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湖南的婚嫁習俗,公公高喊:我要燒火!

2020-12-18 雕刻師

那些湖南的婚嫁習俗,公公高喊:我要燒火!

中國是一個有5000多年的歷史的國家,每個民族和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而婚嫁可以說是文化習俗中的重頭戲了。之前有提到過,湖南的地方方言是中國最多的,其中以西南官話最為著名。而湖南的婚嫁習俗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在婚嫁之前,一般女方會先領著男方要先到女方家裡面去吃飯,先讓女方父母認識,這個時候不管老丈人是否能喝酒,男方都得主動敬酒陪著。如果男方父母同意,,接下來就是雙方父母相見商定好之後商定具體事情,比如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也會尋找解決辦法,比如看黃曆選日子等。婚事確定下來之後,女方父母會把自己的近親比如兄弟姐妹叫過來一起吃飯,讓大家相互認識,男方父母也是一樣。一般結婚的日子會選擇在過年那一段時間,大家都比較有時間。

最後就是最重要的婚禮流程了,新郎接親之前,會事先安排好接親人數,一般都是雙數,寓意好事成雙,接親的車也一樣,是要雙數不能是單數的。新郎去接新娘時,會有新娘的朋友或者弟弟妹妹門堵門,此時新郎需要準備好足夠多的紅包,紅包裡面的錢不用太多,然後撒出去,趁堵門的親戚朋友撿紅包時直接進門把新娘抱上婚車。

婚車在距離新郎家還有一段距離是就停下來,這個時候公公一般都是要裝扮成「燒火佬」的樣子去迎親。公公往自己臉上抹一層柴灰,帶著一頂尖頂高帽身上掛著寫著「我是燒火佬」的牌子,新娘由負責迎親的公公背進家門,中間新娘的腳是不能粘地的。

「燒火佬」的故事源自宋朝,是出自蘇東坡和自己兒媳發生的一段故事。話說蘇軾晚年妻子去世之後就搬去和兒子住,有一天很久沒有去書房的蘇軾看見書房桌布上滿是灰塵。寫下了一首詩:青紗帳裡一琵琶,縱有陽春不敢彈。當時還沒有想好下幾句。這時候他的兒媳正好看到了,於是在桌布上續寫:公公若想彈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正好這時兒子進來,蘇軾連忙將字擦去說是這裡灰塵太多需要抹一下。又因為只有灶邊的燒火佬會經常抹灰,於是燒火佬一詞邊由此興起。後來就成了結婚時開玩笑的一種習俗,也是為了結婚的時候跟熱鬧喜慶。

不過現在湖南有些地方的風俗也有變化,出於對新郎新娘還有公公的尊重,由新郎直接負責把新娘背進家門,省去了「燒火佬」這一個環節。新郎新娘拜堂後要給雙方父母奉茶,這茶叫「改口茶」,雙方父母也會給新人紅包表示接納和祝福。給父母拜過茶之後,酒席上還要給各位親戚朋友奉茶。地方不同,奉茶習慣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是由新郎新娘直接出來奉茶,有的地方是找直接親戚裡面年紀合適但還未出嫁的女子奉茶,也是希望她借著喜氣儘早找到那個適合的人。奉茶之後,親戚朋友會往茶杯裡面放吃茶錢,多少隨意,但一般是根據親疏遠近來的。

