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清政府派一個美國人,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2020-07-17 觀史說

自從1840年,清朝的國門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後,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被籤訂,國土被割讓,白銀外流,晚清的人民生活遭受了極大的壓力。有學者統計,晚清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一共三百四十多個。

那清政府籤訂過平等條約嗎?籤訂過,例如我們熟悉的《尼布楚條約》,是康熙帝和沙俄籤訂的,在清朝強盛的時期。

1868年,清政府派一個美國人,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尼布楚條約

那晚清有沒有呢?有,《蒲安臣條約》。蒲安臣條約是清朝大臣和美國國務卿西華德籤訂的。那蒲安臣是誰呢?是不是蒲松齡的後人?我們慢慢來說。

一位大使

蒲安臣182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846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律系,之後開始擔任律師,並投身政治活動。蒲安臣是一位堅定的廢奴主義者。蒲安臣姓「蒲」,但是這是他的中文名,他的本名是安德魯·詹森。

1854年,蒲安臣和一些其他廢奴主義者共同建立一個新的政黨,就是今天的美國共和黨,1856年他發表的著名演說「麻薩諸塞州的抗辯」對美國解放黑奴運動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之後他進入美國國會,擔任了美國國會議員,直至擔任駐華大使。

1862年7月20日,美國駐清政府大使蒲安臣到達北京,開始他的六年大使之路。根據《北京條約》,各國可以派遣大使前往北京,蒲安臣大使被美國總統林肯派來中國,成為第一批來中國的西方國家大使。

1868年,清政府派一個美國人,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蒲安臣

蒲安臣作為西方國家的大使,很是「另類」。他在中國期間實行溫和的政策,對待中國這個戰敗國跟對待英法等主權國家一樣,開展公正平等的外交活動,在通商口岸不要求也不佔領租界,尊重大清帝國的凌辱完整。

蒲安臣的行為與英法列強的粗暴蠻橫,巧取豪奪形成鮮明對比,他還幫助清政府對付在關稅上逼清政府吃虧的英國人李泰國。蒲安臣的行為使得他和美國獲得了清政府的好感和洋務派的信任。

1868年,清政府派一個美國人,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武漢租界

一個中國使節

1868年2月25日,一個三十餘人的使團從上海出發,前往西方各國。這個使團是被清政府派往西方進行交流訪問,這個使團的團長,正是蒲安臣。在1867年,蒲安臣任職期滿,恭親王奕訢為他設宴送別,這位「另類」的西方使節,在宴會上,蒲安臣表示如果清政府與西方國家有紛爭,他願意出面調停,幫助清政府。

此時,恭親王奕欣正想派使團出訪西方各國,但是苦於沒有合適的團長,奕欣一聽蒲安臣這麼說,立馬眼前一亮,這位代表團的大使,不就坐在我面前嗎!

1868年,清政府派一個美國人,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恭親王奕欣,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

蒲安臣在任中國大使期間對清朝十分友好,深得朝廷信任,奕欣的這個建議很快被採納。蒲安臣被任命為中國首任全權使節,代表清政府出訪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

經過三十多天的航行,使團到達了美國舊金山,開始對美國訪問。在美國,他以中國政府發言人的形象四處宣傳中國政府,蒲安臣本來就是美國的風雲人物,再加上是一個遙遠東方國度的全權大使,受到了美國政界和民眾的熱烈歡迎。

在美國,他還拜見了自己的前任領導,美國國務卿西華德,向美國總統遞交了中國的首封國書。1868年7月28日,蒲安臣與美國國務卿籤訂中國近代史上首個、清朝唯一一個對等條約《中美續增條約》,史稱《蒲安臣條約》。

1868年,清政府派一個美國人,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蒲安臣條約

《蒲安臣條約》一共有八條,我們這裡重點說一下第七條和第六條。

六、中國對來華的美國人,美國對往美的中國人都給予最優之國所得待遇。

七、中國人或美國人如果願進入對方國家官辦之大小學校學習,對方國家須以最惠國人民應得待遇一體優待。

第六條受惠的主要是在美華工,《蒲安臣條約》籤訂後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期間僱傭了大量華工,中國人也因為勤勞、能吃苦、廉價等因素受到美國資本家的歡迎的,但是擠佔了美國民眾的生存空間,為限制華工,1882年,美國政府制定了《排華法案》,這是美國政府第一次將種族歧視寫在了法律內。

該法案限制華工前往美國並且不保障在美華工的利益,該法案在老羅斯福執政期間將這一臨時性的法律變成永久性的,在小羅斯福執政期間因為反法西斯戰爭被廢除。

1868年,清政府派一個美國人,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留美幼童

還有一個影響就是留美幼童,為什麼清朝當時派遣留學生選擇美國而不是當時最強的英國?因為《蒲安臣條約》。

晚清唯一

梁啓超盛讚這個條約,說「彼條約實為最自由平等之條約也。」這是晚清與當時南北戰爭結束尚不穩定的美國籤訂的。但實際上,美國是這個條約的受益者,裡面規定屬於美國的權利,美國享受了,但是屬於清政府和中國人的利益,他們卻不保障。

