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咋辦?老人:背道而馳就好!
無論哪裡都有窮有富,有的人家甚至是富甲一方,而附近卻有窮困潦倒之人。出現這樣的狀況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富貴的人家祖墳冒青煙了,所以財源滾滾來,還有人說窮人這家瞎折騰總搬家,所以才一貧如洗。這些話語有道理嗎?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還是聽聽我給大家細細道來吧!
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叫做:「窮不搬家,富不遷墳」,它的意思是說,窮人千萬不要總想著搬家,富人千萬不要遷墳,言下之意就是富人可以到處搬家,窮人可以把墳遷走。這句俗語說的有道理嗎?想要弄明白它,必須要到那段特定的歷史時期,再來看這個問題。在古代一直都處於農耕文化時期,農村在社會上處於主流地位,每個村莊都會存在幾個地主,相互佔據著地方的土地資源。他們之間非常希望對方搬走,這樣一來自己會擁有更多田地,但是他們卻不希望窮人搬走,因為有更多的窮人來租種他們的土地,就可以提高租金。
所以他們就宣揚「窮不搬家」,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說「富不遷墳」呢?因為舊社會一直是靠科舉制度選拔人才,這就讓一些農家子弟有了「鯉魚跳龍門」的機會。這些人功成名就之後,每年都會祭祖,那麼很多鄉紳地主,就會借著這個機會拉上關係,為了以後可以當作「保護傘」來使用。所以他們不願意讓這些達官貴人把祖墳遷走,就用這個俗語來嚇唬他們。其實就是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有個巴結的機會,再者就是一個地方出了狀元、舉人等等,可以用來炫耀一下這裡的名氣。但是他們對待窮人家的墳墓就不同了,巴不得早點遷走,多一塊兒田也能多收點租金。
那麼生意不好怎麼辦呢?實際上應該加強管理創造商機才對。可是古代這些奸商想盡辦法排擠對方,就去編造了一句話語:「生意不好改大門」。古代做生意人家的大門,也是非常的豪華精緻,改一次大門要花費大量錢財,這無疑對生意不好的人家是雪上加霜,會增加他破產的機率。由此可見古代上層社會的人心險惡高深莫測,他們創造的俗語絕不可信,不同於民間百姓之間的俗語,都是發自心底善良的經驗之談。所以老人告訴我們,和這句俗語背道而馳的做法就是最好!勞動人民的話要遵循,而古代那些地主豪紳的話不要相信。
對於這句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老人說:背道而馳就好,樹挪死人挪活,窮人沒有什麼家產和值錢東西,可以輕鬆的搬家到好的地方生活,就會增加富起來的一個機會。窮人不要輕易遷墳,請一些人做儀式得花大錢,本來就窮不得拉饑荒嗎?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窮要搬家,富要遷墳,生意不好別改大門」。升官發財了把祖墳也隨之遷走,就沒有了牽絆,被鄉紳地主巴結不是好事,「吃人嘴短花人手軟」,地為他們違法亂紀提供保護。生意不好不改大門,可以用這筆錢多想想辦法,把生意做起來!
點進文章的朋友們,這句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這不是出自善良的勞動人民之口。所以老人說:背道而馳就好!千萬要記住,那些告訴你「窮不搬家」的人,他是別有用心的哦,這可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