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平凡人的惻隱之心,廉價嗎?

2020-12-15 瘋神影視廳

讀高中的時候,我是寄宿生,圈養的結果,是對這個社會的陰暗面知之甚少。

有一天休息,我去郵局辦事,門口有老兩口拉著我,叫我幫忙發個電報讓他們家裡匯錢。

那是1999年的樣子,手機雖然還是稀罕物事,但拷機普及,我連電報怎麼發都不懂。

但衣衫整齊卻破舊、操著外地口音的兩人,給的地址是一個邊疆地區的村裡,我不忍心,就照辦了。

並不是很貴,我的零花錢還夠。

然後他們說兩天只吃了一個饅頭,能不能給他們買份路邊攤的快餐吃。

我拿出生活費給他們照辦了,於是他們看到了我5元錢旁邊的50元。

結果可想而知,他們「借走」了我的50元,並要我的地址說要讓家人寄還給我。

事情過去了近20年,我沒有收到過這筆錢。

經常會回頭再想這件事,我也只是搖頭笑笑,覺得自己傻。

可我後悔嗎?答案是不。

並且我經常為自己已經變成了中老年男子,卻總還有份惻隱之心,暗暗自豪。

我當時並不知道3年後的2002年,有一個叫陸勇的普通人,也動了惻隱之心。

這份惻隱之心當時在一個圈子掀起了軒然大波,給他本人甚至帶來了牢獄之災,但中國並沒有更多的人知道。

就如我們市井百姓的這份惻隱之心,通常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甚至有時候呈泛濫之勢時,還會自嘲一句:我這個SB!

陸勇的這份惻隱之心不同,他幫助了別人的同時,還間接促進了醫療體制的進步。

十幾年後,有人把他的這份堪稱偉大的惻隱之心,拍成了電影,這些天看哭了無數中國人。

謎底不用猜,就是這兩天讓很多人不吝用各種溢美之詞去誇的《我不是藥神》。

寧浩和徐崢聯合監製、徐崢主演的新片,在此前的大規模點映後,這個周末正式上映。

大家用一瓣一瓣的淚水堆出了豆瓣9.0、網售平臺9.7的高分。

我們常聽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這句主旋律一樣的話,在這部電影之中,有了另外的含義:即使是庸俗市儈的市井小民,也能因惻隱之心而高尚,甚至高到有改變一個國家醫療制度的力量。

好人能「激情殺人」,庸人也能「激情救下蒼生」。

平凡人的惻隱之心,照樣能有動人心魄的力量。

說到《我不是藥神》,很多愛看電影的人,總能第一時間想到韓國電影。

和卿卿我我的韓劇不同的是,韓國電影有很多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或記錄了一段歷史,或推動了社會變革,藝術通過這樣的方式,發揮了巨大的力量。

比如最著名的《熔爐》,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比如《素媛》,講述了一個8歲的小女孩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而真實的案例中,韓國的最高法院判決強姦犯趙某12年有期徒刑, 該判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社會公眾都指責該刑罰過於仁慈,最終導致國會提高了對兒童性侵犯犯罪的量刑標準。

我們曾總是批評國產片現在追求的內容,大型化、膚淺化、無聊化,但幸好,我們還有《親愛的》,還有《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根據陸勇的真實案件改編,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賣印度神油的小商販,因為「命就是錢」的理論,賣起了走私救命藥,最終卻因為一個「人」最真實的惻隱之心,給自己帶來了災難,從而引發了一場法理與人情的較量,也推動了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進步。

其實,當初它還以《印度神油》的名字行走江湖時,很多人一度以為它是個無釐頭喜劇,就跟寧浩、徐崢給公眾最深刻的印象那樣。

因此,在這幾天點映時,不明所以的觀眾,在一開始看到徐崢、王傳君和牧師三人組成了「笑點三角區」時,也跟著沒心沒肺地哈哈大笑。

但猝不及防地,笑容消退,所有人開始沉默,到最後抽泣,一如他們所構築的人生。

正是這些小人物的惻隱之心,讓人看到人性美好的力量。

影評人張小北就說:「終於有這樣一部電影,讓我們能夠看到時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

當然也有人說,徐崢所飾演的程勇,這個惻隱之心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但我們從來都不應該放棄追逐美好的權利。

更難能可貴的是,《我不是藥神》是一部適合大眾傳播的電影,而不是醫療改革宣傳片,或者國家關於人情法理的教育片。

它的有笑有淚,讓人印象深刻。第一次執導長片的導演文牧野,展現出了嫻熟的控制力。他說:「我認為笑與淚是打開觀眾心門的鑰匙。但除了娛樂性,影片應該融入人性靈魂和社會性。」

這句話讓徐崢頗為認同。演慣了喜劇類型片的他,說自己「運氣好」,因為對一個演員來說,碰到這樣的題材,他是「賺到了」。

確實,他在這部電影裡奉獻了堪稱教科書級的表演。他的代表作,有了重量級的作品。

這也激發了無數平時只認識年輕貌美的流量偶像的群體的「惻隱之心」,幾天之內小人物的力量爆棚,迅速推動徐崢成為了流量擔當!

