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水席,一次要花5萬多,吃席的人還不給彩禮,主人為啥要辦?
我想說的是請不要拿城裡人的眼光來看農村的事情,雖然說城市發展很快,城裡也有很多農村沒有的東西,城市的生活也要比農村更豐富更方便,但是農村保留了我們上千年的文化傳統,城市在多少年?城市裡面有些什麼傳統?有的傳統也只是當地人看不起外地人罷了,尤其是一北一南兩個大都市歧視外地人歧視的厲害,甚至市中心的人都要歧視郊區的人,這種狀態下就會出現兩個極端,辦個流水席沒人去或者毫不相干的一大堆人都會去佔便宜。
有人認為流水席不合理,不外乎有兩個矛盾,一個是主人花了大價錢為什麼還要辦流水席,另一個是現在參加宴席都要給錢,流水席為什麼不給禮錢?我們就重點討論下這兩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主人花錢搞流水席是主人自己一廂情願的,並沒有人強迫主人去搞,在以前村裡誰家有點喜事都希望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村裡人,總不能挨家挨戶去說自己家裡有啥喜事吧,搞流水席就能很輕鬆把喜事告訴別人。在筆者老家有個說法就是喜事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比如誰家搬遷新居了,會儘量多地挨家分支鍋餅,吃的人越多,吃的地方越遠,就代表著以後的日子會過得更紅火,相信主家花大價錢搞流水席也是這麼個目的,希望自己以後的日子更加紅火。
另外,主人搞流水席也是為了感謝之前自己去吃過流水席的那些人,既然主人家要搞那麼就說明當地有這個風俗,在農村誰家有事大家都會互相幫忙,如果別人家吃流水席的時候你去了,你家有啥喜事又不辦流水席的話那指定是被說閒話的。
然後呢就是我們說的給不給禮錢這個事,給不給禮錢就完全是看當地的傳統了,現在的禮錢越給越多,並不是什麼好事,就像現在讓很多男孩子家庭非常苦惱的彩禮就是被人們一步步炒起來的,我認為這種不需要給禮錢的反而是個好事,不會增加每個家庭的負擔,我理解的禮錢只是集大家的力量把酒席辦好,下次你辦酒席的時候我再出錢幫你辦,就相當於銀行存錢的「零存整取」,降低了辦席時候的經濟壓力。
農村的酒席有時候確實要規範一下了。
雖然我相信多數家庭辦酒席並不是為了禮錢,只是想讓大家一起跟著自己高興一下,但是也不排除個別地方辦席就是為了禮錢,像現在有些地方不僅搬遷、結婚、生小孩要辦酒席,就連家裡母豬下崽了,母豬生牛犢了這種小事都要辦一次席,那指定就是為了禮錢而去的,這種就是大大得增加了農民的生活成本,應該向對彩禮進行規範一樣的對農村酒席進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