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很強勢的婆婆,該怎麼和她建立親密關係?
男人和女人能走向婚姻,一定是兩個人已經對彼此的性情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覺能夠接納,所以才願意用婚姻來捆綁住彼此的心。但是,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後的日子,涉及到兩個大家族,首當其衝的就是男人的爸爸媽媽。很多小夫妻結婚以後,因為沒有那個經濟實力買房,會選擇和父母長輩一起居住。男人面對一起生活了一二十年的親人,倒還沒什麼隔閡。可女人就不一樣了,對於兩位只在婚慶上才開始改口叫爸媽的人,突然要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下去,要怎麼才能和睦相處呢?
01初次見面,請多指教
在結婚以前,丹妮和未來婆婆只見過寥寥數面。只知道婆婆是小學老師,一副刻板模樣,對丹妮沒有多親熱,但也不至於冷場。丹妮到家裡的時候,婆婆會主動下廚準備好吃的,而丹妮呢,也會在一旁,打打下手。幾次見面還算融洽,丹妮也沒想過婚後會如何,和丈夫一番籌備之後,就走進了結婚的殿堂。婚後二人是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但是公公平時不善言語,平時也沒有和丹妮有什么正面溝通。
02廚房大作戰
和婚前一樣,家裡的掌勺大人,還是婆婆。丹妮從小就沒有沾過家務,對做飯也是一竅不通。本以為婆婆知曉這些,不會為難自己。可丹妮還是太天真,結婚的第二天,婆婆就把她叫到廚房,裡裡外外介紹了一個遍,什麼東西在哪,做什麼飯應該用什麼鍋。大致就是說不會可以學,自己不可能伺候小兩口一輩子的夥食。婆媳二人在廚房做飯,其實就是丹妮當幫傭,婆婆需要什麼,一聲令下就得去幹,一頓飯下來,丹妮在廚房忙得跟陀螺一樣。
03媳婦等於學生
很顯然,婆婆把丹妮這個兒媳婦當成了學生,不過是從書面知識變成了生活常識。剛開始的時候還和顏悅色的,可越到後來,丹妮在婆婆眼中就成了差生,家務不會做,工作沒有什麼起色。原本丹妮是想著,自己工作平平,但只要能支撐起自己平時的開銷就可以了。但婆婆可不這麼想,因為自己工作出色,婆婆也同樣要求自己的媳婦也能跟她一樣,不僅要有工作,還要有那個能力去創造價值,為家裡的開銷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結婚以後,除了原有的工作,婆婆還給丹妮報了會計班,等等一系列職場必修課。
04婆媳的親密關係
但是,畢竟婆媳之間是親人關係,若是長期一個是高高在上的老師,一個是講臺下點頭哈腰的學生,這樣的日子,沒有哪個成年人能過得愉快。於是,丹妮在在家母親的教導下,開始了「討好」婆婆之路。首先,婆婆是個家務能手,持家很有一套,而丹妮在一旁,不僅學習,還要誇讚。其實人性有個很大的弱點,就是喜歡聽讚美的話,丹妮在一旁誇讚婆婆做的飯好吃,三言兩語把婆婆逗得喜笑顏開,自然婆婆說話的語氣也變得和善了很多。其實很多當老師的,雖然看著強勢了一點,但只要哄得好,就像乖學生總會討老師歡心一樣,體貼的兒媳婦也不會差哪去。
05媳婦的反擊
強勢的婆婆對待媳婦,不管她做得再好,都會挑出毛病來。可是和所有作兒媳的一樣,丹妮已經是成年人了,有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婆婆既然明擺著是挑刺的,肯定不能順著來,否則只會越演越烈。所以,丹妮的做法就是,不說話,不反駁,但也不應承。這裡要記住,婆婆畢竟是長輩,雖然是她做得不對,但也不能和她對著幹。免得說多錯多,你什麼都不說,婆婆的挖苦諷刺沒有得到回應,久了也懶得再這般對你。可你吵得越兇,婆婆也會更加不客氣,但是你說出什麼收不了口的責罵,不尊敬長輩的帽子一戴上來,就不容易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