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邊的朋友和親人過生日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會送上一份禮物的,在表達自己祝福的同時,也能通過這種行為增進彼此的感情。無論從哪方面看,這都是一件讓人感到溫馨的事。
但有時,面對這樣的事情,有些人也會遇到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別人過生日,自己該花多少錢,買什麼樣的禮物?他們糾結的往往是花錢少了,怕面子上不好看,花錢多了,自己的條件又不允許,這似乎成了一個令人苦惱的問題。
有人會說,給別人送生日禮物盡力就行,沒必要做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禮輕情意重,只要心意到了,人家是不會在意的。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別人真不會在乎禮物的輕重與多少嗎?事實未必像人們想像得那麼簡單,有時,即便親人之間也會因為這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而產生隔閡,影響了家的和睦。
自從給婆婆過完55歲生日後,阿瓊明顯感覺到婆婆對自己的態度變了。
以前,她和自己有說有笑,沒事了就習慣拉著自己的手噓寒問暖,問長問短,不明內情的人見了還以為是一對親母女。阿瓊一度也為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個知冷知熱的好婆婆而感到慶幸。
可如今,婆婆顯然像變了個人似的。再見了面,她對阿瓊冷臉相對,不理不睬。阿瓊主動打招呼說話,她不是嗯就是啊的,多一個字也不願說了,和從前的熱情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一開始,阿瓊也不清楚自己哪裡錯了,婆婆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在一次偶爾聽到的對話中,她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那天,阿瓊下班早,剛走到家門口就聽到院子裡有人大聲地說話。講話的聲音她挺熟,一個是婆婆,一個是鄰居張阿姨。她本沒有在意,剛想開門進去,卻聽到了她們議論自己的聲音,而聽了其中的內容,阿瓊當時就愣在了那裡。
原來婆婆正在向張阿姨抱怨她55歲生日時,阿瓊送她禮物的事情。
婆婆的意思是,她對生日時阿瓊送她的那件600塊的衣服不滿意,和女兒送她的價值3000多的項鍊相比,簡直太寒酸。因此,她覺得阿瓊不是真心待她,和自己的親生女兒差遠了。
婆婆不高興的另一個原因是,她覺得阿瓊的工作和收入都不錯,每月能掙5000塊。這麼高的工資,卻只拿出這點錢來給她買禮物,這個兒媳真是太摳門了。
最後,婆婆嘆著氣說,看來不是親生的就是不行,她以後也不想再真心待阿瓊了,因為對阿瓊好了也得不到回報,指望不得。
聽完婆婆的埋怨,阿瓊覺得心裡很委屈,因為她根本就不是婆婆說的那種人。
她5000塊的工資在沒有退休金的婆婆眼裡是不少,但每月根本就留不下,她每月要給婆婆1000塊的養老錢,讓她一個人花,還不包括平時給她買藥看病的錢。剩下的那些錢她要精打細算著花,一家人的生活費,孩子的學費,以及平日裡的人情禮往都要從裡面出,幾乎每月都花得精光。
而丈夫3000多的工資阿瓊不想動,因為他們住的這幾間平房實在太舊了,冬天透風夏天漏雨,她早就想攢錢買個新樓房了,可惜首付總是攢不夠。但她沒有放棄,依然盡力地攢錢,她希望全家人能早日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子。
說實話,婆婆55歲生日時,阿瓊連那600塊也不想花,不是她摳門不孝順,而是家裡的經濟情況實在太緊張了。但她又考慮到,婆婆老了,心思容易重,為了讓她能開心一些,她才花了600給婆婆買了那件今年很流行的衣服,她知道婆婆儘管年紀大了,還是挺喜歡跟新潮的。
至於婆婆的女兒,阿瓊不能比,她嫁了一個有錢的生意人,手裡從不差錢。而她和丈夫只是最普通的工薪階層,事事需要量力而為,需要有自知之明。
可沒想到,婆婆不但對她買的禮物不滿意,還向外人講她是個摳門的兒媳,阿瓊的心裡怎能不難過呢?
至此,阿瓊算是清楚婆婆對自己冷漠的原因了。但是她想不明白,只是一個普通的生日而已,婆婆怎麼就那麼在乎自己送的禮物價值的高低呢?她攢錢也是為了能讓一家人儘早搬到新房,改善生活的環境啊,婆婆怎麼就不理解自己的心思呢?
每個人過生日都希望能收到別人祝福的禮物,收到禮物內心會感到格外的溫暖。但同時,對於禮物的價格高低不能太計較,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送的禮物也會不一樣。只要是誠心誠意,也就應該知足了。
像阿瓊的婆婆,明知道兒媳家裡的條件不好,就不應太在意她送什麼樣的禮物,也不能拿她和不差錢的女兒比,更不能隨便對外人亂說她摳門的壞話。何況阿瓊送600塊的禮物也算可以了,她如果緊揪住這件事不放,不僅影響了家庭的和諧,也顯得心胸太過狹窄了。
生日禮物只是個形式上的東西,不在於價值的多上,關鍵要看裡面蘊含的情義,只要情義到了,我們就應該滿足,而不是去斤斤計較價格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