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倒臺後,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去了哪裡?看完令人沉默

2020-12-09 小懶扯歷史

從開始學中國近代史的時候,總有一種心痛,每每看到晚清的歷史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異常屈辱,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晚清政府就開始與外國列強籤訂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從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再到辛丑條約,幾乎所有的條約都讓晚清背負著巨額的賠款。

滿清政府自鴉片戰爭以來,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的主要特點如下:1.勢力範圍;2.駐紮軍、警;3.設置郵政及電報局;4.領事裁判權;5.租借地;6.租界;7.掌管關稅。

隨著中國國民的日漸覺悟,與外國的交往逐漸增加,特別是東鄰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明確提出廢除與西方列強所籤訂的不平等條約。那麼這些不平等條約是怎麼廢除的?

南京政府建立前後,蔣介石也將廢除不平等條約作為政府外交的重要目標,在1928年12月10日國民黨中央紀念周大會講話時強硬表態,如締約各國拒絕談判或談判無結果時,將「單方面宣告廢約。」從1927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漢口、九江、天津、廈門、鎮江等地的租界和威海衛租借地先後收回。1930年5月西方列強放棄協定關稅權。

此後,因日本大舉侵略中國而暫時中斷了廢除不平等條約、籤訂新約的談判。

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使美英中三國成為生死與共,並肩作戰的戰友。羅斯福曾致電蔣介石稱∶「中國軍隊對貴國遭受野蠻侵略進行的英勇抵抗,已經贏得美國和一切熱愛自由民族的最高讚譽。」中國艱苦持久抗戰,已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欽佩。中國的大國地位也得到反法西斯盟國的公認。

但是,美英等國在清朝末年強加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仍未廢除,這就大大妨礙了中國與反法西斯盟國之間的合作。

因此,珍珠港事件剛一爆發,中國政府便立即作出積極反應。比起其他遭受法西斯侵略蹂躪的國家,中國的反應不僅神速,還更為深刻,也更加智慧,充分證實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國民政府抓住機遇,及時提出「多國共同成立聯合軍事同盟」的建議,以獨立支撐4年抗戰牽制百萬日軍的卓越表現,得以躋身於四大強國之一,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極大提升。蔣介石更認為中國是《聯合國家宣言》首先籤字的四國之一,只有儘早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才能適應中國已經取得的國際地位,符合聯合國家進行戰爭的目標。

為此,國民政府主動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九四二年三月派出外交部長宋子文到美國,向美國政府轉達中國政府希望立即廢除舊約,籤訂新約的迫切要求,並爭取和洽談美援。

蔣介石分別接見美、英、蘇三國駐華大使,告知中國將向日、德、意三國宣戰,同時提出「希望多國共同成立聯合軍事同盟」,並將此建議以書面形式正式遞交三國大使。

中國政府首創的這個提議,就是當年同盟國、戰後聯合國組織的最初萌芽。這個提議將各國單獨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面,提升為整合全球進步力量聯合抗敵的共同行動。

九月二日,國民政府派魏道明替換胡適為駐美大使,魏立即銜命由重慶飛赴華盛頓,以促成儘快籤訂新約。在隨後中美談判中,國民政府都提出了廢除領事裁判權及其他特權的要求,努力爭取儘早廢除不平等條約。

1942年元旦《聯合國家宣言》籤署之後,國民政府立即抓住新形勢下的新機會,認為只有儘早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才能適應中國已經取得的新的國際地位,決心奪回被侵犯的民族利益。蔣介石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爭取廢除自鴉片戰爭以來所有不平等條約的努力。1942年3月,他派外交部長宋子文到美國,向美國政府傳達中國政府的急迫意願,希望立即廢除舊約,籤訂新約。下半年又派魏道明替換胡適為駐美大使,促成中美儘快籤訂新約。在隨後的中美談判中,中國代表都再三提出廢除領事裁判權及其他特權的要求。

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大見成效,美英兩國政府會商共同放棄對華不平等條約問題。

1942年10月9日,美英兩國政府同時分別通知中國駐美、駐英大使,願意「立即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及其他有關特權」。

通過三個月談判,中美、中英就廢除不平等條約和改訂新約達成了協議。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和美國國務卿赫爾各自代表兩國,於1943年1月11日在華盛頓籤訂《中美關於取消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條約和換文》;同日,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英駐華大使薛穆和英印駐華專員公署一等秘書黎吉生,分別代表兩國在重慶籤訂《中英關於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條約與換文》。5月20日,換文批准,條約正式生效。

上述兩約通常簡稱「中美平等新約」和「中英平等新約」。

之後,史達林同意由霍普金斯起草的《開羅宣言》內容。1943年12月1日,《開羅宣言》正式發表,其中提到:

