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鍋菜十元吃到撐,一天四百碗都不夠賣!香是真的很香

2020-12-12 每時美秒

農村大鍋菜十元吃到撐,一天四百碗都不夠賣!香是真的很香

對於美味的要求,大家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歡吃的口味比較重,如果這款美食的口味重,自然會受到這些人群的青睞,可能有些人喜歡吃辣口,如果這款美食是辣味比較重的,就會受到這些人群的喜愛。

其實美食是不能夠比較的,每一種美食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而且擁有屬於自己的優點。吃慣城裡的小吳,這次去到了農村那邊,準備品味一些農村那邊的美食。

當時小吳去到了農村之後,小吳就準備吃農村一種美食,想必也有小夥伴有吃過這樣的美食,那就是大鍋菜了。說到大鍋菜,小吳印象裡的大鍋菜,那就是什麼菜都往鍋裡丟。

到了村裡這家店,可以看到生意還是非常火爆的,而且有一口超大的鍋,就是專門用來製作這些大鍋菜的,看起來份量非常多,而且感覺到裡邊的菜還是蠻多的。

說實話,小吳也看不出裡邊到底加了些什麼,然後直接就要了一碗來品嘗一下。一碗只需要十元錢,還是蠻便宜的,而且這一口大鍋每天400碗都不夠賣呢!

