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北京,寒風撩人。在朝陽區十裡堡東裡,年過六旬的田俊和每天背著百歲老父上下樓的身影讓人既溫暖又有些許心酸。5年來,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田俊和與弟弟都會輪流背著老父親下樓散心。
由於電梯產權問題,十裡堡東裡28號樓內的電梯只在7層和10層停靠。這棟樓共12層高,田俊和與他的百歲老父親住在11層。老父親每天早晚都要出門活動兩次,由於行動不便,沒有電梯的一層只能靠田俊和哥倆每天背著上下樓。歲月不饒人,這幾年田俊和兄弟倆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老父親的出行問題成了哥倆的頭號難題。
田俊和今年63歲,他父親今年94歲。由於年紀大,體弱多病,父親行走十分困難,只能靠輪椅代步。雖然醫生一再叮囑老人要多到戶外活動,但由於無法自行上下樓,只能由兒子背送。幾年來,田俊和每天都像照看小孩一樣精心伺候著94歲的老父親。田俊和告訴記者,「在別人眼裡我也是個老人,論年齡該被兒女們孝敬了,可只要老爺子還健在,我永遠都是個孩子,我會善始善終地孝敬他老人家,直到我實在背不動了。」
昨天下午,記者正好看到田俊和陪父親出門散心回來。一個老年人背著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家裡的保姆在身後扶著,他們步履蹣跚向前挪動的身影出現在該樓電梯口處。記者想幫忙按下11層的電梯按鈕卻毫無反應。居民說,該樓的兩部電梯只在7層和10層停,要是去別的樓層要麼直接爬樓梯,要麼就在7層或者10層下,再上下樓。
在保姆的幫助下,田俊和蹲下身子,讓130多斤重的老父親趴上肩頭,隨後,田俊和咬咬牙,使勁用手撐地,吃力地將父親背了起來。田俊和每次都只能背兩三級臺階,然後靠在欄杆上稍微休息下,再接著背。爬到一半時,田俊和已經快背不動了。他用左手抓住樓道左邊的扶手,然後邁出左腳,上了一個臺階,接著,右腳也跟上來,與左腳同站在一個臺階。然後,左手往上移一下,左腳跟著抬起……終於到了家門口,田俊和又是喘氣又是擦汗。「好累,我得好好歇一下。」記者一看時間,爬一層樓用了整整28分鐘。
「別看就一層樓沒有電梯,走樓梯也不過幾十級臺階,但就是這點兒距離,背著老爺子要用半個小時。」田俊和告訴記者,自從這個樓的電梯出現產權問題以來,他和弟弟就得輪流背著父親上下樓,這種狀況已經持續5年了。
「我有冠心病、腦血栓。弟弟今年也58歲了,做了心臟搭橋手術,眼下還在住院,我倆現在背老父親上下樓實在費勁。」田俊和希望電梯能在每層停靠,方便樓內居民出行。「樓裡大都是上了歲數的人,出門沒個電梯實在不方便。」
對此,京棉新城物業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不能做到讓電梯每層都停。之前電梯內有工作人員看守,遇到家中有病人或其他情況時,可在其他樓層停靠。幾年前,電梯內不再設專人看守,電梯被設定為只在7層和10層停。居委會也出面協調過,但由於該樓產權單位比較混亂,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本報記者 陳坦文並攝 J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