(美英中)三國之宗旨在於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將「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在獲悉英美與蔣介石談判新的平等條約後,搶在英美之前(即1943.1.11.)於1943.1.9.與汪精衛政權訂約,交還租界和廢除法外治權。甚至包括北平使館界、上海廈門公共租界和廣州天津的英租界。汪的盟國義大利1943.1.14.交還天津意租界、廢除法外治權;法國維希政府1943.2.23.開始交還天津漢口廣州上海法租界和廣州灣。

1943年2月4日,國民政府決定舉行三天「慶祝新約籤訂」的活動。

三天之中,陪都家家戶戶懸旗結彩,喜氣洋洋,各文藝團體在主要街道及廣場舉行演出,觀者如潮。新生活運動總會還特製了十幕大型焰火,群眾邊觀看焰火邊高唱慶祝平等新約的歌,歌詞為:

五十年革命流血,五年半作戰犧牲。

掙斷了枷鎖,喚回了漢魂。

埋葬了沉重的歷史,展開了民族的新生。

正義已獲得伸張,神州已重睹光明。

國民政府通過自身努力,以英勇的戰場表現和卓越的政治智慧,贏得了美國的尊重及列強的承認,躋身於世界四大強國之一,由此廢除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與各列強籤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在法理上取得了與美、英、蘇等國平等的地位,初步恢復主權國家的獨立地位,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提振了全民族的抗戰精神。

廢除不平等條約遺留的未盡事宜,1949年新政權建立後繼續完成。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就對外宣言: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取消外債;外國軍隊退出中國領土領空領水。

