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2020-08-04 盛弘
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34;

民國時期的上海可謂是一個不夜城,日夜歌舞昇平,富人的生活紙醉金迷。在&34;外,一位衣衫襤褸的小乞丐正在啃食著那個變質的水果,在那位小乞丐心中,或許有萬般說不盡的委屈,以及飛黃騰達的夢想。

時移世易,這位小乞丐果然通過他那富含道理的做人態度一洗前恥,在大上海立足,成為一名富可敵國的&34;高官都要對他禮讓三分,這位從前的小乞丐,就是今天的杜月笙。

不可否認的是,從一貧如洗小乞丐到富可敵國的黑老大,迎娶名媛結識高官,杜月笙所走的這一條傳奇之路實在讓人嘆服,但後來在杜月笙的自述,他親口裡講到:&34;

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杜月笙的蛻變之路

1888年,杜月笙出生於江蘇川沙,即今上海浦東的杜家宅,杜月笙四歲之前其父母便雙雙離世,其後一直由繼母和舅舅撫養長大。

這位繼母並非如電視劇一般陰險惡毒,反而對杜月笙以心相待,無論艱難困苦也供養杜月笙上學堂,只可惜生活實在拮据,僅僅讀了五個月書的杜月笙便只得離開學校進入社會。

缺乏父母管教的杜月笙在社會上被眾人看作過街老鼠,沒有一個人待見他,一時之間失魂落魄的杜月笙開始發現了&34;這一害人的遊戲,並深深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本就家徒四壁的杜月笙在賭海中沉淪,一次輸清光後甚至想把父母留下的祖屋賣掉換錢來繼續賭博。&34;、&34;、&34;、&34;,這些便是杜月笙在賭場裡學來的本事,繼母實在看不下去,便也與他斷絕了往來,任其自生自滅,杜月笙徹頭徹尾成為了一個小混混。

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十六歲那年,杜月笙因為時常打架鬥毆,倒也在混混中打出了名堂。於是杜月笙在沒有師傅提攜和傳承的情況下獨立一人加入上海青幫。曾經的上海青幫在清朝時負責漕運方面業務,但到那個年代早已沒落為&34;,青幫大佬黃金榮用青幫來負責走私、運送鴉片和煙土買賣來發財。

杜月笙認識黃金榮純屬偶然。一次,杜月笙兩肋插刀替兄弟要債,在賭場裡找到黃金榮,他說:&34;,並提出了預支自己的薪水權當作債務償還給朋友,還保證自己以後會在青幫裡好好幹。

經此一役,機智有膽識的杜月笙得到了老大黃金榮的賞識和信任,並把他帶進了黃公館。從乞丐混混到老大助手,杜月笙靠的是自己,但黃金榮的確是杜月笙的伯樂。

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朋比為奸大興黃賭毒

&34;,與其說杜月笙是一位惡霸,不如說他是名社交專家。曾經卑微之時的杜月笙雖也不少參與打鬥,但大都因為自己受到實實在在的威脅才會出手,更多時候杜月笙選擇隱忍與退讓。成為一個帶刺的&34;,才不會讓自己任人拿捏。正因如此,杜月笙憑藉著大方、講義氣的人格特點在青幫中揚名。

1925年,杜月笙在上海成立&34;,主要的職能就是運送、販賣不良物品。憑藉杜月笙強大的交友能力,他很快就建立了一張緊密的關係利益網,讓自己的公司順理成章地壟斷了全球的不良生意。

第一次入行就有如此成就,黃金榮更加倍信任杜月笙,便逐漸把自己手中的風月場所、賭場生意交給杜月笙打理,杜月笙也不負眾望,把&34;們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也成功賺到了他人生之中的第一桶金。

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賺得盆滿缽滿的杜月笙並沒有忘恩負義,他依舊善待已下臺的上海市長黎元洪,多次對國民政府官員施予恩惠和幫助,連國民政府總統委員長也是杜月笙的好友,禮讓他三分。

&34;,一眾國民政府官員把杜月笙比作大楚時代的春申君,這是對杜月笙的義氣一個極高的評價。但終究不良煙物害人,國民政府與他朋比為奸,百姓更叫苦不迭。因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杜月笙也絕非好人。

晚年覺悟自比&34;

