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待人、寬以待己」是一種錯誤觀念與行為

2021-01-09 鸞音重現

人生難知如何才算是修行,用什麼方式才能有真正的修為,故而,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做事,因為欠缺經驗,又受自己固化思想觀念所左右,常常用自己習氣與秉性行事,所以,人生之中難以對自己真正有所改造和提升。行事過程中,常受到「嚴以待人,寬以待己」的影響,就是個人習氣難以改變,影響著每個人每一次待人接物的過程。

當今的人,總是自以為「我」絕無過錯,所以也就無法改造自己的不良習性,社會中各問題矛盾的癥結多在於此。無法讓自己改除不良的習氣與秉性,這是當今人們的通病,人生能夠不斷改造思想、變化氣質,才是正確。

但現實中,往往並非如此,不論任何團體單位中,均變成了所有習性混雜的大染缸,每個人受環境潛移默化,無法把自我思想轉化,還沾染了更多的不良氣秉,形成了強烈的人我之分,懼怕擔責,無法將自身職責做到完美,如此就不是人生修行應有的做法。不論在任何環境下,每個人都不斷重複著錯誤的示範,他們也很難理解,這些問題都是考驗提升自我的最佳方法,人就是應該在每一個過程中,都能做到盡善盡美才是。

各人有各人的際遇,都有不同的觀念做法,因為不明白如何在群體中作好溝通與融合,所以時常受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的心態,盲從、逃避、妄為等等,諸多不按規則按心情的不良作為,往往都是形成不良後果,最後也需要自己親身承擔與償還,如此是命運作弄、還是自己所致呢?人生就是一個大大的修煉場,但是入於其中的人,則是很難真正入於修持過程,不論在修煉場中打拼了多少年,還是無法改變自己的習性氣秉,也就無法真正入於人生修行的過程,其實連修行的邊沿都沒有摸到,也就根本無法通過人生的各種考驗!這就是是當代人最易犯的毛病。

人生中,每個人往往受到錯誤示範和不良環境所影響而左右,加上自身思想觀念無法轉變之時,即常會遭逢困境,受到不同的苦磨來考煉身心。在每一個錯誤的示範中,當時人都是自認為正確,局外人看其實並非如此,都是因為難以察覺自己的習氣所導致,更遑論修改了,如此即形成「嚴以待人、寬以容己」的普遍現象,這即是當下一個最大的矛盾點。

