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廣東紡織服裝市場,這幾個紡織產業集群不容錯過!

2020-12-11 中國紡織網

  服裝業是廣東省九大支柱產業之一,當前,廣東服裝業已逐步發展成為高新技術應用和時尚創意集聚的現代都市型產業。總體而言,廣東省服裝行業保持著良好增長,產業結構明顯優化,逐步形成以創意為中心,生產、銷售等環節為外圍的同心圓產業組織結構,創新力不斷增強,行業效益不斷提升,品牌建設持續推進,整體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而在產業集群方面,區域品牌的打造不斷革新。

  時尚女裝產業集群

  東莞虎門

  虎門被譽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服裝之都」,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數以萬計的經銷商慕名而來。作為東莞市八大支柱產業之一的虎門服裝製造業,每年各式服裝產值在500億元以上。全國重點鎮、中國女裝名鎮、中國童裝名鎮、全國服裝(休閒服)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全國紡織模範產業集群、中國服裝產業示範集群、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等100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

  深圳

  服裝業是深圳市的優勢傳統產業之一,深圳服裝工業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在對外出口的拉動下,逐步形成了產業聚集優勢。目前,深圳服裝企業已發展至數千家,在一線城市大商場市場佔有率超過60%。2016年深圳服裝實現銷售總額2000多億元,出口近百億美元。在國家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時期,深圳市政府堅持創新驅動理念不動搖,堅持自主創新、轉型發展。通過打造深圳服交會、深圳時裝周等舉措,全面推進服裝業自主創新、品牌化、國際化發展,推動服裝產業升級再上新臺階。展望2020,深圳服裝協會重點將從結構調整、科技進步、文化塑造、品牌創新、人才建設以及國際合作方面入手,打造適應時代和經濟發展的產業核心競爭力。

  牛仔服裝產業基地

  廣東是中國最大的牛仔服裝產業基地,產業基礎雄厚、量大面廣,年產能約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也是全球聞名的牛仔服裝出口基地。而廣東省具有牛仔服裝產業優勢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廣州市新塘鎮、佛山市均安鎮、中山市大湧鎮這三大集群。

  大湧產業集群

  紡織服裝業是大湧經濟的支柱產業,產值佔57%,突出特色是牛仔服裝。全鎮現有各類企業670家,其中280多家是生產牛仔服裝的相關企業,有350多個品牌遠銷世界各地。大湧牛仔服裝在總量、品牌、設計、加工、時尚、技術等方面有著巨大的產業優勢,尤其是牛仔服裝的洗水技術,居於國內先進水平。

  均安牛仔

  均安牛仔服裝產業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目前,全鎮有牛仔紡織、服裝製造及其配套加工、銷售企業2000多家,擁有服裝品牌600多個,產業工人6萬多人,年產牛仔服裝1億多件,產品出口率達80%以上。2016年,均安鎮牛仔紡織服裝服飾業(包括服飾製造、機織服裝製造、針織或鉤針編織服裝製造)銷售總額564403萬元,佔全部行業全年銷售額37.55%,納稅總額21842萬元,佔全鎮稅收收入25.74%。

  新塘牛仔

  新塘目前已有3000多家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80000多名從業人員,1000多個已註冊的牛仔服裝品牌。產品遠銷中國香港、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新塘鎮榮膺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全國60%的牛仔服裝出自新塘,全國30%出口的牛仔服裝來自新塘,產品遠銷俄羅斯、美國、歐盟、香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每天有250萬件牛仔服從新塘流出去。

  男裝名城

  惠州

  惠州擁有服裝企業近3000多家,年產服裝近5億件,年產值達125億元,已形成頗具實力的產業集群。這些數字說明惠州無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服裝重鎮,而服裝重鎮背後的「服裝重鎮」則是惠州的惠城區,這裡擁有紡織服裝企業近2200家,其中投資總額超億元企業14家;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217家;年出口值100萬美元以上的「三資」企業29家;紡織服裝工業產值約佔惠城區工業總產值的25%。由此可見,惠城區服裝產業的發展更是有基礎的,同時也是有亮點的。

  首先,惠城作為國家級的「紡織產業基地」,其服裝產業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基礎優勢:

  一是規模優勢。目前,該區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服裝企業,都是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二是技術優勢。惠城區較具實力的服裝紡織企業已經擁有了國際先進的三維自動設計、排版、裁剪CAD系統,擁有了法國、義大利、日本等國的高檔襯衣、西裝生產線、定型機,以及氣流紡紗、色自動印染等生產設備。

