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在雨季前往東南亞,這裡有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指南,告訴你在雨季會發生什麼
如果你要在雨季前往東南亞,一定要帶上雨傘,但把雨衣留在家裡。除非你想在暴風雨中蒸桑拿。事實上,有些人說這是熱帶暴雨的唯一好處——至少雨是溫暖的。
一陣足以把你驚醒,讓你的窗戶嘎嘎作響的閃電預示著一場熱帶暴雨即將來臨。原始的統計數據:「一小時一英寸的雨」甚至還不足以描述在突然的洪水中被困在戶外的經歷。想像一個人把無數桶水倒在你頭上;想像一下這樣一幅畫面:你涉水過膝,能見度只有一臂多遠;想像一下,在你重新進入前門之前,把衣服脫到內衣上,從每隻襪子裡擰出一杯水。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從你溼透的錢包裡拿出溼漉漉的鈔票,用吹風機吹乾。
當然,旅遊指南建議我們避免在一個國家的雨季去旅遊,但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並不總是可能的。你可能有令人信服的商業理由。雨季可能比平時提前一個月開始。或者你可能完全忘記了雨季是什麼時候。
雨季的起源是季節季風,它本身是由陸地和海洋之間的溫差產生的。「季風」實際上是指風,但風帶來了雨水,而且是很多雨水。季風是由太陽相對赤道位置的變化引起的。季風的嚴重程度取決於該國靠近赤道和公海,以及該國境內是否存在山脈。除了降雨,颱風也是季風的一個共同特徵。還有壯觀的閃電和大面積的洪水。
這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指南,告訴你在雨季應該做什麼。
泰國
6月至10月是曼谷的雨季。在清邁是5月到10月,在蘇梅島是10月到12月,在普吉島是5月到10月。
暴風雨來得又快又猛,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雷聲和一道又一道的閃電。
曼谷的部分地區可能在20分鐘內被洪水淹沒;洪水需要2到3個小時才能退去。批評人士指責排水系統不完善,但如何設計一個足夠有效的排水系統來應對如此嚴重的洪水呢?並不是所有的洪水都消散得這麼快。2011年,泰國的降雨量比往年增加了50%,北部的洪水在年中開始泛濫,上漲的河水開始向南流動,幾周後到達曼谷。湄南河漲到了前所未有的水位,防洪堤被淹沒,洪水流入運河,淹沒首都的街道。幾天之內,曼谷東部大部分地區的積水都不到80釐米(2英尺6英寸),數千名居民被迫進入疏散中心,廊曼機場(DonMuangairport)被迫關閉了六個月。
柬埔寨
在柬埔寨,雨季從6月到11月,9月和10月雨水特別多。
在金邊,早晨萬裡無雲,酷熱難耐。下午雨雲密布,日落時分,第一滴雨點撲通一聲落在屋頂和遮陽篷上。在臨街的咖啡館裡,男服務員和女服務員從桌子上抓起桌布,熟練地迅速拿走坐墊。然後下雨了。幾秒鐘之內,街道變成了湍急的河流。就像施了魔法一樣,摩託車川流不息的車流停了下來,摩託車手們擠在商店的遮陽篷、公共汽車候車亭和樹下。閃電在視網膜上蝕刻出一個閃光城市的定格圖像。
到了早晨,天空再次萬裡無雲,太陽依舊灼熱無情。
越南
越南的雨季是5月到11月在胡志明市,5月到9月在河內。
人們發現越南的雨季不像其他東南亞國家那麼嚴重。當然,暴雨會傾盆而下,但暴雨很少持續一個小時以上,而且大多是在晚上。洪水相對罕見。
新加坡
一句話,新加坡的天氣是不可預測的。雨季很短,從11月到12月,但在一年的其餘時間裡,每月降雨量為150毫米。在雨天,溼度可以達到100%。
印尼
雨季是從10月到3月。
印度尼西亞的氣候因地區和年度而異;有些旱季正是如此,雨季的到來讓人們鬆了一口氣,歡欣鼓舞,而在其他年份,全年的下午都會有熱帶陣雨。在雅加達,降雨是局部的。你可以站在陽光燦爛的街道的一邊,而在街道的另一邊卻下著傾盆大雨。
馬來西亞
影響馬來西亞氣候的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季風。西南季風發生在5月至9月之間,東北季風發生在11月至3月之間。因此,國家的不同地區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有他們的雨季和旱季。西海岸最潮溼的月份是5月到10月,而東海岸最潮溼的月份是9月到12月。吉隆坡有兩個不同的雨季:三月到四月和九月到十一月。
應該注意的是,上面列出的季節並不是具體的。在這個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經常出現的時代,天氣模式越來越難以預測。
至於你是否應該避開雨季國家的問題,答案是:不一定。如果你的目標是整天躺在沙灘上,那就不要去。如果你在出差,是的,去吧。這場雨只是暫時的不便。如果你正在探索之旅,是的,為什麼不去呢?季節是國家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用埃拉·菲茨傑拉德的話來說: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