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成為全國第三個擁有卒中急救地圖省份 首批確定28家救治...

2020-12-14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國家衛計委腦防委陳雪主任為黑龍江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儀式致辭

人民網哈爾濱10月21日電(方圓、汪曉濤)為將健康中國戰略落到實處,使黑龍江省腦卒中防治水平進一步提升,10月21日至22日,由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黑龍江省醫學會、黑龍江省卒中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第二屆黑龍江省卒中學會學術會議、第三屆黑龍江省醫學會卒中學分會學術會議暨黑龍江省卒中專科聯盟啟動會」在哈爾濱市舉行。國家衛計委腦防委主任陳雪,中國卒中學會秘書長何士大,中國卒中學「紅手環志願者服務團」秘書長、上海醫學會腦卒中分會副主任委員王少石教授,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主任魏新剛,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劉文川,哈醫大二院黨委書記王永晨,哈醫大二院副院長吳江出席了本次會議。學術會議邀請了國內20餘位神經內科、外科頂尖專家,進行了近40場關於卒中中心建設、腦卒中早期管理、溶栓抉擇、出血轉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機械取栓的進展和技術策略等國內最熱門話題的講座,黑龍江省相關領域的600餘位專家學者共同分享了本次學術盛宴。

黑龍江省卒中學會會長、哈醫大二院卒中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王麗華教授介紹,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黑龍江省地處高緯度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居民油脂、食鹽攝入量明顯過高,導致黑龍江省腦卒中發病率位列全國榜首,防控形勢極為嚴峻,本次會議的召開旨在全面提升黑龍江省腦卒中防治水平,加強黑龍江省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多學科聯合防治卒中模式並倡導早期康復理念,促進黑龍江省腦卒中規範化救治系統的發展。

中國卒中學會何士大秘書長為大會致辭

會上,由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正式發布黑龍江省卒中急救地圖,成為我國繼吉林省、湖北省後第三個擁有省級卒中急救地圖的省份,確定了首批28家急性腦卒中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形成覆蓋黑龍江省上千萬人口的快速救治網絡,使黑龍江省卒中患者能在最短時間內,被120送到距離最近、具有溶栓或取栓能力的腦卒中定點醫院得到規範化救治,進而降低黑龍江省腦卒中的致殘率和死亡率。

此外,黑龍江省卒中專科聯盟正式啟動,哈醫大二院作為牽頭單位,涵蓋黑龍江省各地級市91家二級以上醫院,將利用遠程平臺開展遠程會診、技術幫扶、教育和培訓等,使優質資源下沉至全省,從而實現各地級市縣的龍江人民都能享受到最專業、最規範的診療服務。

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主任魏新剛為大會致辭

地圖在手卒中發病急救不迷路 直達最近卒中定點醫院救大腦

腦卒中,俗稱中風,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佔60%-70%,患者發生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溶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溶栓的最佳時間是在3小時之內,最長不超過4.5小時。如果超過3小時的「黃金時間窗」後,患者的神經細胞就會因缺血時間過長出現不可逆性壞死,溶栓獲益小,出血轉化風險高。

目前黑龍江省卒中救治現狀仍然存在低覆蓋、低救治、低輻射的狀況,大部分患者發病後無法準確判別哪些是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導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窗。因此,為了讓卒中病人獲得更快、更有效的救治,構建了黑龍江省卒中急救地圖。

據王麗華教授介紹,「黑龍江省卒中急救地圖」整合了全省具有綜合救治急性腦卒中能力的醫院,目前是由28家腦卒中定點救治醫院+1個質控中心+1個120急救網絡串聯而成,使卒中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由專業的120急救人員精確識別,在快速送到有溶栓能力的腦卒中定點醫院進行規範救治的同時,通過無線的信息化系統即時傳輸病人信息,實現病人未到、信息先到,讓醫護人員提前準備,有效避免了院內延遲、二次轉院、救治斷點等情況,為患者爭取「三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提高急性卒中的搶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同時王麗華教授強調,地圖的出現定能惠及全省,為危急時刻的患者指路導航,明確方向,使卒中患者得到更快、更規範、更有效的救治。