相關焦點

  • 1868年,一個美國人,幫助清政府籤訂了晚清唯一一個平等條約
    自從1840年,清朝的國門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後,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被籤訂,國土被割讓,白銀外流,晚清的人民生活遭受了極大的壓力。有學者統計,晚清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一共三百四十多個。那清政府籤訂過平等條約嗎?
  • 李鴻章:一個籤訂30多條不平等條約,為晚清背鍋一生的可憐人
    不過有些人卻是被誤解,長久以來一直在替他人背黑鍋,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晚清時期的李鴻章,大家心中公認的歷史背鍋王。在大家的心中,他一直被貼著賣國賊的標籤,無論是從史書記載,還是影視作品,我們所看到的形象就是一個賣國求榮的人物存在。一個死後多年連屍骨都被鞭打,一個一直幫晚清當替罪羊的老人。
  • 讓你想不到,晚清中國一共籤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
    文|陳事美人們之所以說清朝腐敗、窩囊,與籤訂各種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很大關係。歷史上,貌似哪個朝代也沒有清朝這麼丟人,尤其是晚清以後,一個個條約籤訂不斷,滿紙的心酸恥辱淚。那麼,晚清期間,也就是從1840年到清朝滅亡,一共籤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呢?有說一千多條,有說五百多條,也有說不到一百條,似乎至今都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
  • 清政府為什麼派李鴻章去籤不平等條約,為何沒讓左宗棠去
    清政府從16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為止,共296年。康熙、雍正通知的大清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可是他們的後代卻一代不如一代。圖片來源網絡從發動鴉片戰爭以來,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是以清政府失敗,再被迫籤訂不平等條約結束。在八國聯軍侵華的61年時間裡,共籤訂了21條不平等條約,一個比一個喪權辱國,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關鍵人物——李鴻章。
  • 剛果(金)為何會成為唯一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非洲國家
    《南京條約》作為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籤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開啟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序幕。《南京條約》籤訂後列強紛至沓來與清政府陸續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自1842年《南京條約》籤訂到1912年清朝滅亡的72年間清政府同外國政府或外商、國際組織籤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契約、協約和合約一共1175件。
  • 晚清籤訂的割地賠款不平等條約中,為何租期大多都是99年?
    晚清時期,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屈辱的一段歷史。在這個時期中清政府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在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些割地賠款的條約,其中租期大多為99年。那麼這是為什麼呢?1897年11月,德國藉口其教士在山東被殺,派艦隊強佔膠州灣。第二年3月,清政府被迫與德國公使談判,德軍就提出了幾項要求,大致內容是:將膠州灣租借一百年,自膠州至濟南的鐵路德國有修築權,鐵路沿線三十裡內的地區礦山德國有開採權。清總理衙門大臣李鴻章懇請德國駐華公使海靖讓步一點。
  • 極度貧困的剛果,曾經強迫清政府籤不平等條約,還夢想到中國駐軍
    落後就要挨打,晚清就是最好的例子。晚清幾十年的歷史就是一段屈辱史,面對西方列強的欺凌,晚清政府不得不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不僅僅是西方列強國家,就連非洲的剛果(金)都來和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了,還曾經想在中國駐軍。
  • 中國近代籤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及影響
    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唯一一個賠款以「銀元」為單位的不平等條約)。 3.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 逼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非洲國家,想在我國駐軍,歡迎中國移民
    文 | 書生清朝末年,我國飽受外國人欺辱,被逼籤下了大量不平等條約,甚至連非洲國家都敢來踩上一腳,逼著我國籤訂不平等條約,這個非洲國家就是剛果(金)。在700多年前,剛果(金)曾經是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885年西方列強在德國柏林召開柏林會議瓜分非洲,剛果(金)被劃給了比利時,被稱之為「剛果自由邦」,1960年獨立後改名為剛果共和國,1964年改成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清朝末期,剛果(金)還屬於比利時,《天津專章》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簽訂的。
  •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籤訂的不平等條約裡面哪幾點最忍受不了
    我們知道1840年中國和英國開始進行了鴉片戰爭,之後的結果清朝輸了,然後籤訂了《南京條約》,當然之後就和美國籤訂《望廈條約》,還和法國籤訂了《黃埔條約》。不過十幾年之後英法不滿意既得的利益,於是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籤訂了《天津條約》還有《北京條約》。
  • 清政府倒臺後,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去了哪裡?看完令人沉默
