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 羅伯特·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 Chairman of Kuhn Foundation)。
■美國不應強迫中國做美國認為正確的事——訪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
(新華網6月3日報導)正在北京參加會議的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 Chairman of Kuhn Foundation)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美國不應強迫中國做美國認為正確的事,不應強迫中國籤訂「不平等協議」,而應尊重中國按照實際情況,做既符合本國利益又充分考慮對方訴求的事。
庫恩批評美國不斷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制裁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做法。他表示,關稅首先損害的是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利益,更無益於美國製造業回流和創造新就業崗位。
「全球化讓世界經濟變得更有效率,中國是這個體系的一環。就算不進口中國產品,工作崗位也會流向墨西哥、越南、孟加拉國等國,而不會回到美國。」庫恩說。
他說:「美國要理解中國有自己的發展模式。中國找到了適合自己國情的道路,(美國)不要試圖限制這種模式,要看到中國在解決各種問題方面的努力。比如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一直積極推進國內政策的合規性改革。對中國來說,更快、更大程度地開放市場,進一步提升本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從長期來看對中國消費者也是好事。」
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庫恩說,美國應認識到中國正越來越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尤其是在過去十年間,智慧財產權保護受到中國各級政府關切,情況大為改觀。上海、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已經設立智慧財產權法院。現在在中國,使用別人的智慧財產權要支付高昂費用,而且一旦違規將受到嚴懲。」
在談到中方日前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時,庫恩表示,白皮書傳遞出一個最清晰的信號,即中國尋求並且期待與美方的經貿磋商取得成功。
「在我看來,發布白皮書是在為真誠磋商鋪平道路,」庫恩說,「白皮書明確表明,中方強調協調、合作、穩定和共贏是唯一道路,應通過對話和協商來化解分歧、解決爭端。」
庫恩認為,要解決中美經貿摩擦問題,應摒棄偏見,以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動機和訴求,尊重對方國情,尋求利益共同點,從而做出正確決定。
他表示,在美國有許多人是樂見中美兩國合作而非走向對抗的,因為中國在維護世界穩定與繁榮方面是一個很好的夥伴。庫恩說:「(中美關係)脫鉤不僅嚴重損害兩國利益,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巨大災難,可能要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來擺脫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有些損失甚至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