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我國有坐月子的習俗,中醫認為,女性在產後會處於「血不足,氣也虛」的狀態,所以需要一定的時間恢復身體,不同地區對於恢復時間的設定有所不同,有的地區認為是30天,有的地區則認為是42天。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這段時間是產褥期,在產後42天女性還要進行身體檢查,確保產婦身體健康。在此期間,女性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這些禁忌成了產婦應該儘量避免的產後護理禁區。
寶媽產後大補以為對身體好,誰知反倒進了醫院,產後月子期有禁忌
寶媽小蓮順產生下雙胞胎兒子,一家人都很高興,尤其是小蓮的婆婆更是樂得合不攏嘴,逢人就說:「我兒子和他媳婦戀愛的時候我就特別同意,因為我兒媳婦屁股大,一看就是能生養的。再說我兒媳婦孕期都是我照顧的,一天三頓飯晚上還夜宵,給我兒媳婦養得白白胖胖的,我孫子在她肚子裡也長得好!」
小蓮雖然對婆婆這段能生養的言論很反感,但是婆婆有經驗,對自己照顧得也不錯,不管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自己好,小蓮孕期過得不錯。婆婆主動要求伺候自己月子的時候,小蓮也欣然答應了,婆婆說:「我生了3個孩子,伺候月子最有經驗了!」
產後第一天,婆婆就把母雞湯安排上了,婆婆說:「雞湯能下奶,雙胞胎吃的多,不下奶孩子不夠吃。」小蓮雖然覺得很油膩,但是婆婆好心做了,自己也不好拒絕。
產後第二天,婆婆又做了黃豆豬蹄湯,婆婆說「把這湯喝了,你指定能下奶!」小蓮雖然覺得沒胃口,但是也只好喝了。
產後第三天,婆婆又做了「清淡的鯉魚湯」,婆婆說「鯉魚湯太清淡了,我又加了兩勺子葷油。」小蓮雖然覺得噁心,但是也喝了下去。沒想到當天晚上小蓮就進了醫院。
原來小蓮產後吃得過於油膩引發了急性腸胃炎,不僅如此,小蓮的乳腺還發生了堵塞,引發了急性乳腺炎。小蓮因此不得不入院治療,即便乳腺炎好了,也因為腸胃炎用藥而不能給孩子餵奶。
小蓮本就身體虛弱,這一番折騰後更是身體受損。婆婆聽說兒媳因為吃太油膩進了醫院很是驚訝,「以前條件不好沒有好吃的,都擔心營養跟不上,現在好吃的多了,怎麼反倒還進醫院了呢?」
看著自己的兩個小孫子吃起了奶粉,婆婆心裡很不是滋味。
產婦坐月子的三個禁區,小心月子病,或引發衰老加速
一:進補過度
在產後,很多寶媽為了身體快速恢復,於是盲目進補,一些名貴的補品或者是靚湯成了月子必備食材。但是其實對於產婦而言,在產後的一周內是不適宜進補的,這會增加產婦的消化負擔,引發身體不適。生產後產婦本身的身體狀況就較為虛弱,過度進補不會起到補身體的作用,還會讓身體受損。
有些寶媽認為進補有助於下奶,但是,過於油膩的食物反而堵塞了乳腺,不利於下奶。在產後的一周內,只要保證寶寶頻繁吸吮,大多數寶媽都可以下奶,不必過於心急。
二:不注意保暖
有些寶媽認為自身身體素質不錯,於是在保暖上有些忽視,比如說洗漱時用涼水。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對於產婦身體損耗極大。生產後,產婦的骨縫打開,有寒氣侵入的話會讓產婦落下病根。中醫認為在產後的月子期產婦是絕對不可以接觸涼水的,必須有所避諱。
所以,產婦在產後要注意避免寒氣的入侵,保護好身體的各關節部位。注意保暖,不食用寒涼的食物。
三:缺乏鍛鍊
有些寶媽認為產後身子弱就不用鍛鍊了,但是事實上適量鍛鍊對於產婦的身體恢復以及身材恢復都會有好處。在生產後,產婦的盆底肌肉變得鬆弛,此時產婦可以做一些緊實肌肉的瑜伽,這樣也可以防止因為盆底肌肉鬆弛引發漏尿的情況發生。
產後適量的運動也有助於產婦的心情放鬆,這對產婦的恢復也大有好處。不過在運動量上要有所把控,不宜過度勞累。
生產消耗了產婦身體內的大量元氣,所以寶媽本著對自己負責的心態,一定要採取科學的產後護理方式,避開傳統的坐月子習俗誤區。大家對於產後護理有哪些經驗之談呢?對此有哪些好的護理方法分享呢?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