「山爭哥哥」因此橫空出世,讓徐崢成了粉絲們嘴裡的作崽、奶崢、寶寶。

寧浩說:「小時候聽趙傳的歌,有一句歌詞是『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我不是藥神》就是一部事關生命尊嚴的電影。它是有力量的,有人物的,非常動人,有尊嚴的電影,它也做到了有尊嚴。」

因為平凡人的惻隱之心所迸發出的人性力量,讓我們的電影有了尊嚴。

希望這樣有尊嚴的電影,是我們電影界的起點。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我只是平凡的人,只想好好的活著
    這幾天,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立馬成為口碑爆棚的國產電影佳作。這部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引發眾多觀眾的共鳴,可以說是國內現實主義電影超級爆款。超高的票房和業內界的一致好評。該影片更引發人們對現實社會問題的深思。
  • 《我不是藥神》:你我生而平凡!有些人光是活著就拼盡全力了
    目前《我不是藥神》豆瓣9分,首日票房破3億,上映4天票房13億,票房和口碑雙爆棚,就是最好的證明。很多人問《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電影為什麼能獲得豆瓣9分這樣的高分?我想說,《我不是藥神》關注底層人民生活現狀,關注重疾病人,關注醫療改革,它充滿著人文關懷,體現了複雜的人性,揭露了社會的現實。當你用心看完《我不是藥神》,我想你心中自會有答案,你就該能掂量出它到底值不值9分。
  • 《我不是藥神》熱播,小人物變英雄自我救贖
    這一成績徹底引爆暑期檔,暑期檔的戰爭也被《我不是藥神》的上映而提前打響。其他準備在暑期檔上映的電影,恐怕也是壓力山大啊。我不是藥神》主要講的是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打破了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他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收穫巨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
  • 我不是藥神,只是個有尊嚴的「爛人」
    「求你個事啊,我就是想求求你,別再追查那種藥了行嗎?那藥才賣500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這是《我不是藥神》裡,一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婆婆流露出的無助。
  • 《我不是藥神》活下去,只爭朝夕!
    現象級片子《我不是藥神》去年刷爆了朋友圈及各大網絡媒體。故事其實不複雜,講述了一個販賣性保健藥的小老闆為了生存壓力走私代購印度白血病特效藥發了財,後又難逃法網的故事。原型陸勇,無錫的一個企業家,因患有慢性細胞白血病需要專用藥治病,但面對昂貴的藥費,即使是經商開廠的他也是承受不了的,為了活下去,他幾經輾轉發現了廉價代替藥,後分享給病友們做起了代購,又因為涉嫌賣「假藥」被取保候審,險些入獄。無論是真實事件還是電影內容,都反映了人們對生命的渴求,向死而生。
  • 《我不是藥神》:生而平凡,卻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我不是藥神》,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豆瓣評分9.0,單日票房近4億,被人民日報點讚:很久沒有 這麼經典的中國電影了01走私格列寧,題材大膽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市井小人物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鋪
  • 我不是藥神:來,吃個橘子吧!
    本打算上個周末約上朋友一起把這部《我不是藥神》看了,可是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所以這些天大家寫的觀後感我都不敢點擊進去欣賞,怕被劇透,也怕徐崢王傳君演的這部電影被噴,我還是很喜歡他們兩人的。沒錯,這篇其實是我寫的第二篇關於《我不是藥神》的影評了,第一篇在公司的號裡,寫的中規中矩,多偏向於社會問題,沒有扒開每一個角色背後的故事,我想在野話說裡,寫寫這部電影的幾位角色:程勇、思慧、小黃毛、呂受益。
  • 《我不是藥神》影評:我們只是想活著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由文牧野導演的中國大陸以犯罪為題材的影片。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就引起了許多電影愛好和者的關注,也獲得了很高的豆瓣評分。它由真實故事改編,反映的是當前很受關注的醫藥問題。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但我們可以傳遞愛,奉獻愛,喚起他人對生活的信心,這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所在。影片開始以極富印度特色的背景音樂渲染氣氛,主人公程勇坐在自己開的破舊的保健品店裡面,代賣印度油。
  • 《我不是藥神》裡邊的格列寧到底是什麼,它治不治中國電影的病
    這就是電影的特點,善於將一個平凡的真人真事,講得盪氣迴腸。程勇的原型人物,最後被免於起訴,更沒有五年的刑期。我總覺得,電影不應該止步於感動。掉幾滴眼淚,遠不是電影應該實現的真正價值。為感動而存在的電影,十分廉價,為思考而存在的電影,尤為可貴。《我不是藥神》基於電影內容本身而言,提出了一個悖論,供影迷思考:在藥品專利和治病救人面前,應該如何取捨。
  • 徐崢《我不是藥神》破紀錄,原來喜劇也可以催人淚下
    今天要講的就是徐錚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講述了社會背景下,人性的善惡給大家帶來的思考與感動,電影中周一圍、王傳君等演技派也是不負眾望,全程無尿點的演技更是引得觀眾淚雨紛紛,即便是謝娜也是親自發文表示對於《我不是藥神》的喜歡。這兩天徐崢主演的新片《我不是藥神》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點映,票房累計超過4900萬,上座率高達36%。
  • 《我不是藥神》:法不容情,錢大於命嗎?
