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南昌市將怎樣發展?五年之後乃至更長時間,南昌市會變成什麼模樣?
未來5年南昌發展目標
「四區一樞紐」「五大功能片區」「中國智造新城」「數字經濟『一號工程』」……12月12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不斷提及的新名詞,透露出南昌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謀劃「十四五」,南昌市明確提出,圍繞實現「富有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嚮往的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願景,努力打造國際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國家現代流通體系重要樞紐。未來五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市,基本建成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
未來5年南昌重點打造區域
實現新目標需要新布局。無論從主城區資源要素制約著眼,還是從未來增長的空間需求著眼,或是從構建大都市圈的發展趨勢著眼,都需要跳出原有城市格局開拓新的空間。南昌市提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空港新城、高鐵新城、陸港新城、九望新城、現代職教城五大功能片區,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框架,優化空間功能布局,打造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空港新城
臨空經濟區處大南昌都市圈的核心區域,直管區16.8平方公裡,為進一步拓展空間,臨空區一路向北,朝著昌北機場樵舍鎮樂化鎮等64平方公裡的二期進軍。
未來,臨空區將圍繞「加速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空港新城」的目標定位,加快構築以「一區三口岸」為核心的江西首個多式聯運中心,並發揮將整個昌北國際機場納入以及昌北機場將和高鐵無縫銜接的交通優勢,積極打造「社區宜居、園區宜業、景區宜遊」的一體化臨空產業空港新城。
以昌北機場三期擴建規劃為基礎,以機場為核心,在機場的四周形成東西南北四個片區,其中西面屬於康養片區,北片區屬於物流片區,南面屬於行政辦公區,東片區屬於產城融合區,以這樣的一個空間布局作為現代空港新城打造的規劃。
高鐵新城
隨著即將建設的京九高鐵,位於南昌城東一個嶄新的「高鐵新城」已然來臨。南昌著力以高鐵東站建設契機打打造高鐵新城,拉大城市架構,優化經濟戰略布局。
作為南昌市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高鐵東站將成為城市建設發展的新引擎。而高鐵新城建設也將成為融合高鐵交通樞紐、區級行政中心、商業商貿、商務辦公、旅遊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城市副中心。
按照「三年配套基礎設施基本成形、五年新城片區初步建成」的總體目標,通過「以市政公用集團為主平臺,適度有序,多渠道融資」的片區綜合開發模式,緊扣近期10平方公裡規劃面積,優化時序,提前布局,分期分批,協調推進路網、安置房、學校等各項配套設施建設。
陸港新城
向塘的目標定位、方向路徑已經明確,當前,向塘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正處在戰略發展機遇期、政策疊加窗口期,發展前景非常光明。
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作為全市發展的重大戰略項目,未來,南昌將舉全市之力打造南昌向塘國際陸港,在建設大平臺、構建大通道、形成大樞紐、發展大產業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雙向開放水平、彰顯南昌省會擔當,把南昌向塘國際陸港建設成為「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創新區」、「江西『三同』試驗發展示範區」和「大南昌都市圈鐵路物流集聚區」。
目前,向塘已啟動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等工作,將通過各項規劃科學實施,更直觀地展示國際陸港新城形象,提升新城品位。
九望新城
南昌新建區「九望新城」建設拉開大幕。「九望新城」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裡,規劃人口約20萬人。
「九望新城」位於望城新區的南部,指的是由石埠大道以東、武功山大道以南、西外環高速以西、昌慄高速以北,所圍合成的區域,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裡,規劃居住人口20萬人。
「九望新城」按照以生態為基、人居為本、產業為魂的發展理念,打造為集產業、居住、服務高度耦合的產城融合示範區,重點布局總部經濟、科創平臺、國際商貿、數字經濟、文化創意五大重點產業。
