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待人寬以待己,于禁被後世如此惡評,真的有點冤

2021-01-09 鷹鷹說

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為曹魏的五子良將,五人都封侯拜將,達到武將生涯的頂點。可是在這五人中,于禁的晚年不僅不如意,更可說相當悲劇,因為投降關羽,就被人罵他就是「嚴以待人,寬以待己」的代表,一點忠義之心也沒有。

這個說法,對于禁來說一點也不公平。

一、嚴以待人

于禁被人說嚴以待人,是指他帶兵很要求軍紀,有時甚至到不講任何情面的狀況。縱然在全軍潰敗的混亂中,當他遇到有潰兵趁機劫掠,于禁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部下,還是敗戰之際是否要保存實力等問題,照樣斬了他們。連面對好友昌豨叛而後降,于禁都以曹營規矩「圍而後降者不赦」,處斬昌豨。

曹操聽聞昌豨被斬,說了一句,昌豨不向我投降而投奔于禁,是命運啊!這讓後人以為,如果昌豨投降曹操,說不定就可以免死,于禁這人連好友都不講情面,也未免太苛刻了吧?

筆者覺得要以這些來批評于禁嚴以待人實在大錯特錯,一個軍隊要有戰鬥力,靠的不就是軍紀嗎?還記得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馬謖,就是因為馬謖不按軍規,不守軍紀,身為一軍統帥竟然率先逃跑。如果一支軍隊只能打順風仗,敗仗就各自先逃,這樣部隊有什麼戰鬥力。

官渡之戰中,曹袁兩方互射,曹軍因死傷慘重,大多畏懼不前時,只有于禁所部,不畏生死,死守迎擊,才使曹營熬到烏巢大捷。而于禁所部能如此堅守,原因就在于禁讓士兵害怕主帥更勝於敵人,如此一來,不管軍隊陷入什麼樣的困境中,都能堅持下來。

而且不赦昌豨,于禁也沒有做錯,他按照曹操的規矩,不循私,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如果今天于禁因為跟昌豨好交情而赦免他,照理來說赦免罪臣這是主公的特權,于禁擅自開赦,不就僭越臣下的本分。

再者于禁猜測曹操不想殺昌豨,而把昌豨送到曹操那;這種行為不就跟楊修一樣,犯了曹操的大忌。你說曹操會繼續信任于禁,還是像殺了楊修一樣呢?曹操可是出了名的疑心病重阿。

二、寬以待己

至於寬以待己,想來主要針對的是襄樊之戰于禁投降關羽這事。可是于禁的投降也不能怪他。

當時關羽攻樊城,曹仁危急,曹操遣于禁救援曹仁,時逢秋季,正巧連夜大雨,以致漢水暴漲,水淹曹軍七軍皆全沒。只剩于禁所部約三萬兵馬在高處倖免,可是四面皆水完全沒有刻意迴避的地方。于禁來時,只帶陸軍,根本沒有船艦,當關羽乘船來攻打時,于禁失地利、天時,也看不到援軍的情況,除了投降他還能怎樣?

對,龐德寧不死降,死的非常壯烈。但于禁身為一軍主將,是要怎麼對部下負責。筆者覺得于禁的投降,就是不願意他的部下,為了一場已經必敗無望的戰爭而繼續犧牲。想來于禁應該是有和關羽約定,請善待曹營降軍。

看關羽由於收留于禁等人,造成軍糧供應緊張,關羽不得已擅取湘關米,這給了孫權討伐關羽的理由。如果不是于禁和關羽約定好,關羽根本沒有義務要善待這些敵軍,直接放任他們去死不就好了。

像于禁這樣的武將,願意用他的名聲換取部下的生存是難得的,但卻因為投降過,而被認為他標準不一,是嚴以待人,寬以待己的代表,筆者覺得這評語對他實在不公。

如果曹丕能放寬心胸持續重用于禁,他會證明給大家看,他也能像張郃、張遼一樣擊退蜀吳,成為曹魏的一方之壁。可惜歷史沒有給他再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讓人感到遺憾。

