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民國時期的上海可謂是一個不夜城,日夜歌舞昇平,富人的生活紙醉金迷。在&34;外,一位衣衫襤褸的小乞丐正在啃食著那個變質的水果,在那位小乞丐心中,或許有萬般說不盡的委屈,以及飛黃騰達的夢想。
時移世易,這位小乞丐果然通過他那富含道理的做人態度一洗前恥,在大上海立足,成為一名富可敵國的&34;高官都要對他禮讓三分,這位從前的小乞丐,就是今天的杜月笙。
不可否認的是,從一貧如洗小乞丐到富可敵國的黑老大,迎娶名媛結識高官,杜月笙所走的這一條傳奇之路實在讓人嘆服,但後來在杜月笙的自述,他親口裡講到:&34;
1888年,杜月笙出生於江蘇川沙,即今上海浦東的杜家宅,杜月笙四歲之前其父母便雙雙離世,其後一直由繼母和舅舅撫養長大。
這位繼母並非如電視劇一般陰險惡毒,反而對杜月笙以心相待,無論艱難困苦也供養杜月笙上學堂,只可惜生活實在拮据,僅僅讀了五個月書的杜月笙便只得離開學校進入社會。
缺乏父母管教的杜月笙在社會上被眾人看作過街老鼠,沒有一個人待見他,一時之間失魂落魄的杜月笙開始發現了&34;這一害人的遊戲,並深深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本就家徒四壁的杜月笙在賭海中沉淪,一次輸清光後甚至想把父母留下的祖屋賣掉換錢來繼續賭博。&34;、&34;、&34;、&34;,這些便是杜月笙在賭場裡學來的本事,繼母實在看不下去,便也與他斷絕了往來,任其自生自滅,杜月笙徹頭徹尾成為了一個小混混。
十六歲那年,杜月笙因為時常打架鬥毆,倒也在混混中打出了名堂。於是杜月笙在沒有師傅提攜和傳承的情況下獨立一人加入上海青幫。曾經的上海青幫在清朝時負責漕運方面業務,但到那個年代早已沒落為&34;,青幫大佬黃金榮用青幫來負責走私、運送鴉片和煙土買賣來發財。
杜月笙認識黃金榮純屬偶然。一次,杜月笙兩肋插刀替兄弟要債,在賭場裡找到黃金榮,他說:&34;,並提出了預支自己的薪水權當作債務償還給朋友,還保證自己以後會在青幫裡好好幹。
經此一役,機智有膽識的杜月笙得到了老大黃金榮的賞識和信任,並把他帶進了黃公館。從乞丐混混到老大助手,杜月笙靠的是自己,但黃金榮的確是杜月笙的伯樂。
&34;,與其說杜月笙是一位惡霸,不如說他是名社交專家。曾經卑微之時的杜月笙雖也不少參與打鬥,但大都因為自己受到實實在在的威脅才會出手,更多時候杜月笙選擇隱忍與退讓。成為一個帶刺的&34;,才不會讓自己任人拿捏。正因如此,杜月笙憑藉著大方、講義氣的人格特點在青幫中揚名。
1925年,杜月笙在上海成立&34;,主要的職能就是運送、販賣不良物品。憑藉杜月笙強大的交友能力,他很快就建立了一張緊密的關係利益網,讓自己的公司順理成章地壟斷了全球的不良生意。
第一次入行就有如此成就,黃金榮更加倍信任杜月笙,便逐漸把自己手中的風月場所、賭場生意交給杜月笙打理,杜月笙也不負眾望,把&34;們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也成功賺到了他人生之中的第一桶金。
賺得盆滿缽滿的杜月笙並沒有忘恩負義,他依舊善待已下臺的上海市長黎元洪,多次對國民政府官員施予恩惠和幫助,連國民政府總統委員長也是杜月笙的好友,禮讓他三分。
&34;,一眾國民政府官員把杜月笙比作大楚時代的春申君,這是對杜月笙的義氣一個極高的評價。但終究不良煙物害人,國民政府與他朋比為奸,百姓更叫苦不迭。因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杜月笙也絕非好人。
在中國這一延續千年的&34;裡,幫忙總是要有來有往。杜月笙做生意運輸之時,國民政府為了掩護他的運貨,多次在上海發布宵禁的命令,讓他得以光明正大地實行進出口。當國民政府需要錢權兼具的杜月笙幫忙時,杜月笙便也不會拒絕。
實際上,現在的我們早已看透了這一段&34;的背後,不過就是一場相互利用罷了,可偏偏杜月笙到晚年之時才覺悟起來。
杜月笙是一個黑社會,卻也是個中國人,在家國道義的面前他十分地深明大義。抗戰爆發,上海淪陷,杜月笙作為當時上海灘的頭一號大哥,有不少敵人想與他結交,甚至花重金拉攏巴結杜月笙,但都被杜月笙狠狠回絕。
在抗戰中,杜月笙出錢出力支持軍隊和人民,他建立了許多醫院,資助軍隊物資,建立了抗敵後援會。僅僅在全民族抗戰爆發的一個月內,杜月笙已資助了150多萬救國資金,為前方戰線給予了有力的支持。
抗戰結束後,中國內戰爆發。1945年8月,杜月笙回到上海,卻發現站臺之內沒有一個官員朋友迎接,甚至站臺內還貼有&34;口號的橫幅。
杜月笙也清楚知道國民政府氣數將盡,前去拜訪委員長,想請他告知正確的去向。不料委員長對杜月笙不理不睬,甚至只想把他丟在上海,杜月笙十分生氣,從此與委員長斷交。
杜月笙回憶曾經自己對我黨所做的種種惡行,自知留下必定會被清算槍斃,於是他帶著所有的家財以及妻兒逃到了香港,這時候的杜月笙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舟車勞頓到達香港後更是一病不起。
在杜月笙晚年之時,回想自己乘風破浪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握著他最愛的女人孟小冬的手,嘆息道:&34;
&34;,這是一句出自杜月笙之口的話,回看他的一生,惡事做盡禍害人間,卻又兩肋插刀大方仗義,雪中送碳的難事只有他願意撿起來做;他的雙手血跡斑斑,卻又建立眾多慈善機構;他廣交好友利用他人,卻又幡然醒悟自己被利用。
晚年杜月笙覺悟之時,又是否會覺得曾經與國民政府建立的&34;變得辛辣又諷刺?
文/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