  三是品牌優勢。惠城區目前擁有服裝註冊商標100多個,其中「富紳」、「真維絲」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男裝品牌已經成為惠城區響噹噹的「經濟名片」。尤其是「富紳」牌襯衫更是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十大名牌襯衫」和「中國十大著名男裝品牌」,「富紳」商標也獲評「廣東省著名商標」。

  此外,「真維斯」男女休閒裝、「威利仕」西服、「泗洲塔」西褲等男裝品牌在全國乃至世界市場上都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國內外眾多名牌襯衣如「花花公子」等生產企業也爭相在惠城區開設了生產加工基地,這也進一步奠定了惠城區襯衣、休閒服在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這些基礎優勢是惠城這一服裝重鎮呈現給人們的最大亮點。

  童裝基地

  佛山

  佛山是全國知名的童裝生產製造基地之一,聚集大小童裝企業2300多家,年產值35億元、佔全國童裝產值的1/3。產品輻射全國各地,並湧現了一批優秀的童裝品牌。目前在國內上規模的6300餘家童裝企業中,近l/4以上的全國知名品牌的童裝在環市已經設廠或門市。佛山載裝生產力水平、企業規模產量和銷量在全國童裝行業中都名列前茅。通過近年來的飛速發展,目前全國最大的童服生產基地已在環市一帶形成。

  主要品牌:青蛙皇子、光頭仔、嬰姿坊、小豬班納、好世界、小船長、諾比、布魯貝爾、紅番仔、金豆豆、美好寶貝等。

  內衣產業

  佛山鹽步

  鹽步內衣業起源於1979年,在香港享有「胸圍大王」之稱的羅杰倫先生以「香港黛麗絲有限公司」的名義與鹽步城區實業總公司合作,以「三來一補」的形式在鹽步開設鹽步第一家內衣廠——麗施廠,生產加工內衣出口。麗施廠的設立,為鹽步的產業發展開闢了新的領地,培育出一批內衣生產的技術骨幹力量與生產管理人才,使鹽步一躍成為中國現代內衣工業的發祥地。

  在經歷了二十多年市場的歷練以後,鹽步逐步湧現出一批具規模、上檔次企業,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品質優良、信譽卓著的內衣品牌,使鹽步成為中國的內衣名鎮。目前,鹽步擁有內衣企業生產及關聯企業100多家,其中內衣生產企業89家,從業人員16000人,擁有各類先進衣車近1.5萬多臺。2004年產量達1000萬打,產值18億元,出口值為2億元。在89家內衣企業中,年產值超500萬元的內衣企業9家,超億元的企業有2家,擁有1000臺衣車以上的企業有5家,通過ISO9001和ISO14000雙體系認證的內衣企業有4家。

  潮汕地區

  潮汕作為中國內衣行業一個非常重要的板塊,其特色十分明顯,具有完善的產業鏈,是中國最大最全的內衣產業基地之一。潮汕內衣主要分布在汕頭的潮南、潮陽及普寧流沙。

  潮汕內衣的發展有其地理優勢及人文傳統。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文化傳統,使潮汕地區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之後迅速發展,其中內衣產業發展成為潮南、潮陽及普寧流沙的經濟支柱。

  憑著完善的產業鏈,潮汕內衣集群發展迅速,在全國內衣產業基地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2012年,潮南區被授予「中國內衣家居服裝名城」、「廣東省服裝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培育產業集群」,且潮陽的谷饒鎮、潮南的峽山、陳店、兩英先後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針織內衣名鎮」「中國家居服裝名鎮」「中國內衣名鎮」「中國針織名鎮」的稱號。

  休閒服裝產業

  惠州園洲鎮

  服裝產業是博羅縣園洲鎮的支柱產業。據了解,該鎮發展製衣業已經有多年歷史,早在2005年已經被正式批准為「廣東省製衣技術創新專業鎮」、2009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評為「中國休閒服裝名鎮」,是全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發展至今,園洲鎮的製衣及面輔料、印染、繡花等服裝生產及配套企業已經超過了1000家,年產各類休閒服裝超過1億件(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美國、韓國、日本、東南亞、非洲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走進園洲鎮上南村,大大小小的製衣廠隨處可見。

  在園洲,投資服裝產業已成為人們創業的首選,資金少的辦小廠,資金多的辦大廠,服裝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上南村全村共956戶人,開辦的服裝企業就達200多家,被譽為「製衣村」。據不完全統計,園洲服裝企業在東莞虎門富民時裝城、廣州白馬服裝批發市場、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市場等地投資的鋪位都在100家以上,為園洲休閒服裝走出園洲、走出珠三角,走向全國,邁向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山沙溪鎮

