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家長提起幼兒園,經常抱怨:「拼音、算數都不教,孩子成天玩,什麼也沒學到,真不知道送去幹嘛。」
這些家長對幼兒園有這種認識,多半是因為混淆了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界限。
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區別
教育目標
幼兒園是「教養並重」,小學則是「以教為主」
課程設置
幼兒園課程是綜合性的,小學課程則以分科為主
教學方式
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以遊戲為主,小學則以課堂教學為主
3-6歲學齡前兒童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決定了他們並不適合機械式的知識技能灌輸。在這個階段,他們有著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這也是為什麼父母要送學齡前孩子去幼兒園的原因。
1
走向獨立的開始
幼兒園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小型的模擬社會,在這個微型社會中,他會逐漸成長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個體。
爸爸媽媽可以回想,上幼兒園之前的三年時光,孩子更多的是和熟悉的家庭成員在一起,比如,和爸爸做遊戲,由媽媽給他洗臉、洗澡等,即使是獨立的玩耍,他身邊也有這些最親近的人的陪伴。
但是孩子入園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在幼兒園需要面對很多陌生人,也需要處理很多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情況。無論是結識新朋友,處理同伴間的糾紛,還是回答老師的提問,解決自己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要等,都需要他獨自去面對。
所以,對於孩子而言,上幼兒園是一個逐漸走向獨立的過程,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非常重要。
2
學會生活自理
我們看過太多「神童」因不會穿衣、吃飯,遭到名校退學的新聞。每每這時,都會無比心痛,這些本應是天之驕子的年輕人,因不會生活、不懂如何照顧自己成為了父母的附屬品。
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一貫認為,要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幼兒園教育的重點。
在家裡,孩子們或多或少對家人有所依賴,而在幼兒園裡,尤其是小班的時候,老師們會儘量給孩子們創造鍛鍊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學著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褲、自己整理物品……
孩子在日復一日的生活活動中不但掌握了各種動作要領,養成了良好的衛生和行為習慣,更學會了自我服務,獲得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是幼兒園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也是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方式。
幼兒園裡,老師還會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注意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比如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學習辨認食品安全標誌,認識食品生產日期等,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3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除卻個別特別聰明的孩子,現在的孩子在智力水平上都差不多,但是為什麼入學後,他們的成績差異會那麼大呢?
其根源在於他們的學習品質不同,也就是說他們是否開啟了自主學習模式。
學習品質包括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它不是指孩子所要獲得的那些知識、技能本身,而是指孩子自己怎樣去獲得各種知識、技能。幼兒園老師通過提供適宜的活動材料和場景,引發孩子在情景化的環境中進行自發的學習和認知建構,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孩子學習品質的養成,為孩子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舉個例子,在幼兒園,由一兩位老師組織二三十位同學一起開展活動是常態,這種時候就需要孩子保持一個高度好奇的狀態去聆聽和學習,這和家長在家裡對孩子進行一對一的引導是不一樣的,多次參與集體活動後,孩子的學習品質就會得到開發和提升。
一個孩子如果具有良好的學習品質,那麼對世間萬物肯定是充滿了好奇與憧憬,樂於隨時隨地地想像與創造。即便在探索中遇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挫折,他也會飽含興趣,持續地思考,不斷地改進,直到收穫自己滿意的結果。
4
性格和情感得到完善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讓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學會情緒管理,學會交往,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歲前孩子大部分都是和家人一起互動的,家人對他的關注與寵愛,會讓孩子缺乏共情能力,常常以自我為中心。
小班老師經常會有一個發現:剛入園的孩子大多是通過衝突同別人接觸的,他們不會一塊兒玩,不會相互借玩具。幼兒園的主要挑戰就是「去中心化」,教會這些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向別人敞開大門,讓他們學會與外界相處。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類型的小朋友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這就是說孩子會發現,自己的想法並不等於別人的想法。同時,小組活動、集體活動等滲透社會性交往的活動內容,更會讓孩子們實現社會性發展,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生活在個人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一個集體的內部,大家應該相互尊重,學會給予和獲得。
曾經有位記者採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在您的一生中,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
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得主平靜地回答:「不是在大學,也不是在實驗室,而是在幼兒園。」
提問者愣住了,又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些什麼呢?」
科學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段對話是耐人尋味的。這位科學家在幼兒園階段學到的東西,直到老年時還記憶猶新,可見幼兒教育對其影響深遠。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時時處處發揮作用。誠如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說:「三歲決定一生。」
愛玩具官V
給小朋友一個玩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