在中國這一延續千年的&34;裡,幫忙總是要有來有往。杜月笙做生意運輸之時,國民政府為了掩護他的運貨,多次在上海發布宵禁的命令,讓他得以光明正大地實行進出口。當國民政府需要錢權兼具的杜月笙幫忙時,杜月笙便也不會拒絕。

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實際上,現在的我們早已看透了這一段&34;的背後,不過就是一場相互利用罷了,可偏偏杜月笙到晚年之時才覺悟起來。

杜月笙是一個黑社會,卻也是個中國人,在家國道義的面前他十分地深明大義。抗戰爆發,上海淪陷,杜月笙作為當時上海灘的頭一號大哥,有不少敵人想與他結交,甚至花重金拉攏巴結杜月笙,但都被杜月笙狠狠回絕。

在抗戰中,杜月笙出錢出力支持軍隊和人民,他建立了許多醫院,資助軍隊物資,建立了抗敵後援會。僅僅在全民族抗戰爆發的一個月內,杜月笙已資助了150多萬救國資金,為前方戰線給予了有力的支持。

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抗戰結束後,中國內戰爆發。1945年8月,杜月笙回到上海,卻發現站臺之內沒有一個官員朋友迎接,甚至站臺內還貼有&34;口號的橫幅。

杜月笙也清楚知道國民政府氣數將盡,前去拜訪委員長,想請他告知正確的去向。不料委員長對杜月笙不理不睬,甚至只想把他丟在上海,杜月笙十分生氣,從此與委員長斷交。

杜月笙回憶曾經自己對我黨所做的種種惡行,自知留下必定會被清算槍斃,於是他帶著所有的家財以及妻兒逃到了香港,這時候的杜月笙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舟車勞頓到達香港後更是一病不起。

黑社會商人杜月笙:高官都要禮讓三分,晚年為啥自嘲:我是個夜壺

在杜月笙晚年之時,回想自己乘風破浪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握著他最愛的女人孟小冬的手,嘆息道:&34;

&34;,這是一句出自杜月笙之口的話,回看他的一生,惡事做盡禍害人間,卻又兩肋插刀大方仗義,雪中送碳的難事只有他願意撿起來做;他的雙手血跡斑斑,卻又建立眾多慈善機構;他廣交好友利用他人,卻又幡然醒悟自己被利用。

晚年杜月笙覺悟之時,又是否會覺得曾經與國民政府建立的&34;變得辛辣又諷刺?

