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暖城」的41萬碗陽春麵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江蘇省高郵市的一名環衛工在就餐前展示自己的愛心早餐券。(10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韓瑜慶攝

▲陽春麵中還有一個煎雞蛋(10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韓瑜慶攝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蔣芳、趙久龍

  一大早,大街小巷的麵館迎來一批特殊而熟悉的客人——「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一碗陽春麵、一個煎雞蛋、一杯熱豆漿,江蘇高郵20家小麵館連續三年多給全市近400名環衛工人提供了41萬份免費早餐,背後買單的是人稱「暖男」的製衣公司負責人何其新。

  曾被溫暖相待,所以心懷感恩。這份以善報善的愛心傳遞,讓一座城市變暖。

41萬碗陽春麵和煎雞蛋

  當城市還未醒來,58歲的環衛工柏玉華已忙著清掃揚州高郵高速路段面。寒來暑往,踏雪行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多載不辭辛勞,柏玉華和同事們一起用辛勤汗水換來一座城市的整潔和美麗。

  「家裡住得遠,我每天清晨4點20分起床洗漱,5點鐘上馬路,一般要掃到7點半左右才能下來吃早飯。」柏玉華告訴記者,住得近的人一般回家吃完早飯再繼續上班。她住得遠,從家裡帶來的飯涼了也捨不得買熱的吃,直到有了免費早餐。

  在高郵市蝶園路71號的麵館裡,48歲的高連珍和43歲的張衛紅一邊吃早餐,一邊向記者出示了紅色的愛心早餐券,上面寫有「2016年10月,陽春麵+雞蛋,價值4元」,加蓋波司登製衣有限公司印章。3年多來,這家公司已經發出去了41萬多張這樣的票券。

  天天見面小吃店是最早的愛心早餐免費提供點。老闆李宏元回憶,何其新是這家麵館的常客,3年多前,店裡來了個老環衛工人,說麵條少了吃不飽,請李宏元多下點兒。何其新在一旁聽見了就跟老人攀談起來,了解到老人每月工資只有900多元,當時3塊錢一碗的麵條一個星期只捨得吃兩回後說:「老李,要讓老人家吃飽,不只是今天,是以後每天都如此,我來買單。」何其新立即聯繫高郵市環衛部門,承諾給全市每個環衛工人免費提供早餐。如今,高郵市區已有20個環衛工人免費早餐供應點,一線環衛工人人人可享。

曾被溫暖相待 所以心懷感恩

  「中華慈善獎」「江蘇省慈善之星」……生於1966年的何其新有很多光環。然而,少有人知的是,他出身苦寒,當過「鴨司令」,敲過煤炭,刷過油漆。

  出生於揚州高郵二溝鄉的何其新父母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民,何其新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幫忙放鴨子以貼補家用,倒春寒時節還把小鴨子接到堂屋過夜。「老家的房子一共三間,平常父母帶妹妹住在房間裡,我住堂屋。為了給小鴨子騰地方,我就把床鋪移到廚房裡去,捨不得讓小鴨子受凍啊。」何其新說。

  14歲時,初中畢業的何其新被堂舅介紹進車間當臨時工敲煤球,一天忙下來鼻孔裡都是煤灰只掙1塊1毛錢,食堂的肉圓3毛錢一個不捨得吃。「堂舅一人養一家5口,難得吃上一頓肉,但看我在長身體,常常叫我去吃飯,讓我免受飢餓之苦。」如今,何其新對堂舅一家照顧有加。

  1982年,改革開放了,村裡要辦廠。當時的村長、村支書和會計三人分別找親戚朋友集資,湊了500多元給這個16周歲的毛頭小夥。何其新找到開小服裝廠的娘舅合作,很快就賺得人生第一桶金。「沒有他們的信任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為他們養老。」何其新兌現了承諾。

  何其新坦言,自己雖是窮苦出身,但曾被鄉鄰、親朋溫暖相待,所以始終心懷感恩。

「我就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如今,光顧天天見面小吃店的環衛工有六七十人,李宏元只要看到是環衛工人就會提供免費的豆漿。「這也是受老何的帶動,做點力所能及的好事。」李宏元說。

  環衛處負責人徐志強說,由於老何不斷為環衛工人呼籲,市政府這幾年也不斷提高環衛工待遇,現在他們的平均月工資達到1900多元。

  何其新的「暖」體現在他的細心。為了讓免費早餐落到實處,公司安排專人負責,每月底將下個月的早餐券送到高郵市環衛處,由環衛處分發到所有環衛工人手上,滿一個月再派人去麵館一家家結帳。此外,何其新每年都為高郵環衛工人捐贈一件新羽絨服,幫助他們溫暖過冬。

