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三為」文化 華能珞璜電廠彰顯國企擔當

2020-12-1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在重慶召開2016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現場會,授予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這是中國企聯自2005年開展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創建活動以來,授予的第49家基地。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駐會副會長尹援平、重慶市企業聯合會會長、重慶市原副市長餘遠牧等領導出席會議並為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揭牌。


  珞璜電廠是由中國華能集團與重慶市政府合作興建的現代化一流發電企業。珞璜電廠於1988年正式動工,經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產,總裝機容量為264萬千瓦,是全國首家引入大型煙氣脫硫裝置的火力發電廠,西南地區裝機容量大、投資多、技術先進的環保型火力發電廠,也是重慶市最大的主力發電廠。近3年來,儘管電量同比大幅下降,但電廠保持了良好的盈利水平,在嚴峻經營形勢下,文化軟實力轉變成了看得見的硬實力。


  尹援平在開幕致辭中,以「三個堅持」高度評價了珞璜電廠的企業文化建設。一是堅持與集團文化有機統一,打造特色鮮明的珞璜文化。二是堅持責任使命至高無上,在不忘初心中激發奮鬥力量。三是堅持與黨建工作緊密結合,凝聚企業發展的精神合力。她認為,珞璜電廠企業文化的實踐證明,由企業文化構成的軟實力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越大,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越突出,差異化競爭優勢越明顯。企業要想做強、做久,就必須建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適合自身發展規律的先進文化,從而使企業不管面臨多麼複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以及任何變革和挑戰,都能夠保持創新和奮鬥的激情,使企業生命之樹長青。


  餘遠牧認為,「三為」文化不僅是珞璜電廠發展軌跡的真實寫照,也充分體現了企業精神和內在特質。他說,珞璜電廠文化建設積澱深厚:一是將黨建與文化建設融為一體,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二是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三是企業文化體系健全,特色鮮明,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建設載體,強化文化宣貫,深得廣大職工的認同與喜愛;四是持之以恆、效果顯著。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谷碧泉在講話中說,支持基層企業結合所在地域特點,深化打造特色子文化,是華能一直以來堅持的一項工作。珞璜電廠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三為」文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源於結合電廠實際,對華能「三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源於電廠在不同發展時期所形成的光榮傳統,源於全體職工集體智慧和力量的凝聚。珞璜電廠在發展進程中的每一次跨越,都與重慶的發展密不可分,電廠始終將科學發展、富民興渝這一鮮明主題貫穿其中,社會貢獻逐年遞增,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三為」文化。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王輝對珞璜電廠企業文化建設成果進行了點評。他說,實證研究和珞璜電廠的實踐都表明,企業擁有強勢的企業文化,績效就會越好,員工對企業的忠誠、承諾和滿意度也會更高。他認為珞璜電廠的文化建設有三個特點:一是傳承,傳承了華能集團綠色發展、誠實守信、合作共贏、積極進取等經營理念,傳承了華能總公司領導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二是發展,在集團文化、地域文化的基礎上,融入對自身所處環境變化的思考,體現「為員工謀取幸福」的人本情懷,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文化;三是落地,通過採取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大家來「共識」企業文化理念,做到內化於心;通過將企業文化體現到文字、活動、制度、管理等各個方面,做到外顯於行,推動企業文化很好的落地。