1955年收回旅順、大連(曾先從俄、日收回旅、大租界,但二戰結束後又被蘇聯租用);1997年收回香港英租界;1999年收回澳門租借地。

從發動辛亥革命到1999年澳門回歸,百年曆程中,歷屆中國政府備嘗艱辛,爭取廢除不平等條約,終於收回了國家主權。

相關焦點

  •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籤訂的不平等條約裡面哪幾點最忍受不了
    我們知道1840年中國和英國開始進行了鴉片戰爭,之後的結果清朝輸了,然後籤訂了《南京條約》,當然之後就和美國籤訂《望廈條約》,還和法國籤訂了《黃埔條約》。不過十幾年之後英法不滿意既得的利益,於是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籤訂了《天津條約》還有《北京條約》。
  • 剛果(金)為何會成為唯一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非洲國家
    《南京條約》作為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籤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開啟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序幕。《南京條約》籤訂後列強紛至沓來與清政府陸續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自1842年《南京條約》籤訂到1912年清朝滅亡的72年間清政府同外國政府或外商、國際組織籤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契約、協約和合約一共1175件。
  • 逼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非洲國家,想在我國駐軍,歡迎中國移民
    文 | 書生清朝末年,我國飽受外國人欺辱,被逼籤下了大量不平等條約,甚至連非洲國家都敢來踩上一腳,逼著我國籤訂不平等條約,這個非洲國家就是剛果(金)。在700多年前,剛果(金)曾經是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885年西方列強在德國柏林召開柏林會議瓜分非洲,剛果(金)被劃給了比利時,被稱之為「剛果自由邦」,1960年獨立後改名為剛果共和國,1964年改成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清朝末期,剛果(金)還屬於比利時,《天津專章》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簽訂的。
  • 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各籤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
    中英雙方籤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小農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 清政府為什麼派李鴻章去籤不平等條約,為何沒讓左宗棠去
    圖片來源網絡從發動鴉片戰爭以來,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是以清政府失敗,再被迫籤訂不平等條約結束。在八國聯軍侵華的61年時間裡,共籤訂了21條不平等條約,一個比一個喪權辱國,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關鍵人物——李鴻章。
  • 1689年清政府籤訂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到底算不算是不平等條約
    這個問題其實是要看立場的,首先說對於滿清政府來說是平等條約,但是對於中國民族來說不是一次平等條約,而且沙俄政府也不認為這是一個平等條約。也就是說出了滿清政府宣傳這是一次平等條約之外,其他所有實際都不認為《尼布楚條約》是一個平等條約。
  • 中國近代史籤訂的不平等條約
    ——歷史君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籤訂的 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籤訂的 不平等條約
  • 清朝末年籤訂的不平等條約都全額履約了嗎?
    清朝末年是中國歷史上至暗的一段時間,內憂外患,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在這期間晚清政府和外國列強侵略勢力籤訂了大大小小上千個不平等條約,賠款額度不可估計。那我們國家全額履約了嗎?在清朝滅亡之前,清政府舉全國之力給外國列強賠錢,可以說在短短幾十年,國家已經賠光了所有錢。有人說清政府好笨,為什麼不拖延或者是少賠。其實在那種環境下,清政府已是魚肉,只有任別人宰割,可伶的是當時的老百姓衣不摘體,食不果腹。
  • 清朝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都是在什麼時候被廢除的呢?
    此後,列強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迫使落後無能的清政府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腐朽落後的清政府與英國籤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自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法、美、俄等列強紛紛與清政府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至1912年清朝滅亡,在短短的70年間,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就與列強籤到幾百個不平等條約。
  • 清政府打了勝仗籤訂了不平等條約,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幫越南呢?
    之所以不願意看到如此局面,是因為兩點。越南是大清的藩屬國,既然是小弟,那麼也不能容許任何人欺負,總要幫忙的,不然面子上過不去。再說了,越南和大清接壤,如果越南被法國佔了,那麼中國的西南地區將受到巨大的威脅,到時候清政府很可能會顧此失彼,忙不過來。這個道理我們自然可以理解,然而清政府去幫忙了,卻在贏了之後籤訂了不平等條約。既然如此,何必要管呢?
  • 晚清名臣李鴻章,參與籤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是否只為滿清背鍋俠
    有人說他鎮壓了太平天國,為大清續命五十年,所以說是有功之臣;也有人說他就是清政府的一個背鍋俠,因為晚清的不平等條約基本都是李鴻章籤訂的。這是李鴻章親自籤訂的第一份真正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三、《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4年4月17日,李鴻章在天津與法國代表福祿諾籤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款》,該條約要求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法國不向清政府索賠款,但必須同意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並且聲明中國從北越撤兵。
  • 晚清名臣李鴻章,參與籤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是否只是為滿清背鍋
    有人說他鎮壓了太平天國,為大清續命五十年,所以說是有功之臣;也有人說他就是清政府的一個背鍋俠,因為晚清的不平等條約基本都是李鴻章籤訂的。這是李鴻章親自籤訂的第一份真正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三、《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4年4月17日,李鴻章在天津與法國代表福祿諾籤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款》,該條約要求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法國不向清政府索賠款,但必須同意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並且聲明中國從北越撤兵。
  • 近代中國籤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賠了多少款?
    近代中國籤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賠了多少款?咱們先來說說籤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中英《南京條約》,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第一次鴉片戰爭還籤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籤訂了《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和《天津條約》,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等等。甲午戰爭戰敗後,中日籤訂了《馬關條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交收遼南條約》,在其他列強的幹預下,清政府出3千萬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的權益。
  • 1868年,一個美國人,幫助清政府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自從1840年,清朝的國門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後,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被籤訂,國土被割讓,白銀外流,晚清的人民生活遭受了極大的壓力。有學者統計,晚清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一共三百四十多個。那清政府籤訂過平等條約嗎?
  • 1868年,清政府派一個美國人,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自從1840年,清朝的國門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後,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被籤訂,國土被割讓,白銀外流,晚清的人民生活遭受了極大的壓力。有學者統計,晚清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一共三百四十多個。那清政府籤訂過平等條約嗎?籤訂過,例如我們熟悉的《尼布楚條約》,是康熙帝和沙俄籤訂的,在清朝強盛的時期。
  • 籤訂了這麼多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是如何支撐到1912年的?
    縱觀中國歷史,清朝末年,各種喪權辱國條約的籤訂,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了。大量的割地條約與戰爭賠款,逐漸將清朝推向了滅亡。雖然結果都是覆滅,但歷史卻在這拐了一個彎。清朝承受住了賠款壓力,甚至一度迎來了「同治中興」,直到1912年才在內憂外困中倒臺。
  • 籤訂了這麼多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是如何支撐到1912年的?
    清朝承受住了賠款壓力,甚至一度迎來了「同治中興」,直到1912年才在內憂外困中倒臺。辛丑條約的籤訂債多不壓身從第一次鴉片戰爭籤訂的《廣州和約》開始到1901年與八國聯軍籤訂《辛丑條約》結束。清政府財政結構變化飲鴆止渴滿清政府作為西方列強在中國土地上的代言人,自然是極不希望其倒臺的。
  • 一中國人指著洋人鼻子說:不平等條約全作廢!卻被清政府千刀萬剮
    清政府在近代跟各國列強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從鴉片戰爭爆發到宣統退位這70餘年時間裡,清政府同各國或外商等國際組織籤訂的各項不平等條約、契約等共1175件,後人也給清政府按上了個「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賠」的美名。
  • 一中國人指著洋人鼻子說:不平等條約全作廢!卻被清政府千刀萬剮
    清政府在近代跟各國列強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從鴉片戰爭爆發到宣統退位這70餘年時間裡,清政府同各國或外商等國際組織籤訂的各項不平等條約、契約等共1175件,後人也給清政府按上了個「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賠」的美名。
  • 中國近代籤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損失了多少?
    中國近代籤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損失了多少?先說籤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最著名的應該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還籤訂了《中美王霞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英籤訂了《天津條約》、《中俄愛輝條約》、《天津條約》、《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等。甲午戰爭失敗後,中日籤訂了《馬關條約》。此外,還有《遼南定居條約》。清政府在其他列強的幹預下,支付3200萬白銀贖回遼東半島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