、鉻等氧化著色劑。黑釉釉料為石灰釉和石灰鹼釉兩大類。 黑釉瓷器出現於東漢中、晚期,但當時的釉色為深褐綠色乃至黑色,釉層也薄厚不均,常有蠟淚痕,並在器表的底凹處聚集著很厚的釉層。 早期燒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東晉時期浙江德清窯,所燒黑釉釉面滋潤、光亮,色黑如漆,可與漆器媲美。
  • 五大名窯之-鈞窯
    官鈞窯被稱為是繼官汝窯之後不久建立起來官窯。主要的瓷器造型是盤,碗,瓶,罐,以及洗。釉色主有天青,天藍,月白另外天藍加紅斑是較經典。盤,洗主要的燒造工藝是支釘燒。像小圏足瓶,碗一般為墊餅燒,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圏足釉到底,足心有釉。因而這批瓷器質地優良,製作精工,跟後來的官窯很相似。
  • 最美瓷器,萬彩鈞窯另詳解五大名窯——那些美麗的瓷器
    它們分別是:官窯、汝窯 、鈞窯 、 定窯、哥窯。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一、官窯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官窯主要燒制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的效果。
  • 淺析宋代官窯和民窯的瓷器特色
    又據文獻記載,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錢氏政權也曾命令越窯燒造供奉之器。那時進貢朝廷的瓷器與民間用瓷沒有多大區別,到了宋代,朝廷對瓷器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瓷器生產的品種和質量也必須適應宮廷的需要,特別是那至高無上的皇帝,認為使用與百姓一樣的瓷器是有損尊嚴。於是,為了適應宮廷的特殊需要,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辦瓷窯一,「官窯」便產生了。
  • 定窯、鈞窯、哥窯、景德鎮窯……有關宋代名窯,這裡有清晰的解讀
    二則八大窯系:北有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南有景德鎮窯系、龍泉窯系、建窯系、越窯系。五大名窯之說,源於古文獻記載,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
  • 收藏瓷器別只看景德鎮!這幾種宋瓷你絕不能錯過
    到了宋代時期,它就完全成為了官府、 宮廷用瓷的一個生產基地,當時官府主要是選拔了一些比較優秀的制瓷工人,他們在選料包括加工,成型上面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所以促進了定窯瓷器的質量。耀州窯耀州窯是在陝西銅川燒造的,有很多窯址。
  • 鈞窯瓷器鑑定方法和技巧
    支釘墊燒,唐五代極流行,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避免底足粘沙不美觀;宋代汝窯將其發展到極致,那芝麻狀小支釘3、5、7數的呈現在汝窯瓷器底足下面,非常精美;鈞窯也不例外,高檔的瓷器比如盤、鼓釘洗等,早期的略大而園,後期變小。金代有繼承,但相對較少了。
  • 宋代瓷器十分繁榮,工藝上也有著很大的特點和成就
    宋代是中國瓷器的繁榮時期,品種繁多,袖色紛呈,除了官窯之外,民營瓷窯也開始興盛起來。根據產品的工藝、釉色、造型和裝飾的特點,形成了六大窯系。在北方地區著名的瓷窯有定窯、汝窯、耀州窯、鈞窯、磁州窯,南方地區有景德鎮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德化窯等。
  • 北宋瓷器:中國陶瓷的巔峰之作
    北宋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也是傳統制瓷工藝繁榮昌盛的時期。當時,制瓷業空前繁榮,大江南北名窯迭起。現今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布於全國170個縣,其中北宋窯址的就有130個縣,約佔總數的75%.當時的窯廠各有特色,定窯、景德窯清秀,汝窯、耀州窯渾厚,官窯、哥窯典雅,鈞窯絢麗,建窯淳樸,磁州窯、吉州窯具有民間風採,都是我國的藝術精品。
  • 是什麼造就了鈞窯窯變藝術的鬼斧神工?
    古時候,人們使用瓷器時,除了注重其實用功能,同時也有很高審美藝術追求。宋徽宗的神仙審美十分直接地推動了北宋瓷器的藝術發展。北宋晚期,徽宗十分喜愛鈞窯瑰麗絢爛的色彩,因此那一時期出現了不少鈞窯。最開始瓷器的釉色只是單一的顏色,比如青瓷、白瓷等。後來隨著審美的不斷提高,出現了青花、粉彩等。什麼是窯變窯變並不是今人發現的,提到窯變就得說一下鈞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