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沁北電廠:愚公故裡盛放的「三色花」

2020-12-18 中國電力網

華能沁北電廠:愚公故裡盛放的「三色花」

發布時間: 2020-12-02 09:21:17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魏亞東、李清麗

  中國電力網訊  華能沁北電廠坐落於「愚公移山」故事誕生地——河南省濟源市,作為600MW超臨界機組國產化依託電廠,現裝機容量4420MW,集火力、光伏發電和供熱三位一體,是華能集團和華中區域最大的燃煤電廠。在成長壯大的發展歷程中,電廠始終秉承華能集團「三色文化」傳統,積極服務地方經濟,深入對接地方文化,逐步形成了以踐行「三色」文化為底色,以打造華能標杆、爭創一流企業為內涵,以「家園文化」「領先文化」「精益文化」為核心理念的企業文化體系,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蓬勃動力。企業先後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銀獎」「中國能源綠色企業50佳」「『十三五』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中國美麗電廠」等榮譽。

  守紅色初心,深耕「家園文化」

  華能沁北電廠倡導對國家、對社會、對員工高度負責的「家園文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地方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打造企業和外包單位和諧共榮的「大家庭」。

  華能沁北電廠把黨建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在系統內率先推行了黨員示範行動和外包黨建一體化管理,在河南地區率先推行了黨支部共建。與濟源市委黨校、哈汽集團發電事業部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在重大技改項目中,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員突擊隊;在日常安全生產維護中,有黨員示範區、示範班組和黨員示範崗保駕護航。黨組織做堡壘,黨員做排頭兵,成為生產經營應對急難險重最可靠的中堅力量。

  華能沁北電廠將外包單位的建設納入電廠大盤進行管理,創造「學習教育聯抓、黨員隊伍聯管、專項活動聯辦、安全生產聯保」的四聯機制,有效地增強了外包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電廠堅持「誠信、安全、和諧、共贏」八字方針,成立外包管理委員會,共同打造「沁北家園」,從而實現了「缺陷總量和機組非停次數大幅下降,機組缺陷總數逐年大幅下降;安全管理水平和設備管理水平持續提升」,連續被國家能源局授予「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並榮獲2019年度華能集團「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

  不忘國企的社會責任讓華能沁北電廠的「家園文化」有了更高的站位。2016年以來,華能沁北電廠與濟源市王屋鎮的譚莊村和林山村相繼建立結對幫扶,成為了濟源市唯一一家幫扶兩個貧困村的企業。從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到文化扶貧,已投資300餘萬元,以片區第一名的成績被評為扶貧「一類」幫扶企業。此外,職工自發組織的助學濟困行動也為周邊的「微學校」以及貧困學生送去了「家人的溫暖」;「清麗讀書室」以「建立讀書角、講授公開課、認領小心願、捐助三好生」等方式,打造企校共建的暖心品牌,得到《中國電力報》《河南日報》《大河報》等媒體關注報導。

  擔綠色使命,厚植「領先文化」

  「綠色電力,奉獻社會」是一份莊嚴的承諾,為踐行這一承諾,華能沁北電廠率先開展超低排放改造、供熱改造和煤場封閉改造,拓展清潔能源市場,奏響守護碧水藍天的「綠色」樂章。

  「綠色環保」是能源企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2016年,華能沁北電廠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蹚出一條「超低改造路」,投資6.04億元,以337天的建設工期完成了6臺總裝機4400MW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創造了一段業內傳奇,達到了「燒煤比燒天然氣還乾淨」的效果,為河南省的「藍天保衛戰」做出巨大貢獻。與此同時,電廠全面啟動與地方政府的清潔能源戰略合作,重點開展供熱、光伏等優質項目建設。投資1.34億元建成了華能在豫的首個光伏電站——沁北灰場光伏電站,年均發電達2320.87萬千瓦時;投資1.59億元建設集中工業供熱項目,幫助地方關停沿線小鍋爐13臺;投資5億元,建設濟源市居民供暖工程;投資2億多元進行煤場封閉改造,全方位管控汙染排放。一系列舉措,擦亮了「中國美麗電廠」這張名片,電廠在「綠色環保」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聚藍色智慧,培育「精益文化」