小吳買好了之後就準備品味一下,其實吃起來味道還是蠻重的,而且還有油,甚至裡邊還有豬肉。豆腐、酥肉,吃起來還是不錯的 ,怪不得客人會那麼多,而且吃完還可以免費續。不知道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東農村紅白喜事上的大鍋菜,這才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倍香
    以前在我們老家誰家有紅白事,一般都不會去酒店,大多都是在東家搭上灶臺做飯,請幫忙的還有親戚朋友來吃。做的菜也是比較多,但最好吃的還是數大鍋菜。一般都是提前一到兩天,搭起灶臺,這灶臺以前也是比較的簡單,很多都是用磚頭壘起來在糊上泥巴,上面放上一口大鐵鍋,下面放柴火。一般大鍋菜都有豬肉燉白菜粉條子、燉雞肉、燉魚、燉肉、各種丸子還有炸酥肉。
  • 農村裡紅白喜事上的大鍋菜,說真的,這種菜,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特別是年齡稍長的,對於大鍋菜是再熟悉不過了。在以前,每當村裡有了紅白喜事,村裡管事的人便開始張羅起宴席來。吃過大鍋菜的人,從年齡上來說,一般都是80後以前的,現在的年輕人吃過的不多。以前條件差,逢年過節,或者村上有了紅白喜事,宴席必須要擺啊,吃什麼呢?那就是大鍋菜。
  • 80後中年夫妻開餐館,每份大鍋菜賣12元,食客:奔著老闆娘來的
    元/碗湯和每人1元的無限量大米。餐館周圍目前並沒有多少住戶,所以暫時都做大鍋菜,飯館老闆娘是河南人,她覺得家鄉的魯山攬鍋菜就是一種很實惠的大菜,攬鍋菜的做法比較粗獷沒有太多精細的講究,就是各種大白菜土豆塊粉條子加上五花肉一鍋燴,主要調料就是火鍋底料和醬油,現在一般的餐館炒盤土豆絲都要十塊錢了,而這家小飯館滿滿當當一湯碗的攬鍋菜有肉有菜有粉條只要12塊錢,另外再加上一塊錢的米飯錢,花13塊錢就能大快朵頤飽餐一頓
  • 一鍋裡放5樣食材,燉成後1碗20搶著買,1天能賣400碗,全是回頭客
    一鍋裡放5樣食材,燉成後1碗20搶著買,1天能賣400碗,全是回頭客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美食都特別的受人歡迎,大家對於美食的定義也是非常寬泛的,有的食物是山珍海味,有的則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平淡,家常便飯,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食材,只要能夠為我們帶來幸福感
  • 農村「最寒酸」婚宴,一口大鐵鍋裝滿了菜200個人吃,穩賺不賠?
    農村會辦熱鬧的流水宴、在露天院壩裡擺上幾十桌滿滿的飯菜;而城市裡辦婚宴,一般會在酒店舉辦。辦婚宴要辦得隆重,前來參加的親朋還有也會送上數額不等的禮金,表達一番心意。有的地方富裕,禮金收得多,辦婚宴能賺很多錢。但農村這個村莊辦婚宴可謂是最寒酸的了,現場只有一口大鐵鍋,裡面裝滿了菜,200個人一起吃。這是穩賺不賠嗎?
  • 農家大鍋菜,最常見的幾種配菜,都是北方人最愛吃的
    大鍋菜,這個名字在我們河北一帶,都是如雷貫耳的三個字,尤其是我們農村人,無論婚喪嫁娶還是紅白喜事,都會以大鍋菜饅頭作為招待客人的主食,具體為啥非要吃大鍋菜,這個應該有很多原因吧,一是祖輩留下的傳承,二是做大鍋菜也不是很費事,三是因為大鍋菜也的確很好吃,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大鍋菜既包含了湯也包含了菜
  • 小夥賣特色菜,30元一份,顧客吃完把碗端走,一天消耗400個碗!
    小夥賣特色菜,30元一份,顧客吃完把碗端走,一天消耗400個碗!我們都知道中國菜被分成了8大系,每個菜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因為不同地方的人口感都是不一樣的,每個系列的菜,都有很多經典的,味道吃起來是非常好吃的,有一種菜是非常獨特的,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就是著名的扣碗,有一個90後的小夥,就是專門賣這種特色菜,價格賣的也比較貴,一般都是30元一份,但是顧客吃完以後,很多都是把碗一起端走,一天就能消耗400個碗。
  • 這種美食只有農村有,只有菜沒有肉,城裡人嫌髒,農村人卻吃不夠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種美食,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種美食只有在農村才會有的。在農村,每當有人家辦喜事哦,你絕對能夠看到這種美食。我才在農村,每當家裡有什麼喜事的時候,必定有這種大鍋菜的出現,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歡來吃這個大鍋菜,是這樣的,大鍋菜只有家裡辦喜事的時候才會有,是你花錢也買不到的美食。
  • 大媽街邊賣肉夾饃,5元一個,一天2000個不夠賣,供不應求
    大媽街邊賣肉夾饃,5元一個,一天2000個不夠賣,供不應求小區門口,有一個賣陝西肉夾饃的大媽,她家肉夾饃可以說是兩代人的傳承了。記得小編小時候,每天上學就會買一個路上吃,那時候是大姐的爸爸在做,左邊一口燉肉的大鍋,裡面放著肥美鮮香的滷肉,右邊一個烙燒餅的爐子,裡面烤著酥脆適口的燒餅,中間則是操作的案板。就這麼簡單的攤位,沒想到一擺就近30年,從攤子換成了小門臉,從只賣早點到現在成了的哥們的深夜食堂。
  • 河北農村的招牌菜非大鍋菜莫屬,五花肉大白菜粉條是大鍋菜絕配
