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改革開放以來居民收入年均增長7%
東方網10月31日消息:國家統計局3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實際增長7.1%、7.2%。 統計顯示,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133.6元發展到2007年4140.4元,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3.4元增長到13785.8元,年均實際增長7.2%。 報告指出,城鄉居民在收入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收入結構發生變化,收入來源日益多元化。 農村居民經營性收入成倍增長,家庭經營收入成為農民收入主體。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年增長71倍
34年來,國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71倍。昨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年均增長13.4%,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增長58倍,年均增長12.8%,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5%。
-
雲南省2012年城鎮居民收入全國排14位 高於川貴兩省
但云南省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國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與發達省份相比差距甚遠。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年均增長13.4%,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
-
鷹潭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2萬元
在經濟發展和惠民政策的帶動下,去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大關,達22090元,增長11.1%,比GDP增速高0.8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結構更趨優化。據國家統計局鷹潭調查隊調查資料顯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2859元, 增長5.01%,佔人均家庭總收入56.98%,是居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
北京:從溫飽不足到邁入小康 居民收入增長超百倍
2018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躍升至62361元,邁入小康生活。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90元,較1956年增長309倍,年均增長9.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0元,較1956年增長195倍,年均增長8.9%。70年間,北京市居民收入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後低速增長期,改革開放初較快增長期,深化改革開放高速增長期及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期。
-
前三季度重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299元
前三季度重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2元 增1299元 華龍網訊(首席記者羅恆)昨日,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公布了前三季度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情況今年1~9月,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2元,同比多掙了1299元;人均開銷9933元,同比多花了903元。就收入來看,炒股、租房掙來的錢增長得最快。
-
過去五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
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26.6萬億元增加到51.9萬億元,躍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財政收入從5.1萬億元增加到11.7萬億元;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87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8%、9.9%;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成就,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
-
2013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去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9547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 在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9.2%,經營淨收入增長9.8%,財產性收入增長14.6%,轉移性收入增長10.1%。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3%。
-
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十三五」期間嘉峪關市城鎮居民生活質量...
市委、市政府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19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01元,比2015年的30714元增加11887元,年均增長8.5%。工資性收入較快增長是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
-
每經熱評|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 不能光靠政策搭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近期,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發文,推出19條「硬核」舉措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其中「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備受關注。具體來看,豐富和規範居民投資理財產品,適度擴大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面向個人投資者的發行額度;完善分紅激勵制度,堅決查處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分紅派息權益的行為等均是「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重要內容。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前提是有一個法治健全、制度完善的資本市場。
-
【我們的「十三五」】三亞居民「錢袋子」鼓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小了
「十三五」期間,我市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收入絕對值穩步提升。據國家統計局三亞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8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8元。到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308元,累計增長36.6%,年均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027元,累計增長39.2%,年均增長8.6%。
-
江蘇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超過城鎮居民紀實
新華社南京2月13日電(記者 陳剛)2010年,江蘇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9118元和22944元,比上年分別增加13.9%和11.6%,這是自1997年以來,江蘇農民收入增幅首次高出城鎮居民2.3個百分點。 正在召開的江蘇省人大十一屆四次會議上,這件事引起了代表們的欣喜和熱議。
-
陝西11市區居民收入排行出爐 西安楊凌領先
陝西11市區居民收入排行出爐 西安楊凌領先時間:2016-01-29 07:04:29來源:三秦網作者:張維編輯:鍾瑩 記者昨日從陝西省統計局獲悉,我省11市區居民收入排行出爐,西安市和楊凌示範區城鎮居民收入齊頭並進,邁上35000元臺階,領先於其他各市,達到人均39007元和38907元的較高水平。
-
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消費質量明顯改善
隨著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的推行,以及城市地區一系列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措施的出臺,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較改革開放初期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1991年的1701元,年均實際增長6.0%;人均消費支出從1978年的311元增長到1991年的1454元,年均實際增長5.5%。
-
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 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4140 中廣網 2008年11月19日 22:19 [列印本頁] [推薦給朋友] [字號 大 中 小] [關閉] 中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申玉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
2014年寧波人的收入情況大盤點
若全年增速保持9.7%,預計城鎮居民人均收入4.5萬元工資性收入較快增長,轉移性收入向多元化發展2014年,你的年收入如何?又到年終,不少人會去看看銀行卡裡結餘了多少錢,同時,又期待著年終獎到底能發多少。
-
什麼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農村居民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何區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以前的人均生活費收入有何區別? 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個人所得稅之後,所餘下的全部實際現金收入(不包括借貸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包括從事生產和非生產性的經營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帶回和國家財政救濟、各種補貼等非經營性收入;既包括貨幣收入,又包括自產自用的實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銀行、信用社和向親友借入等屬於借貸性的收入。 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調查的城鎮居民家庭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他經常性轉移支出後所餘下的實際收入。
-
2008年我們該如何理財:財產性收入的七大渠道
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的「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在2008年將會得到全面體現,這個有著豐富內涵和新意的提法,意味著對2008年投資理財的明確的肯定和鼓勵。從存款保值,到投資生財,中國人的理財觀念在2008年將經歷一場空前的變革。 如何增加財產性收入,無疑是大多數國人當前一直思考的最重要的問題。
-
鄭州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升 消費水平同步提高
近幾年,我市產業發展穩步推進,一系列援企穩崗促就業政策確保就業形勢穩定,這些都成為居民錢袋子的有力保障。2019年,全市城鎮及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升,消費水平同步提高,日子富起來好起來,幸福的體驗越來越強。
-
江西省撫州市2019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45萬元,全省排名墊底!
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淨收入、財產性淨收入和轉移性淨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一般來說,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