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廣州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不含學校、醫療機構)按照「朝九晚六」上班的第一天,記者和多位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聊了聊,聽他們講述了今天的出行故事。
早高峰的峰值平緩了些,不少司機表示交通順暢了些。新晉的「朝九晚六」族則有些抱怨,有人開車多花了20分鐘,有人堵在了地鐵裡;而對於晚高峰,他們害怕更加擁堵,擔心老人小孩沒人照顧……
新舉措將帶來什麼樣變化?不少公務員表示,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才知道效果。
上班:有人撞上地鐵限流,有人堵了更長時間
廣州「朝九晚六」的第一天,早高峰的交通暢通了不少。根據廣州市交通擁堵曲線,早高峰峰值較上周平均值低不少。
12月1日,廣州交通指數曲線顯示,市區早高峰擁堵有下降,晚高峰幾無變化。(白線為今天,紅線為昨天,綠線為上周平均水平。)
計程車司機李姐的感受很明顯,早上7時20分,她送孩子去上學,黃埔大道還算暢通,「往常那段時間要從天河公園堵到華僑醫院了。」
也有不少公務員表示,因為出行時間推後,而被堵在了路上。
廣州人社局一名公務員稱,早上有同事從三溪坐地鐵到楊箕,早上遇到了地鐵限流,路上花的時間更久了。
「今早根本打不到車。」家住區莊的湯女士有些不滿,以往她一刻鐘就可以到單位,今天卻用了25分鐘。「司機告訴我,早上8點-9點是最堵的時候。」
「今天的車程比以往多了20分鐘。」南洲街道的一名公務員告訴記者,從番禺區市橋出發時就很擁堵,新光快速行駛緩慢,最後花了近一個小時。他更希望能按照「朝八晚五」的時間上班,「這樣不會那麼塞車」。
12月1日,廣州中山一立交晚高峰車流擁堵。 攝影 肖雄
下班:晚高峰依舊擁堵,車流指數幾乎沒有變化
也許對早高峰的體驗還不算深刻,不少公務員已經表達了對晚高峰的擔憂。
「推遲半小時,恰好是企業下班的晚高峰。」廣州市稅務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表達了擔憂,她擔心到時路上的車更多,更擁堵。天河南街道辦事處的周小姐則表示,已經做好了「晚上堵車的準備」。
公務員們下班後等待打車。
周小姐的同事王女士則是擔心孩子。「孩子就在單位附近上學,晚上6點下班,我都不知道是直接回家,還是帶著孩子吃個飯。」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大寶上五年級,小寶才一歲,下班後帶孩子的壓力很大,「再加上晚高峰……」
為了錯開晚高峰,湯女士決定今晚帶小孩在外面吃完飯再回家,「現在沒時間在家做飯了,吃完飯還得輔導小孩做作業呢。」
晚上6時許,記者在珠江新城到暨南大學間的天河路、黃埔大道行車,交通較為擁堵。計程車司機王師傅稱,和以往的情況幾乎相似,市區的擁堵區域依舊塞車。
根據廣州市交通指數曲線,市中心區今日晚高峰的白線與昨天以及上周同期的曲線差不多重疊,這意味著擁堵情況幾無變化。
市、區級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時間未調整
「我們的工作時間沒有變化。」天河區政務服務中心的一名公務員告訴記者,他們還是朝九晚五,中午1點上班,幾乎沒有午休,但好處就是下班早。
廣州市政務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級政務服務大廳和區政務服務中心按照朝九晚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的服務時間維持不變。鎮(街)政務服務中心和村(社區)公共服務站因主要服務本轄區群眾,則調整工作時間為「朝九晚六」(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
採訪中,不少公務員表示,目前還沒什麼感覺,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出變化。
【記者】劉珩 實習生 劉裕華
【攝影】肖雄
【作者】 劉珩;肖雄
南方探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