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親密與衝突相輔相成

2020-12-11 簡單戀愛家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矛盾的,包括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

很多人都容易在感情中有一種錯誤的觀點,那就是不能容忍衝突,覺得對方和自己起爭執就是不夠愛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論是家庭背景,生長環境,教育經歷等等,是有太多不同的,那麼這些不同,肯定會造成一些不理解,所以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不吵架的「真愛」。

01

人和人之間產生親密關係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需要和被需要。

舉例來說,比如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是需要你的喜歡被回應,你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充滿期待的,如果他對你有所回應,你們之間的關係會升溫,反之,如果你不是他所需要的,這段關係便會終止。

任何親密關係,都離不開需要和被需要的循環。

如果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而這個人可以隨時隨地讓你找到,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這個人可以每天晚上接你下班,送你回家,在你晚上害怕的時候陪你,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而這個人可以了解你內心的想法,他懂你的世界,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一個人往往需求越多,越容易和其他人產生親密關係。

之前一個關注我的女孩,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她在宿舍的人緣並不好?仔細了解之後,發現她並不是人緣不好,而是和宿舍其他人的距離感太強了。

她是一個看起來很獨立的女孩,經常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幾乎不和宿舍其他人一起,別人讓她幫忙,她也都儘量幫忙,但是她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就從來都說不出口。

她對別人的需求很少,幾乎沒有需求,所以她和宿舍其他人總是有種距離感,並不能像真正的朋友可以打打鬧鬧,可以大方的說出自己的需求。

當然,這種需求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你事事都想要請求別人的幫助,別人也會厭煩。

或者你只是需要一點安慰,而對方給了你太多,反而會讓你的心裡有壓力。

所以,只有當需要和被需要良性循環的時候,親密關係就可以產生了。

02

當我們想要和這個人產生親密關係的時候,就會對對方產生需求,並加以期待,滿足則會開心,反之就會難過,感覺自己的心理受到了打擊。

你之所以感到受傷,就是因為你想要的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

如果你並不喜歡對方,你自然不會期待對方對你產生感情;

如果你是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自然也不希望別人用瑣事來麻煩你;

如果你並不需要別人認同你的觀點,你自然也不會同別人爭論,覺得別人怎麼想都和你無關。

所以這種傷害就是因為別人沒有滿足你的需求所造成的。而這種需要越是強烈,越是緊迫,那麼心理受傷的程度自然也就更深。

有個道理大家應該都很明白,我們需要的恰恰就是自己所缺少的。

當我們需要很多人認同自己的時候,大概率是自己不夠自信;

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ta身上吸引你的那個點,往往就是自己身上沒有,卻又想要擁有的點。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非常獨立的人,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有能力保護自己,也更有信心相信,即使不需要別人也能過好自己的生活,這種人你很難傷到ta,因為ta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

所以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如果在關係發展中,完全沒有衝突,沒有吵架,他們是沒有真正體會過親密關係的。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情侶,在一起的時候天天吵架,一旦分開,關係就會緩和很多。

03

當你的需求,沒有被對方滿足,就感覺受到了傷害,如果你仍然抱有期待,就會和對方產生所謂的衝突。

如果你沒有期待了,你會用逃避,離開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正式因為你還抱有希望,抱有期待,所以你會用起衝突的方式,想要更加引起對方的注意。

所以當你覺得你內心是生氣、憤怒的,說明你的潛意識裡,還是認為對方是有可能滿足你的,真正的放棄所產生的態度應該是失望、無助等。

就像真正的離開,都是悄悄的,而不是大張旗鼓的。

打個比方來說,你為什麼總是喜歡和男朋友吵架?因為你希望他滿足你的某些要求,而他沒有做到,但你又希望他去做到。

吵架,冷戰等各種形式的衝突,其實潛意識裡,仍然是因為你還需要對方,是你相信對方仍然可以滿足你,所以你想用更激烈的方式,讓對方對你妥協,繼續讓對方滿足你。

04

需要這件事,可以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也可以毀了一段親密關係。

上面了解到,你需要別人,別人滿足你,慢慢就可以建立親密關係。但是如果需要過多,索求過度呢?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但同時也決定了我們自身是有局限的,你有滿足不了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有無法滿足你的時候。

而當一個人完全不需要別人的時候,那麼ta的世界也一定是孤獨的。

所以說,需要也是有個度的,無論是過多還是過少,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是一種傷害。

而這個度,這個量,又是很難把握的,你並不知道對方所能承受的範圍是多少。

所以衝突的產生是必然的,只有和諧,沒有衝突的親密關係是不存在的!