文/盛弘

相關焦點

  • 縱橫上海灘24年,杜月笙回到上海發現變了天地,只能自嘲「夜壺」
    縱橫上海灘24年,杜月笙回到上海發現變了天地,只能自嘲「夜壺」從1925年杜月笙創辦三鑫公司,到1949年離開上海去香港,杜月笙可以說是在上海灘縱橫馳騁了24年。抗戰勝利之後,杜月笙變成了「夜壺」可是杜月笙剛到上海,他的手下就來報告上海的街上有人打著「打倒上海灘三大流氓!」的橫幅在遊行,這對他來說可是怎麼也想不到的的。三大流氓,怎麼排杜月笙都能算一個,他太有名了。無奈之下,杜月笙為了避免難堪,就在上海西站下了火車。
  • 杜月笙為何至死都沒有去臺灣,他的一句自嘲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杜月笙至死都不願意去香港,這一切都跟蔣介石有著莫大的關係。杜月笙有一句關於蔣介石的自嘲,道出了杜月笙至死不願意去臺灣的原因。杜月笙與蔣介石交惡,自嘲是自己是夜壺。蔣介石的這樣安排直接跟杜月笙沒有一毛錢關係了,這令杜月笙感到很失望。這還沒完,在杜月笙回上海的時候,本來以為有宏大的歡迎場面,誰知道有人搗鬼,市政府取消原定的歡迎儀式,連本已搭起的牌樓也已拆除,北火車站還貼出了「杜月笙是黑勢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標語。杜月笙聞訊氣上加氣,為避免難堪,臨時改在上海西站下車。靠站時,竟沒有一個要員迎接。
  • 上海灘青幫往事:為什麼杜月笙自嘲是蔣介石的夜壺
    此時黃公館裡擠滿了人,除了坐在最上首悠閒品茶的黃金榮,其餘的都是他的債主。「中正昨天遞了拜帖,已投入我門下。」黃金榮抿了口茶,放下茶杯,掃視了一眼廳裡的人,慢悠悠道:「從今兒起,他的債務,就由我黃某人一力承擔了。」
  • 蔣公的夜壺
    杜月笙把目光定格在了上海市長,如果市長不行起碼也要爭取當個副市長。他把這一想法透露給了自己的好友、軍統局長戴笠。戴笠心領神會,替他轉達給了蔣介石。於是,杜月笙滿心歡喜的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車,結果還他沒到上海,蔣介石已搶先任命錢大鈞為上海市長、吳紹澍為副市長,負責接收上海全權。
  • 杜月笙忠貞不二?抗日時給日本輸送軍事物資,國民黨都容不下他
    杜月笙每年要給國民政府500多萬大洋,如此大的一筆收入讓國民政府的高官默許了杜月笙的不法行為。就如同《破冰行動》中的林耀東一樣,杜月笙也是一個正經商人,從不碰毒品。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給你五百萬。而且時任軍統局的局長戴笠是杜月笙的好兄弟,戴笠只要沒錢,杜月笙就送錢給他。
  • 杜月笙從沒有怕過誰,唯獨是這個人,杜月笙也要禮讓三分
    要說起上海灘的風雲人物,杜月笙和黃金榮,應該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也有人說杜月笙一個教父,他確實是一個教父,但他不是如今人們口中所說的普通教父,他而是黑幫教父。民國時期的上海灘,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和黑幫有關係,都不能輕易去招惹。
  • 杜月笙不去臺灣的內情:蔣介石拿我當夜壺
    杜月笙是舊中國上海青幫(亦稱安清幫)的大頭目。蔣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奪取政權,杜月笙在改變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僱用流氓為上海總工會送錦旗放煙霧、誘騙殺害總工會委員長、中共黨員汪壽華等,致使上海總工會80萬會員群龍無首,數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蔣介石殺害。作為舊上海黑社會的大頭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汙點,但是,他也並非漆黑一團。
  • 民國第一人精杜月笙,晚年如何敗落的?孟小冬到老才明白被騙
    近代以來,談「江湖人精」,我以為,胡雪巖之後,當數杜月笙。 他們都出自民間最底層,都不是等閒之輩,在風月飄搖的亂世中,所練就的那種狡黠、膽識、氣魄、才幹,乃至取得的功業,都是並世難找出第二人來的。
  • 杜月笙晚年不跟隨蔣介石,因為關係差被當「夜壺」?其實另有原因
    1951年,杜月笙病逝於香港。當年風光霽月,如今慘澹收場,甚至於臨走前連個「收容」之地都沒有。 有人說杜月笙不去臺灣,是因為他和蔣介石關係差。其實, 二人並沒有什麼私人恩怨,不去臺灣另有原因,而他最想去的上海,也因為多年前的一件錯事而「有家不能回」。
  • 杜月笙說:蔣介石拿我當夜壺,不用了就塞到床底下
    杜月笙晚年曾氣憤說:蔣介石拿我當夜壺,用過了就塞到床底下這句話就是杜月笙對於與蔣介石一生交往的總結。蔣介石雖是入了青幫,可一天也沒有沒把杜月笙當成大哥。當時在上海,大凡顯要名人立足社會,都要疏通關係向青幫交納保護費。宋美齡從美國回來後,結果找了個老公是總司令,她不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她想著蔣介石拜在黃金榮門下,和杜月笙在輩分上不相上下,說到底也是黑社會啊!和總司令的身份也不協調啊!更何況自己又是海歸派。