據悉,今後黑龍江省衛計委將依託黑龍江省腦卒中診療專業質控中心,對黑龍江省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28家定點醫院實行動態管理,定期檢查工作質量,保證診療數據及時上傳,互通共享,依據工作成績建立退出機制。並將每半年對定點醫院進行考核,不合格醫院取消定點,並分批次進行補錄定點醫院,不斷擴大「黑龍江省卒中急救地圖」網絡。

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劉文川出席會議

優質資源下沉打造基層專家 卒中患者在當地即可接受規範救治

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作為黑龍江省首批重點學科之一,技術力量在黑龍江省處於領先地位,尤其是近年來院內急性腦梗死超早期靜脈溶栓綠色通道建設和機械取栓介入診療技術等取得了長足發展,平均DNT(患者從進入醫院到靜脈溶栓的時間)為47分鐘,處於國內領先。

為進一步實施「技術前移、協調聯動」、提升基層醫院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診治能力,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預後,黑龍江省卒中專科聯盟正式啟動,哈醫大二院作為發起單位,首批聯盟單位涵蓋黑龍江省各地級市91家二級以上醫院,預計在2018年實現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聯盟,做到黑龍江省「無死角」全覆蓋。

王麗華介紹,「聯盟」的成立順應我國醫改大趨勢,有助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有利於醫療資源上下貫通,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能,更好實施分級診療和滿足群眾健康需求。該「聯盟」將依託哈醫大二院神經科,利用遠程平臺開展遠程會診、技術幫扶、遠程教育和培訓,從而有利於推動規範化卒中診療的發展,提升基層醫療質量,整體提升黑龍江省的卒中診療救治水平,使黑龍江省卒中患者在就近醫院能享受到最規範、有效的診治。

哈醫大二院黨委書記王永晨為大會致歡迎辭

判斷中風認準「1、2、0」 搶救大腦及時撥打120

據中國卒中學會發布《2016年腦卒中流行病學報告(第一版)》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腦卒中患者7000萬人,每年新發腦卒中200萬人,每年卒中死亡人數165萬人,每12秒即有一個中國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個中國人死於該病,因其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的特點給我國造成了上百億的經濟負擔,並且近幾年有年輕化趨勢。

黑龍江省由於氣候原因和飲食習慣,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地區,3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是南方省份的5-6倍,是東北地區其他省份的2-3倍。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年住院患者達2萬餘人/次,其中80%以上是腦卒中患者。

哈醫大二院副院長吳江為大會致辭

專家介紹,腦卒中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溶栓,一個是取栓,兩種治療方式都對於時間具有嚴格的限制。溶栓要求在4.5小時之內給患者應用溶栓藥物,40%-50%的病人經溶栓治療後能夠完全自理。而時間超過4.5小時或者有大血管病變則需採取介入取栓,它的時間窗為發病8小時以內,可以進一步降低腦卒中患者殘疾的比例。因此,「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大腦」,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救治十分關鍵。

王麗華教授提醒,判斷是否發生腦卒中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可以根據「1、2、0」三步自行評估,1看1張臉是否出現不對稱口角歪斜,2查2隻胳膊能否平行舉起、有無單側無力現象,0(聆)聽語言是否言語不清表達困難,一旦出現上述任何突發症狀,就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此外,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聯合核磁共振診斷學科開展了多模式磁共振影像,對於無法確定發病時間的急性卒中患者,可以通過影像發現不匹配區域,進而指導溶栓治療。

黑龍江省卒中急救地圖

附:

黑龍江省卒中急救地圖首批確定28家救治定點醫院

大慶市

大慶龍南醫院

大慶油田總醫院

哈爾濱市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黑龍江省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一一醫院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

哈爾濱市二四二醫院

哈爾濱市第四醫院

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病醫院

齊齊哈爾市

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

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牡丹江市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鶴崗市

