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人民警察隊伍中,監獄警察有一層神秘色彩。高牆、電網,構成了他們封閉的工作環境,他們每天面對的是曾經危害社會的群體——罪犯。上海電臺《法眼看天下》特別節目之「我是警察」系列,邀請監獄警察做客直播間,揭秘這一特殊職業。
從警33年,一直和罪犯打交道的上海市青浦監獄民警李海榮說,人們對監獄警察常常有所誤解:
「人家覺得,哎呀,他們就是看犯人的。」
我國刑事司法活動的根本目的是預防和打擊犯罪、執行刑罰和改造罪犯。青浦監獄是一所關押重型罪犯的監獄,李海榮同時是上海市監獄管理局首席矯治師,他的職責是讓罪犯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改造。罪犯陳某,曾經是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大挑戰。
「他50歲還不到,從16歲開始,五次服刑,四次逃跑。他最後一次逃跑是在新疆,他為了脫逃,整整在沙漠裡躲了三天三夜,最後是爬火車回到上海。」
陳某自少年時代就頑劣成性,不僅犯罪性質複雜、犯罪手段多樣,而且社會經歷豐富。在青浦監獄服刑初期,他思想意識及行為習慣仍然具有很強的反社會性。
「他到了我們監獄以後,四處揚言,他這輩子就準備要跟我們搞到底,一進來他就跟人家打聽我們監獄周圍的交通狀況,觀察我們監獄的設施,特別是下水道啊等等。」
要改造這樣一個罪犯,李海榮知道,單純用常規方法是不起作用的,必須要上點」特殊」手段。抓住陳某成天琢磨越獄的心態,李海榮主動向他介紹監獄設施。
「我跟他講,我們青浦監獄設施是怎樣怎樣,我把它所能夠想到的逃跑的方法路徑,我一一跟他講,比如講你想翻牆,我們的圍牆上面有高壓線;你想入地,我們監獄所有陰井蓋都是有鐵柵欄的,我就直截了當遏制他、震懾他!」
儘管打消了陳某逃跑的念頭,但如何讓他在鐵窗內燃起生活希望,進而重塑一個守法公民呢?在一次次交鋒、交談中,李海榮發現,陳某對20年前,曾經對他進行過社會幫教的王老師充滿了感激,家人因為他屢教不改,都與他斷絕了來往,陳媽媽甚至不承認有這個兒子。看似強硬的陳某其實對母親充滿了愧疚。為了觸及陳某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李海榮開始在獄外做調查,動用各種關係,用了半年時間,終於找到了20年前幫教過陳某的王老師,又用了近半年的時間,和王老師一起做陳某家人的工作,陳媽媽心裡的堅冰被一點點化開。終於有一天,王老師和陳媽媽同時出現在陳某面前。從來不肯低頭的陳某,迎來了人生中痛哭流涕的一天。
「當我帶著王老師跟他的母親帶到我們監獄會見室,這個陳犯向著他母親跪下了。他母親跟著一句話,沒有隊長,沒有王老師,我根本不會來,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聽隊長的話,在裡面好好改造。陳犯真正的轉變了。」
原標題:《【我是警察】一場陰謀「越獄」是如何被「掐死」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