  近年來,中國企業聯合會在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加大服務力度的過程中,積極致力於推進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其中,創建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就是一項重要的服務工作。通過樹立企業文化建設典範,發揮示範效應,搭建交流平臺,引導廣大企業學習借鑑先進企業的成功經驗,有力地推動了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國工業報記者 陳禕淼)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華能沁北電廠:愚公故裡盛放的「三色花」
    在成長壯大的發展歷程中,電廠始終秉承華能集團「三色文化」傳統,積極服務地方經濟,深入對接地方文化,逐步形成了以踐行「三色」文化為底色,以打造華能標杆、爭創一流企業為內涵,以「家園文化」「領先文化」「精益文化」為核心理念的企業文化體系,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蓬勃動力。
  • 華能東方電廠:精準扶貧不停步 電廠幫扶暖民心
    打造脫貧致富「朝陽產業」  2019年,華能東方電廠改變以往傳統「直接輸出式」產業幫扶模式,轉變為扶持打造「可持續發展」產業項目,聚焦產業項目幫扶,把發展產業作為貧困群眾實現持續增收今年在養雞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華能東方電廠將在原基礎上繼續投入幫扶資金助其擴大養雞場規模,幫助布套村的養雞養殖發展成中小型產業。
  • 華能黃臺電廠圓滿完成2018-2019供熱季供熱任務
    人民網濟南2月25日電 3月25日凌晨,華能黃臺電廠各供熱機組將按計劃陸續退出供熱模式,標誌著該廠圓滿完成2018-2019年度供熱季供熱任務。 華能黃臺電廠作為山東省最大的綠色清潔熱源企業,目前,全廠供熱能力達到4900萬平方米,實際供熱面積超過4100萬平方米(其中直供面積1100萬平方米),佔濟南市總供熱面積的三分之一。
  • 黃臺電廠傳遞有溫度的堅實力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玉停 通訊員 劉學傑自1958年建立,如今黃臺電廠已歷經60餘載春秋。60多年來,濟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黃臺電廠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換代,可始終不變的是,晝夜不停地為千萬個家庭送去光明,帶來溫暖,為濟南的經濟發展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實際行動彰顯央企的責任與擔當。
  • [眾志成城 抗洪救災] 衝不垮的「長堤」——華能井岡山電廠山體...
    華能井岡山電廠危急!24個小時裡,華能井岡山電廠幹部職工與地方黨委、政府的救援人員一道,築起了一道堅實的堤壩,全力保障電廠的設備安全和發電生產,最大限度減少了國有資產的損失,在驚心動魄中唱響了新時代的英雄之歌。擔當——緊急馳援,眾志成城戰「洪魔」當天,電廠領導和部分生產部門中層幹部留在廠裡值守。
  • 國神鄂溫克電廠A修榜樣麻亞東:矢志不渝守初心 擔當使命譜新章
    認真貫徹落實「三會一課」,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黨員思想政治覺悟,為打贏提質增效攻堅戰激發了力量。他帶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明確建設目標、優化組織結構、細化工作責任,堅持突出政治過硬、思想引領,帶領本部門全體員工堅守「二十字」管理方針及「四個安全理念」,全面發展黨的文化建設,努力培育責任文化、安全文化、風險預控文化等,用優秀文化規範、引領企業員工行為。
  • 責任央企華能黃臺電廠,溫暖2020
    人民網濟南11月5日電 黃臺電廠作為以「三色文化」為引領的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駐濟單位,始終堅持以保障能源安全,積極履行央企責任,以為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為己任。
  • 華能烏弄龍·裡底電廠提前完成全年發電任務
    近日,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瀾滄江公司」)烏弄龍·裡底電廠提前完成全年發電任務,機組全年穩定運行「無非停」,實現年內安全生產354天。同時,烏弄龍·裡底電廠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及制度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修改、完善以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和綜合制度管理體系為框架的制度體系,有效覆蓋了電廠的各項業務。廠領導帶隊、每個部門選派專員每月對制度體系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要求各級人員把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要求落實到具體舉措上。
  • 華能海口電廠:一座火電廠的「變」與「不變」
    8月4日,雨天,在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口電廠的廠區東北角,電廠生產部副主任李日勝扶著安全帽、抬高頭,指著眼前兩座脫硫系統吸收塔問記者。「看上去高度不太一樣。」記者回答。「對,高的這座是8號機組的吸收塔,今年1月15日完成了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長高』了9.5米,現在約有44米;旁邊9號這個還沒改,不過也快了,9月份我們就開始,估計11月能完成。」
  • 華能金陵電廠職工創新工作室紀實