現代職教城
江西是全國四個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之一,南昌市現有各級各類中高職院校104所,在校生30餘萬人,共設專業700多個。
日前,安義縣全面啟動南昌現代職教城項目建設。中國(南昌)現代職教城規劃建設區為21.05平方公裡,核心建設區為8.29平方公裡,規劃建設職教培訓、科創研發、企業服務、文旅康養、生活配套等五大功能區共44個子項目,將引進布局10所至12所職業院校進城發展,至今已有江西航空技術學院、南昌職業大學、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等8所院校洽談了進駐辦學意向。
南昌現代職教城是為發展科技職業教育,培養科技創新和專業工匠人才,提升城市科技創新發展能力的重大項目,也是安義縣為做大做強南昌城,打造新的增長極,全力建設「產城融合,教研一體,城鄉並進」新型發展示範區的重大項目。
未來5年產業發展目標
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是支撐。當今,數字經濟是產業發展的「風口」,南昌市「迎風而上」,提出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提升數字產業能級,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產業的轉型升級,關鍵在創新。南昌市提出,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力爭在航空複合材料、集成電路、MEMS、中醫藥新藥、新型顯示技術、高端精密製造、感知交互技術等領域取得突破。同時,逐步加大對基礎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研發由應用端向基礎端延伸。
大南昌都市圈破局
此外,未來五年,南昌市還將通過加強與贛江新區空間優化、戰略協同、功能耦合,加強與九江臨港產業協同互動,推進昌撫合作示範區建設,完善與鄱餘萬都、奉靖組團的交通體系,推動與豐樟高組團全域同城化等,引領大南昌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最新動態1:南昌相關部門赴高安謀劃大南昌都市圈基礎設施項目雙方就軌道建設交換意見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大南昌都市圈的戰略部署,凸顯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的省會擔當,2020年12月9日上午,南昌市自然資源局陳長春副局長帶隊赴高安市對接調研,研究南昌與高安如何在大南昌都市圈層面謀求融合發展,共同謀劃一批重大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之前公布的一張規劃圖《南昌市域綜合交通規劃——「米字型」都市圈鐵路規劃示意圖》顯示,九龍湖區域引出了2條市域郊鐵路,分別為昌高市域郊鐵路和昌豐樟市域郊鐵路。
市域(郊)鐵路:又稱為通勤鐵路、市郊鐵路,指的是大都市市域範圍內的客運軌道交通系統,服務於城市與郊區、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重點城鎮間等,服務範圍一般在50-100公裡之內,其車站距離短、密度大,設計速度宜為100~160公裡/小時,平均站間距原則上不小於3公裡。市域郊鐵路雖然還是屬於鐵路範疇,但是站點比較多,能達到地鐵一樣服務更多沿線居民的效果,對於擴大城市格局極其有利。
可以看到,昌高市域郊鐵路(綠色線路)似乎連接到了南昌西站以西的南昌西動車組運用所(情理之中,方便列車的調度),然後向西偏南方向駛出,與西環鐵路(即九龍湖西片區以西的貨運鐵路)相交後,再繼續前行,在新建區石埠鎮繼續西行走向高安方向,即為昌高市域郊鐵路。而昌高市域郊鐵路還標識出了石埠、西山、大城3個中途站點。
最新動態2:南昌至撫州軌道交通項目前期工作將啟動,投資138億規劃南昌至撫州「軌道交通」項目
近期,江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公示了一則項目的備案信息,項目名稱為南昌至撫州軌道交通項目前期工作費,建設項目所屬區域位於撫州市,建設內容為從南昌市引出終於昌撫鐵路撫州站,項目總投資138億元。項目預計開工時間為2025年,竣工時間為2030年。該項目的主體建設單位為 撫州市重點項目辦公室(撫州市鐵路建設辦公室)。
在南昌市域綜合交通規劃(2019-2035年)中也明確南昌將在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中,圍繞都市圈發展軸, 預留形成以南昌為中心的「五射」城際/市域鐵路網,促進都市區一體化融合發展。在既有昌九城際的基礎上, 新增昌撫城際,加強與撫州方向的城際鐵路服務。
從線路走向看,將由南昌站引出,途徑南昌南站(橫崗站),沿途設黃馬/溫圳/文港/李渡站 ,最後到達撫州站。線路全長65公裡,設計時速為200km/h。南昌至撫州的軌道交通項目將採取城際鐵路方式進行建設,建設的時間最快將在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