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了6年多的南昌行政事業單位人員「朝九晚五」作息制近日備受關注。近段時間來,南昌公務員的朋友圈裡,關於取消「朝九晚五」作息制度傳聞不少。記者今天為此專門進行了調查,南昌市政府辦公廳等多個部門相關人員證實也聽到不少此類傳聞。(江西日報5月18日訊)
現代都市中,每個人都離不開工作和生活兩條主線,工作的目的在於快樂的生活,而生活的幸福又會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怎樣的工作作息制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都至關重要。而作為服務百姓的公職人員,作息安排不僅會影響個人生活,也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逐步加大,南昌公務員「朝九晚五」的作息制顯然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符合百姓的實際需要和社會的現實需求。
「一到下班就堵得不行,路上就得耽誤一個多小時,到了家都已經7點多了」。儘管近年來南昌及各大城市都在不斷拓寬道路,通過設置單行線、紅綠燈等方式優化交通管理方案,但是此類道路容量無法滿足車輛運行的現實情況依然存在,特別是早晚上下班尖峰時段。由於上下班時間集中導致的道路擁堵,讓市民本應屬於個人支配的下班時間在慢慢歸途中度過,本應輕鬆娛樂的休閒時光也因焦急的等待變得煩悶無聊。更有甚者,因為堵車頻繁得了「路怒症」,不僅損害個人身心,也因帶著怒氣開車衍生了不小的安全隱患。而公務員「朝九晚五」作息制的實行,恰恰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上下班尖峰時段,起到了一定的分流緩解作用,既方便了自己,也是真正的讓路於民,給市民出行、上下班都帶來了便利。
當然,也有人擔心,「朝九晚五」作息制縮短了中午午休時間,公職人員下午的工作效率必然會大打折扣,其實在筆者看來不盡其然。即使按照一貫14:30上班的作息制,許多離家較遠的公職人員依然無法回家,這就無形中延長了公職人員在單位的滯留時間,長時間處在同一環境中產生厭煩情緒不可避免,工作效率自然有所下降。再加上沒有必要的午休場所,靠玩玩電腦、打牌嘮嗑打發時間,不僅耗費大量的國家資源,對於辦公氛圍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即便是能回家的工作人員,拋去路上奔波、回家做飯、接送孩子的時間,真正用於午休的時間也是少之又少。據調查,午睡時間控制在15-30分鐘效果最佳,「朝九晚五」制雖然中午時間僅為一小時,但是簡單吃飯後用二十分鐘打個小盹還是綽綽有餘的,既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也減少了在家與單位之間奔波的勞頓。
而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公務員「朝九晚五」工作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於辦事。按照原來的工作制,一些企業職員上班時間與政府窗口單位辦公時間完全重合,要想辦事就必須請假,而請假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利益的損失。而公務員實行「朝九晚五」制,中午正好與企業單位存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錯位,這就為企業員工辦事提供了時間差。另外,如果中午休息時間過長,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給基層特別是外地進城辦事的人員帶來不便。
公務員「朝九晚五」制為市民出行、辦事都提供了便利,可以說是惠民利民的好政策,然而要想讓制度真正發揮為民效益,必要的監督管理必不可少,特別是對上午九點和下午一點上班時間點的監督必須到位,切莫掛著「朝九晚五」便民利民的殼子,遲到、拖沓,反而縮短了工作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