相關焦點

  • 「嚴以待人、寬以待己」是一種錯誤觀念與行為
    行事過程中,常受到「嚴以待人,寬以待己」的影響,就是個人習氣難以改變,影響著每個人每一次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今的人,總是自以為「我」絕無過錯,所以也就無法改造自己的不良習性,社會中各問題矛盾的癥結多在於此。無法讓自己改除不良的習氣與秉性,這是當今人們的通病,人生能夠不斷改造思想、變化氣質,才是正確。
  • 武將捲軸|《放開那三國3》「于禁」角色介紹 本是虎威將軍 卻因這件事晚節不保......
    武將小傳「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影視劇中的于禁形象(左)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人。于禁在曹操吞併兗州領州牧後歸屬曹操,此後三十餘年間為曹魏東徵西討,立下了赫赫戰功。影視劇中的曹操(左)與于禁(右)于禁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同樣相當活躍,博望對抗劉備、泰山剿滅昌豨、天柱討伐陳蘭,成為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齊名的曹軍柱石,後世合稱「五子良將」。
  • 「寬以律己,嚴以待人」?小編:都是現實惹的禍!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件事,看於正是「寬以律己,嚴以待人」,還是真的「藝人應以德為先!」「寬以律己,嚴以待人」,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人寬容地要求自己,卻嚴苛地對待他人。於正這個人物,大家對他的評價是有爭議的。他的「於正劇」,已成為繼"瓊瑤劇"、"海巖劇"之後,第三個在華語電視圈能被獨立認可的電視劇品牌,這是不可否認的。
  • 購房合同如此「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仔細看下來,這份補充合同中通篇都是如此表述:比如「如發生……等情況,出賣人對此不保證」,「如發生……等情況,均由買受人承擔」,而沒有寫「如果發生……出賣人需要怎樣」,只見購房者的義務和責任,卻沒有對開發商做出任何約束。如此條款,業主完全處在弱勢一方。翁博甫告訴記者,這顯然是一份「嚴以律人」但「寬以待己」的合同。
  • 臧洪、孫策、典韋、于禁、張飛都是三國猛將,他們死得有多冤?
    臧洪、孫策、典韋、于禁、張飛這五大猛將並不是死在戰場上。他們的死亡給歷史留下了無盡的唏噓慨嘆。而他們誰死得最冤呢?我們第一個要說得就是臧洪,他可謂死得壯烈痛心。160年(東漢延熹三年),臧洪出生於今天的江蘇射陽(廣陵郡射陽縣)。他身材魁梧高大,長相和一般人很不相同。
  • 《快本》惡評公開處刑,郭敬明反駁惡評,鄧倫的回覆亮了
    每次看完《快樂大本營》,即使這一期很精彩,都會感覺最精彩的是下期,下期大家會有他們的一些惡評,他們都會有哪些惡評呢?大家是不是也是非常期待的一件事情,要在節目上公開大家對他們的惡評,這不是等於是公開處刑嗎?真的要這麼殘忍的嗎?
  • 被羅馬士兵殺死的阿基米德,真的有點冤
    這麼看的話,阿基米德還真算是羅馬人的「死敵」,被殺死很正常啊,為什麼說他死的「有點冤」呢?這事兒如果從頭說,那就必須聊聊阿基米德保衛的敘拉古。敘拉古的少年國王和掌權貴族們,開始想像:如果漢尼拔真的滅亡了羅馬,敘拉古作為盟友,恐怕也不會有好日子過吧?如果現在投靠了漢尼拔,那日後的地位就不一樣了……正好,漢尼拔也派人前來遊說,只要敘拉古願意投靠自己,以後就幫助他們成為西西里島的霸主!就這麼,敘拉古的統治者們腦子一熱,豎起了反對羅馬的大旗。
  • 被羅馬士兵殺死的阿基米德,真的有點冤
    這麼看的話,阿基米德還真算是羅馬人的「死敵」,被殺死很正常啊,為什麼說他死的「有點冤」呢? 這事兒如果從頭說,那就必須聊聊阿基米德保衛的敘拉古。 敘拉古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敘拉古,又譯為錫拉庫薩,是西西里島上的一座城市。
  • 于禁沒進曹魏太祖廟,後世還對其不斷抨擊,冤情的成分佔了多少?
    回看三國時期,最配得上這句話的人,非于禁莫屬了。于禁雖然不是早期追隨曹操的將領,但憑藉著自身的勢力,還是取得了不可忽視的功績,在曹營中的地位,也是屈指可數。可是後來,關羽北上,于禁七軍全部覆滅,無奈之下于禁只能投降。後經孫權操作,于禁又回到了魏國,但此時"降將"二字已經被深深的印在了于禁身上。
  • 于禁一生只打了一場敗仗,就被徹底踩入泥潭,曹操為何如此絕情?
    黃忠黃忠是劉備手下猛將,在正史中他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齊名,而在後世中,更是將其描述為五虎上將,可以說,黃忠的實力與人品都得到了大家的賞識!不過其實深究黃忠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他的前半生其實是處於被壓制的狀態!
  • 龐涓有點冤—談龐涓之死