親屬關係比較近的人還要「穿鞋」,之後他們會得到一雙布鞋,以往都是由新娘親手做的,但這個鞋也不能白拿,也得給紅包,現在也就是保持著這種儀式禮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老湯溪婚嫁習俗
    【老湯溪婚嫁習俗】胡阿榮/文 朱志強/圖在老湯溪縣一帶,自宋朝至明清、民國時期,湯邑之地與周邊地區的婚禮相似,中國古代完整的婚禮習俗有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基本世襲《三書六禮》規定的模式。
  • 棗莊地區的婚嫁習俗
    棗莊地區受魯家文化影響,婚嫁方面形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婚嫁禮儀,筆者整理了一些棗莊地區婚嫁習俗,是否與你們那裡的習俗有共同之處呢。出門子「出門子」是棗莊地區的方言,就是指女子出嫁。棗莊地區結婚用的「蒙臉紅子」在當晚要掛在窗戶上,寓意紅紅火火,並且在生小孩的時候會用「蒙臉紅子」給寶寶做衣服,保佑寶寶健康成長。哭嫁哭嫁是棗莊地區一種舊禮教,不過現在大家認為結婚是喜事,哭嫁的風俗逐漸被大家摒棄了,當然養育了這麼多年的閨女突然要嫁人了,傷心落淚也是人之常情。
  • 古代與現代的婚嫁習俗,有什麼相同又有什麼不同呢
    小編我沒什麼特別的,只是特別喜歡與人分享好玩的、特別的事,希望你也特別喜歡我一下,讓我變得特別一點。如果覺得我的文字還入眼,感謝關注~我在這裡等你~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越來越多的親戚朋友邁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這麼喜慶的時刻也總有些不喜慶,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就是因為那個原因,很多有情人最後卻沒有走到一起,於是很多人呢就將婚嫁失敗的原因歸咎於雙方婚嫁習俗的不同導致分開,但是,古代婚嫁的習俗卻說「這個鍋我不背」,為什麼呢?
  • 小說《周公與桃花女》編後記:中國北方婚嫁習俗的起因
    老周公幾經挫折,悔悟後已成泡影……幾次驚天動地的搏鬥,極度悲歡離合的辛酸,在這紛繁複雜妙趣橫生的故事裡,貫穿著白髮蒼蒼的老翁與妙齡仙女婚嫁驚險打鬥的奇妙情節。從光怪迷離的神話描繪中,可以看到我國民間婚嫁習俗的注釋和來源。我國北方,華北各省廣大地區,尤其是趙國邢郡(今河北省邢臺市)一帶,民間婚嫁的習俗風尚,至今還沿襲著許多古老的傳統形式。
  • 浙江寧波最大的縣,有「十裡紅妝」婚嫁習俗,是徐霞客遊記開篇地
    「十裡紅妝」的傳統,至今保留著中國最大的婚嫁習俗博物館。古時候,在浙東、寧紹地區一帶對於嫁女兒這件事是非常隆重的,很講究排場,一直流傳著「十裡紅妝」的婚嫁習俗,送嫁妝的隊伍能綿延至幾裡地,就用「十裡紅妝」這個詞來形容結婚時嫁妝的豐厚,場面的浩大,嫁妝從針頭線腦到箱櫃桌椅以及生活用品樣樣齊全,這種婚嫁習俗不僅是為了吉祥和喜慶,也彰顯著一個家庭的富足。
  • 四川地區婚嫁習俗盤點
    四川地區婚嫁習俗盤點時間:2019-04-11 18:39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都人結婚有什麼規矩? 四川地區婚嫁習俗盤點 四川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各個民族在一起生活,卻保持了自己原本的風俗習慣。雖然在不斷的交流中進行了文化的融合,但依然有一些不一樣的風俗。
  • 山東沂蒙山區婚嫁習俗:架媳婦
    山東沂蒙山區婚嫁習俗:架媳婦   我和妻子休了一天假,剛到家,母親就開始跟我們商量,二老爺家二叔的兒子過幾天結婚,本來想讓母親去「架媳婦」的。
  • 從「不落夫家」到共同生活 ——透視惠安婚嫁習俗的變遷
    原標題:從「不落夫家」到共同生活 ——透視惠安婚嫁習俗的變遷 同樣如此,早年在當地流行的一些獨特的傳統婚嫁習俗如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地年輕人對此知之甚少。 不再長住娘家,婚嫁習俗變化大 惠安女勤勞賢惠,由於男女分工的不同也造成了當地奇特的婚俗和保守的觀念。電影《寡婦村》和《雙鐲》中對其婚俗有所展示,令人有些難以理解和接受。
  • 重新定義婚嫁產業 打造屬於湖南人自己的婚禮酒店品牌
    記者從造夢師婚禮獲悉,為開拓湖南嶄新的差異化婚嫁市場,已與湖南本土企業藝璟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共同打造新的婚禮服務品牌,專注婚宴酒店細分市場,預計2021年初與消費者見面。婚宴酒店雖然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市場已有20餘年,但目前發展迅速,一二線城市已經有成熟的模式,湖南婚宴酒店區域市場發展情況薄弱,符合湖南婚禮婚俗特點的婚禮機構尚屬空白。