有衝突,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因為需要和被需要,幾乎不可能完全就那麼合適,所以不用去逃避,倒不如借這個機會,去了解對方。

就像在矛盾原理中,矛盾關係就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是既衝突,卻又親密的關係,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

05

那麼應該怎麼在親密關係中處理這種需要和被需要的關係呢?

第一,正視衝突。要明白在任何一段親密關係中,衝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逃避,更不是膚淺的認為是對方不愛自己了,而是學會反思自己,比如是不是自己要求的太多,或者是標準太高了?

然後利用這些衝突,慢慢探索出適合你們之間適合解決衝突的方法,比如消除,比如接納,比如使用。

第二,正視需求。如果你是需要親密關係的人,那麼就一定會存在需要,有需要是非常正常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既不要成為只會付出,不會索求的人,也不要成為只會索求不願付出的人。

第三,正視他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滿足你任何一個需求,那是神,不是人。假如說對方,有時候並沒有滿足你的需求,也不用太過著急,或者過於傷心,感情中不能只有感性,也是需要理性分析的。

比如,他為什麼沒有滿足你?你有沒有正視過對方的需求?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真的了解嗎?

想要維持一段好的親密關係,就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不可能只接受它積極的一面,而去迴避它消極的方面,你需要明白的是,好好正視負面,利用負面,一樣可以增進你們之間的情感,關鍵還是方法論。

