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我們與朋友或者與戀人之間怎麼建立起親密關係的,下面我就用科學依據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喜歡的朋友們可以看一下哈。
親密通常指的是親密的個人聯繫和歸屬感。它是一種熟悉的、非常密切的情感聯繫,是通過另一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形成的聯繫的結果。人際關係中真正的親密需要對話、透明、脆弱和互惠。動詞「貼心」的意思是「陳述或告知」。當作為名詞和形容詞使用時,暗示(使人知道)的活動鞏固了「親密」的意義。「貼心」這個名詞指的是與某人關係特別密切的人。道爾頓(1959)對此進行了澄清,他討論了人類學家和民族志研究者如何通過建立親密關係網絡來獲取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內部信息」。
形容詞「親密的」表示對某事或某人的詳細了解。在人際關係中,親密的意義和程度在人際關係中和人際關係之間有所不同。在人類學研究中,親密被認為是一種成功的誘惑的產物,一種建立融洽關係的過程,使雙方能夠自信地揭示之前隱藏的想法和感覺。親密的對話成為將人們聯繫在一起的「秘密知識」的基礎要維持親密關係的任何時間,都需要良好的情感和人際意識。
親密關係需要在親密關係中既獨立又一起參與的能力。默裡·鮑文稱之為「自我分化」。它導致了一種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情感範圍既包括強烈的衝突,也包括強烈的忠誠。缺乏區分彼此的能力是一種共生的形式,一種不同於親密的狀態,即使親密的感覺是相似的在發展親密關係方面的拙劣技巧可能會導致關係過於親密、過於迅速;努力尋找界限,維持聯繫;不擅長做朋友,拒絕自我表露,甚至拒絕友誼和那些擁有友誼的人。1898年的實證調查是社會分析的一次重大革命。
門羅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調查了孩子們選擇朋友的特點和習慣。研究中包含的一些特質是善良、快樂和誠實。門羅詢問了2336名7到16歲的孩子,讓他們說出「你最喜歡什麼樣的朋友?」研究結果表明,孩子們喜歡一個朋友,是他們自己的時代,相同性別的,相同的物理尺寸,朋友與光特性(頭髮和眼睛),朋友不參與衝突,人是動物和人類,最後,他們是誠實的。孩子們認為最不重要的兩個特徵包括財富和宗教信仰。
門羅的這項研究首次標誌著親密關係研究的重大轉變,從最初的哲學分析轉向經驗有效性分析。據說這項研究終於標誌著關系科學的開始。然而,在門羅影響深遠的研究之後的幾年裡,幾乎沒有做過類似的研究。在20世紀30年代,對兒童的友誼、求愛和婚姻以及家庭的研究非常有限,但在二戰前或二戰期間對關係的研究卻很少。直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有大量的關係研究發表,親密關係才再次成為廣泛研究的焦點。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