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百年文明古墟,猶記當年繁華。南莊鎮紫洞古墟過去被稱為「小廣州」,至今保留著青磚雕欄、當鋪、茶樓。
百年前,南莊的紫洞村就是肇慶、清遠到佛山、廣州的重要水路中轉站,隨著「行船」的人經常要在這裡歇腳,購買一些生活必須物資,所以,紫洞古墟慢慢地繁華了起來。那時,紫洞古墟被南來北往的人稱為「小廣州」。
而今,經歷百年的風吹雨打,紫洞古墟的繁華雖已被歲月帶走了,但保存下來的那些青磚雕欄,醫館、當鋪、茶樓各式古建築盡顯滄桑,但卻散發著魅力,美得靜水流深,向後人訴說著悠悠歲月。
紫洞古墟中最宏偉最氣派的建築當數青磚碉樓構成的善慶堂。
》現場探訪
穿梭九曲十巷 迷醉於古墟倩影中
臨近傍晚,從南莊鎮紫洞大道進入紫洞村,順著一條寬約六七米的村道向裡走去,步行十分鐘左右,紫洞古墟大街就赫然出現在眼前,靜謐而深邃的古墟巷道,霎時令人迷醉。
古墟大街兩邊的建築古老而宏偉,走上前,靠在紫洞古墟大街96號的老房子,就能感受到它的滄桑。屋門是鎖著的,但透過門縫,屋子裡面的布景還是能盡收眼底,整個屋子不大,門的右後方,冰冷的土灶臺,上面連接著煙囪,只是,如今煙囪早已不再有炊煙了。
沿著紫洞古墟大街走入西四街,一棟舊樓的外牆長滿了青苔,附近的一個村民說這戶人家的屋主叫簡慶,但現在就連簡慶的兒子也已離開人世了,僅留下眼前的這棟空樓。和西四街對應的東四街上,4號屋的屋門沒有鎖,走進去,陽光從窗子中射進來,裡面的蜘蛛網尤為清晰,屋中的小閣樓和屋頂上的木樑、天窗散發出木質發黴的氣味,淡淡的,東四街的盡頭有一口小古井,裡面蓄了不少水,把手放進水裡,手心沁涼。
從東四街返回紫洞古墟大街,繼續向北走,走入一條悠長的巷道,在紫洞古墟西五街處停留。一間矮矮的小屋,目光從已布滿鏽跡的鐵窗向裡望去,屋子的正中央掛著一個廢棄的鳥籠,空的,會禁不住地想像著是否因為鳥籠的主人故去,所以籠中的鳥也追隨相伴了。
穿梭在紫洞古墟大街,沿途拾目皆是青磚雕欄,當鋪、茶樓各式古建築的結構、外觀還保留得相當完好,九曲十巷,一巷一景,可每一巷都烙有紫洞人重文興學歷史傳統的印記。
【推薦閱讀】
佛山推盤量漲40% 保利招商中海"3駕馬車"齊驅
首置or改善?佛山7000元/㎡高性價3房左右逢源
萬達萬科決戰燈湖之巔 佛山商業成投資"藍海"
廣佛肇2015年建八條軌道 魁奇路對接平南高速
樂從3片區對接佛山新城 鋼鐵市場明年3月啟動
南海大道"地王項目"啟幕 創鴻城銷售中心開放
更多資訊>>
》歷史溯源
紫洞古墟得「小廣州」美稱
據《南海縣誌》記載,明朝萬曆以前,紫洞墟市就已經形成了,每逢陰曆初一、初四、初七是墟日。因為紫洞位於北江兩支流潭州水道、東平水道的分叉口,在那個以船代步、水路運輸為主要出行貨運方式的年代,這樣的地利自然成為商家、貨運聚集的地方。「在當時,這裡很繁華的,南來北往的人稱這裡為『小廣州』。」紫洞村88歲的老者羅品深笑著說。
如今,這裡仍舊可以看到一些七彩的西洋油彩窗、精緻的雕欄圍杆、緊鎖的古老木門,難遮當日的繁華。記者還翻閱了《南海縣誌》,發現其中有這樣一段有關紫洞古墟大街的介紹:「從海邊進來,便見很多柴炭鋪,主要供應養桑人家的,再往裡走便是雜貨鋪、米鋪、香鋪,走近紫洞街市場附近,商鋪就更多了,當鋪、豬肉鋪,還有不少茶樓、客棧。」紫洞古墟的繁華景象,如今也只能從留下的文字中加以聯想了。
