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興》之二十九:劉秀勤勞不怠

2021-01-20 老夏說書

光武帝劉秀率兵徵戰了多年,厭倦了戰事,知道天下人民疲倦,財力耗盡,想歇息下來;自隴、蜀平定以後,不遇緊急情況,不再談論軍旅。皇太子曾問徵戰之事,皇帝說:「從前衛靈公問軍陣,孔子不回答。這不是你該問的。」鄧禹、賈復知道皇帝要偃武修文,不希望功臣聚集在京城,就離開軍隊,學習儒家經典。皇帝也想到要保全功臣的爵位和封地,不讓他們在職務上犯錯誤,就罷免了他們左、右將軍的官職。耿弇等也交上大將軍、將軍的印綬,都以列侯身份回封邑休養,加以特進的待遇,定期參加朝會。
皇帝下詔書說:"郡、封國獻來山珍海味,太官不得再接受!遠方進獻宗廟的食物,依舊例處置。」當時外國進獻的名馬,可日行千裡;又有進獻的寶劍,價值百兩黃金。皇帝下詔把寶劍賜給騎士,寶馬去駕鼓車。

皇帝不喜歡聽音樂,也不玩嘗珠玉,只是喜歡打獵。有一次外出打獵,夜裡返回,上東門侯郅惲拒絕開門。皇帝命隨從在門縫間見面,郅惲yùn說:''火光太遠,看清楚。」不開城門。皇帝返回,從東中門進入。第二天,郅惲上書勸諫說:''從前周文王不敢沉溺於狩獵,全身心為萬民服務。而陛下到遠方的山林中打獵,夜以繼日,這對社稷宗廟有什麼好處呢?」皇帝收到奏書,賜給郅惲yùn布一百匹;將東中門侯貶為參封縣尉。
劉秀即皇帝位十三年,都沒有完整的皇帝儀仗。吳漢從益州帶回了公孫述的盲人樂師,郊廟祭祀用的樂器,用五彩羽毛裝飾蓬蓋的葆車,帝後乘坐的各種專車等,帝王儀仗、祭祀的物才開始完備。當時,戰事平息,天下少事,文件往來、差役調遣,力求簡節,只有從前的十分之一。

皇帝認為天下耕田面積大多不以實申報,就下詔令各州郡核實。有的刺史、太守弄虛作假,以丈量土地為名,把村民集中到田中,連房屋,鄉裡、村落一起丈量,村民攔道啼哭呼喊;有的官員包庇豪強,侵害百姓。
當時,各郡派使者呈報核查情況,皇帝見陳留的簡牘上寫了一行字:"穎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就問是什麼意思,使者推說是在長壽街上撿到的。皇上發怒。當時東海公劉陽只有十二歲(後來當了太子),在帷帳後面說:"那是官吏接受郡守的指令,同其他郡作比較。''皇帝說:「既然如此,為什麼說河南、南陽不可問?''回答說:''河南是都城,有很多親近大臣;南陽是陛下的故鄉,有很多皇親國戚。他們的田地住宅都超過規定,不能作為標準。」皇帝再次責問使者,使者才據實承認,如東海公說的那樣。於是,皇帝派出謁者對官員中循私枉法的行為進行調查

冬,十一月,大司徒歐陽歙xī被查出在一年前任汝南太守期間,沒如實丈量田地,貪贓受賄錢一千多萬,被下到獄中。他的門生一千多人到宮外哀求,皇帝就是不赦免,最後死在獄中。
皇帝大姐湖陽公主的家奴殺人,躲在公主家中,官吏抓不到他。公主出行時,這個家奴驂cān乘。洛陽縣令董宣在路上等候,攔住車馬,大聲數羅公主過失,喝叱家奴下車,當場殺死。公主回宮向皇帝申訴,皇帝大怒,召董宣,要用竹扙打死他。董宣叩頭說:"請求讓我說一句話再死。''皇帝說:"你要說什麼?''董宣說:''陛下以聖德中興,卻縱容奴僕殺人,怎麼能治理天下呢?臣不須用竹扙,讓我自殺吧!''就用頭撞柱,血流滿面。皇帝令黃門太監拉住他,要他向公主叩頭謝罪。董宣就是不從。太監強行將他按跪在地上,壓他的頭。董宣用雙手撐地,始終不肯叩頭。公主說:"文叔(劉秀的字)當平民時,藏匿逃亡的人,官吏都不敢上門;如今當了天子,就不能壓服一個縣令嗎?''皇帝笑著說:"天子和平民不同嘛!''就乘機赦免了董宣,說:''強項令出去吧!''賜給他錢三十萬,他全部分給了部下。由此,京城豪強無不震驚戰慄。