  沙溪鎮是中國休閒服裝名鎮,也是全國著名的休閒服裝生產基地,擁有從紡織面料、研發設計、服裝生產到專業市場、服裝品牌、電子商務的成熟服裝全產業鏈集群。近年來,為適應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大變革,沙溪提出藉助電子商務促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創建中山市首個電子商務示範鎮。

  作為中國休閒服裝生產基地,沙溪服裝的最大優勢不在於電商運營,而在於生產製造。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之下,強大的組織生產能力、完善的供應鏈管理和優質的產品服務便成了沙溪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集體入駐阿里淘工廠,便是充分發揮這種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毛紡產業

  大朗鎮毛織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產業集群,形成了生產、輔料、機械、漂染、印花等比較完善的產業鏈。目前,全鎮有毛織企業近3000家,從業人員10多萬人,年產毛衣2億多件(套),產品50%以上銷往國外,出口額超過3億美元。

  在20多年的發展中,大朗鎮毛織企業始終緊跟市場環境變化,不斷更新生產設備,由普通手搖織機向機械織機、電腦織機轉變,特別是規模大、實力強的企業,幾十臺、上百臺地引進電腦織機。目前,全鎮擁有世界先進的電腦橫織機1135臺,設備總價款約5億元。許多毛織企業逐漸摒棄家庭作坊式經營模式,積極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如澳榮製衣有限公司、興業針織有限公司、南華針織製衣廠等一大批上規模的毛織生產企業,已實施了ISO9000族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內部建立生產中心、設計中心、營銷中心、物流中心和管理中心,通過現代先進管理手段和技術創新促進企業生產實現專業化。這些企業充分發揮國際市場信息靈、市場網絡廣的優勢,廣泛接單,集中開發,與集群企業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生產任務,企業之間形成聯繫緊密的專業分工。