據介紹,清末明初,紫洞村就逐漸發展成肇慶、清遠到佛山、廣州的重要水路中轉站,「當時的西北二江很多船都經過這裡,不少『行船』的就會在這裡歇歇腳,購買一些生活必須物資,所以也就漸漸帶旺了這裡。」羅老回憶說,「隨著墟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已逐步出現布局有序化,紫洞墟開始出現打石街、棉花街、布行街等,有點類似於專業市場,讓逛街的人好找著地方。」
根據《水鄉南莊》中記載,明清到民國,紫洞古墟繁華的集市受益於紫洞艇,當時紫洞人所造的紫洞艇,即可坐在船頭觀看兩岸風光,又可在船廳聽女伶演唱,還可以在花廳行酒作樂。羅老說,「當時位於紫洞上遊的小塘、金沙、羅村都坐艇來逛墟,每年往返多達10多萬人!」談起紫洞古墟,羅老和村中很多老一輩仍難忘童年時,那幅如清明上河圖般熱鬧的圖景。
》村民回憶
善慶堂贈醫施藥救濟窮人
紫洞村村民簡茹告訴記者,在紫洞古墟大街上,最氣派的建築要數善慶堂,「善慶堂的人經常贈醫施藥、救濟窮人。」今年68歲的簡茹回憶說,「聽長輩們說,善慶堂裡的人還會幫助死去的人超度靈魂。」簡茹所說的地方就是記者眼前這棟2000多平方米的大樓,記者不禁被它歷經78年風霜至今還保存完好的軀殼所吸引。
據相關文物記載,善慶堂由當時的華僑集資建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又稱男道堂,整棟樓包括主樓、配樓、橋廊、庭院等。如今,掌管這棟古建築大門鑰匙的陸妹女,是一位年過花甲的婆婆,她打開大門領著記者走進這棟3層古樓。
推開木門,院內雜草叢生,後院的歐式噴水池被林木層層覆蓋;圓拱長廊,西式彩窗,古榕嵌入牆體,「劈」縫而長。沿著斑駁的磚木樓梯,踩著陽臺上舊式圖案地磚,扶著雕花欄杆,仰望精緻的石雕、磚雕,感覺像是時光倒流。
站在善慶堂的三樓上,陸妹女指著斜對面的一棟二層小樓對記者說,那就是女道堂,幾十年前那裡面住的叫「自梳女」。據相關史料記載,「自梳女」是指把頭髮像已婚婦一樣自行盤起,以示終生不嫁、獨身終老的女性。「她們(自梳女)有骨氣的,終生不嫁人,就敢反抗當時的社會。」陸妹女說,「也都很有愛心,經常捐衣捐物給善慶堂去幫助窮人。」
陸妹女告訴記者,小時候聽父輩說在民國時期,善慶堂門前和裡面都是最熱鬧的,窮人們到那裡可以吃得上飯,得到救濟。解放後,這裡被用來作為糧店,慢慢的善慶堂也就變冷清,褪去了繁華。記者在善慶堂一樓的牆壁上看見寫有「為糧店的革命化而奮鬥」的標語。
「屋梁等木體結構也開始有白蟻了,之前來龍捲風,已經把部分屋簷給掀走了,損及部分磚雕。如果再得不到保護,這麼珍貴的古建築就會消失了。」陸妹女抬頭望著三樓的天窗對記者說。
【推薦閱讀】
10年城長佛山"脫胎換骨" 佛山新城圓"中心夢"
5年股指漲幅大於房價漲幅 買房OR買股?真糾結
動遷4年未達成一致 佛山1/4產權房能換不能賣
中山公園將還綠於民 南片區分2期改造3宗地塊
任志強改口:明年三月房價漲還是不漲我都沒錯
起拍4.6億多7億成交 大良一地塊以高溢價拍出
更多資訊>>
標籤: 南莊紫洞 文明古虛 禪城城建
作者: 劉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