當初,劉秀認為自己是應驗了《赤伏符》登上皇帝寶座的,所以相信讖文,經常用它決定疑難。給事中桓譚提出反對,說讖語圖記都是奸邪小人編造出來,用來迷惑貪心人的邪說,聖主不應該相信。皇帝大怒,將他貶為六安郡丞,病死在路上。
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戊戌日(初五),光武帝劉秀崩於南宮前殿,享年六十二歲,在位三十二年。皇帝生前每天早晨上朝,午後才散;經常召見公卿談話,半夜才睡。皇太子見皇帝辛勞,勸他說:''父皇有夏禹、商湯的聖明,卻沒有黃帝、老子養生的福氣,希望您愛惜身體、頤養精神,優遊歲月、自求安寧。」皇帝說:"我就喜歡做這些事情,不感到疲勞!」皇帝用徵伐成就了大業,到天下平定後,就摒退武將,重用文官,明察謹慎,總攬朝綱,審時度勢,措施得當。所以能恢復前代功業,實現天下太平。

太子劉莊(即劉陽)即皇帝位,就是孝明帝。尊皇后陰麗華為皇太后。
故事《光武中興》到此結束,歡迎朋友們提出批評建議。下面將繼續說說東漢有趣的故事《東漢趣事》,希望你喜歡。請關注第一集《明帝兄弟至親》註:本文為老夏原創,如需轉發,請後臺留言。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回顧過往文章:

《光武中興》之二十八:馬援身死遭陷

《光武中興》之二十七:馬援南徵北戰

《光武中興》之二十六:吳漢平定益州

《光武中興》之二十五:公孫述據益州

《光武中興》之二十四:來歙xī平定隴右

《光武中興》之二十三:既得隴  復望蜀

《光武中興》之二十二:竇融誠心歸漢

《光武中興》之二十一:隗囂首鼠兩端

《光武中興》之二十:馮異平定關中

《光武中興》之十九:有志者事竟成

《光武中興》之十八:梁王劉永反叛

《光武中興》之十七:彭寵反叛被誅

《光武中興》之十六:赤眉軍降東漢

《光武中興》之十五:赤眉軍亂關中

《光武中興》之十四:赤眉軍進長安

《光武中興》之十三:光武鄗縣即位

《光武中興》之十二:蕭王脫離更始

《光武中興》之十一:劉秀消滅王郎

《光武中興》之十:馮異掬粥抱薪

《光武中興》之九:更始帝進長安

《光武中興》之八:劉秀巡視河北

《光武中興》之七:王莽新朝覆滅

《光武中興》之六:劉秀隱悲負重

《光武中興》之五:劉秀昆陽大捷

《光武中興》之四:更始劉玄稱帝

《光武中興》之三:劉秀舂陵起兵

《光武中興》之二:綠林赤眉起義

《光武中興》之一:王莽託古改制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老夏,聽老夏說那些有趣的歷史故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帶你認識作者老夏是誰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漢光武帝劉秀躬行節儉,勤勞不怠
    劉秀(前6年一57年),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東漢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劉秀在重建劉漢封建政權中,鑑於西漢後期吏治敗壞、官僚奢侈腐化的積弊,他帶頭躬行節儉。一是生活儉樸,他在位幾十年,從不恣意放縱自己,追求豪華奢侈。
  • 劉秀的軍事體制改革,是實現光武中興的必然之選
    軍事領導體制的這種轉變充分體現了他獨特治國理念,有利於進一步集中軍事力量和集結皇權,為光武中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建立了東漢政權,創造了光武中興的局面。這與東漢初期穩定的軍事指揮系統和統一後軍事領導體制的變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東漢的建立與劉秀的「光武中興」
    東亞歷史第32篇:遠古中國之漢光武帝中興。 漢光武帝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不過他的父親已經不是王侯,只是居住在南陽郡蔡陽(竟湖北棗陽縣西南)的地方望侯。劉秀的哥哥劉演性格剛毅,慷慨豪放,結交天下英雄;劉秀個性謹慎,不露鋒芒,只是讀書種田,學一點武術。
  • 劉秀光武中興
    最終劉秀憑藉卓越的政治與軍事才能,定都於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指揮軍隊鎮壓赤眉等農民起義軍,消滅了亂世中形成的諸多割據勢力,實現了真正的一統。此後,劉秀實行以「柔術」治天下的策略,採取一系列措施,解決王莽政權乃至西漢時期,遺留下來的社會問題。
  • 光武帝劉秀:有安萬世之功,三十二歲迎來光武中興
    在東漢時期,有一位皇帝將王朝帶到了中興,他便是光武帝劉秀,他所統治的階段是稱光武中興。西漢王朝因為有王莽的介入名存實亡,最後算是滅國了。但是劉秀的出現扭轉了乾坤,他重新建造了一個新的大一統王朝。因為他姓劉,所以所見到的王朝稱之為東漢。但是這位打敗了王莽,帶領著朝代走入中興時期的皇帝,在歷史當中的存在感好像並沒有多高,這是為什麼呢?
  • 激進的王莽,溫和的劉秀:「光武中興」的成功與隱憂
    ——《後漢書·光武帝紀》「光武中興」成功的關鍵,在於劉秀靈活的帝王平衡之術。他主導之下的改革摒棄了類似於王莽的極端做法,而是選擇了一種較為溫和的方式使得東漢社會上的各方力量得到平衡。四、危機四伏的「光武中興」劉秀通過溫和的改革措施平衡了東漢社會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這種平衡之術創造的「光武中興」在東漢初期為國家的發展營造了安定的內部環境,保證了新生的東漢帝國能夠平穩渡過動蕩期,同時經濟的繁榮也給中央政府帶來大量財富,對此後大漢兩百年的發展強大功不可沒。
  •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能夠開創聞名於世的「光武中興」?
    西漢末年紛爭四起之際,漢光武帝劉秀,順天意應民聲,平息群雄。他在位33年,以柔術治國,統一了分崩離析的中華民族,開創了「光武中興」的盛世。劉秀為人寬宏大度,非常謙遜,尊重別人,平易近人;從不自以為是,妄自尊大,輕賤他人。
  • 光武中興——南陽的永久城市印記
    梁思成在《中國雕塑史》中說「藝術之始,雕塑為先」。「光武中興」主題雕塑,由萬政集團董事長畢竟精心創意,由南陽雕塑院院長姚豐均主持設計創作,以鑄銅及優質玻璃鋼為材料,造型精美、線條流動,表現力簡潔而靈動,它以19米高、30米闊的大體量,準確生動地表現出東漢光武中興英主劉秀和二十八位功臣的情感靈魂,匡扶漢室、平定天下的英雄風採和精神。
  • 劉秀的光武中興為何會成功?而劉備卻失敗了
    劉秀的光武中興為何會成功?而劉備卻失敗了俗話說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我們平常人做點事都不能完全靠努力去獲得成功,更別說推翻一個舊的王朝建立新王朝了。歷史上有一個現象很奇怪,那就是東漢末年的劉備起兵勤王,打著恢復漢室正統的旗號,最後卻以失敗告終,而在兩百多年前的西漢末年,同樣也有一個人,跟劉備同姓同族,起來反抗王莽的大新政權,卻成功了,便是歷史上的「光武中興」。那麼二人同是劉氏後裔皇族,結果為何均然不同?首先便是起兵的口號。出師有名非常在封建王朝非常重要,一個好的剿匪檄文堪比千軍萬馬。