相關焦點

  • 廣東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兩大顯著特點
    廣東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兩大顯著特點 2013-09-22 09:56:54 來源:網上輕紡城 如果說北京是內衣文化的傳播中心,上海是內衣營銷中心,那麼廣東則是當之無愧的內衣生產基地
  • 常熟虞山鎮領跑國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這是對虞山鎮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的全面肯定,也是虞山鎮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實力的體現。江蘇有很多具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產業鏈完整的紡織產業集群區域品牌,但像虞山鎮這樣在服裝、面料、家紡領域全面發展的集群鎮在全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中都是不多見的。
  • 常熟: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之明星
    ,常熟這個全國聞名的中國紡織產業基地、中國休閒服裝名城再次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焦點。擁有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常熟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中的"明星"。常熟擁有虞山、海虞、碧溪、古裡、沙家浜、辛莊、梅李、支塘八個各具特色的國家級產業集群和全國排名第一的批發市場——常熟服裝城,還有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專業委員會、羊毛衫專業委員會和羽絨商會,這些集群和專委會構成了常熟色彩斑斕、光彩奪目的紡織服裝產業畫卷的最主要的元素,彰顯了在全國紡織服裝行業佔有明顯優勢地位的產業鏈。
  • 186個紡織產業集群通過複評(附名單)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區長沈志江在題為《搶抓轉型升級機遇,打造現代產業集群》的報告中介紹道,近年來,柯橋區緊抓經濟轉型升級機遇期,銳意推進改革,創新管理方式,立足「產業+市場+文化」的集群特色優勢,重點實施印染集聚升級工程、輕紡市場提升工程、智能製造創新工程、產品提檔升級工程「四大工程」,進一步「做優、做強、做深」紡織產業,推動紡織產業由傳統塊狀集群向高附加值
  • 諸城市紡織服裝產業抱團闖市場
    「做企業,一要做品牌,二要做產品,將產業鑲嵌在傳統產業鏈上。通過品牌,得知消費者需求,以需求尋求差異化生產,才能使得產業集群效力發揮到最大。」諸城市中紡金維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福紀對於企業發展有自己的見解。  瞄準國際市場,根據客戶需求開發生產產品,成為企業發展主線。
  • 于都縣縣委常委何新平一行到市市場監管局溝通對接紡織服裝產業...
    3月13日下午,于都縣縣委常委何新平率于都縣工信局局長郭清峰、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何鵬、商務局局長華紅琴一行到市市場監管局溝通對接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工作。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市紡織服裝產業推進辦主任王業有,局黨組成員、市紡織服裝產業推進辦副主任楊海峰會見何新平一行。
  • 廣東現代輕工紡織業產業集群情況分析
    數據來源:廣東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廣東現代輕工紡織業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區
  • 西平 打造千億元紡織產業集群
    本報北京電(記者楊曉東黃華)「我們西平縣與中紡聯、河南省服裝協會等行業協會組織深度合作,開展全產業鏈招商活動,拉長產業鏈條,著力把紡織服裝產業培育成為年產值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6月28日,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屆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說。
  • 四大核心問題倒逼中國紡織產業集群創新
    四大核心問題倒逼中國紡織產業集群創新 2013-12-24 13:44:23 來源:中國紡織報        12月20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工作會在杭州舉行
  • 信陽書記市長企業家「面對面」,群策群力要打造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
    截至目前,信陽市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已達125家,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11%,全市正在打造的45個專業園區中,紡織服裝專業園區就有9個,佔總數的20%,紡織服裝產業已經成為助推信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信陽市「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的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棉紡織屬於重資產行業,政府能不能提供相關發展基金支持?」
  • 助力紡織產業開拓創新揚帆起航——第八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
    孫瑞哲表示 盛澤作為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集聚了千億級產業集群、千億級專業市場和千億級企業,是行業建設世界級先進產業集群的先行者。近年來,依託盛澤強大的紡織產業基礎與時尚發展態勢,盛澤紡博會快速崛起,展會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持續提升。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我省紡織行業4人獲第二批紡織產業集群...
    我省紡織行業4人獲第二批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突出貢獻工作者稱號         為表彰在全國紡織產業集群經濟發展過程中湧現的一批思想解放、開拓創新、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領導幹部以及服務於紡織產業的同志,在11月2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工作會議上
  • 非洲紡織服裝行業市場大調查
    非洲紡織服裝行業市場大調查 2007-03-09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製造國和出口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非洲各國也在積極努力發展本國的紡織服裝產業
  • 紡織人轉起來!最全紡織工廠和紡織集群復工、開市時間整理
    最全紡織工廠和紡織集群復工、開市時間整理 2020-02-05 15:10:59 來源:全球紡織網 截至發稿,全國已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24363例,疑似病例23260例,死亡490例,治癒出院892例。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企業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歲末年初,本刊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並在十年之際,首次隆重推出年度「科技驅動榜樣」、「時尚引領榜樣」、「可持續發展榜樣」,與「十大新聞事件、十大年度人物、十大創新企業、十大優勢品牌、十大特色集群、十大產業園區(平臺)、十大活力市場、十大裝備先鋒」榜單共同發布。
  • 紡織各地之江西:全國第七大紡織服裝生產基地
    紡織各地之江西:全國第七大紡織服裝生產基地 2007-01-3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在全國性的產業大轉移中,東南沿海的大小紡織、
  • 《廣東省發展現代輕工紡織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
    一、編制背景  廣東是輕工紡織大省,2019年,全省輕工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383.5億元,約佔全省製造業營業收入的20%,佔全國輕工紡織產業營業收入的
  • 全國各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重點方向
    東北地區東北地區要加快傳統優勢產業升級,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建成面向東北亞地區和俄羅斯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基地。遼寧沿海經濟帶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朝陽7市。重點建設葫蘆島泳裝產業集群等產業基地。
  • 上海春季紡織服裝展今開幕 聚焦貼牌加工
    以此為契機,作為引導與促進華東地區紡織服裝貿易交流的國際性盛會,已成功舉辦十年的「上海紡織服裝展覽會(STA)「春季展將聚焦高品質OEM生產機遇,順應市場需求,集中展現和推廣國內優質OEM/ODM供應商。    本次上海(春季)紡織服裝展覽會(STA OEM)由上海世貿商城主辦,上海歌華展覽策劃有限公司承辦,於4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貿商城盛大開幕。
  • 深入調研 座談交流| 瀾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研修班走進張家港
    10月14-15日,2019瀾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高級研修班-江蘇省張家港市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經驗座談會、張家港企業集群調研活動在張家港市順利進行。作為研修班期間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活動在兩天時間裡,以座談交流、實地參觀調研的形式,向來自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的近30位學員們展示了以張家港為代表的中國優秀紡織產業集群地及中國優秀紡織服裝企業的發展成就和投資成果,展現了一個」時尚、綠色、科技「的當代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