  改革創新是企業生命力的體現。華能沁北電廠一、二期工程是我國首批自主研發600MW超臨界機組依託項目,從此出發,中國火電核心技術就掌握在了自己手裡。2017年,電廠又在行業內率先推行生產管理移動應用項目,通過無線網、智能終端和二維碼識別技術,實現生產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加快了智能電站的建設步伐。這些成績的背後,正是追求改革創新的「精益文化」效應。

  多年來,華能沁北電廠高度重視人才培養,不斷暢通員工成長成才通道。創建了員工培訓管理體系和保障機制,開展分級分類培訓,搭建「網際網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立體培訓平臺,形成了分級分類、量身定做、全員參與的培訓新模式。以運行仿真系統為依託,提高運行人員實戰能力;以集團級繼電保護實訓室為依託,提高檢修人員動手能力;以技能競賽為抓手推動應用型人才的成長。通過師帶徒、「員工大講堂」等舉措,為優秀員工提供「升級跳」的機會,員工撰寫的管理創新成果多次在中電聯評比中獲獎。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競爭力」。華能沁北電廠通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總結,建立起了以註冊安全工程師為引領的安全管理機制,形成了獨特的安全文化。截止目前,已經有101人通過了註冊安全工程師的資格考試,員工持證比例超過10%。這些「注安師」被廣泛應用到生產管理各個領域,活躍在生產現場的各項技改項目中,形成了以「注安師」為核心的安全技術人才網絡,安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良好的創新環境是人才成長的沃土。在「精益文化」的薰陶下,華能沁北電廠積極培育「工匠精神」,為員工創新提供便利、搭建平臺,先後成立吳偉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蘇方偉創新工作室、範慧鵬狀態監測創新工作室、路旭峰修舊利廢創新工作室、裴傳福創新工作室和運行部創新工作室,在提升企業運維水平的同時,幫助兄弟單位解決設備疑難雜症,不斷叫響沁北工作室的品牌。

  華能沁北電廠以強勁的文化軟實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主要指標區域領先,職工認同度、產品滿意度以及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提升了沁北的品牌價值。一是員工高度認同。在「家園文化」的影響下,電廠主動將企業發展戰略與國家三大攻堅戰進行對接,追求經濟、社會、環保效益的三豐收,員工幹事創業的使命感、歸屬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全國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國資委先進企業黨委」等榮譽成為沁北大家庭凝聚力和戰鬥力的最好印證。二是電源安全優質。作為河南省「兩點一線」電源布局的重要支撐點,電廠秉承「家園文化」的擔當精神,不論是迎峰度夏(冬)、防洪度汛或是「抗疫保電」的關鍵時刻,電廠總能頂得上、穩得住。用多年來的大局和擔當建立起了優質真誠、和諧共贏的服務文化,獲得了華中網調、河南省調以及電力用戶的一致認可,先後獲得「河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河南省能效標杆引領機組」等榮譽。三是職工素質提升。在「家園文化」、「領先文化」和「精益文化」的薰陶下,華能沁北電廠的員工敢於拼搏、勇於創新,不僅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獨擋一面,更是在各級別的比賽中斬獲大獎,湧現出了一批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技術能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還有多名省級以上的勞動模範、電力工匠;同時書香企業建設成績喜人,連續三屆獲得全國「書香三八」活動一等獎。四是國企責任履行。「脫貧路上,不落一人!」這是對扶貧村的莊嚴承諾;「寧可賠錢,也要保障用電!」這是對社會的鄭重宣言。在「紅色初心」的引領下,踐行「綠色使命」,電廠依靠強大的人才智慧,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完勝一個又一重任,電力供應穩定性實現了質的飛躍,截止2020年上半年,企業累計發電2273.76億千瓦時,累計上繳稅金65.67億元,為中原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沃土植林,更待蔥蘢。華能沁北電廠,這朵盛放在愚公故裡的「三色花」,正迎著文化興企的東風,綻放出能源明珠特有的光芒!

