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
你在平時最關心什麼事情?是房價?還是車?其實,很多人喜歡關注財經類或者人文類的新聞,因為很多消息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如果商品市場出現波動,那麼受到最多報導和關注的並不是我們認為的房子和車子,而是和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農產品,比如豬肉或者蔬菜的價格等。
不能否認的是,房子固然重要,畢竟房價多年來的變化也說明了其在國民心中的重要程度。但是,房子畢竟不是必需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也指出,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所以溫飽問題比房子更加重要。而我們在一些新聞中也可以看到,一旦哪個國家或者地區出現動蕩變化,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可以說,農產品的價格預示著市場的變化。
無論是97年的股市變化,還是08年的次貸危機,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因為它們都造成了世界經濟市場的變動,讓世界經濟直接陷入低迷狀態。時至今日,我們還或多或少地處於這兩件事情的陰影之下。而隨著通貨膨脹和人民幣貶值進程的加快,人們開始積極尋求財富保值的辦法,買房、債券、黃金,這些都成了人們追捧的投資方式。
其實,買一些固定資產用來保值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房子是固有資產,很多人在發生通貨膨脹現象時,首先想到的是購買生活必需品,比如農產品,而很少會想到去買房,比如日本房產崩盤的事情。
日本房價崩盤導致房子價格大幅下跌,民眾開始紛紛拋售房產,但是就在經濟恢復以後,房價又開始暴漲。一度漲到了僅次於香港,亞洲房價排名第二的程度。由此可見,如果在這時反其道而行之,去投資房地產,那麼在經濟恢復以後就可以大賺一筆。不過這麼做的前提是你有充足的本金,得以挨過經濟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的通貨膨脹多年來一直存在,但是速度卻在不斷下降。而且,我們近年來的通貨膨脹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政府也在儘可能遏制通脹現象的發展,可以說,未來我國出現大規模通貨膨脹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如今,我國正在迅速發展,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也在慢慢調整發展步伐,從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穩步發展。而在房地產方面,國家也頒布了相關條例,為樓市降溫,調控房價,而這一系列的行為也彰顯了國家進一步控制通貨膨脹的決心。
但是,隨著我國貿易順差逐漸收窄,未來可能會有更少的海外資本流入,這樣一來有可能會導致央行對基礎貨幣的被動投資縮水。而在通貨膨脹發生之後,最重要不是去考慮買房或者買車,而是要考慮如何能讓財富保值,並且要最先解決溫飽問題,畢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對此你怎麼看?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