  • 光武中興:白手起家當皇帝,劉秀是如何逆襲的
    劉秀的成名之戰即將在昆陽城下打響。而在昆陽之戰中立下大功的天選之子劉秀依然在外徵伐時,忽聞兄弟劉縯被更始帝所殺。劉秀不露聲色,忍著悲痛回到昆陽向更始帝請罪,反而被封武信侯。回到宛城的劉秀隨即迎娶了他念念不忘的陰麗華。自此,劉秀的草根身份完全發生了逆轉。
  • 劉秀對豪強的安撫與鎮壓,是實現光武中興的無奈之選
    一個帝王的崛起,除了他自己本身的能力外,更少不了外力的幫助。劉秀能在海內分崩、天下大亂的時局中走到最後,少不了的就是各方豪強的幫助。而劉秀的妻子,也就是劉秀成為光武帝時的皇后陰麗華就是出身陰家,是陰家的大小姐。
  • 同時擁有「中興」、「定鼎」兩項頭銜的帝王,光武帝劉秀當為第一人
    劉秀本是漢室皇族後裔,在新莽末年的社會大動亂中,他先躋身於農民起義軍中,後來獨立發展,取得了天下。舊史家一般認為,王莽篡漢,漢的統序已經衰亡;劉秀起事後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所建立的新王朝也以「漢」來命名,加之他本人的皇族身份,這樣漢的統序似乎又延續下來,故而被稱為「光武中興」。南宋陳亮甚至認為:「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
  • 漢武帝劉秀締造的「光武中興」,真的讓大漢王朝又活過來了嗎?
    今天要講的「光武中興或稱建武盛世,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他以「柔道」治天下,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發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也是他將中國重新歸為大一統的局面。劉秀重用鄧禹、耿弇等人,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才平定河北,著名的「王莽攆劉秀」的民間故事,原型就是劉秀在河北時被王朗四處追殺。
  • 光武中興之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
    光武中興之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東漢自劉秀公元25年光復漢朝稱帝,到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曹丕,歷經14帝,國祚196年,史稱「後漢」。但是劉秀從小志趣遠大,曾發誓:「做官要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於是,懷揣遠大理想的劉秀於公元22年十月和胞兄劉縯(yan)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在舂陵(湖南寧遠)起兵反莽。為了名正言順,劉秀、劉縯兄弟製造神祇假傳天命,大造輿論號令天下。
  • 光武中興,劉秀不是「位面之子」,幸運的背後是堅韌和努力
    劉秀在起事之時,大部分時間他都處於逆境,甚至隨時都有殺身之禍,他就在這種境況下隱忍成長,不斷學習,才成為一代中興之主,其中甘苦外人又怎能知啊! 他的隱忍、堅韌、努力和好學才是他成長為一代帝王的關鍵。
  • 東漢光武帝劉秀,妥善安置眾開國功臣,柔道治國創光武中興
    東漢開國功臣鄧禹【劇照】好在東漢的開國功臣們都是明事理之人,他們得知劉秀有意收繳權力後,就紛紛主動交出兵權因此,漢光武帝一朝,封侯的開國功臣中只有高密侯鄧禹、固始侯李通、膠東侯賈復三人曾和朝中大臣一起議論過國事,其餘功臣都安然無恙地退隱,&34;。劉秀還接受前朝教訓,不任命開國將帥為輔政大臣,另一方面又&34;,任用一大批懂得治國安民之術和封建典章制度的文人儒士治理國家。
  • 光武中興版「隆中對」,劉秀集團劍指帝業的宣言書
    然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是東漢末年之人,早在他於南陽草廬「笑指畫圖中」的將近兩百年前,建立東漢王朝的劉秀集團中,就有一次重要程度堪比《隆中對》之於劉備集團的對答。這光武中興版的「隆中對」,真正堅定了劉秀謀取大業的決心,稱得上是劉秀集團這座大廈拔地而起時的第一捧土。
  • 中國歷史皇帝列傳——開創「光武中興」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漢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陽郡蔡陽人(今湖北省襄陽市棗陽縣)。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劉秀雖名為皇族後裔,但他這一支屬於遠支旁庶一脈。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劉秀與其長兄劉縯起兵,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帶領南陽諸子弟開始反抗新莽政權。
  • 兩漢之交,群雄並起者數以百計,為何唯獨光武帝劉秀得以中興
    兩漢之交,群雄並起者數以百計,唯獨光武得以中興,有沒有內在理由呢?對此古人早已做了研討。光武得天下,是政治、軍事、個人才能各方面勝出的結果。一、聖清樂和,集大成者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 危急時騎牛上陣,謀略過人的光武中興劉秀,如何成為千古一帝?
    危急時刻騎牛上陣,謀略過人光武中興,劉秀如何成為千古一帝?亂世出梟雄,亂世對百姓來說是人禍,但對另一些人來說是難得的機會,比如本沒有繼位機會的劉秀,如果沒有王莽製造的西漢亂局,他不可能成為千古一帝,更不可能早就光武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