相關焦點

  • 嚴以待人寬以待己,于禁被後世如此惡評,真的有點冤
    可是在這五人中,于禁的晚年不僅不如意,更可說相當悲劇,因為投降關羽,就被人罵他就是「嚴以待人,寬以待己」的代表,一點忠義之心也沒有。這個說法,對于禁來說一點也不公平。一、嚴以待人于禁被人說嚴以待人,是指他帶兵很要求軍紀,有時甚至到不講任何情面的狀況。
  • 在那麼多錯誤中,寬以待己,對於直銷人最麻煩!
    在做直銷的過程中,直銷人容易犯很多錯,有些錯無傷大雅,但有些錯誤就比較麻煩。所以,對於有些問題要區別對待。在我看來,直銷人,千萬不能犯這個錯。直銷人,為何不能寬以待己?1、雙標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嚴於律人,寬以待己。
  • 孩子為什麼會有不良行為?緣於4個錯誤觀念導致的錯誤目的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百家號「婷媽alan」的作者婷媽,這是我的專欄《如何養育獨立、自信、有愛的孩子》的第7節:孩子為什麼會有不良行為?緣於4個錯誤觀念導致的錯誤目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上學時有這樣的經歷:班上總是會有一個學生在自習或上課時各種小動作,老師提醒後他會停一會兒,但很快又開始「搗亂」,直到老師對他進行處罰,甚至全班同學都取笑他。
  • 「寬以律己,嚴以待人」?小編:都是現實惹的禍!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件事,看於正是「寬以律己,嚴以待人」,還是真的「藝人應以德為先!」「寬以律己,嚴以待人」,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人寬容地要求自己,卻嚴苛地對待他人。於正這個人物,大家對他的評價是有爭議的。他的「於正劇」,已成為繼"瓊瑤劇"、"海巖劇"之後,第三個在華語電視圈能被獨立認可的電視劇品牌,這是不可否認的。
  • 錯誤觀念的產生,始於我們對於自由的錯誤定義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有煩惱,都會一些錯誤觀念的影響。因此,能否解決這些錯誤觀念,就成為了我們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關鍵。如果你正在為如何解決自己心中的錯誤觀念而煩惱,那你可以看一看我今天所分享的內容。
  • 嚴於律人,寬以待己,這樣不對!應該用自身的行動正確地引導對方
    今天就來聊聊,嚴於律人,寬以待己,這樣不對。故事:狼與驢子有條狼被選為狼的首領。為了阻止狼互相爭食打架,他制定了法律,規定各自獵得的食物都集中起來,再平均分配給大家,一頭驢子走來,慢悠悠地擺著鬃毛說:「從狼的腦袋裡竟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可你自己為什麼不把昨天獵得的食物拿出來一起分呢?」
  • 遠離錯誤的觀念,擺正自己的心態,做好眼前的事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人,他們會因為自己被高舉,而看不起曾經的同伴,認為自己現在比他們強,應該得到更多。這種擁有錯誤的心態和錯誤的定位的人,認為沒有他的參加,別人就會失敗!在這些擁有錯誤心態的人看來,他們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
  • 有哪些錯誤的、害人的理財觀念?
    其實理財是對你現有資金的一種安排,例如你有100元,可以用10元來滿足生活消費,90元用來理財。而當你把這90塊錢投入到一個理財渠道時,並且期待未來有更多回報時,這90元就是投資。所以,理財和投資是分不開的,二者相輔相成。
  • 哈耶克:只有觀念才能戰勝觀念,學者的使命是糾正錯誤觀念
    只有金錢會向窮人開放,而權力則將永遠不會; 只有觀念才能戰勝觀念,學者的使命是糾正錯誤觀念 ——哈耶克
  • 隋煬帝三徵遼東VS唐太宗三徵遼東,同樣的行為,不同的名聲
    典型的案例就是隋煬帝與唐太宗,這兩個君主的很多行為模式頗為相似。隋煬帝三徵遼東,營造大運河以及東都洛陽城。唐太宗也曾三徵遼東(甚至歸天之前還策劃第四次進攻),並擴增洛陽宮殿以及營造其他新宮殿。幾乎同樣的作為,為何隋煬帝在後世的評價是「罄竹難書」?唐太宗卻以「貞觀之治」聞名於世?在下為您做一扼要的分析。
  • 柯文哲雙重標準 「嚴以律人、寬以待己」怎可信任
    歸根結底而言,這恐不是因為柯文哲系屬「政治素人」的緣故,而是他犯了雙重標準的錯誤。看到別人出現問題就見獵心喜,立即發表脫離現實的言論,也認為自己不會犯類似錯誤。殊不知「才說了嘴就打了嘴」,如此不僅對增進公眾利益無益,反而曝露自己缺乏政策執行力的弱點,更錯失了可能出現的改革契機,殊為可惜。
  • 妻子嚴於律人寬以待己,工資到底要不要上交?
    妻子嚴於律人寬以待己,工資到底要不要上交? 原標題:   28歲的王軍(化名)每月工資都如實上交,在朋友眼中是出了名的「妻管嚴」。
  • 打擊錯誤行為刑事責任之認定
    【法官點評】  被告人趙某的行為屬想像結合犯應擇一重處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劉忠偉是本案的承辦法官,他認為本案屬於打擊錯誤,即行為人的行為指向明確的對象,但是由於行為時行為本身的誤差,導致實際受行為人侵害的對象與行為人所欲攻擊的對象不一致的情形。
  • 購房合同如此「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只放大購房者的義務和責任卻不對開發商的行為作出約束東原印未來業主向記者展示的這份補充合同,顯然是開發商「精心」準備的,總共17頁22條,針對原有的購房合同,事無巨細一一作了補充,試圖在補充合同中完全規避自己的責任,將風險全都轉嫁給購房者。
  • 行為藝術:讓行為成為一種不可抵抗的力量
    [導讀]阿布拉莫維奇擁有偉大藝術家的特質,她的作品本身為我們開啟了很多新的觀念空間,而不是用現成的觀念組裝成了作品。也正是這一點,從本質上將好的行為藝術與壞的行為藝術區別開來。因為是作品本身為我們開啟了很多新的觀念空間,而不是用現成的觀念組裝成了作品。也正是這一點,從本質上將好的行為藝術與壞的行為藝術區別開來。事實上,後來阿布拉莫維奇的很多重要作品,都是以身體作為主要素材和材料來完成的,其關注點始終都是局限於身體的人的日常關係極端化以及共同的非常處境。比如那件出現在1976年威尼斯雙年展上的行為作品《空間中的關係》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 這些錯誤的甲醛觀念儘早摒棄,小心因其搭上自己健康,絕不是誇張
    在除甲醛之前,我們先要摒棄這些錯誤的觀念,否則可能被甲醛傷害了都不知道。錯誤觀念一:室內聞不到刺鼻異味便是沒有甲醛很多人有這樣一種錯誤的觀念,即覺得室內有異味便是有甲醛,室內沒異味便是沒有甲醛了。但其實,由於甲醛在釋放初期是無色無味的,只有在其嚴重超標時才會有刺鼻異味散發出來,平時大多時候都是以無色無味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我們並不能以此來判斷室內的甲醛含量。
  • 持有這兩種錯誤觀念的請留意,擔心甲醛「找上門」,抓緊時間改正
    錯誤觀念一:材料買最便宜的由於很多人在買完房子後所剩資金不多,所以會在裝修上選擇將就,在挑選裝修材料時將價格作為首要考慮因素。但我們要知道,這種想法可能會將我們的健康葬送於甲醛之手。因為很多價格低廉的材料內部都是含有極高甲醛的,在將其運用在室內後會造成室內甲醛汙染極為嚴重。
  • 5點扭轉父母錯誤教育觀念,受益匪淺
    在新形勢下,家長要改變自己面對孩子的教育觀念,改良教育方式,才能在養兒育女方面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樣,那些抱著陳舊教育觀念的家長,因循守舊,教育失當,儘管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盡心盡責、輾轉反側,但結果卻於事無補,出現不可挽救的錯誤和偏差。現代社會的家庭應該意識到,家長如果使用方法不當,會影響到家庭教育的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 自醒:我們見得最多的人:嚴於律人,寬以待己
    我們對別人的要求不可謂不高,對自己的行為也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還美其名曰這是為他好,對他嚴格一點才能進步得更快,殊不知自己就做不到怎能去要求別人呢?正所謂「欲正人先正己」。所以我們自己要先做好,才能去要求別人,別再嚴於律人,寬以待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