  • 上海青幫真正的創始人,杜月笙和黃金榮都要敬她三分,晚年很悽慘
    上海青幫曾把上海灘攪得天翻地覆,很多人都以為上海青幫的創始人是黃金榮和杜月笙。其實不是的,上海青幫的創始人是一名連「上海皇帝」杜月笙都要敬她三分的女子,黃金榮更是對她言聽計從。這位「大姐大」,就是黃金榮原配妻子林桂生。1877年,林桂生出生在江蘇蘇州。長大後的她,既有江南女子的柔弱美麗,又有北方女子的強悍精明,為人處世非常老道。
  • 一生都在洗白的杜月笙,雖未能如願以償,但收穫了難以企及的回報
    還有就是創辦恆社,這是一個新的民間團體,不僅有青幫的成員,還吸納了商人、律師、記者、醫生等等,這些正當的體面職業的人物。為了衝淡自己的黑社會身份,杜月笙做的最重要的也最有成效的一件事,就是他為抗日戰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 老窩講故事 《夜壺》
    杜月笙和戴笠提起「夜壺」,人們想到的不是古今中外那個尿尿的玩意兒,而是一下子就聯想到了上海黑幫老大杜月笙。杜月笙自比夜壺,則是因為蔣經國上海「打虎」,以「囤貨炒股」的罪行逮捕其兒子杜維屏時所說:「我原以為自己是天底下第一號狠人,其實蔣介石才是……你們不要看許多大好佬們,都跟我稱兄道弟,
  • 民國文人眼中的杜月笙:他不是夜壺 是暖壺 做過的好事 歷史會記住
    民國文人眼中的杜月笙:他不是夜壺 是暖壺 做過的好事 歷史會記住提到杜月笙,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上海灘鼎鼎大名的流氓大亨,欺行霸市、暗殺之類的壞事做得不少,與此同時,他又是一個極富傳奇和爭議的人物,他的另一面是慈眉善目,並且附庸風雅,他和民國的眾多文化大家的交往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有人說他是「魔與佛的兩面體」。
  • 杜月笙為何不去臺灣?「我把蔣介石當兄弟, 他拿我當夜壺! 」
    首先我想大家很多人不知道,蔣介石曾經是杜月笙的門生。蔣介石早年還沒有發跡的時候,他曾經拜杜月笙為師,而且還遞上了「紅帖子」。所謂紅帖子就是一張上面寫著投入門生的姓名、父母親的名字和本人生辰八字的紅紙,帖子上並以毛筆正楷工整寫著:「弟子某某某認某某人為師」。蔣介石給杜月笙的帖子上面寫的名字是「蔣志清」,這也是蔣介石上學後的名字。
  • 她是上海灘頭號「女老大」,杜月笙都敬她三分,晚年卻孤獨而死
    她是上海灘頭號「女老大」,杜月笙都敬她三分,晚年卻孤獨而死提起民國時期的上海灘,大家都會想到杜月笙。杜月笙在當時可事一個傳奇人物,黑道販賣鴉片,手下萬千兄弟,白道又認識蔣介石等很多政府大員,和章太炎等民國著名學士也有深厚交情,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手眼通天的人物,有這樣一個女人卻讓杜月笙敬畏三分,她就是一度叱吒上海灘的女人,林桂生。
  • 上海灘真正黑老大:日本人叫他「人間魔鬼」,杜月笙都要怕他三分
    上海是一個有著獨特魅力的城市,在上個世紀,上海出現了很多厲害的人物。人們最耳熟能詳的要數杜月笙。人們對杜月笙的解讀各不相同,有人說他肝膽心腸,行俠仗義。有人說他壞事做盡,罪有應得。我覺得這些評價對他都是對的,因為他是黑幫的,手上必定有無辜人的鮮血。
  • 向華強都得禮讓三分的4個明星,特別是最後1個,被傳是14K老大
    向華強都得禮讓三分的4個明星,特別是最後1個,被傳是14K老大文 | 文筆香港大佬向華強在娛樂圈的地位那絕對是頂尖的,沒什麼明星敢惹他的,很早媒體就傳他是黑幫大佬,而且手下還有很多公司,連成龍大哥都怕怕的,當然了向華強也不是所向披靡的,在娛樂圈中仍有不少的明星,就連向華強本人都得禮讓三分,下面就來看下是哪4個明星呢!
  • 杜月笙與蔣家王朝的恩怨
    杜月笙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上最富有傳奇性的一個人物,他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裡洋場,成為上海最大黑幫幫主;他文質彬彬卻心狠手辣,殺人如麻;他為虎作倀卻有著鮮明的愛國心;他狡猾、奸詐卻很講義氣,他出身貧民窟卻又成為涉足娛樂、文化、教育、金融、新聞各業的財富大亨,他出入於紅道、黑道,遊刃於商界、政界,他是上海灘黑社會裡最引人注目的猛漢,一生都是驚心動魄的傳奇……
  • 杜月笙曾贈給蔣介石120架飛機,向蔣介石求官卻遭到拒絕?
    提到上海灘的三個大佬,其中要數杜月笙最為年輕,也最會辦事。杜月笙之所以能夠穩坐上海灘大佬的位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交際圈甚廣,不管是當時的社會名流,還是清朝的王公舊族,以及軍閥政客等等,都是他結交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