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劉秀率兵徵戰了多年,厭倦了戰事,知道天下人民疲倦,財力耗盡,想歇息下來;自隴、蜀平定以後,不遇緊急情況,不再談論軍旅。皇太子曾問徵戰之事,皇帝說:「從前衛靈公問軍陣,孔子不回答。這不是你該問的。」鄧禹、賈復知道皇帝要偃武修文,不希望功臣聚集在京城,就離開軍隊,學習儒家經典。皇帝也想到要保全功臣的爵位和封地,不讓他們在職務上犯錯誤,就罷免了他們左、右將軍的官職。耿弇等也交上大將軍、將軍的印綬,都以列侯身份回封邑休養,加以特進的待遇,定期參加朝會。
皇帝下詔書說:"郡、封國獻來山珍海味,太官不得再接受!遠方進獻宗廟的食物,依舊例處置。」當時外國進獻的名馬,可日行千裡;又有進獻的寶劍,價值百兩黃金。皇帝下詔把寶劍賜給騎士,寶馬去駕鼓車。
皇帝不喜歡聽音樂,也不玩嘗珠玉,只是喜歡打獵。有一次外出打獵,夜裡返回,上東門侯郅惲拒絕開門。皇帝命隨從在門縫間見面,郅惲yùn說:''火光太遠,看清楚。」不開城門。皇帝返回,從東中門進入。第二天,郅惲上書勸諫說:''從前周文王不敢沉溺於狩獵,全身心為萬民服務。而陛下到遠方的山林中打獵,夜以繼日,這對社稷宗廟有什麼好處呢?」皇帝收到奏書,賜給郅惲yùn布一百匹;將東中門侯貶為參封縣尉。
劉秀即皇帝位十三年,都沒有完整的皇帝儀仗。吳漢從益州帶回了公孫述的盲人樂師,郊廟祭祀用的樂器,用五彩羽毛裝飾蓬蓋的葆車,帝後乘坐的各種專車等,帝王儀仗、祭祀的物才開始完備。當時,戰事平息,天下少事,文件往來、差役調遣,力求簡節,只有從前的十分之一。
皇帝認為天下耕田面積大多不以實申報,就下詔令各州郡核實。有的刺史、太守弄虛作假,以丈量土地為名,把村民集中到田中,連房屋,鄉裡、村落一起丈量,村民攔道啼哭呼喊;有的官員包庇豪強,侵害百姓。
當時,各郡派使者呈報核查情況,皇帝見陳留的簡牘上寫了一行字:"穎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就問是什麼意思,使者推說是在長壽街上撿到的。皇上發怒。當時東海公劉陽只有十二歲(後來當了太子),在帷帳後面說:"那是官吏接受郡守的指令,同其他郡作比較。''皇帝說:「既然如此,為什麼說河南、南陽不可問?''回答說:''河南是都城,有很多親近大臣;南陽是陛下的故鄉,有很多皇親國戚。他們的田地住宅都超過規定,不能作為標準。」皇帝再次責問使者,使者才據實承認,如東海公說的那樣。於是,皇帝派出謁者對官員中循私枉法的行為進行調查
冬,十一月,大司徒歐陽歙xī被查出在一年前任汝南太守期間,沒如實丈量田地,貪贓受賄錢一千多萬,被下到獄中。他的門生一千多人到宮外哀求,皇帝就是不赦免,最後死在獄中。
皇帝大姐湖陽公主的家奴殺人,躲在公主家中,官吏抓不到他。公主出行時,這個家奴驂cān乘。洛陽縣令董宣在路上等候,攔住車馬,大聲數羅公主過失,喝叱家奴下車,當場殺死。公主回宮向皇帝申訴,皇帝大怒,召董宣,要用竹扙打死他。董宣叩頭說:"請求讓我說一句話再死。''皇帝說:"你要說什麼?''董宣說:''陛下以聖德中興,卻縱容奴僕殺人,怎麼能治理天下呢?臣不須用竹扙,讓我自殺吧!''就用頭撞柱,血流滿面。皇帝令黃門太監拉住他,要他向公主叩頭謝罪。董宣就是不從。太監強行將他按跪在地上,壓他的頭。董宣用雙手撐地,始終不肯叩頭。公主說:"文叔(劉秀的字)當平民時,藏匿逃亡的人,官吏都不敢上門;如今當了天子,就不能壓服一個縣令嗎?''皇帝笑著說:"天子和平民不同嘛!''就乘機赦免了董宣,說:''強項令出去吧!''賜給他錢三十萬,他全部分給了部下。由此,京城豪強無不震驚戰慄。
當初,劉秀認為自己是應驗了《赤伏符》登上皇帝寶座的,所以相信讖文,經常用它決定疑難。給事中桓譚提出反對,說讖語圖記都是奸邪小人編造出來,用來迷惑貪心人的邪說,聖主不應該相信。皇帝大怒,將他貶為六安郡丞,病死在路上。
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戊戌日(初五),光武帝劉秀崩於南宮前殿,享年六十二歲,在位三十二年。皇帝生前每天早晨上朝,午後才散;經常召見公卿談話,半夜才睡。皇太子見皇帝辛勞,勸他說:''父皇有夏禹、商湯的聖明,卻沒有黃帝、老子養生的福氣,希望您愛惜身體、頤養精神,優遊歲月、自求安寧。」皇帝說:"我就喜歡做這些事情,不感到疲勞!」皇帝用徵伐成就了大業,到天下平定後,就摒退武將,重用文官,明察謹慎,總攬朝綱,審時度勢,措施得當。所以能恢復前代功業,實現天下太平。
太子劉莊(即劉陽)即皇帝位,就是孝明帝。尊皇后陰麗華為皇太后。
故事《光武中興》到此結束,歡迎朋友們提出批評建議。下面將繼續說說東漢有趣的故事《東漢趣事》,希望你喜歡。請關注第一集《明帝兄弟至親》註:本文為老夏原創,如需轉發,請後臺留言。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回顧過往文章:
《光武中興》之二十八:馬援身死遭陷
《光武中興》之二十七:馬援南徵北戰
《光武中興》之二十六:吳漢平定益州
《光武中興》之二十五:公孫述據益州
《光武中興》之二十四:來歙xī平定隴右
《光武中興》之二十三:既得隴 復望蜀
《光武中興》之二十二:竇融誠心歸漢
《光武中興》之二十一:隗囂首鼠兩端
《光武中興》之二十:馮異平定關中
《光武中興》之十九:有志者事竟成
《光武中興》之十八:梁王劉永反叛
《光武中興》之十七:彭寵反叛被誅
《光武中興》之十六:赤眉軍降東漢
《光武中興》之十五:赤眉軍亂關中
《光武中興》之十四:赤眉軍進長安
《光武中興》之十三:光武鄗縣即位
《光武中興》之十二:蕭王脫離更始
《光武中興》之十一:劉秀消滅王郎
《光武中興》之十:馮異掬粥抱薪
《光武中興》之九:更始帝進長安
《光武中興》之八:劉秀巡視河北
《光武中興》之七:王莽新朝覆滅
《光武中興》之六:劉秀隱悲負重
《光武中興》之五:劉秀昆陽大捷
《光武中興》之四:更始劉玄稱帝
《光武中興》之三:劉秀舂陵起兵
《光武中興》之二:綠林赤眉起義
《光武中興》之一:王莽託古改制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老夏,聽老夏說那些有趣的歷史故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帶你認識作者老夏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