    河北農村有句趣話,人生三鍋菜,生一鍋、死一鍋,中間娶媳婦熬一鍋。說的就是農村紅白喜事上少不了的熱騰騰、香噴噴的大鍋菜。在河北農村,大鍋菜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做,它是既美味又管飽的家常菜,確也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河北人。
  • 農村俗語:人生三碗飯,你自己只能吃一碗,啥意思呢?看完明白了
    在筆者這裡的冀南平原,不論是紅白喜事,還是誰家孩子辦滿月,都會製作大鍋菜。碩大的鐵鍋,一鍋菜能夠上百人食用,大鍋菜採取時令的蔬菜,豬肉,有的會放一些粉條、豆腐,有的也會放一些當地特產:皮渣,皮渣是粉條和芡粉蒸製而成。吃起來爽滑可口。大鍋菜還別說,唯獨使用大鍋、大火製作出來的,才有那種濃鬱、獨特的味道,自己在家裡製作,哪怕食材是一模一樣,製作出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
  • 開封一大早就能喝到這碗羊肉湯,肉丸子賊帶勁!一天七籠不夠賣!
    開封一大早就能喝到這碗羊肉湯,肉丸子賊帶勁!一天七籠不夠賣!南北方的美食向來都是有爭議的,畢竟南北方的口味都是不一樣的,南方比較喜歡吃清淡的美食,而北方則是比較喜歡吃比重口的美食。小吳其實是南方人來著,對於北方美食也非常嚮往,不知道吃起來味道會怎麼樣,和南方的口味差距有多少?南北方比如最有爭議的就是粽子,比如北方人喜歡吃鹹的粽子,南方人則是喜歡吃甜的。身為南方人的小吳還確實是比較喜歡吃甜的,感覺鹹粽子根本不好吃。不過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有的南方人還喜歡吃鹹粽子,北方人還喜歡吃甜粽子呢。你覺得呢?
  • 農村婚宴,四百人連吃三天,只需50元份子錢?原因城裡人真想不到
    在我們農村老家,每當村裡有人結婚,家裡主人總會邀請上親朋好友和村裡的其他人一起,在村中擺上長長的酒席,四百個人坐在一起,從結婚開始一直吃到結束,連吃三天的中飯,卻只需要五十元的份子錢。而負責燒菜的一般都是附近村子有名的鄉村廚師,他們常年往返於附近的各個農村,替主人家操辦各種紅白喜事的宴席。一般都需要提前預定,然後他們會根據主人家的要求,羅列出一張酒席菜餚的清單,確定下來後,會提前一天去縣城的菜場購買食材。
  • 農村大媽賣「大雜燴」,13元/碗從不漲價,老顧客一周能吃三次!
    農村大媽賣「大雜燴」,13元/碗從不漲價,老顧客一周能吃三次!小吃就地取材,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文化及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個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離鄉遊子們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風味小吃,因當地風俗而異,特色鮮明,風味獨特。
  • 農村大媽擺攤賣涼皮,利用「一支筆」做到生意火爆,一天賣500碗
    今天我們就用一個40歲的農村大媽擺攤賣涼皮一年做到純利潤50多萬的經典案例,來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巧妙地打敗競爭對手,獨佔小學的客流,而且還不花一分錢拿下整個學校的訂單,看你我直接雙膝跪地,佩服這位大媽的商業頭腦。
  • 【大名府讀書人】家鄉的大鍋菜
    >我的家鄉在河北的南部,這裡是一片平原大地,家鄉有個習俗,誰家辦個紅白喜事,不管你上多少山珍海味,最後壓軸的總是一碗白菜熬粉條的大鍋菜,菜盛到碗裡最後要搭上幾塊薄薄的肥瘦相間的豬肉片不管你之前喝了多少酒吃了多少菜,只有吃了這碗大鍋菜才叫吃完了飯,這宴席才能散。
  • 在西安吃到的最好吃的三碗面
    來西安快十年了,西安麵食應該是我吃過的最好的。第一碗是油潑麵,價格十元左右。把煮熟的面放到碗裡,辣椒麵放到面的上面,然用滾燙的油澆到辣椒麵和面上,嗞啦一聲,再放些青菜上去,一碗油潑麵就做好了。面很香很勁道,就上大蒜,絕對是西安最有特色的面。
  • 大叔早餐只賣「它」1個2元,每天賣上千個,外地人:怎麼吃都不夠
    導讀:大叔早餐只賣「它」1個2元,每天賣上千個,外地人:怎麼吃都不夠人們對美食的嚮往都是心情澎湃,充滿了幻想,就如王者榮耀中小廚娘說的一樣,世間唯有美食與愛情不可辜負,當然各色美食小吃也從來不會讓人們失望,尤其是那些享譽盛名的地方特色小吃
  • 農村七旬鐵匠賣老式農具,過去一天賣千元,如今成古董無人問
    進入初冬,在河南豫北地區的麥子大部分都種進地裡了,農民就閒了,這時候,農村的集會也多了,只要是雙日子,就有村唱戲,起會。附近十裡八村的人們各自騎著電動車、自行車,三五一群的去趕會,走親戚。在鶴壁市石林鎮小寨溝村的會上,戲臺子東面,有一個賣鐵農具的圍了一圈人。
  • 學會調這碗蘸料,清湯火鍋也能吃到嗨,涮啥食材都香,配方送你!
    導讀:學會調這碗蘸料,清湯火鍋也能吃到嗨,涮啥食材都香,配方送你!很多人都覺得吃火鍋是需要好的配菜和好的火鍋底料,這樣才能讓火鍋變得美味,其實不然,真正的吃貨才會明白,火鍋的好吃與否其實和配菜、底料的關係並不是最大的,而且蘸料,如果你不信的話,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話題就是關於調火鍋蘸料的:學會調這碗蘸料,清湯火鍋也能吃到嗨,涮啥食材都香,今天小編就把配方送給你,不管是在家裡吃火鍋還是去火鍋店裡吃火鍋,只要你用這個方法,保管你能吃得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