願你們愛情路上無憂 !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挽回,

可以私信或者留言,

我來教你怎麼做 。

相關焦點

  • 衝突不可避免,5招教你學會如何構建好的《親密關係》
    為什麼曾經也是你儂我儂,曾經也是嚮往白頭到老,很多夫妻卻過不好這一生,甚至在衝突中怨恨彼此,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怎麼這麼容易破裂?很多人把婚姻失敗的原因歸結為遇人不淑,以為換一個人就好了。結果,發現除了結婚的人變了,生活中的雞零狗碎和矛盾衝突照樣存在。
  • 教會你如何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讀《假性親密關係》有感
    看似兩個人已經親密無間的相處了很多年,但在日常溝通中仍有無數的雷區,一觸即發,究竟是為什麼讓兩個人看似親密卻無法真正懂得彼此的內心呢? 這時兩人的假性親密關係已經代替了真正的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是由兩個人關係的質量、情感的聯絡、溝通的深度以及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來決定的。
  • 人們是怎麼建立起親密關係的
    人際關係中真正的親密需要對話、透明、脆弱和互惠。動詞「貼心」的意思是「陳述或告知」。當作為名詞和形容詞使用時,暗示(使人知道)的活動鞏固了「親密」的意義。「貼心」這個名詞指的是與某人關係特別密切的人。道爾頓(1959)對此進行了澄清,他討論了人類學家和民族志研究者如何通過建立親密關係網絡來獲取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內部信息」。
  • 親密關係的種類以及意義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都有哪些親密關係?這些親密關係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性在哪裡?我們最早的親密關係是和媽媽的關係。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從受精卵開始。來自父親的精子和來自母親的卵子相遇,在子宮裡孕育280天。
  • 如何通過親密關係收穫愛——《親密關係》讀書筆記
    昨天,我做了一場關於親密關係的讀書會,不僅爆滿,現場還加了不少椅子,可見這個話題,實在是太多人關心。因為讀書會的分享個人覺得有些小小遺憾,所以我寫成文章,希望可以補足一二,也能讓沒有到場的朋友有所收穫。
  • 熹妃Q傳親密關係系統怎麼樣 親密關係系統介紹
    導 讀 熹妃Q傳親密關係系統怎麼樣?熹妃Q傳親密關係通有哪些功能?
  • 心理學:剖析親密關係的喜與憂
    其並非一成不變,是會隨著教育、親密關係等的變化而不斷改變,但長時間內是穩定且影響持久的。安全型依戀和愛情的所有這四種構成成分,分別是親密、激情、忠誠、關愛和看護,都有正面的關係。評價③應對衝突:在親密關係中,衝突無法避免。
  •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 王允親密關係一覽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許多玩家還不了解他的親密關係,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相信會有所幫助。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
  • 家庭心理百科-006-畏懼親密關係
    親密感是通過接納他人的不足和缺點,不斷地犧牲妥協,在維持穩定持久關係的過程之中建立起來的。與此相反,如果沒有和戀人、朋友等人共同生活,人就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陷入巨 大的孤獨之中。 我是一名30歲出頭的公司職員。父母整天催我結婚,但我自己其實覺得一個人生活很舒服。
  • 為什麼你不敢進入一段親密關係——親密恐懼說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這兩個本能就在衝突,我是不願意妥協,保持一個的自在呢?還是我要進入一段關係去獲取那個甜蜜與幸福?這兩個東西就是親密關係當中遇到的最基本的一個挑戰。現在我們首先需要去看一看親密恐懼,它的含義是什麼?我們講親密恐懼會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它的外在表現。外在表現是什麼呢?
  • 《親密關係》讀後感
    《親密關係》讀後感 作者:何楊 發布時間:2017-09-01   來源:中國電力網
  • 《親密關係》:愛情竟是源於需求?親密關係的終極意義是自我成長
    《親密關係》第二章中描述了這樣的浪漫景象,然後告訴讀者:醒醒!喝酒也要吃點花生米好嗎!(不是)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愛情來臨時,我們自以為的心動、付出、不顧一切,其實只是源於我們心靈深處渴望自己的需求被滿足。
  • 三國志14趙雲親密關係介紹 趙雲親密關係有哪些
    在三國志14,武將在設定上都是有親密關係的,親密關係包括友好關係當然也有惡劣的關係,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其中的趙雲的親密關係內容,比較有趣的是趙雲並沒有厭惡武將
  • 親密關係的正確做法讓你不再迷茫
    而親密關係正處於「歸屬與愛的需要」這一層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最近讀了兩本關於親密關係的同名書籍,一本是美國心理學教授羅蘭·米勒的《親密關係(第六版)》。另一本是世界頂級心靈導師加拿大克裡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羅蘭·米勒的《親密關係》,更偏重於研究著作。
  • 難得糊塗|請警惕親密關係中的過度反應和控制——《破解親密關係的...
    所以請你千萬不要排斥糟糕的關係模式,正如疾病和缺陷賦予健康以意義,糟糕的關係模式,也在提醒著我們,好的親密關係經營不易,且行且珍惜。況且,現實中即使是幸福的伴侶,也會在糟糕的關係模式和幸福的關係模式中來回切換。在這個世界上,有幸福的親密關係,但還沒有不吵架,不冷戰,不追逃的伴侶。在你看明白這些關係模式後,我希望你不要焦慮。
  • 羅蘭《親密關係》讀書筆記
    本書遵循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論述了親密關係的基礎、活動形態、類型、矛盾和修復等內容,讀完本書,你將對人際吸引、愛情、婚姻、承諾、友誼、激情、溝通、性愛、依戀、擇偶、嫉妒、出軌、家暴等親密關係的方方面面有全新的認識。
  • 11季《摩登家庭》:維持親密關係的秘密
    即使那意味著自己與別人不同,那意味著關係裡可能的衝突。但那種坦誠卻尤為可貴。 其實隱含著的是對關係的不信任:害怕矛盾,拒絕衝突。我們擔憂衝突產生,關係就不堪一擊了。 但《摩登家庭》教會我們,真實、健康的關係並不會因為衝突而消逝。坦率地表達感受,勇敢地擁抱不同,公開地探討方法,才是感情能持之以恆的秘密。《摩登家庭》裡的每一位主角的坦率和真誠,正是基於對關係的信任:彼此的牽絆不會因為矛盾而破裂。
  • 以愛情三角理論建立親密關係,用四階段法及XYZ法維持親密關係
    每個人生下來就會在一個關係網中,關係網把我們同這個世界關聯起來,其中有一種關係顯得十分特殊,就是親密關係,那麼什麼是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人類原始的本能欲望之一,體現了人類歸屬和愛的需求,它不同於泛泛之交,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它的特殊性表現在親密二字。
  • 《與人親密》:從情侶到夫妻,每一種親密關係,都可以更藝術些
    為什麼親密人為瑣屑的事而爭吵不論是情侶還是夫妻之間,兩個人是因為什麼而互相吸引,最終達成了一種親密的關係呢?傳統認知模式下的相處,為什麼是行不通的《與人親密》中詳細分析了阻礙兩個人關係進一步成長的行為習慣,當某一次爭吵發生之後,通常會有以下的解決方式:1.感到後悔,試圖彌補。誰都會有動怒時候,衝動之下的言行往往令人事後感到後悔。
  • 讀書筆記《親密關係》
    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親密關係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梁。作者把親密關係的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和啟示。作者用「月暈現象」來表示親密關係第一階段是不真實的。最初你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於情緒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