  「我是個粗人,不會說大道理,我記得小時候吃不飽飯的滋味,記得那些幫助我渡過難關的人,我就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何其新說。多年來,他默默做了許多善事。他每年捐助20萬元學費和生活費給貧困學生,連續10年資助5個三胞胎家庭孩子學習費用,為三垛鎮修建小學教學樓,為該鎮南豐小學鋪路、架橋、安裝路燈,為卸甲鎮修建老年公寓,出資改造加固高郵市鄉鎮敬老院,為困難群體捐贈羽絨服裝……這些年他個人和公司用於慈善事業的資金和物資達7000萬元。

  小時候,小夥伴叫他「鴨司令」,沒想到一晃幾十年,如今還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何其新笑著說:「我是製衣起家的,羽絨服中最保暖的材料就是鴨絨。全國羽絨服約60%產自高郵,這座城市本來就很暖。」

相關焦點

  • 陽春麵是碗什麼面?
    從《上海飲食服務志》得知:1955年0.13元一碗;1965年0.12元;到1990年,衝到2字頭,每碗0.20元。 這碗面之所以價廉,聽它原名便知:「清湯光面」。面清水光湯沒澆頭,調味就是放醬油,能加點豬油不要太幸福。光面如白飯,到店裡填肚皮,就喊陽春麵。
  • 陽春麵是碗什麼面
    陽春麵是碗什麼面 2020-11-27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13國考面試熱點解析:暖人心的陽春麵
    2013國考面試熱點解析:暖人心的陽春麵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3國考面試,面試輔導,廣東公務員網,廣東人事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江南的這碗陽春麵,只有兩種味道,卻延綿數千年
    江南的這碗陽春麵,只有兩種味道,卻延綿數千年以前看電視的時候,總是在電視裡面看到各位大俠來到了一間客棧之後,大叫一聲:來一碗陽春麵!眾所周知江蘇地帶的人吃的口味都比較喜好清淡,所以這陽春麵也真真好的,符合了他們的味覺,陽春麵看起來湯汁非常的清澈,而且麵條上只是微微的泛著油光,然後撒上幾天翠綠的蔥花來作為點綴,這麼一碗陽春麵就已經出鍋來吃了,而且不管是早餐來吃還是晚餐來吃,雖然看起來很樸素,但是提供給人體的能量卻是一點都不少。
  • 這兩碗面都與乾隆相關,為啥陽春麵要比銀絲面出名?|睡前分享
    中午來碗澆頭面當午餐,好吃有味道,還不貴。晚上喊碗陽春麵,再叫幾個小菜,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喝個小酒,來一個酒足飯飽了。蘇式面用的大都是細面,很少有寬面,無錫有少量老麵館會有細寬面,但並非主銷品種。而江南人在自己家裡下麵條,經常有選擇寬面的,所以生麵店裡會有寬面賣。
  • 吃一碗兒時就熟悉的麵條,一切都暖了——陽春麵【孔老師教做菜】
    初識陽春麵,是在兒時課本裡有一篇《一碗陽春麵》,主要講述了母子三人在突然遭受厄運之後頑強不屈、奮發上進的故事,同時,以北海亭麵館夫婦每次悄悄地為母子三人多加面的份量,體現了人性的光輝與人間的真情,這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記憶猶新! 陽春麵最早叫「清湯光面」,除了面和湯,再無其它,吃麵之人本就不怎麼富裕,這「光面」就很不吉利了,本來就窮,豈能還吃「光」?
  • 陽春麵不是「醬油麵」,學會幾個陽春麵的訣竅,老廚師也說好吃
    初識陽春麵,是在中學課本裡,感人至深的故事沒怎麼記住,只記得那碗盪氣迴腸的陽春麵,放學回家便央求父母給做一碗「陽春麵」,可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又怎麼會知道陽春麵是何物,末了還是一碗撈麵條把我打發了。陽春麵名字起得頗為大氣,總讓人聯想到「陽春白雪」之意,但有著「高貴」的名字,卻幹著「下裡巴人」的活。這面最早叫「清湯光面」,除了面和湯,再無其它,吃麵之人本就不怎麼富裕,這「光面」就很不吉利了,本來就窮,豈能還吃「光」?聰明人想到給這面改個名字,陰曆十月叫小陽春,這面也是十文一碗,乾脆就借得「陽春」二字,起名為陽春麵,好讓吃了這碗面,生活也變的陽光一些。
  • ҈熱҈騰҈騰҈,這碗生日面好暖……
    ҈熱҈騰҈騰҈,這碗生日面好暖…… 2020-12-16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特色陽春麵陽春麵的具體操作步驟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麵條雞蛋花生油陽春麵幾乎是人人都愛吃的一道上海小吃,據說陽春麵本來叫「清湯光面」的,可是做生意的人,最忌諱的字眼,就是清和光,認為不吉利,所以才取名的陽春麵。有湯有水的味道超級的棒,小編今天就要給大家講講上海特色陽春麵的具體操作步驟。
  • 陽春麵的由來和做法