鶴崗市人民醫院

黑河市

黑河市第一人民醫院

雙鴨山市

雙鴨山雙礦醫院

黑龍江省農墾紅興隆管理局中心醫院

雞西市

雞西雞礦醫院

雞西市人民醫院

佳木斯市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佳木斯市中心醫院

七臺河

七臺河市人民醫院

綏化市

綏化市第一醫院

伊春市

伊春市第一醫院

(責編:李忠雙、丁洋)

相關焦點

  • 2019版全省卒中急救地圖來了
    近日,「2019年版黑龍江省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急性腦卒中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擴增為32家,其中,哈市有10家醫院入列,全省腦卒中急救網絡織得更密、更結實。我省地處高緯度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居民油脂、食鹽攝入量明顯過高,導致黑龍江省腦卒中發病率位列全國榜首,3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是南方省份的5倍-6倍,防控形勢極為嚴峻。「時間就是大腦」,卒中急救必須爭分奪秒。王麗華表示,溶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溶栓的最佳時間是在3小時之內,最長不超過4.5小時。
  • 成都發布腦卒中急救地圖 覆蓋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
    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入圖的33家醫院覆蓋了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
  • 這份地圖請收好!成都市權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今天上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布會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入圖的醫院覆蓋了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
  • 這份地圖可以救命!成都市權威發布卒中急救地圖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12月5日,「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布會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入圖的醫院覆蓋了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由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牽頭成立的「成都市腦卒中專科聯盟」同期成立,首批48家醫院自願申請加入。
  • 安慶市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安慶市卒中急救地圖發布13家醫院和全市院前急救系統相配合,共同守護患者健康10月10日,安慶市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13家醫療機構將和全市院前急救系統相互配合,共同守護腦卒中患者的生命健康。
  • 救治效率最大化 內蒙古卒中急救地圖今日發布
    白曉宇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8月5日電 (張林虎 高飛)5日,內蒙古自治區卒中中心建設工作會議在呼和浩特舉行,會上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卒中診治專科聯盟」,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卒中急救地圖」,組建了「中風120內蒙古特別行動組」。
  • 宜春成立卒中急救地圖救治聯盟
    原標題:宜春成立卒中急救地圖救治聯盟近日,以江西省宜春市人民醫院為牽頭醫院的宜春市8家醫院,共同組建了宜春市卒中急救地圖救治聯盟,已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腦防委審核,正式加入國家卒中急救地圖醫院體系。據介紹,宜春市人民醫院卒中中心為宜春市唯一一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該卒中中心實現問診、檢測、患者管理一站式全流程服務,並成立了腦血管病專科病房,讓更多的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治療。(胡莎)(胡莎)責任編輯: 小雲【來源:健康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江蘇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為生命導航 提高救治效率
    「生死時速」,提高救治速度就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江蘇省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全省99家擁有卒中急救資質的醫院被納入其中。該地圖致力於實現「三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即發病到呼救不超過1小時;院前轉運不超過1小時;入院到給藥不超過1小時。這將使卒中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大大提升。
  • 福州市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福州市卒中急救地圖截圖。首批入選「地圖」的共有7家醫院,包括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省立金山醫院、福州市第一醫院、福州市第二醫院、福州市晉安區醫院、福州市長樂區醫院,其中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高級卒中中心。這些醫院均具有急救溶栓能力,覆蓋福州市各轄區。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186家醫院共同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11月27日,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會議發布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對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和質控工作進行培訓。據了解,全省通過國家腦防委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含建設)60家,它們與區域內高級卒中中心、卒中防治中心和具有急性腦卒中救治能力並達到要求的醫院等均為地圖醫院成員,目前由186家醫院共同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實現「三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