    文|歐陽欣最近很火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放映第一天豆瓣評分就高達9.0,昨日票房已超13億,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我也抽時間走入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文牧野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在拍《我不是藥神》以前拍的都是短片,這是他進軍電影的第一部作品。導演文牧野在路演的時候曾說「比起票房,我更關注的是觀影人次,希望有更多的人觀看這部電影。」
  • 影視淺談:我不是藥神,卑微平凡的人,苟活於世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小編在2018年所觀看的所有電影當中,最具深度的一部電影,也是讓小編至今都會時常陷入沉思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由徐崢,王傳君主演,文牧野導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2002年,主人公程勇是一位居住在上海的普通中年男人。經營著一家售賣保健品的小商店,可以說是勉強度日。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失落男人的生活。程勇可以說是人到中年,不僅失意還失婚。如果不是兒子是一個支柱的話,小編可以感覺到,程勇的生活是毫無色彩的。
  • 《我不是藥神》影評:究竟誰是真正的藥神?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徐崢導演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 由於國內正版藥售價昂貴,白血病人沒有能力支付費用,程勇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機,但是因為售賣「假藥」的他擔心被警方追捕,在賺夠錢之後把生意轉交給了他人。後來,轉交者逃跑白血病人依舊無藥可吃,程勇良心發現重操舊業低價虧本售賣「假藥」,最終被判刑入獄,高價藥的事通過政府得以妥善解決。 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故事為我們講述的是一場現代環境之下依舊存在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的三大反轉,你看懂了嗎?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我不是藥神》封神!電影還沒上映,光點映就有2億票房,17萬的觀眾打分給出了9.5的高分,正式上映首日拿下3億票房,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我不是藥神》讓中國電影有了一部可以拿得出手,說得出口的自己的電影。上映檔期跟《我不是藥神》衝突,是一種無名的悲哀,就像學校裡的學生,本來學習挺好,考試成績還不錯,沒成想忽然殺出一個學霸,各科成績都是滿分。在《我不是藥神》的對比之下,遍地都是爛片。官媒,自媒體,都在討論《我不是藥神》,大多數都是自來水,都是觀影過後的有感而發。
  • 《我不是藥神》:敲開現實的縫隙,讓光照進來
    淘票票觀眾評分高達9.5,豆瓣評分9.0分,這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作為近些年來難得一見的現實主義題材佳作,《我不是藥神》自6月30日開始點映,7月5日正式公映,截至7月8日短短4天時間票房輕鬆過10億元,隨著好口碑的持續發酵,票房取得奇蹟只是時間問題。有人說《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中國版,其實看過兩部電影的人會發現,除了生病和藥的元素,兩者沒有共通之處。
  • 《我不是藥神》:我不要當「藥神」,只想做個普通人!
    看了《我不是藥神》,一方面被程勇身上這種偉大的人格所折服,另一方面我又感到十分遺憾:他明明只想當個普通人,卻被逼成了神!如果能選擇,「我不要當個神,只想做個普通人」,恐怕才是程勇內心最真切的呼喚。這或許也是影片被命名為《我不是藥神》的原因。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 小人物變成救命英雄
    原標題:揭秘《我不是藥神》原型:無償幫病友買藥,檢察院決定不起訴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白血病患者的希望是藥販子程勇,他走私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相對便宜的價錢讓患者重燃活下去的希望。與程勇不同的是,電影原型陸勇患有白血病,被病痛掏空家底的他開始接觸低價的印度仿製藥格列衛,並幫助病友從印度買藥。
  • 《我不是藥神》主題曲《只要平凡》精確曲譜加示範講解
    《我不是藥神》,短短幾天,票房超過15億了,情理之中。前幾天已經發了《只要平凡》的譜子,因為考慮到很簡單的歌,沒有錄視頻,但是感覺需要視頻的人還挺多的。而且暑假新學吉他的朋友也比較多,這首歌用來初學也是不錯的,至於橫按和弦,也可以按我視頻裡的彈法,暫時簡化。
  • 我不是藥神我不會武功:是商人還是英雄
    今年,一部以陸勇案為藍本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國內即將公映。趕在點映的第一天,我去看了。影片的英文名「Dying to Survive」揭示了這是一個拼命去求生的故事。起初程勇抱持的是「我不是當救世主,我是要賺錢」的心態,500元進貨轉手買5000元。面對傾銷德國「格列寧」的假藥老手張長林(王硯輝 飾)的威脅,程勇害怕坐牢,交出了售藥渠道退出競爭。程勇用淘到的第一桶金當起了廠長,月純利有幾十萬。
  • 我不是藥神:人窮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了嗎?
    《我不是藥神》上周在廣大電影院上映後得到了熱烈的反響,豆瓣評分達到了9.0分,就連一直以來打分比較苛刻的時光網也給到了2017年3月,《我不是藥神》正式開拍,由徐崢與寧浩共同擔任監製。到今年七月份正式上映,得到一致好評似乎都在意料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