    從開始學中國近代史的時候,總有一種心痛,每每看到晚清的歷史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異常屈辱,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晚清政府就開始與外國列強籤訂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從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再到辛丑條約,幾乎所有的條約都讓晚清背負著巨額的賠款。滿清政府自鴉片戰爭以來,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 晚清名臣李鴻章,參與籤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是否只為滿清背鍋俠
    有人說他鎮壓了太平天國,為大清續命五十年,所以說是有功之臣;也有人說他就是清政府的一個背鍋俠,因為晚清的不平等條約基本都是李鴻章籤訂的。這是李鴻章親自籤訂的第一份真正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三、《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4年4月17日,李鴻章在天津與法國代表福祿諾籤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款》,該條約要求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法國不向清政府索賠款,但必須同意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並且聲明中國從北越撤兵。
  • 晚清名臣李鴻章,參與籤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是否只是為滿清背鍋
    有人說他鎮壓了太平天國,為大清續命五十年,所以說是有功之臣;也有人說他就是清政府的一個背鍋俠,因為晚清的不平等條約基本都是李鴻章籤訂的。這是李鴻章親自籤訂的第一份真正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三、《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4年4月17日,李鴻章在天津與法國代表福祿諾籤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款》,該條約要求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法國不向清政府索賠款,但必須同意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並且聲明中國從北越撤兵。
  • 一個洋人竟代表清政府籤訂了一個條約,廉價出賣了中國的勞動力
    蒲安臣與中國代表團,1868 年攝於華盛頓。1868 年,蒲安臣率領中國外交使團出使西方各國,於6 經奏請皇帝批准後,蒲安臣被任命為「辦理各國中外交涉事務大臣」,出訪「有約」的歐美各國。為了消除英法等國的疑慮,清政府還根據總稅務司赫德的建議,加派英國駐華使館翻譯官柏卓安和海關法籍職員德善為左、右「協理」,會同總理衙門章京志剛和禮部郎中孫家谷一起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後再選派同文館學生數人隨同出訪。
  • 清政府籤訂的重要的不平等條約有哪些?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清朝滅亡的72年間,清朝政府同外國政府或外商、國際組織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契約、協約和合約共1175件。這些約章主要是中國同俄國、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西班 牙、葡萄牙、荷蘭、丹麥等西方列強和其它國家、國際組織籤訂的。清王朝籤定了一千一百多個不平等的可恥條約。其中近四十個條約影向深重。
  • 籤訂了這麼多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是如何支撐到1912年的?
    縱觀中國歷史,清朝末年,各種喪權辱國條約的籤訂,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了。大量的割地條約與戰爭賠款,逐漸將清朝推向了滅亡。雖然結果都是覆滅,但歷史卻在這拐了一個彎。清朝承受住了賠款壓力,甚至一度迎來了「同治中興」,直到1912年才在內憂外困中倒臺。
  • 籤訂了這麼多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是如何支撐到1912年的?
    縱觀中國歷史,清朝末年,各種喪權辱國條約的籤訂,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了。大量的割地條約與戰爭賠款,逐漸將清朝推向了滅亡。雖然結果都是覆滅,但歷史卻在這拐了一個彎。辛丑條約的籤訂債多不壓身從第一次鴉片戰爭籤訂的《廣州和約》開始到1901年與八國聯軍籤訂《辛丑條約》結束。
  • 大清國就像一個魚餌,誰都想分一杯羹,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但是這頂多是一個開始,更關鍵的還在後面。這時候的大清,就像一個魚餌。一大群食人魚即將組隊蜂擁而至。鴉片戰爭《南京條約》之後,讓英國人嘗到了甜頭,真正見識到了大清的國力。在他們看來,大清就是一頭溫順的肥羊,隨時可以去宰。過了沒幾年,英國人之前取得的利益,已經不能滿足了。
  • 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國旗、第一個平等條約,都是美國人蒲安臣創造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58年英、俄、法、美分別與清政府籤訂了《天津條約》,當時規定10年後續約,到了1867年的時候,眼看續約期將到,清政府一直為找不到合適的談判人才而焦慮,恰巧蒲安臣正好在這時卸任駐華公使職務,因此在恭親王奕訢的請求下,清政府任命蒲安臣為「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代表中國出使美、英、法、普、俄諸國,與各國政府談判續約事項,蒲安臣也欣然接受,於是搖身一變
  • 為什麼晚清的不平等條約都是李鴻章籤訂的?其他大臣不能籤嗎?
    看看其他重臣,胡林翼於1861年病逝,曾國藩也曾由於處理天津教案,最後於1872年鬱鬱而終,而左宗棠向來主戰並且在1885年病逝,晚清名臣相繼去世,其他官員更將外務視為「畏途」,所以可用的外交人才,就剩下李鴻章了。 李鴻章的眼界認知與外交能力極大地超越了同時期的晚清王公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