中國電力網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華能沁北電廠:為了愚公故裡鄉親們的笑臉
    華能沁北電廠:為了愚公故裡鄉親們的笑臉 發布時間: 2020-12-07 10:45:00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魏亞東 魏巖
  • 愚公故裡在陽城——序
    那時我們就為家鄉擁有王屋和太行這兩座上古名山而驕傲,更為自己身居愚公故裡、作為北山愚公的後人而自豪。 此後直至去年,我驚奇地發現,在全縣的重要史料、文獻、文宣資料及陽城地圖上再也未見到王屋山和愚公故裡的隻言片語。這種長時間的集體失憶、集體失語。使陽城記憶中應有的愚公故裡和王屋山逐漸淡去,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 擦亮「愚公故裡在陽城」這一金字招牌
    通過精準表述、唱響新主題,全面擦亮「愚公故裡在陽城」這一金字招牌。唱響「愚公故裡 康旅陽城」新主題在去年和前年的政協全會上,我就「愚公故裡在陽城」的話題,先後兩次作了大會議政發言。今天,我第三次站在這裡,就愚公故裡的相關問題再次發言。因為,我和我的同事們都感到,這個課題對陽城的發展意義太重大了。
  • 華能丹東電廠7年「無非停」創華能紀錄
    華能丹東電廠7年「無非停」創華能紀錄 發布時間: 2020-08-20 14:29:21   來源:  作者:王浩軒
  • 華能東方電廠:精準扶貧不停步 電廠幫扶暖民心
    在廠黨委的大力支持下,華能東方電廠向上級公司申請了24.4萬元產業幫扶資金,經過布套村駐村工作隊人員的實地調研,參照附近村莊比較成功的產業項目,果斷敲定了發展養雞產業項目。養雞場2019年12月份建成,當月投入了第一批雞苗,次年4月份開始出欄銷售並全部售罄。
  • 寒潮來襲 華能黃臺電廠做足多舉措應對極端氣候
    閃電新聞記者從華能黃臺電廠了解到,黃臺電廠迅速啟動抗寒潮應急預案,調整機組運行參數,加大供熱蒸汽抽汽量,截至發稿時,供水溫度已由90攝氏度升高到94攝氏度,後續根據氣溫實際變化情況,繼續調整供水溫度,確保縱使寒潮來襲,熱用戶家裡依然溫暖如春。為有效抵抗寒潮低溫天氣,目前,華能黃臺電廠各級人員正按應急預案要求,有序開展各項防寒抗凍工作。
  • 華能金陵電廠職工創新工作室紀實
    ,剛上任華能江蘇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的曹慶偉,首站調研單位選在了金陵電廠。  近年來,金陵電廠作為華能在江蘇的窗口基層企業,以職工創新工作室為創新創效依託,建立健全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培養更多的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專家型職工,為電廠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活力。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欄目報導 華能玉環電廠
    日前,在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舉辦的工程建設行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宣傳展示總結大會上,華能玉環電廠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百項經典工程」榮譽稱號。這是華能玉環電廠繼榮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後的又一殊榮。華能玉環電廠是我國首座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力發電廠,是新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 華能集團九臺電廠1號機組併網發電
    9月25日,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首臺、亞洲最大容量燃褐煤塔式鍋爐機組――華能九臺電廠1號機組併網發電一次成功,併入東北電網。此舉揭開了我國國產超臨界塔式爐建設的嶄新一頁,填補了我國火力發電的又一個空白。
  • 華能黃臺電廠圓滿完成2018-2019供熱季供熱任務
    人民網濟南2月25日電 3月25日凌晨,華能黃臺電廠各供熱機組將按計劃陸續退出供熱模式,標誌著該廠圓滿完成2018-2019年度供熱季供熱任務。 華能黃臺電廠作為山東省最大的綠色清潔熱源企業,目前,全廠供熱能力達到4900萬平方米,實際供熱面積超過4100萬平方米(其中直供面積1100萬平方米),佔濟南市總供熱面積的三分之一。
  • 華能海口電廠發展清潔能源 減少環境汙染
    華能海口電廠發展清潔能源,減少環境汙染從「火」到「光」的轉型發展  ■ 本報記者 周曉夢 通訊員 黃乙洪  實習生 王靚婷 陶宇星  12月6日,晴,太陽在頭頂上若隱若現站在華能澄邁光伏電站的場地內,光伏發電項目負責人黎梵看著眼前連成片的單晶矽光伏板說道。  這是一個剛建好的光伏電站。8個月前,黎梵腳下的這片土地,還只是華能海口電廠燃煤發電灰渣的堆放地;5個多月前,電站一期項目建成和併網調試發電;投產以來,各項指標持續向好,日最大發電量達到14萬多度。
  • 華能海口電廠:一座火電廠的「變」與「不變」
    8月4日,雨天,在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口電廠的廠區東北角,電廠生產部副主任李日勝扶著安全帽、抬高頭,指著眼前兩座脫硫系統吸收塔問記者。「看上去高度不太一樣。」記者回答。「對,高的這座是8號機組的吸收塔,今年1月15日完成了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長高』了9.5米,現在約有44米;旁邊9號這個還沒改,不過也快了,9月份我們就開始,估計11月能完成。」
