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李放軍 實習生朱希
「爺爺奶奶,爬樓累了您就坐一坐。」在武漢礄口區韓家墩街雲鶴社區,不少樓棟的3至5層都有一把摺疊座椅。老人爬樓梯累了,就坐著休息一會兒,歇歇腳。近日,記者探訪發現,這種愛心座椅已經在武漢一些無法加裝電梯的老舊社區推廣。
爬樓累了在愛心座椅上歇一腳
「自從樓棟裡安裝了愛心座椅,我們上下樓梯輕鬆多啦,上樓累了還能有個歇腳的地方。」前日,記者來到礄口區韓家墩街雲鶴社區探訪時,說起樓道裡安裝的愛心座椅,雲鶴社區71歲老人張建成讚不絕口。
記者在雲鶴社區探訪看到,居民們口中的愛心座椅為惠民休閒椅,主要安裝在三樓和五樓的走廊間,休閒椅採用伸縮結構,既不佔位置,同時也增加了椅子的靈活性。每個門棟兩三把,平日裡貼靠在牆上,需要時拉開便能入座。椅子下方不鏽鋼的材質延長了使用壽命,十分結實。座椅背後的牆上還標有「爺爺奶奶,爬樓累了您就坐坐」的提示,十分溫馨。
張建成說,現在居住的小區是上個世紀90年代建起來的房子,當時很多小區都沒有安裝電梯,也沒有預留電梯位置。剛入住時大家還不覺得爬樓累,2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中年人慢慢變老,張建成的老母親已有99歲。「沒有電梯,老人們上下樓真是受罪。」張建成說。
江岸區四唯街袁家社區也是老舊社區。42個單元全部是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8層樓梯房。社區老人有1000名左右,住在5樓以上的有300人。
68歲的馮婆婆家住四唯街袁家社區7樓,一住就是20多年。隨著年齡增大,上下樓吃力。「現在有了這個椅子,上樓累了還能坐一坐,有時遇到街坊鄰裡還能談談心,拉拉家常。」馮婆婆說。
座椅由政府出資不用居民掏錢
據云鶴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雲鶴社區共有95棟七層高的無電梯樓房。整個社區居住人口有1.7萬,其中有3000多位老人。該小區屬於武漢市典型的老舊社區,前些年,街道社區也曾想加裝電梯,可是請專業人員勘察發現,以前老房子規劃時未預留電梯空間,加上樓棟房屋結構限制等原因,不具備加裝電梯條件。去年,在市區兩級政府支持下,社區在樓道中加裝了摺疊式惠民休閒椅。
記者在探訪其他老舊小區時,不少居委會工作人員吐露心聲,老舊社區樓棟多,加裝電梯還面臨費用難題,而社區老人大多靠退休工資生活,一下子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一些老舊社區在樓梯走道上安裝老人休息座椅,減輕爬樓之苦。
和雲鶴社區一樣,袁家社區增設樓梯走道休息座椅的全部費用由政府承擔,不用居民掏一分錢。椅子若出現故障,由社區維修。
市民政局:鼓勵老舊小區設愛心座椅
記者從武漢市民政局獲悉,截至2016年底,武漢60歲以上的老人達到172.752萬人,老齡化佔比20.72%。相當於每5個武漢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
武漢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相關人士介紹,從去年起,武漢開始創建老年宜居社區。公共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完善、出行便利安全是創建老年宜居社區的要求。有些老舊社區加裝了電梯,有些無法加裝電梯的老舊社區添置了愛心座椅。
去年,武漢市已經創建完成100個老年宜居社區。市民政局鼓勵一些無法裝電梯的老舊小區結合實際情況,設置愛心座椅,解決老年人出行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