  • 土家族的婚嫁習俗 - 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土家族的婚嫁習俗作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亦蔚為大觀,奪人眼目。鄂西土家族的婚嫁習俗與其他地方的土家族有共同點,又別具一格。其婚嫁的樂章可分為兩個階段。一、婚嫁前奏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男女婚姻不能自由,少男少女結合全由父母包辦,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從提親開始,雖程序井然,卻稍嫌繁瑣。託媒。
  • 湖南58歲男子在家燒火,意外點燃60萬現金...
    湖南58歲男子在家燒火,意外點燃60萬現金...同時也要提醒各位燒火做飯,也要先看清「燒」的是啥否則當心「破財還引發火災」隨後居民撥打119消防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後迅速趕赴現場,很快將火撲滅小編提醒雖然燃氣灶、天然氣已經非常普遍但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生火做飯、取暖那麼在生火的時候一定要記得
  • 婚禮惡習要鬧到何時?惡搞公公「燒火佬」,熱鬧的背後是心酸
    文/這裡是霧都標題:婚禮惡習要鬧到何時?這是專門作弄新郎的父親,也就是新娘的公公,普遍都是讓公公舉著「我自願加入燒火協會」的牌子,然後站在拉車上,環遊村裡一圈,婆婆就拿著一根木棍不斷敲打公公的臀部,新郎父母臉上也是用煤炭擦過。
  • 中國古代嫁娶禮儀有哪些,古代婚嫁習俗有哪些
    中國自古以前對外就號稱為禮儀之邦,所以可以看出中國的禮儀可謂是異常繁複,民間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是皇宮裡了,就拿婚姻嫁娶來說,也是禮儀眾多,在古代的婚嫁禮儀就有「六禮」之說,也就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禮,而且現在還有相當一部分地方還在延續著這種習俗。
  • 對中國古代一些婚嫁習俗的了解
    今日,男女結婚的理解仍然是相當重要的,那麼婚俗是如何產生演變的呢,又有什麼寓意呢,我搜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對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婚姻是一種民俗現象,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男女結合繁衍生息對人類發展和文明傳承有著重要的作用。最早追溯於生殖崇拜文化,「食色,性也」。
  • 正在消逝的傳統疍家婚嫁習俗
    據羊城晚報報導,當前,鹹水歌等疍家民俗文化在東莞沙田已經家喻戶曉並被年輕一代所傳承,但傳統的疍家婚嫁等習俗難尋覓到蹤跡。  據黃錦玉描述,他出生在泥洲村,1962年結婚,結婚時依照沙田疍家婚禮的習俗進行,他與愛人的婚宴就在泥洲島的岸上擺。「當時是自己搭一個爐灶,請一兩個廚藝比較好的親戚朋友來幫忙做飯菜,在岸邊搭起一個臨時臺用來切菜,擺菜。客人來喝喜酒,無桌椅可坐,一般都拿了碗,夾了菜,在岸上石頭或席地而座,吃完了就走。」
  • 柞水農村習俗:男女婚嫁6個必經步驟,第6步很講究
    人生三件大事、四大喜事,分別是「入學、擇業、婚嫁」和「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些事都會關乎到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為了能討過好彩頭,人們往往會採取舉行儀式的方法來慶賀,因全國各地地方文化習俗存在差異,各地也以不同的方式舉行。
  • 少數民族,獨特的婚嫁習俗,傳統另類的戀愛方式
    導讀:少數民族,獨特的婚嫁習俗,傳統另類的戀愛方式在中國少數民族,他們有他們的習俗,尤其在戀愛婚嫁方面,更加的獨特,今天我們來簡單說說苗族、僳僳族和藏族。藏族:藏族青年男女婚嫁沿襲古母系氏族單偶族外婚和對偶族外婚。東南部藏族青年男女可自由戀愛。
  • 青島本地婚嫁習俗,新娘出門不能哭,青島的結婚習俗有哪些?
    結婚除了進行婚姻登記領取結婚證之外,在中國還需要舉辦婚禮,是為了告訴親朋好友這件大喜事,而結婚是一項傳統習俗,其中有不少的講究,青島的結婚習俗一起看過來吧!【訂婚】訂婚當天,新郎要帶的聘禮有訂婚戒指等首飾、禮金、兩條紅腰帶、兩個紅包袱、衣服至少兩套(要有棉襖,俗話說婆婆的襖傳到老)、小六樣,女方家要給男方準備一雙新鞋(叫丈人鞋)。
  • 傳統婚嫁習俗中的「過禮」是什麼意思
    隨著社會的變遷,結婚的習俗越來越簡化,結婚「過禮」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那什麼是「過禮」呢?過禮的流程是什麼呢?過禮有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一、過禮過禮又稱大聘,是漢族的傳統婚嫁禮儀之一。就是在迎親之前還要送一次禮,具體送什麼還需兩方的父母商量好。
  • 過年的那些習俗,還有多少人記得,我來給大家整理整理
    農村還是以前的農村習俗,而有些城市的的已經忘記了過年習俗需要幹什麼了!!!民俗是我們中國老一輩人的合夥創造、一起享用、全國認同的生活方式。我是農村的,年前和年後的準備有以下幾點!二十三:全家都會拜一拜灶神爺,保佑我們一年過得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