  • 卡殼12年,華能延安百億電廠項目投產臨近又擱淺
    2011年,永泰能源出資54億收購億華礦業7成股權,開始大舉入陝;2016年,再牽手華能入股華能延安百億電廠項目,這一煤電項目也成為永泰能源在陝西實現煤電聯營戰略的重要支點,直至突然爆發的債務危機讓此計劃戛然而止。
  • 華能玉環電廠工程:做電力可持續發展的先鋒
    華能玉環電廠工程:做電力可持續發展的先鋒 記者袁亞平攝  本報記者  袁亞平  編者按:如何提供充足、可靠、環保和價格合理的電能,儘快提高燃煤電廠的技術水平,提高機組效率,節約有限的能源資源,減少排放,減少用水,是當前國內電力工業發展面臨的緊迫任務。華能玉環電廠工程是國家「863計劃」中引進超超臨界機組製造技術的依託工程。
  • 凝聚「三為」文化 華能珞璜電廠彰顯國企擔當
    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在重慶召開2016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現場會,授予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這是中國企聯自2005年開展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創建活動以來,授予的第49家基地。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駐會副會長尹援平、重慶市企業聯合會會長、重慶市原副市長餘遠牧等領導出席會議並為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揭牌。
  • 華能金陵電廠職工創新工作室紀實 - 中國電力新聞網
    ——華能金陵電廠職工創新工作室紀實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諸紀紅  7月28日,剛上任華能江蘇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的曹慶偉,首站調研單位選在了金陵電廠。  近年來,金陵電廠作為華能在江蘇的窗口基層企業,以職工創新工作室為創新創效依託,建立健全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培養更多的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專家型職工,為電廠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活力。
  • 華能金陵電廠高「烤」:這就是我們的答卷
    南京市的高溫天氣進入尾聲,在華能金陵電廠裡,一個多月的高「烤」也即將落下帷幕,在這場「烤試」中,華能金陵電廠全力以赴,交出高質量的高「烤」答卷,很多「烤」生也在現場留下了揮灑汗水的身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吧! 01 金陵電廠高烤卷(卷一)
  • 沁北電廠第一次做會議翻譯 遭遇環氧雲母帶
    沁北電廠項目不但請來美國薩金倫迪公司做顧問,還聘請中國國際機械進出口公司為我們採購合同中的經濟條款把關,還聘請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為我們合同中的技術條款把關。當然,提供設計的西北電力設計院也會提供相應的協助。薩金倫迪公司跟沁北籤訂的服務合同我見過,A4紙版面,300多頁。
  • 積極投身社會公益 華能煙臺電廠踴躍捐款助力「希望小屋」建設
    華能煙臺電廠華能煙臺電廠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屈晨晨 煙臺報導煙臺市啟動「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以來,全市範圍內的愛心單位、愛心人士積極響應作為一家央企駐煙單位,華能煙臺電廠勇擔造福社會、扶貧助困的社會責任,第一時間發出捐款倡議書,全廠幹部職工共捐獻愛心資金8萬餘元,為「希望小屋」建設添磚加瓦。「我們電廠在得知『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以後,立刻在全廠發出了捐款通知,也得到了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響應,近八百名職工累計捐款82750元。」華能煙臺電廠團委書記趙小丹對記者介紹道。
  • 華能烏弄龍·裡底電廠提前完成全年發電任務
    近日,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瀾滄江公司」)烏弄龍·裡底電廠提前完成全年發電任務,機組全年穩定運行「無非停」,實現年內安全生產354天。同時,烏弄龍·裡底電廠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及制度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修改、完善以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和綜合制度管理體系為框架的制度體系,有效覆蓋了電廠的各項業務。廠領導帶隊、每個部門選派專員每月對制度體系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要求各級人員把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要求落實到具體舉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