    陽春麵多麼熟悉的一個名字,一碗陽春麵,相信大家在小時候看武俠片或者民國劇時都有耳聞,那麼一碗蔥花清湯麵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裡呢?相傳這個名字的由來跟我們熟悉的乾隆皇帝有關,話說某年陽春三月乾隆帝下江南微服私訪路過淮安,在路邊發現一麵攤,於是要了一碗麵吃後頓覺神清氣爽,接而詢問這碗清湯麵的名字,店家看客人談吐不凡便說沒有名字,要不客官您給取一個,因為淮安是當時漕運納稅重地,又正值陽春三月萬物復甦,乾隆帝隨即取名"陽春麵",寓大清國運綿延不絕,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為國泰民安之意。
  • 今天給大家分享,陽春麵,蔥油拌麵,麻辣小面的製作方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好吃又容易做的幾道快手面,集營養、健康、美味、陽春麵、蔥油麵、麻辣小面、適合早餐、午餐、晚餐、好吃又過癮,這個假期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吃泡麵,泡麵吃多了胃會不舒服,其實掛麵做好了也是很美味的,有喜歡的就做來試試吧,記得關注點讚哦,麼麼噠。
  • 《印象》故鄉的陽春麵
    很單純或很深刻的幸福,想到童年吃陽春麵的滋味,我就有這樣的心情。我對高中的學校沒有什麼深刻印象,卻時常想起校外的陽春麵和賣面的幾個老太,無論從後面看還是從前面看,都同樣是圓滾滾的,但她們衣著都很整齊,笑起來也溫馨自然。甚到她們的相貌、語音,以及面碗的顏色和麵條形狀,都還歷歷在目。
  • 閒話陽春麵
    尤其是在那油水缺乏的蕭條枯寂的歲月,一碗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陽春麵,惠而不費,絕對稱得上是美食,常常令人獲得莫大的慰藉。因此,我對陽春麵總有一份特殊的好感。陽春麵就是一碗「光面」,麵條,湯水,蔥花三位一體的清湯麵。可就是這碗清湯麵,才顯比出煮麵的水平。就好似賽歌不用伴奏,只憑清唱,選美不靠包裝,只穿比基尼,拼的就是「素」實力。
  • 陽春麵是如何由來的?陽春麵,簡單易學的做法,人手必會!
    陽春麵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上海、蘇州、無錫、揚州、高郵、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出名的有上海陽春麵、高郵醬油麵(又稱高郵陽春麵)、揚州陽春麵等等。
  • 來一碗熱騰騰的陽春麵吧
    陽春麵的由來陽春麵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高郵、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揚州、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比較出名的有上海陽春麵、高郵醬油麵(又稱高郵陽春麵)、揚州陽春麵等。
  • 做法最簡單的傳統名面-陽春麵,湯鮮味美,5分鐘就能上桌
    陽春麵,大概是中國數百種傳統名面中做法最簡單快速的一種了。傳統的陽春麵是來源於底層百姓吃的清湯麵,只需麵條一把,小蔥一捏,豬油少許,僅以醬油和鹽來增色調味,用開水衝湯即成,湯清面滑,極為鮮美。陽春麵這名字頗為大氣,卻實實在在是來自於市井坊間。「小陽春」是農曆十月的別稱。
  • 江蘇特色陽春麵,湯清味鮮清淡爽口
    陽春麵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上海、蘇州、無錫、揚州、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陽春麵最大的特點就是湯清味鮮,比較清淡爽口,所以很瘦,飲食清淡的南方人的喜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陽春麵的製作方法。
  • 蘇式湯麵---陽春麵
    只是麵條也有很多花樣,比如刀削麵,麵皮,打滷面,涼拌麵,熱乾麵,擔擔麵,炸醬麵,還有今天我要講的「陽春麵」,蘇式湯麵。陽春麵是蘇揚一帶的特色小吃,也稱清湯麵,色澤清澈見底,味道油而不膩。在江南一帶格外有名,記得今年10月份去淮安的時候,吃過一次陽春麵,味道確實很鮮美,讓人回味無窮。至於陽春麵的由來,聽姐夫說,早在民間有個習慣稱農曆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又以十為陽春。
  • 一碗清湯陽春麵 一座揚州城
    所以陽春麵既可以給客人接風,又代表了揚州美食的精髓。所謂「陽春麵」就是清湯麵,一般不放任何配菜,有的地區會放些蔥花點綴,有的乾脆什麼都不放。中國人對陽春麵這個稱呼似乎是有些陌生的。尤其是北方人,可能更會感到莫名其妙。「陽春」這個詞也過於文雅,以至於很多人完全不清楚這個詞的含義。
  • 那一碗心頭好,陽春麵
    當我們談及上海的大眾化早點時,往往將陽春麵與「四大金剛」的大餅、油條、粢飯、豆漿聯繫到一起。所謂「陽春麵」,那是一種不加任何「澆頭」的、光光的一碗麵條。當它出現在你的面前時,你也許會覺得有一種寒酸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