  • 番禺發布廣州首個區級卒中急救地圖
    大洋網訊 12月16日上午,番禺區衛生健康局在番禺區中心醫院發布番禺區卒中急救地圖。番禺區內以卒中中心為核心,溶栓醫院為網點,所有醫療機構為哨點的卒中急救網絡體系初步建成,卒中病人在網絡內實施綠道救治管理,確保在區內即可獲得妥善救治。
  • 東莞三家卒中中心晉升「國字號」,卒中救治保障網正成形!
    腦卒中的救治是生死時速,在「急救黃金時間窗」內,腦卒中患者要被送到具備有溶栓、取栓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治療,才能有效預防和減少併發症發生。目前,東莞已成為全省擁有三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含建設單位)的五個城市之一;同時,東莞有11家醫院被納入「國家卒中急救地圖」「廣東省溶栓地圖」,東莞腦卒中救治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卒中救治保障網正在成形。
  • ​山東省發布胸痛、卒中急救地圖
    12月18日,山東省衛健委召開媒體新聞通氣會,對外發布山東省胸痛、卒中急救地圖。正式對外發布了山東省胸痛、卒中急救地圖。完成了全省胸痛、卒中地圖。通過全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的不懈努力,山東省胸痛和卒中地圖已經初步建成,胸痛地圖涵蓋省市縣三級共117家醫院,卒中地圖涵蓋171家醫院,兩張地圖都建設了急救信息平臺並同步開發了APP,可以通過電腦端或手機端獲取。APP能定位或搜索到居民所在地周邊有診療能力的醫院,了解醫院簡介以及路線、時間預估等。
  • 腦中風患者救星 成都33家醫院入選「急救地圖」
    12月5日,「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布會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有33家醫院「入圖」,其中包括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和7家「卒中防治中心」。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186家醫院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
    60家高級卒中中心成「救腦利器」近年來,廣東省大力推進卒中中心和卒中急救地圖建設。省政府高度重視,啟動粵東西北地區市級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計劃,給予河源、汕尾、潮州、揭陽、雲浮等五個地市各1.5億元資金支持,重點推進五大中心建設,有力推動當地卒中中心工作開展。
  • 大連腦卒中「綠絲帶」啟動 市中心醫院「卒中地圖」盤活急救資源
    大連市衛健委副主任曲剛指出:「大連市卒中急救地圖對於促進全市卒中中心建設、卒中分級診療,逐步建立以急救系統為紐帶、以卒中中心為主體的區域腦卒中防治急救協作網絡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大連市中心醫院袁宏院長在發言中表示:「大連市中心醫院長期致力於腦卒中防治工作,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的舉辦,能讓更多市民了解卒中『急救地圖』,在關鍵時刻發揮救命功能。」「腦卒中」又稱「中風」,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以及高復發率的特點。缺血性卒中救治有嚴格的時間窗,即病發三小時之內。每提早一分鐘,就可能挽救190萬個腦細胞。
  • 廣州23家醫院加入「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
    據南方+報導,日前,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召開。會議上發布了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全省共有168家醫院為地圖成員,其中包括23家廣州市內醫院。卒中急救,爭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
  • 廣州番禺區發布卒中急救地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區衛 圖/番禺區衛健局 12月16日上午,番禺區衛生健康局在番禺區中心醫院發布番禺區卒中急救地圖。這個卒中急救地圖覆蓋4間經國家或省級認證的卒中中心,10間具備間溶栓能力的醫院,33間覆蓋全區的哨點醫療機構。
  • 卒中後哪兒能救命,地圖一目了然 江蘇省最權威的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中國江蘇網訊 哪兒卒中發病率高低,今後可以一目了然--江蘇省卒中急救地圖17 日上午在南京正式發布。專家說,卒中急救地圖發布,將有助於打造 " 區域黃金時間救治圈 ",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區域一體化卒中救治網絡,提升全省卒中救治水平,縮短腦卒中急診救治時間,造福全省民眾。
  • 「能救命,快收藏」 成都發布腦卒中急救地圖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入圖的醫院覆蓋了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市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   由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牽頭成立的「成都市腦卒中專科聯盟」同期成立,首批48家醫院自願申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