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今天路過一家幼小銜接,看到有些家長在門口等待孩子們放學。家長們紛紛抱怨:不是我想讓孩子來銜接班學習喲,幼兒園實在是不教東西。啥都不教,就是帶著孩子玩。沒錯,我們那個鄰居的還,人家中班就出來讀銜接班了,現在一年級,年級第一,雙百呢。幼兒園要是多少教一點,我們也不會花這錢來銜接班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幼兒園不教知識,不學拼音和識字,不教數學和英語,幼兒園啥都不教,只是老師哄著孩子玩。所以,上了小學,不提前學點東西哪跟得上?焦慮的家長從小班開始,就給孩子報學習班,語文、英語、數學,統統超前學習。就怕上一年級跟不上,考不好,被其他還甩在身後。難道幼兒園真的是這樣嗎?什麼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玩著長大的?幼兒園老師特別委屈,他們有話說。
1、 幼兒園老師不背鍋
從老師歧視鏈來看,幼兒園老師長期在歧視鏈的底端。很多人都認為幼兒園老師就是看孩子的阿姨,每天帶著孩子們玩,看著孩子吃飯、睡覺、上廁所,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行。至於教給孩子學知識,唱兩首歌就不錯了。這樣的觀點,讓幼兒園老師特別委屈,我們不是像小學老師那樣教學才叫教學。幼兒教育也是專業的教育體系,讓孩子在日常生活、遊戲中學會的知識,難道不叫學習嗎?
其實,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還是驚喜於孩子的變化。比如,能夠自己吃飯、上廁所了,會跳舞了,會畫畫了,還會背唐詩了。孩子在幼兒園也能交朋友了,這些行為都是需要學習和模仿的,只有幼兒園老師付出了辛勤的教育,孩子才能學會。而看似普通的遊戲,搭積木,其實都是在開發孩子的邏輯思維,為系統學習做好準備。
2、 為什麼不教拼音和識字
我們要明白拼音是什麼,就是識字工具,用注音的方式,來進行文字的識音。小學語文以什麼學習為主?就是識字,所以學好拼音就非常重要,這關係到識字是否能順利展開。而學齡前兒童,對字、拼音的理解,還不能很好的體驗。硬學,只是死記硬背,達不到學習的效率。而且拼音的學習,很抽象,脫離了生活學習模式後,孩子們的接受度也不會很高。
所以為了豐富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一年級學習做準備,幼兒園的老師也是付出了很多。比如講故事,輔助大班的孩子學會看圖說話,用表演的形式,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簡單點說,就是孩子沒有到適合學拼音的年齡。強行學,事倍功半。等到孩子的各項生長發育,已經為學拼音做好了準備以後,再開始學拼音,就是事半功倍的一件事。
3、 小學前的暑假,只能去銜接班嗎
那既然幼兒園因為兒童發展規律,選擇不教拼音,為了上好小學,我們只能在暑假去銜接班學嗎?其實,對於沒有時間的陪伴孩子的家長,銜接班也算是一個好去處。解決了幼兒園到小學這個暑假的託管問題,同時還學習到了小學的知識。但是,從教育的角度,其實是不鼓勵孩子超前學習的。暑假把拼音都學會了,那麼開學一年級再學一遍,會讓孩子認為學習這件事,就是機械重複的,喪失一定的學習興趣。
那又有家長說,一年級老師都是匆匆講過,孩子不學拼音,根本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奏。通常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孩子沒有學拼音,跟不上上課的節奏,而是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剛進入小學必然有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又長又短,因人而異。家長能做的就是給孩子鼓勵和信心,輔導孩子解決學習拼音過程中的問題。
不管在孩子的成長中,學習也好、玩樂也好,家長的陪伴都十分重要。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把學習一下子推給孩子,孩子是不能適應的。而在孩子該獨立學習的時候,家長又喜歡陪讀、陪寫,做好作業監工,這更不利於孩子的發展。所以,關於孩子該不該上幼小銜接,各位家長都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