    小編個人倒是覺得龐涓真的有點冤。關於孫臏和龐涓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兩人本是一對師兄弟,都是鬼谷子的門下,不過孫臏的成績比龐涓好,當然鬼谷子也偏心於孫臏,於是龐涓心裡就開始不平衡。龐涓早於孫臏出山,在魏王手下做將軍,龐涓就挖了個坑,就把也孫臏弄到魏王麾下,然後找了個機會將孫臏抓起來,挖了孫臏的漆蓋骨(臏就是指漆蓋,而不是打斷腿),兄弟二人就此結仇。
  • 真的謀反?高陽公主有點冤!
    高陽公主表示自己有點冤枉啊,不僅如此,她覺得她自己死的時候也有點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有名高陽公主到底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很「冤」。高陽公主從一出生,好像就預示著她這個人一生不會太平坦了。因為她不是從長孫皇后的肚子裡蹦出來的,高陽的母親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妃子,在唐太宗心裡都排不上號的那種,所以高陽公主雖然是個公主,但差別待遇跟普通大臣家的女兒也差不多。
  • 同為三國名將,張遼與關羽在後世的名聲為何相差如此之大?
    ID:shuosanguo同為三國名將,張遼與關羽在後世的名聲為何相差如此之大?但到了後世,此二人的名氣聲望卻卻不可同日而語。關羽成了關公、關王爺、關公大帝,而張遼依舊還是張遼,一名三國頂流大將而已。究竟是什麼原因後世兩人的名氣差別如此之大呢?
  • 降將于禁為什麼能做到假節鉞?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事後,曹丞相聽到于禁投降後也是大為喟嘆:于禁隨我南徵北戰三十餘年,沒想到最後還比不上龐德。只是,說曹操心裡不痛快到是真的,所以曹操,以及曹丕都罵他。他死後曹丕還給他諡號厲候,何謂「厲」?厲——徵戰殺伐無度,否定的意思。可見曹丕對于禁態度是多差的,這也是于禁飽受後世辱罵的主要原因。
  • 蔚山現代該慶幸了,看看這個,北京國安的出局確實有點冤
    這場比賽對於北京國安來說,真的稱得上是全年最為重要的一場比賽,比在中超聯賽中與廣州恆大的比賽還要重要。畢竟,中超冠軍的滋味,北京國安已經品嘗過了,但亞冠冠軍卻是北京國安一直未能實現的夢想。而如果能夠擊敗目前實力最強的蔚山現代,北京國安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就很有可能會一帆風順奪得最終的亞冠冠軍。
  • 在那麼多錯誤中,寬以待己,對於直銷人最麻煩!
    直銷人,為何不能寬以待己?1、雙標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嚴於律人,寬以待己。這樣的人,雙標對人,會嚴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觀感。直銷人,你想成為這樣的人嗎?常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話:「以流氓標準要求自己,以聖人標準要求別人」,這種代表性人物我們稱之為「噴子」,在噴子眼中,他們是宇宙的中心,全世界都是自己的所屬品,所有人都得按照他的想法來。
  • 曹丕為何一面安撫于禁,一面羞辱于禁,還在曹操陵墓畫于禁投降圖
    于禁是曹操時代五子良將中地位最高的將領,跟隨曹操三十多年,卻因為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俘虜而投降,導致晚節不保,雖然孫權在偷襲荊州後稱臣曹魏,將于禁歸還,但迎接于禁的卻是曹丕的一面安撫,一面羞辱的手段,最終導致于禁鬱鬱而終。
  • 延禧攻略順嬪下線竟有人惡言相向 張嘉倪回懟惡評 網友拍手叫好
    延禧攻略順嬪下線竟有人惡言相向 張嘉倪回懟惡評 網友拍手叫好時間:2018-08-24 17:27   來源:百家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延禧攻略順嬪下線竟有人惡言相向 張嘉倪回懟惡評 網友拍手叫好 《延禧攻略》播出過半,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順嬪終於上線了,在刷爆了所有朋友後,張嘉倪的現身無異是本劇中非常大的一個亮點
  • 被羅馬士兵殺死的阿基米德,真的有點冤
    這麼看的話,阿基米德還真算是羅馬人的「死敵」,被殺死很正常啊,為什麼說他死的「有點冤」呢?這事兒如果從頭說,那就必須聊聊阿基米德保衛的敘拉古。敘拉古的少年國王和掌權貴族們,開始想像:如果漢尼拔真的滅亡了羅馬,敘拉古作為盟友,恐怕也不會有好日子過吧?如果現在投靠了漢尼拔,那日後的地位就不一樣了……正好,漢尼拔也派人前來遊說,只要敘拉古願意投靠自己,以後就幫助他們成為西西里島的霸主!就這麼,敘拉古的統治者們腦子一熱,豎起了反對羅馬的大旗。
  • 曹操選擇于禁救援襄樊是因為他能徵善戰?不,是無奈之舉罷了
    博望的主要責任算是夏侯惇的,不必給于禁扣太大帽子,昌豨這一段記載就很有意思。曹操在得知昌豨死後的表現有點好玩,他似乎很不願聽到這個消息,表達出如果昌豨是來找他投降就一定能獲得生路的想法。昌豨連番背叛曹操卻獲得原諒,是因為曹操需要靠昌豨的勢力來協助對當地的統治,于禁把他給砍了自然會給以後的工作帶來一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