    ,剛上任華能江蘇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的曹慶偉,首站調研單位選在了金陵電廠。  近年來,金陵電廠作為華能在江蘇的窗口基層企業,以職工創新工作室為創新創效依託,建立健全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培養更多的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專家型職工,為電廠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活力。
  • 華能丹東電廠7年「無非停」創華能紀錄
    華能丹東電廠7年「無非停」創華能紀錄 發布時間: 2020-08-20 14:29:21   來源:  作者:王浩軒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欄目報導 華能玉環電廠
    70年來,國有企業在黨的領導下,披荊斬棘、砥礪奮進,逐步成為面向市場競爭的、以質量效益為導向的現代企業,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日前,在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舉辦的工程建設行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宣傳展示總結大會上,華能玉環電廠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百項經典工程」榮譽稱號。這是華能玉環電廠繼榮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後的又一殊榮。華能玉環電廠是我國首座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力發電廠,是新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 華能集團九臺電廠1號機組併網發電
    9月25日,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首臺、亞洲最大容量燃褐煤塔式鍋爐機組――華能九臺電廠1號機組併網發電一次成功,併入東北電網。此舉揭開了我國國產超臨界塔式爐建設的嶄新一頁,填補了我國火力發電的又一個空白。
  • 【華能篇】全國「書香三八」讀書活動經驗交流系列之三
    華能沁北電廠李清麗更是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徵文活動一等獎。  二、找準重點,在關鍵環節上下功夫  在推進「書香三八」活動中,華能集團注重圍繞「兩條主線」,抓好「三個環節」,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活動突出以圍繞公司年度中心工作和全國活動主題兩條主線。
  • 基層黨建丨華能華北分公司:大事難事看擔當
    大事難事看擔當———華能華北分公司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紀實哈新軍  京畿重地,發電企業擔子重,天天都是保電天,月月都是安全月,年年都是穩定年。  地處京畿核心的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華北分公司(簡稱華能華北分公司)———共北京熱電廠、天津楊柳青熱電廠與IGCC(臨港燃機)3家電廠,責任分外重,黨旗也分外紅。  黨旗引領,不忘初心;組織帶領,攻堅克難;黨員帶頭,衝鋒陷陣。該公司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有機融合,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搞生產、抓經營、強管理、促發展,大事難事看擔當,急事險事展身手。
  • 華能沁北電廠:為了愚公故裡鄉親們的笑臉
    華能沁北電廠聞令而動,在上級公司的指導支持下,按照示範區統一部署,2016年起成為當地唯一一家對口幫扶王屋鎮譚莊、林山兩個貧困村的企業。這一幹,就是一千七百多個日夜。  扶貧路上讓百姓心中有光  「貧困村的事情永遠是企業的牽掛。」這是時任華能沁北電廠廠長錢輝常說的話。
  • 卡殼12年,華能延安百億電廠項目投產臨近又擱淺
    據田村村委會老幹部回憶,電廠涉及當地南村(後隨行政村合併被併入田村)、吉子現村和固險村三個自然村,當年一次性共徵了678畝果園,其中固險村的兩百畝為租用,主要用來做項目施工的臨建、道路等。可大家沒想到的是,12年間該項目建建停停,絕大部分時間趴窩甚至長期撂荒,因長期閒置,中間幾年又將土地承包出去復耕。「只能種玉米,一種就種了5、6年。」田村村委會老幹部稱。
  • 華能金陵電廠高「烤」:這就是我們的答卷
    南京市的高溫天氣進入尾聲,在華能金陵電廠裡,一個多月的高「烤」也即將落下帷幕,在這場「烤試」中,華能金陵電廠全力以赴,交出高質量的高「烤」答卷,很多「烤」生也在現場留下了揮灑汗水的身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吧! 01 金陵電廠高烤卷(卷一)
  • 華能海口電廠發展清潔能源 減少環境汙染
    華能海口電廠發展清潔能源,減少環境汙染從「火」到「光」的轉型發展  ■ 本報記者 周曉夢 通訊員 黃乙洪  實習生 王靚婷 陶宇星  12月6日,晴,太陽在頭頂上若隱若現站在華能澄邁光伏電站的場地內,光伏發電項目負責人黎梵看著眼前連成片的單晶矽光伏板說道。  這是一個剛建好的光伏電站。8個月前,黎梵腳下的這片土地,還只是華能海口電廠燃煤發電灰渣的堆放地;5個多月前,電站一期項目建成和併網調試發電;投產以來,各項指標持續向好,日最大發電量達到14萬多度。
  • 華能金陵電廠職工創新工作室紀實 - 中國電力新聞網
    ——華能金陵電廠職工創新工作室紀實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諸紀紅  7月28日,剛上任華能江蘇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的曹慶偉,首站調研單位選在了金陵電廠。  近年來,金陵電廠作為華能在江蘇的窗口基層企業,以職工創新工作室為創新創效依託,建立健全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培養更多的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專家型職工,為電廠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